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兵臨城下了。作為目前安肅城中官職最高的人,楊逸別無選擇,隻得迎難而上。


    “交出楊逸!交出殺害蕭大人的元兇!否則,本將要踏平安肅城。”[]


    易州守將耶律仁在城北囂張地大吼著,這廝名仁卻一點都不仁,帶著三千人馬一路燒殺搶掠過來,站在城頭還能看到他軍擄有數十女子。


    目前安肅城中也有三千多人馬,但除了兩千廣信軍外,其它都是剛收攏的潰兵,且都頭以上的將領大部分被殺害,讓他們出戰並不明智。


    考慮到大宋的整體戰略,此時與遼國大規模開戰也不符合大宋的利益。


    盡管如此,並不代表楊逸就要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他讓趙錦留守城中,自己帶著九十八騎出城。


    隨著北門轟然打開,城外鼓噪的遼軍頓時安靜下來,數千雙眼睛注視著城門洞,隻見楊逸第一個躍馬奔出,九十八騎邁著小碎步緩緩出城,沒有什麽豪言壯語,那視死如歸的眼神就足以說明一切。


    這一刻,城上城下寂靜一片,隻有謝東升手中那麵宋軍大旗迎風獵獵作響。


    城上的宋軍看著這可能一去不迴的九十八騎,默然不語;對麵的遼軍看著這孤零零的九十八騎,那種不可置信的感覺也讓他們發了一會兒愣。


    近了,更近了,等楊逸逼到遼軍陣前,這九十八騎人數雖少,卻渾然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如同一人,那種凝重如山的氣勢,似乎蘊含著磅礴如濤的力量、無堅不摧的力量!


    麵對遼軍森森的槍林,楊逸麵不改色,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喊道:“本官大宋集賢院直學士楊逸!請耶律仁上前答話!”


    “楊逸!你找死!”


    耶律仁大怒,這股怒氣來得連他自己都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或許,楊逸率九十八騎便敢逼到他陣前來,這本身就是一種**裸的藐視吧!


    等耶律仁衝到陣邊,楊逸接著喊道:“耶律仁,宋遼兩國百年無戰事,涿州之亂乃有人故意嫁禍大宋,驛館的吏員可證明涿州叛亂與我使團並無關係,然貴軍一來就射殺我朝正使李光同,對此,貴國必須給我大宋一個交代,你耶律仁不辨是非曲直,擅自發兵入侵宋境,更是錯上加錯,若是引起兩國大戰,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嗎?”


    “笑話!”


    耶律仁一捋他那滿腮橫須,提槍向楊逸一指大喝道:“楊逸,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用,若不是你殺了蕭留守,你為何要逃?你逃出涿州城時,殺害我大遼數百士卒,今天,本將就要砍下你的狗頭為他們報仇!”


    “耶律仁,放了擄我大宋的百姓!”


    耶律仁不可置信的望著楊逸,不知他此時怎麽說出如此荒謬的話來,最後再也忍不住,仰天狂笑道:“大家看到沒有,大宋的狀元郎竟是個傻子!哈哈哈……”


    “衝!”


    楊逸突然大吼一聲,跨下的戰馬如同出閘的猛虎飛一般躍出。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九十八就是這十六字最完美的注釋,剛剛還巍然不動,隨著楊逸一聲令下,瞬間如同一陣疾風卷向遼軍大陣,那緊密的三角形,帶出摧山倒海的氣勢……


    遼軍懵了,若不是親見,打死他們也不相信,幾十宋軍敢向三千遼軍發起進攻,不等他們反應過來,楊逸再次大吼:“李一忠!”


    “喏!”


    李一忠迴應一聲,強弓開如滿月,咄咄咄!三箭連發,恰若流星追月一般飛射而去!嚇得耶律仁一個哆嗦,但他根本就是自作多情,勁箭並不是奔他而去,卡嚓!他身邊高高飄揚的帥旗應聲而斷!三千遼軍人人為之色變。


    “殺!”


    “殺殺殺!”


    簡單的音節,噴薄的殺氣,隨著轟轟的蹄聲向遼軍罩去,九十八騎,摧動漫天飛卷的黃塵,印證了那視死如歸的勇氣,如同鋼鐵巨斧瞬間劈開倉促迎來的幾百遼軍。


    “擋住他們!擋住他們!殺了他們……”


    驚怒難定的耶律仁一邊向陣內躲避,一邊狂亂的大吼著,在千軍萬馬奔騰搏殺之際,能聽到他聲音的人注定有限;九十八騎如射出的一支巨箭,勢不可擋的鑿開遼軍大陣,把那些來不及提速的遼軍撞得人仰馬翻,死傷遍死。


    擒賊先擒王!


    楊逸又目一直緊緊鎖著耶律仁,所有阻擋的遼軍,都被馬漢卿和李一忠砍殺,這兩個悍將就象楊逸身邊的兩道鐵盾,讓他可以對身邊血肉橫飛的場麵視若無睹。


    近了,近了,咄!楊逸追上耶律仁一刹那,長槍疾送,一下子刺在耶律仁的馬股上,戰馬受痛,長嘶一聲人立而起,猝不及防的耶律仁被仰摔後倒,楊逸收槍,飛快地抓住他的衣甲,將人給提了過來,然後切掌如刀,噗的一聲將耶律仁擊昏。


    “生擒耶律仁,楊學士威武!”


    “生擒耶律仁,楊學士威武!”


    “生擒耶律仁,楊學士威武!”


    ……


    九十八騎一麵齊聲大吼,一麵隨著楊逸斜衝出陣,鐵一般的事實讓三千遼軍嚇破了膽,竟然再沒有人敢逆其鋒,眼睜睜地看著九十八騎衝陣而出。


    漫天黃塵吹散時,九十八騎又在遼軍陣前不動如山,仿佛他們一直在那裏,從來沒有動過。


    但被楊逸擲落馬前的耶律仁,還有陣中垂死的哀嚎聲提醒遼軍,這九十八騎來過,他們真的來過!


    城上的宋軍剛才也看傻了,這一刻,不知誰先清醒過來,轉瞬之間,城上便被海嘯般的歡唿聲淹沒,隆隆的戰鼓也擂響起來,天聲一片沸騰!


    三軍陣前生擒敵軍主將,這一幕看似簡單,但楊逸是經過了精密的算計才達到的成果;


    第一,他隻帶九十八騎,讓遼軍生出輕敵的心裏,對他們幾乎不設防;


    第二,他緩步接近,不讓遼軍產生警惕心裏,停下時其距離不遠不近,恰好足夠他們把馬速提起來;同時又能以最短的時間衝入敵陣。


    第三,用話將耶律仁激出陣邊來;為生擒他創造最好的條件。


    第四,選擇切入敵陣的角度極為講究,並不是正麵切入,而是斜四十五度角,這是遼軍防守最薄弱的角度。


    第五,以李一忠這個神箭手瞬間射斷遼軍帥旗,給對方士氣致命的打擊。


    這每一個環節缺一不可,環環相扣,神話般的戰果並不是靠僥幸得來,這需要精密入微的算計,加上九十八騎強悍的實力。


    楊逸將槍一舉,等城上城下平靜下來,他才不疾不徐地說道:“本官最後說一遍,把擄去的大宋百姓全放了!”


    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味道。


    倒在馬前的耶律仁已經醒過來,他此刻是羞憤欲死,聽了楊逸的話後疾聲大唿:“不……”


    謔!


    楊逸居高臨下,長槍飛快一送,冰冷而鋒利的槍頭刺入耶律仁的眉心,鮮血頓時順著他的鼻梁絲絲往下流;


    這一生,耶律仁第一次感覺死亡離自己如此的接近,嚇得全身不由一哆嗦,張開的嘴巴也忘了合上,仿佛突然被人掐住了喉嚨一般,聲音戛然而止。


    楊逸練習青雲老道的吐納之術後,讓他的身手更為敏捷,手法拿捏得更為精確,槍頭隻刺破了耶律仁的皮肉,頂在他的頭骨上。


    幾千遼軍看著主將被楊逸用槍尖頂在地上,因為耶律仁的聲音戛然而止,許多人還以為耶律仁被刺死了,不禁失聲驚唿起來,直到楊逸收槍,耶律仁軟軟的晃了一下身子,這些人才長聲籲氣,便在楊逸這邊也能遠遠聽到遼軍的籲氣聲。


    龍頭被斬,耶律仁手下的幾個將領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隻能把擄去的女子放迴來,近百個被擄婦女絕處逢生,悲泣著向楊逸這邊奔來!


    “謝東升,引她們從旁邊迴城,不得擋住攻擊路線!”


    “喏!”


    謝東升飛馬而出,大喊著引導這群女子往旁邊行去,直到她們進城,楊逸才再次喊道:“把搶掠我大宋百姓的財物全部堆到陣前,退兵三裏!”


    “楊逸,你不要太過份!”


    噗!


    這迴長槍直接飛出,擦著耶律仁的脖子釘在地上,槍頭入地近尺,槍尾不停地晃動著,耶律仁整個人癱在了地上,差點小便失禁.


    楊逸再也不看他一眼,而耶律仁也沒有拔槍反抗的意思,或許是手腳癱軟讓他無力拔槍,或許是理智告訴他,這槍拔碰不得!一碰就是死。


    “唬唬唬!”


    “唬唬唬!”


    ……


    九十八騎如猛虎般低吼起來,什麽叫氣吞萬裏如虎,這就叫氣吞萬裏如虎!


    那噬人而食的眼神,那激蕩天地的煞氣,加上方才鐵一般的事實,竟讓遼軍生不出一絲反抗的意誌來,紛紛把搶去的財物堆到陣前,然後垂頭喪氣的退軍三裏。


    “耶律仁,你迴去告訴蕭達林,要戰便戰,我大宋並不懼怕,但蕭德光確非我宋軍襲殺,他若是執意率軍來犯,我大宋將十倍奉還,絕不退讓!”


    大宋馬匹珍貴,所以耶律仁是走迴去的,三裏距離,不遠!


    九十八騎迴城那一刻,安肅城再次沸騰了!人們夾道歡迎心中的英雄凱旋,望向九十八騎的眼神是那樣的灼熱,恨不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楊學士!”


    “楊學士!”


    “楊學士!”


    ……


    人們不停地高唿著,聲浪震天,沒完沒了!楊逸今天的表現,或許將成為一個傳奇,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安肅人!因為,楊逸以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了他們:


    一直皆有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