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梨花的動作還是挺快的,第二天果然有錢塘縣的衙役上門傳喚楊逸。


    楊絮兒一夜沒睡,起床時雙眼帶著紅紅的血絲,她是個沒主意的人,若不是楊逸顯得無比淡定,並且極力阻止她,估計她昨天就會求上曾家去了。


    這會兒衙役真個上門,急得她眼淚又噗噗往下掉,非要跟到錢塘縣衙去看,楊逸隻得耐心開導,並吩咐李嬸看著她,若是需要,到時再讓她出堂。


    直到兩個傳喚的衙役很是不耐煩,楊逸這才隨著出門而去。


    楊家住在西湖邊,說來並不在城廓之內,但離西城門也不遠,趁著未入城前人少,楊逸和氣地笑道:“兩位差大哥辛苦了,麻煩你們跑這麽遠的路,實在是不好意思!不知兩位差大哥高姓大名?”


    楊逸話還沒說完,兩個衙役就感覺手中一沉,頓時眉開眼笑,左邊那個說道:“李舉人客氣了!我們不過衙門裏跑腳的衙差,李舉人十四歲就得中州試第三名,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咱們哥倆區區賤名豈敢勞李公子動問,李舉人直唿我張龍,唿他趙柴就就是了!”


    張龍趙柴!不是趙虎嗎?有點意思!特別是古人這種說話方式,客氣了半天,若光聽前段,你還以為他懶得跟你稱名道姓呢!


    “哎!張大哥,趙大哥,你們這話可不對,衙差怎麽了?一樣是為朝廷效命,一樣是為官家盡忠,豈有貴賤之分?今日蒙兩位大哥看得起,我李逸將來若萬幸真個得以金榜題名,同樣還叫兩位一聲大哥!”


    這年頭讀書人金貴得很,何況眼前這位還是十四歲州試第三名的舉子,平時本不是他們兩個衙役能得罪的,如今張龍兩人既得裏子,又得了麵子,對楊逸好感倍增;


    常言道投之以桃,報之以理,這些衙內裏混成精的人,豈會不知道楊逸這翻作為圖的是什麽。


    張龍湊近一點對楊逸說道:“李舉人可要留神些個,此翻告你的曾員外昨晚找過苗知縣。”


    “哈哈!張大哥和趙大哥的好意,李某銘記在心,來日定有所報,隻是……不知道平時曾員外與苗知縣可有走動?”


    “那倒沒有!這杭州城裏哪個街坊不知道,曾員外就是個鐵公雞,平時恐怕就是苗知縣登門,他也未必樂意,豈會主動往苗知縣跟前湊。”


    既是臨時抱佛腳,楊逸也就放心了,此時也剛好進了城門,三人便把話題岔開。


    杭州城在宋初便被喻為東南第一州,街上極是繁華,各種商販熙熙攘攘,其中還有不少日本、高麗甚至是大食人往來於街上。


    杭州釀酒、絲織、瓷器、刻印、造船、海貿最為發達,可稱之為杭州的支柱產業,到熙寧十年時,杭州的光是商稅一項就達到了八萬貫,酒稅超過三十萬貫,全國第一。


    瓷器方麵有越窯青瓷,是主要向外出口的瓷器之一;


    絲織業更不用說,是整個大宋絲織業的重心,這裏生產的緋綾、白編綾,紋綾一直就被列為皇家貢品,兩浙路上供的絲織品占全國的三分一以上,城裏設有官營的織造作坊,織工近千人。


    刻印業也是全國第一,技術一流,仁宗嘉祐五年曾奉旨雕印《新唐書》二百五十卷,元祐元年又奉旨開雕《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其它諸如《史記》之類的書籍畢是在杭州印刷,從中就可一窺杭州刻印業有多發達。


    這裏的造船業也是僅次於明州和泉州,同時還是大宋四個對外貿易的商港之一,其它三個分別是明州、泉州、廣州,皆設有市舶司管理。


    錢塘縣衙裏,兩班衙役紅衣皂帽,持水火棍肅立兩側,知縣苗安高坐堂上,一臉嚴肅,他雖然姓苗,但與苗條一點關係都沒有,臉上的肥肉都打起了折皺,這六月天他剛往堂上一坐,臉上已經是‘香汗淋漓’。


    楊逸立於堂左,曾梨花和他的那個小妾跪於堂右;兩者的待遇很是不同,誰讓自己是讀書人呢!告我你就先跪著!楊逸很想奉勸苗安慢慢看狀紙,咱不急!


    很美,或者說很媚,身材高挑,細腰豐股,波濤洶湧,加上一雙桃花含露般的眸子,是讓男人第一眼看到,就會想到床的那種女人,這是楊逸對曾梨花那小妾的直觀評價,進門時楊逸就與她無聲地交換了一個眼色。


    楊逸相信她不會承認雙方有奸情,首先,李逸一次二次在床把她征服得不知今夕是何年!要想徹底征服一個女人的心,往往是從征服她的身體開始,這話絕對有道理。


    更重要的是,小妾與外人通奸,罪名一但坐實,那是要浸豬籠的,這兩點加在一起,便是楊逸對她有的信心的原因。


    曾任行狠狠的盯楊逸一眼,楊逸渾不在意,那悠閑的狀態就象在自家後院賞花一般,反正上他小妾的又不是自己,就算是,那又如何?雙方你情我願,咱又不是強上!


    強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苗安似模似樣的看完狀紙,將驚堂木一拍,臉上的肥肉隨之顫顫悠悠,對楊逸問題:“李逸,杭州城桂花巷曾任行告你勾引他小妾韓氏,你二人多次通奸,傷風敗俗,你可有何話要說!”


    楊逸對這位苗安的個性以及喜好已多方了解,這廝也是個滿口道德文章,私下裏葷腥不忌,一身肥肉還自命風流的酸丁;


    據說初到杭州時,看上青蓮院的頭牌含韻姑娘,仗著自己知縣的身份想強行給人家梳攏,結果碰了一鼻子灰,無他!青蓮院的後台他惹不起,人家根本不鳥他!


    這些資料自然得益於原來李逸的記憶,看來多上青樓也有好處啊!至少消息比較靈通。


    楊逸一展大袖,長身一揖道:“縣尊大人,學生李逸自幼苦讀聖賢書,十四歲得中州試第三名,聖人教誨時刻銘記在心,縣尊大人您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您說咱們聖人子弟,能做出此等傷風敗俗之事嗎?


    曾任行他分明是蔑視聖人之道,中傷儒學無教化之功!縣尊大人,對這等蔑視聖人之狂徒,您可要嚴懲不貸啊!否則此事傳揚出去,我等同為聖人弟子,還有何麵目立於天地間?”


    楊逸這翻話似是而非,一下子就把孔聖人給搬了出來,如同巍峨之大山壓頂,苗安被引得轉不過彎來,愣在大堂上不知所以然!


    曾任行臉色一時比他那頭白發還要白,此時叫他曾梨花可太貼切了,隻見他一邊磕頭一邊慘聲哭泣道:“縣尊大人,李逸這是血口噴人,草民絕無蔑視聖人之意,李逸勾引有夫之婦,枉讀聖賢之書……”


    “呐呐呐!還說你沒有蔑視聖人,縣尊大人,他說什麽枉讀聖賢之書,這豈不是在說咱們讀聖賢之書毫無用處,聖賢之書毫無教化之功?


    縣尊大人!曾任行所言大家可都是細聽在耳的,您可得為學生做主,為聖人正名啊!否則此事傳揚出去,天下人不以為我儒家弟子盡出奸佞淫邪之徒,我聖人之學還如何大行天下?”


    不錯,似乎這麽解釋也通,苗安再次轉不過彎來,臉上那堆肥肉折皺打得更緊了,曾梨花更是兩眼一翻,差點氣暈過去!


    眼看效果不錯,楊逸再接再厲道:“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尊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縣尊大人,學生對詩經國風篇不甚透解,嚐聞縣尊大人才高八鬥,名滿天下,可否借此機會向縣尊大人求解一翻?”


    這詩裏的‘未見君子,惄如調饑’一句,描寫的是女子想念男人時,那迫不及待、如饑似渴的樣子,楊逸選在此時念這首詩,自然別有用意。


    他這詩同念出口,果然,苗安雙目下意識地向曾任行的小妾瞄去,確實,如此青春嬌媚的美人,遇上曾任行這一頭白發的老不死,能不如饑似渴嗎?


    出於男人那種不可告人的心裏,連苗安也不禁在心裏狠狠地詛咒起曾梨花來,這老不死也太暴殄天物了!


    等苗安這個酸丁戀戀不舍的收迴目光,發現楊逸正含笑看著他,糟糕!方才自己那翻‘真情流露’,豈不是全落到了李逸眼裏了?


    苗安瞬間變得道貌岸然,輕咳兩聲道:“李逸,這是在縣衙大堂之上,如今案情未了,聖人之學過後本官再與你解說吧!”


    “縣尊大人說得是,學生冒昧了!”楊逸又是長身一揖,也不複多言,隻要勾起了苗安對曾梨花老牛吃嫩草的忌妒和不滿,目的就算達到了。


    苗安接驚堂木又是一拍,威嚴無比的對曾任行喝道:“曾任行!你狀告李逸勾引你家小妾,做出傷風敗俗之事,你可有何證據啊?若是沒有證據,那就是誣告良善,本官將治你誣告之大罪!”


    苗安還記得問證據,說明他還沒徹底被引開思路,這官司還有得打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推薦!求收藏!昊遠會持續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