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規矩是死的,這人也可以是死的!
我擁兵百萬你說女子不可為將? 作者:暖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被衝洗的宮門仍殘留著淡淡的血腥味,像是在彰顯昨日太子叛亂時的慘烈場景。
早在昨日,長公主便命正泰公公將聖旨昭告天下,頓時引起了各方勢力嘩然,自然掀起軒然大波。
就連今日百官來朝時皆是滿腹疑惑。
看他們這個來勢洶洶的架勢,倒不像是來參見新皇,而是來逼宮退位的一般。
這簡直是太荒謬了,女子怎能登基稱帝呢?
這不僅不符合祖宗禮法,還有違常理為天下所不容,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眾人在覲見的拱橋上竊竊私語,一個個嘴裏都是對於長公主繼位的不滿,一個個滿臉憤慨的模樣。
“李兄,你可知其中內情?”
“連手眼通天的欽天監都不知道的事,我又如何能得知?”
“誰能想到,陛下竟然傳位於長公主,他不是最重視祖宗禮法的嗎?
想當初,定北王的身份暴露時陛下大發雷霆,不顧定北王立下的赫赫戰功,就要因此降罪於她。
若不是北境告急,此刻定北王早已上交兵權,變成一個閑散王爺。”
“難道說...其中另有隱情?”
此言一出,便被一旁的官員給立即打斷了,那官員左顧右盼地看了一圈,隨即一臉嚴肅地開口:
“張兄慎言,這裏可是皇宮!”
眾人自然明白張大人的言外之意,乃是在質疑長公主謀權篡位才登上這皇位。
但昨日太子是實實在在地起兵造反了,叛軍將皇城圍困起來,不讓任何人進出。
事出突然,他們並未安插眼線,所以對於昨日的叛亂也隻了解一些。
如今陛下駕崩了,一切都無從求證。
他們隻打聽到太子持劍威脅皇帝,長公主與定北王前往救駕,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隻不過,他們不相信皇帝臨終前會傳位於長公主。
但是,這聖旨是正泰公公親自傳下的,作為皇帝的親信他絕無背叛的可能,這才是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所以,他們今日前來,並非是覲見新帝那般簡單。
隨著殿外的鍾聲敲響,大殿外兩側的侍衛將勤政殿的朱門從兩側打開,一眾大臣各懷心思地踏入了殿中。
“陛下駕到!”
一道尖銳的聲音猶如黃鍾大呂一般,響徹整個大殿。
勤政殿瞬間陷入了一片肅穆與寂靜之中,眾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循聲望去。
在幕簾之後,緩緩走出一個身影。
如今的皇帝陛下,正是昔日的長公主殿下,隻見她今日身著一襲金色的龍袍,其上繡著精美的五爪金龍圖案,栩栩如生的模樣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翱翔九天。
她身姿高挑修長,步伐輕盈穩健,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優雅從容,更增添了幾分尊貴之氣。
直到長公主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上,眾人這才迴過神來。
“新皇登基,百官參見!”
此言一出,全場卻沒有多少人行跪拜之禮,而是一個個手持玉牌沉默地站在殿下兩側,這顯然是無聲的抗議。
長公主見狀饒有興趣地挑了挑眉,倒是提前將這情況給預料到了。
“諸位這是對朕不滿?”
“不敢!”
“哦,那是為何?”
長公主聲音雖然平淡,卻帶著些不怒自威的意味來,這讓眾人不得不抬頭仔細打量眼前之人。
良久之後,滿朝寂靜的大殿中這才再度傳來一道聲音。
“長公主殿下啊,您此舉實在是於理不合呀!”
禦史大夫黑著一張臉滿是不讚同,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著,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怒斥道:
“祖宗之法不可違,女子參政向來被視為大忌,這可是關係到大夏江山社稷的大事啊!”
“這需要肩負的責任之大,並非長公主殿下可以隨意玩鬧的。”
禦史大夫雙手緊握成拳,因為激動胸膛劇烈起伏著,口中滔滔不絕地說著話。
隻見他眉頭緊蹙,那斬釘截鐵的語氣,那言之鑿鑿的神態,似乎是在表達他此刻內心深處強烈的不滿。
長公主聞言嗤笑一聲,目光帶著壓迫感緊緊地盯著禦史大夫,隨即輕聲開口: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怎就變不得?”
在大夏建立之初,便有一條被奉為圭臬的祖訓,那便是女子不得幹涉朝政之事,否則大廈將傾!
這條祖訓猶如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所以,長公主將要繼承皇位這一消息,就像是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有了禦史大夫開了頭,朝堂之上的大臣們紛紛進諫,言辭激烈地表示反對。
“是啊,祖宗禮法乃立國之本,切不可輕易違背。”
“還請長公主即刻退位,將皇位禪讓給諸位皇子才是正途啊!”
“長公主殿下,請您三思而後行。”
“.....”
“長公主殿下,請您三思而後行。”
對於眾人而言,長公主此舉無疑是對大夏祖訓的公然挑戰,也是對千百年來禮教製度的嚴重違背。
於是乎,朝堂之上,群臣激憤言辭懇切,紛紛跪地懇請長公主能夠謹遵祖宗禮法,放棄繼位之念,並將皇位禪讓給諸位皇子。
他們不稱長公主為陛下,而是喚她長公主殿下,一個個義正辭嚴,意圖以勢壓人。
與此同時,他們目光緊緊盯著那位坐在高位上的長公主,期待她能夠聽從眾人的勸諫。
豈料,長公主麵上看不清神色,隻是那雙向來明亮的眼眸中流轉著冰冷的深邃寒意,她微微抬起下巴,朱唇輕啟。
“朕的皇位是皇兄臨終前所傳,名正言順,莫非諸位今日齊聚於此,是想要逼宮不成?”
“看來朕還要提醒一下在場的眾愛卿們一句。”
說到此處,長公主稍稍停頓了一下,目光掃視全場,隨後又接著說道:
“規矩是死的,這人也可以是死的!”
長公主的話音剛落,整個朝堂之上頓時一片死寂。
說這話時,她的眉宇之間驟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嚴氣勢,猶如泰山壓卵一般,狠狠地衝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內心。
大殿之內的眾人隻覺得心頭猛地一顫,而後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
被衝洗的宮門仍殘留著淡淡的血腥味,像是在彰顯昨日太子叛亂時的慘烈場景。
早在昨日,長公主便命正泰公公將聖旨昭告天下,頓時引起了各方勢力嘩然,自然掀起軒然大波。
就連今日百官來朝時皆是滿腹疑惑。
看他們這個來勢洶洶的架勢,倒不像是來參見新皇,而是來逼宮退位的一般。
這簡直是太荒謬了,女子怎能登基稱帝呢?
這不僅不符合祖宗禮法,還有違常理為天下所不容,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眾人在覲見的拱橋上竊竊私語,一個個嘴裏都是對於長公主繼位的不滿,一個個滿臉憤慨的模樣。
“李兄,你可知其中內情?”
“連手眼通天的欽天監都不知道的事,我又如何能得知?”
“誰能想到,陛下竟然傳位於長公主,他不是最重視祖宗禮法的嗎?
想當初,定北王的身份暴露時陛下大發雷霆,不顧定北王立下的赫赫戰功,就要因此降罪於她。
若不是北境告急,此刻定北王早已上交兵權,變成一個閑散王爺。”
“難道說...其中另有隱情?”
此言一出,便被一旁的官員給立即打斷了,那官員左顧右盼地看了一圈,隨即一臉嚴肅地開口:
“張兄慎言,這裏可是皇宮!”
眾人自然明白張大人的言外之意,乃是在質疑長公主謀權篡位才登上這皇位。
但昨日太子是實實在在地起兵造反了,叛軍將皇城圍困起來,不讓任何人進出。
事出突然,他們並未安插眼線,所以對於昨日的叛亂也隻了解一些。
如今陛下駕崩了,一切都無從求證。
他們隻打聽到太子持劍威脅皇帝,長公主與定北王前往救駕,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隻不過,他們不相信皇帝臨終前會傳位於長公主。
但是,這聖旨是正泰公公親自傳下的,作為皇帝的親信他絕無背叛的可能,這才是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所以,他們今日前來,並非是覲見新帝那般簡單。
隨著殿外的鍾聲敲響,大殿外兩側的侍衛將勤政殿的朱門從兩側打開,一眾大臣各懷心思地踏入了殿中。
“陛下駕到!”
一道尖銳的聲音猶如黃鍾大呂一般,響徹整個大殿。
勤政殿瞬間陷入了一片肅穆與寂靜之中,眾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循聲望去。
在幕簾之後,緩緩走出一個身影。
如今的皇帝陛下,正是昔日的長公主殿下,隻見她今日身著一襲金色的龍袍,其上繡著精美的五爪金龍圖案,栩栩如生的模樣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翱翔九天。
她身姿高挑修長,步伐輕盈穩健,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優雅從容,更增添了幾分尊貴之氣。
直到長公主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上,眾人這才迴過神來。
“新皇登基,百官參見!”
此言一出,全場卻沒有多少人行跪拜之禮,而是一個個手持玉牌沉默地站在殿下兩側,這顯然是無聲的抗議。
長公主見狀饒有興趣地挑了挑眉,倒是提前將這情況給預料到了。
“諸位這是對朕不滿?”
“不敢!”
“哦,那是為何?”
長公主聲音雖然平淡,卻帶著些不怒自威的意味來,這讓眾人不得不抬頭仔細打量眼前之人。
良久之後,滿朝寂靜的大殿中這才再度傳來一道聲音。
“長公主殿下啊,您此舉實在是於理不合呀!”
禦史大夫黑著一張臉滿是不讚同,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著,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怒斥道:
“祖宗之法不可違,女子參政向來被視為大忌,這可是關係到大夏江山社稷的大事啊!”
“這需要肩負的責任之大,並非長公主殿下可以隨意玩鬧的。”
禦史大夫雙手緊握成拳,因為激動胸膛劇烈起伏著,口中滔滔不絕地說著話。
隻見他眉頭緊蹙,那斬釘截鐵的語氣,那言之鑿鑿的神態,似乎是在表達他此刻內心深處強烈的不滿。
長公主聞言嗤笑一聲,目光帶著壓迫感緊緊地盯著禦史大夫,隨即輕聲開口: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怎就變不得?”
在大夏建立之初,便有一條被奉為圭臬的祖訓,那便是女子不得幹涉朝政之事,否則大廈將傾!
這條祖訓猶如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所以,長公主將要繼承皇位這一消息,就像是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有了禦史大夫開了頭,朝堂之上的大臣們紛紛進諫,言辭激烈地表示反對。
“是啊,祖宗禮法乃立國之本,切不可輕易違背。”
“還請長公主即刻退位,將皇位禪讓給諸位皇子才是正途啊!”
“長公主殿下,請您三思而後行。”
“.....”
“長公主殿下,請您三思而後行。”
對於眾人而言,長公主此舉無疑是對大夏祖訓的公然挑戰,也是對千百年來禮教製度的嚴重違背。
於是乎,朝堂之上,群臣激憤言辭懇切,紛紛跪地懇請長公主能夠謹遵祖宗禮法,放棄繼位之念,並將皇位禪讓給諸位皇子。
他們不稱長公主為陛下,而是喚她長公主殿下,一個個義正辭嚴,意圖以勢壓人。
與此同時,他們目光緊緊盯著那位坐在高位上的長公主,期待她能夠聽從眾人的勸諫。
豈料,長公主麵上看不清神色,隻是那雙向來明亮的眼眸中流轉著冰冷的深邃寒意,她微微抬起下巴,朱唇輕啟。
“朕的皇位是皇兄臨終前所傳,名正言順,莫非諸位今日齊聚於此,是想要逼宮不成?”
“看來朕還要提醒一下在場的眾愛卿們一句。”
說到此處,長公主稍稍停頓了一下,目光掃視全場,隨後又接著說道:
“規矩是死的,這人也可以是死的!”
長公主的話音剛落,整個朝堂之上頓時一片死寂。
說這話時,她的眉宇之間驟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嚴氣勢,猶如泰山壓卵一般,狠狠地衝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內心。
大殿之內的眾人隻覺得心頭猛地一顫,而後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