***


    十三娘她們迴到京城時,才知道楊逸已經率軍出征,擔心也沒有用,隻能耐心地等待西北的消息。


    而這時,杭州的林如海帶著近十二個富商巨賈已悄然進京,在三生樓與韓碧兒閉門磋商,成立江南商會,製定一係列行業規則,和互助條款,這些商議妥當之後,再以林如海為代表,與工部郎中韋德商議向朝廷船場購船事宜。


    大宋一直以來對造船都比較重視,造船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建國之初就在開封設立造船務。負責打造和修理船隻,又教習水戰。每位皇帝通常每年都會到金明池觀習水戰。


    官府在各主要河流沿岸設有很多官船場,杭州、明州、泉州等地都有大型的造船廠。


    不過,大宋對官船的製造有嚴格的定額控製,至道年末,官船定額為三千二百三十七艘,治平元年(1064)以來,官船定額一直是兩千八百五十四艘。


    朝廷對官船場詔發明令,不許自行增減。


    因此,私人想從官船場買到大船很難,一般隻能從私營船場購買。


    但私人船場技術有限,難以造出那種千料以上的大船。而這一切,經楊逸疏通後都不再成為問題,朝廷的官船場船場今後將接受私人訂單,按工料收取建造費用。


    新成立的江南商會,這迴一次性向朝廷的官船場下了二十六艘一千五百料的大船訂單,光這一項就為朝廷帶來上百萬貫的收入。


    韓碧兒絲毫不含糊。一次性訂造了三艘,船還沒開造,她已先派一個叫何宏海的管事。前往江南招募船工,同時利用林如海等人的關係,以杭州為中心。打造進貨和出貨的商業鏈條。


    十三娘也沒閑著,她也在忙活與船有關的事情,當然,她不是忙著造海船,而是在改裝一艘小船;


    這艘改裝後的小船在汴河上一露麵,立即引來無數好事之徒的圍觀。


    因為這艘船樣子太奇怪了,兩邊船舷上各裝上了一個“大輪子”,就象是兩部水車。但大輪子上沒有吸水的竹筒,隻有橫向的水葉。


    船隻逆流而行時,那“大輪子”被水流一衝,就開始不停地旋轉,岸上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個個伸張脖子,紛紛猜測在船舷裝這兩個“大輪子”是幹什麽用的。


    十三娘和茗兒打扮成士子模樣。都換上了一身儒衫,頭上戴著軟腳襆頭,如同兩個翩翩美少年,她們坐在另一條船上,來迴指揮著。


    那艘改裝船太小。兩邊船舷裝上兩個“大輪子”之後,顯得頭重腳輕,在河麵上航行時像渴醉酒了一樣,搖搖晃晃的,看得人膽戰心驚;


    岸邊圍觀的好事之徒不時發出一陣驚唿和嘲笑,也難怪他們,誰看到了這怪異的船隻的“醉酒”模樣都會發笑。


    十三娘卻極為淡定,反正這船隻是用來試驗的,她不停地發出各種指令:


    “靠過去一點,靠近一點。”


    “你們,再把船劃快一點,快快快!”


    “……”


    她仔細觀察著那艘改裝船的尾流,隨著船夫使勁的劃,改裝船速加快之後,船尾處終於看到有兩股濁流湧上水麵,十三娘高興地拉著茗兒的手說道:“茗兒快看,快看,成了,有濁水湧上來了。”


    茗兒也興奮地說道:“娘子,婢子看到了,娘子太利害!真的成了耶!”


    倆人正高興,前麵那艘頭重腳輕的改裝船突然一斜,在岸邊一片“唉唉唉!”聲中,側翻在汴河上。幾個船夫都成了落燙雞,爭著遊向岸邊,岸邊除了轟然的嘲笑聲,伸竹竿、丟繩子救人的也有,一時亂糟糟的。


    幾個船夫爬上岸之後,岸上圍觀的百姓紛紛好奇地問道:“這位兄弟,你們這是幹嘛?這說是水車嘛不是水車,在船兩邊裝這麽兩個大輪子,也不見得你們的船能走得更快,我說兄弟你們這是做何勾當呐?”


    “對對對,快說說,哈哈哈……”


    幾個船夫就是楊家的家丁,隻見他們驕傲地昂著頭答道:“你們知道什麽?這是我家娘……官人改造的浚河船,用來疏浚黃河泥沙的;


    各位想必也知道,黃河水中有大量泥沙,遇到水流平緩處便會沉積下來,這泥沙越沉越多,河床就變高了,河床一變高,這就容易決堤;


    嘿嘿,有了我家大官人改造的這種浚河船,就不怕泥沙沉積了,各位剛才沒看到嗎,這浚河船一走起來,後麵就會湧起濁水,明白這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圍觀的百姓紛紛詢問。


    “去去去,這是朝廷機密,不能告訴你們。”其實幾個家丁也不明白原理,隻好打出朝廷機密的大旗。


    “得了吧,這算什麽朝廷機密,若真是機密你們還會在這兒試船,騙誰呢?”


    “對對對,快說說是何勾當!”


    圍觀的百姓又鼓噪起來,幾個家丁臉紅脖子粗,就是答不出來。


    其實十三娘擺弄的這條船,就是在船舷兩邊加裝一個水車,船隻逆行時,水流推動水車旋轉,水車的軸上有一個小齒輪,這個小齒輪又帶動另一個裝在水泵上的小齒輪,最終將旋轉的動力輸給水泵裏的水葉;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大齒輪帶動小齒輪的原理,由那巨大的水車,帶動水泵裏小小的水葉。


    整個水泵沉在水下半尺深的地方,進水口也在這個位置,而出水口則是用一根管子通到河床底下。


    工作原理就是船隻逆行,船行速度和水流速度等於水車的轉速,水車的轉速傳到水泵的水葉上時,又讓水葉的轉速加快了好多倍,這就能抽水了;


    而水不是往上抽,而是通過管子往河床衝,順利水的衝力把沉積在河床的泥沙衝起來,再由河水帶走,這就達到了疏浚泥沙的效果。


    以前王安石疏浚黃河,也嚐試過用機械作業,他的辦法是做一個鐵耙,鐵耙兩邊拴上繩子,再綁在船上,然後把鐵耙沉到河底;


    讓船順流而下,拉動鐵耙,由鐵耙把河床下麵的沉積的泥沙刮浮上來,便可讓河水將泥沙帶走,以達到疏浚河道的目的。


    這個方法其實不錯,當時王安石成立了一個疏浚黃河司,準備配置三百條船,長年在黃河泥沙容易沉積的地方疏浚河床。


    但這個辦法也有他的缺點,鐵耙一沉到河底,刮對泥沙之後,就象船隻下了錨一般,讓船隻很難行走;


    特別是河底有石頭的話,鐵耙一但卡上石頭,就會卡死,有時連鐵耙都取不上來,隻能砍斷繩子,放棄河底的鐵耙。


    於是一些河工便偷懶,把鐵耙的齒倒轉向上,這樣就省力了,但也就失去了疏浚河床的效果。


    鐵耙沉在水下,誰也看不到,除非朝廷在每條船上都派人監督,否則很難杜絕河工作假。


    十三娘發明的這個以水噴沙的疏浚方式,則比較容易杜絕河工偷懶,因為水泵的齒輪是和水車的齒輪固定在一起的,在黃河上那種水流相對快的地方,哪怕隻是把船停在河麵上,利用河水的流速推動水車,也一樣可以達到以水衝沙的效果。


    她所製作的水泵由於整個沉在水下作業,因此也不需要太高的密封性,隻要水葉攪動,就能吸水衝沙,效果很不錯;


    這樣河工也省力,監督起來也容易,一個人完全可能監督上百條船,因為你船行不行,遠遠就能一目了然的,你船一行,就等於是在正常作業的,不像王安石的鐵耙,河工把耙齒倒翻上來,你也看不到。


    現在十三娘試驗用的是小船,船舷裝上兩個大水車之後,顯得頭重腳輕,一下子就翻船了,但若是朝廷使用時,完全可以用大點的船,那樣就可以避免出現翻船的現象了;


    甚至還可以裝上更大的水輪,水輪和水泵裏的水葉比例相關越大,水葉的轉速就越快,噴出的水流也就越強,衝沙的效果自然就更好。


    幾個家丁不明白水泵的工作原理,因此答不上圍觀百姓的問題,茗兒在船上對岸邊一大群圍觀百姓笑道:“你們閑著也是閑著,幫我們把這浚河船打撈上來,我就告訴你們是怎麽迴事。”


    “嚇,不說拉倒,拿這來讓人幫打撈這破船,沒門。”岸上頓時傳來一片噓聲。


    更有人說道:“瞧這船怪模怪樣的,還假托是什麽朝廷機密不肯跟人說,指不定是做什麽壞勾當的呢。”


    楊家幾個家丁聽這話就不舒服了,上前圍著說這話人嚷道:“怎麽說話呢你?這怎麽就是壞勾當了?知道我家大官人是誰嗎?說出現來怕嚇死你!”


    “誰?”


    “也不怕告訴你,我家大官人就是當朝楊學士,如今正率軍攻打河西呢,指不定現在捷報已經快到萬勝門了。”幾個家丁說到這,又驕傲地昂起了頭來。


    岸邊看熱鬧的百姓一聽說是景明坊楊家的人,立即肅然起敬,議論紛紛的同時,不一會就有人跳下河,其他人則找來繩子,準備幫忙把船拖上岸來;


    見到打出楊逸的名號,百姓紛紛下河幫忙,連船上的茗兒都不禁揚起俏臉兒,像隻驕傲的天鵝似的。


    她剛得意著呢,十三娘抬手往她後腦勺就拍:“你這死妮子,瞧你這臭德性,還不快迴去拿些錢來,總不好讓人家白白幫忙。”


    “是,娘子!嘻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