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樂城大批糧草被宋軍焚毀的消息傳來,仁多保忠直接把信使給砍了,對這一消息嚴加封鎖;


    同時揮軍對米脂城發動更加猛烈的攻擊,以期盡快拿下這座戰略要塞。{http:.


    ..


    友上傳更新}


    駐守米脂的張成是苦不堪言,一萬力兵拚掉了五千,剩下的五千人馬也傷痕累累,疲憊不堪。


    而夏軍卻像驚濤拍岸,一浪還接著一浪,米脂城隨時可能被夏軍的浪頭淹沒。


    好在種樸在大裏河首戰告捷後,利用大裏河兩岸多山的地形,牽製了很大一部分夏軍。


    而綏德的劉安得到種樸勝利的消息後,再次整軍北上,逼向米脂。


    府州的折家軍四千人馬沿黃河南下,匯合了晉寧軍兩千人馬,也直逼米脂而來。


    這使得仁多保忠不得不分兵迎擊,從而少少減輕了張成的壓力。


    河東路的雁門關戰事也打得如火如荼,宋軍兵力雖然占優,但基本是步兵,注定處於防守的位置。


    遼國西京留守耶律淡以千人一股的騎兵,走小道突入河東路,到處奔襲突擊,弄得太原府以北烽煙遍地。


    宋軍為了保住雁門關的糧道,處處設防,處處被動,大量兵力被牽製住,以至於根本無力支持鄜延路。


    同時河北三關陷落的消息傳到河東路,使得士氣大損,若不是雁門關險峻,恐怕也要陷落了。


    河東路經略安撫使李應元大驚之下,甚至令平定軍奔赴井陘關,防止遼軍自河北的真定府突擊過來。


    環州城下,堆土砌牆的工作終於告一段落,事實證明,清娘的小腦袋絕不是隻會想出絕妙的詩詞。


    她除了想到砌高城牆之外,又想到了在兩邊砌牆。把這段城牆隔斷。


    這樣一來,就算夏軍順得土堆衝上來上,也被隔在幾丈寬的一段城牆內,無法順著城牆向兩邊漫延,宋軍完全可以來個甕中捉鱉。


    壘了半天土。才發覺這一招不管用,梁太後更加惱怒。夏軍再度扛著雲梯。潮水般向環州城牆洶湧而來。


    環州太關鍵了,環州若破,不但夏軍後勤線打通了,而且對宋軍士氣必是災難性的打擊。


    到時整個環慶路隻剩下尹策那萬把人馬,梁太後根本沒放在眼裏,挾大勝之威揮軍去攻,恐怕一日可下。1(1)


    環州完了,環慶路就完了,環慶路完了。鄜延路在前後夾擊之下完蛋得隻會更快,到時整個西北就完了!


    正因為環州如此關鍵,梁太後是勢在必得。


    密集的雲梯架滿了整麵城牆,在角號聲的催促下,無數的夏軍呐喊著攀爬而上。遠遠看去,就象山壁上附著無數的黑色蝙蝠。


    這種強攻是異常慘烈的,全部是以人命拚消耗。雲梯上的夏軍雖然舉著盾,但經不起城上砸下的滾石擂木,外加熱油滾水,一隊隊的從雲梯上跌落下來,慘叫聲響徹四野。


    夏軍的弓箭手同樣不斷地向城上漫射,城上的宋軍稍稍露出身子就可能被射中,萎靡倒地或直接墜落城下。


    一片片的鮮血灑在城牆上,形成怵目驚心的斑駁圖案,城下不及拖走的屍體被來迴踐踏,早已不成人形。


    在巨大的消耗麵前,環州城兵力欠缺的劣勢顯現了出來。


    那些鄉兵在城牆上往往缺少組織性、協同性,哪裏緊急就一窩蜂地衝過去。


    結果往往露出更多的破綻來,導致顧此失彼,楊逸提著刀在城上來迴奔走指揮,但他一個人能顧得了多少?


    這中大戰中,伍長、什長這些下層軍官更為重要,士兵散布到大片的城牆上之後,作戰時往往是靠這些下層軍官臨陣指揮。


    而鄉兵之中缺少的正是合格的下層軍官。


    最簡單例子的就是穆蘭花的那兩百人馬,在平地作戰由穆蘭花統一指揮的話,戰力不下於禁軍;


    一散布到城牆上,穆蘭花無法全部顧及,就變成了一盤散沙。


    這種結果使得環州的防禦岌岌可危,人員的傷亡也成倍的增加。


    十三娘之前改造的絞盤起了大作用,兩個人躲在牆邊,就可以把砸下去的擂木絞上來再用,省力而且安全。


    以前要把擂木拉上來,需要幾個人探身出去用力拉,城下敵軍可以將他們當成活靶子,導致大量的傷亡。


    然而再好的裝備,也抵消了不士兵素質的欠缺,在夏軍潮水般的攻擊下,城頭還是險象環生,楊逸、謝敬亭、郭成各顧一麵城牆,到處撲救,情況還是越來越嚴重。


    到中午時,楊逸不得不帶著馬漢卿衝下城頭,撤迴城前他向折可適要了兩千騎兵,就是打算用在這種危險關頭。


    甕城裏楊逸剛剛整好隊,一匹桃花馬就飛衝而來,直插到楊逸身邊。


    “花木蘭,你這是幹嘛!”


    “大人這是明知故問,末將前來,自然是要隨你出戰。”


    “胡鬧,知道出城有多兇險嗎,趕緊……”


    “大人是看不起我們女子嗎?”花木蘭並不怎麽怕楊逸,大概是那天在小山頭上,見識了楊逸無恥的一麵,因而少了應有的敬畏。


    情況緊急,楊逸顧不得說她,大喊一聲:“開門!”


    隨著北門徐徐打開,城頭戰鼓齊鳴……


    這兩千騎兵這兩天早就憋壞了,城上仗打得驚心動魄,卻一直沒他們什麽事,那些不理解的百姓,看他們的目光都帶有些鄙視了,他們早就要求出戰,卻被楊逸一直壓著。


    現在隨著楊逸長槍一指,這些被憋壞的騎兵咆哮著衝出,環州北門就象衝出了一條怒龍。


    城外夏軍的攻城部隊鋪天蓋地,如同浩瀚的汪洋,而楊逸這兩千人馬就像飛龍入海一般,瞬間就激得層層的滔天巨浪。


    “向東!”


    楊逸狂唿一聲,巨龍隨即沿著城牆一路向東犁過去,城下黑壓壓的夏軍正在衝城,突然被雷鳴般的鐵蹄聲驚醒,迴頭一看,不禁魂飛魄散,不及逃避,就成了鐵蹄下的肉渣。


    “快擋住!快擋住!放箭!”有夏軍將領急聲吼著,努力地組織著防線。


    或多或少,一陣陣的箭雨開始飛灑而來。


    在不斷收割著夏軍性命的同時,宋軍也不斷有人落馬。


    狂飆衝殺的戰馬上,楊逸大吼道:“花木蘭!“


    “末將在!”


    “在個屁!我讓你射殺那夏軍將領!”


    “哦!”花木蘭終於反應過來,連忙取弓在手,搭箭疾射。


    就在她將那夏軍將領射倒的當口,一支長槍朝她胸甲直刺而來,她收弓拍擊,卻因衝力過大被挑落馬下。


    “小心!”馬漢卿急急伏身而來,一下攬住她的腰,將她抱了上來。


    “多謝!”花木蘭驚魂初定,一下子又躍迴自己的戰馬,看也不多看馬漢卿一眼,樣子十分驕傲。


    “到我們後邊去!”楊逸一邊拍開一支刺來的長槍,一邊對她大吼,這丫頭真個是不知道死活,李一忠和他們配合慣了,放箭時也通常是縮在後麵一點,由前麵的人掩護住的。


    這死丫頭卻是衝到最前麵,你放箭時無法擋擊,人家一槍就能把你刺穿。


    夏軍實在太多了,雖然都是攻城的步兵,但楊逸等人同樣衝得很苦,一條條血路衝出來,一個個同袍轟然倒下;


    城上戰鼓響得更急,聲聲動人心魄,這是城上同袍在為他們擊鼓助威。


    “殺!”楊逸不斷地咆哮著催動戰馬,他處於整個衝鋒陣形的頂端,若是連他也衝不動了,身後的人馬都會跟著停下來。


    花木蘭也漸漸配合熟練了,夾在楊逸與馬漢卿倆人中間,不斷地射殺前方的目標。


    從城牆上看下去,他們這支人馬就如怒龍滾滾向前,劈波斬浪翻騰不息;


    夏軍被砍殺的還在其次,被鐵蹄碾死的更多了許多倍,許多人都是被前麵的戰馬撞倒,立即被後麵的馬蹄踏成肉泥。


    楊逸率領著這支鐵血之師,以曲曲折折的路線,硬是從北門殺到了南門,犁出一路血肉之後,才迅速收兵迴城。


    梁太後事後得知是楊逸帶人親自出城衝殺,更是暴怒不止,一個個夏軍將領被罵得狗血淋頭。


    雖然被楊逸衝得士氣大跌,但在梁太後的強令下,夏軍還是立即又對環州城發起了新一輪的強攻,她是恨不能立即將楊逸抓來生吞活剝了。


    城上大戰如火如荼,城內的人也忙亂不堪,那些年輕體壯一些的婦人都被組織了起來,幫著往城上運箭矢、石塊、刀槍等物資,體弱的則要幫著燒水做飯、照顧傷者。


    大戰兩天下來,城內已經是傷兵滿地,哀鴻遍野。


    就連慈幼局清娘的那些學生,稍大一點的也都跟在清娘身後,由十三娘傳授一些包紮知識之後,便一起幫著包紮傷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別看她們最大的不到十二歲,做起事來一點不比大人差。


    士卒們受的大多是箭傷,箭有倒勾,取箭頭時要將創口開大才行,有幾個稍大的學生,在傷兵的鼓勵下竟敢操刀取箭。


    知識改變命運,膽識成就未來。


    這些孩子按正常情況,將來不是被賣入青樓,就是賣身為奴。


    楊逸聽說此事後,後來將他們中許多人,教成了第一支出色的女軍醫,帶動了整個大宋外科醫學的迅速發展,深受大宋軍民推崇和愛戴,這是後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