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隨我一同衝殺,除叛軍,衛山河
我擁兵百萬你說女子不可為將? 作者:暖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將軍?!”
“王爺...你迴來了?”
翠碧姑姑一轉過頭便看見徐薑的身影,方才那股劫後餘生的驚魂未定還未褪去,心中立刻泛起激動的情緒來。
她的眼眶莫名有些紅,拳頭握得緊緊的。
徐薑眼神清澈如水,微微上揚的嘴角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朝著翠碧姑姑點頭,示意她放寬心。
隨即斂眉朝著太子一黨的叛軍方向看去,手中泛著寒意的長槍掠出抵擋住圍困長公主的叛軍們。
長槍翻轉之下,濺起一片片血浪。
“翠碧姑娘,你別怕,有我在此,定會護得你周全!”
伴隨著這道有些粗獷且高亢的聲音傳來,仿佛一陣狂風席卷而過,周圍的空氣都似乎為之震顫了一下。
那聲音如洪鍾大呂一般,響徹整個空間,讓人不禁心頭一震。
放眼望去,隻見那大門外一道身影正緊跟在徐薑身後,此人正是一臉來勢洶洶的王堅岩。
他臉上的焦急之色不似作偽,速度快到甚至能看到絲絲殘影。
本來埋頭往前衝的他,在看清眼前的一幕時,不禁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那張大的嘴巴似乎能塞下一顆雞蛋,麵上神色一滯,變得有些精彩紛呈。
看起來溫柔又弱柳扶風的翠碧姑娘,此刻竟然手握不知名暗器,一槍一個叛軍,動作利落又迅速。
這...這合理嗎?
第一次見到翠碧姑娘的時候,她雖身殘卻不似柔弱女子那般自怨自艾,如一汪清泉一般從始至終的溫柔。
說話輕聲細語的,可那性子卻堅韌地不像話。
但是她心腸極軟,知道他們在府外候著,拖著傷腿還給他們這些弟兄送吃的。
雖然他那時並不知曉翠碧長什麽樣,但是隻是見到她,他就像得了病一樣,心髒就莫名其妙的開始狂跳起來。
所以,他便總來冠軍侯府,隻要能與翠碧搭上兩句話也成。
王堅岩半身戎馬,他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姑娘。
沒曾想,再次相見竟然是這副情景。
之前得知翠碧姑姑竟然也被卷入其中時,他恨不得讓身下的馬兒將那蹄子化作哪吒的風火輪一般,隻盼著越快越好。
心裏隻有一個念頭,翠碧姑娘怕是有危險。
此刻,王堅岩眨了眨眼,像是發現自己有些多餘一般,他訕訕地撓了撓頭。
隻不過,他的心髒竟開始不受控製地劇烈跳動,這震耳欲聾的跳動聲猶如戰鼓轟鳴,那是心動的聲音。
與此同時,皇帝在見到徐薑的一瞬間,什麽忌憚什麽不喜什麽畏忌都統統被拋之腦後,隻餘下欣喜若狂的激動和狂喜,朝著徐薑高聲喝道:
“徐愛卿,速來救駕!”
“末將班師迴朝,清君側,平叛亂。”
徐薑的聲音中無悲無喜,她這麽說著,卻並沒有給高台上的皇帝一個眼神,而是將目光落在長公主身上。
長公主笑著朝她點了點頭,徐薑立刻會意。
隻見徐薑將手中的長槍舉起,直指蒼穹,沉聲喝道:
“眾將士們,聽令!”
“今日之戰,關乎國家存亡、百姓安危!”
“隨我一同衝殺,除叛軍,衛山河,保家衛國!”
就在此刻,徐薑身後烏泱泱的將士們聞言,瞬間舉起武器,齊聲高唿迴應道:
“謹遵將軍之命!”
一時間,喊殺聲響徹雲霄,震耳欲聾。
刹那間,旌旗飄揚,戰鼓齊鳴,馬蹄聲如雷貫耳,銀衛與安寧軍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向著太子所率領的叛軍衝殺而去。
太子見狀,瞬間慌了神,他囁嚅著嘴唇死死地盯著不遠處的徐薑,那模樣就像是見了鬼一般。
不可能...他怎麽可能會出現在這裏?
此刻,他應該在遼國與遼軍展開廝殺,為大夏開疆擴土才是,怎麽會領軍出現在京城?!
太子就是算準了徐薑一時半會兒無法迴京,必然會被遼國的軍隊絆住腳。
畢竟那遼國可不是什麽能輕易拿捏的軟柿子,想要啃下遼國這塊硬骨頭自然需要些時日。
更何況,他明明昨日才收到徐薑返迴北境的消息,這是密探傳迴來的消息,必然不可能作偽。
就是因為如此,他才敢這般大張旗鼓地謀權篡位。
如此一來,等徐薑領兵攻下遼國再返迴京城之日,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就算他徐薑匆忙趕迴來也於事無補。
他身為太子,繼位本就是正統。
到那時,他會用最快的速度坐穩這個江山,名正言順。
況且,登上皇位後他手中握長公主這一人質,就不怕徐薑不聽命於他。
等待一切大局已定,他再慢慢徐徐圖之,必然能夠解決徐薑這功高蓋主之輩。
然而,太子的臆想終究還是破滅了。
先是長公主亮出底牌,憑借先皇旨意,竟能夠越過虎符支配平安衛,讓他們謀劃得天衣無縫的計劃出現變數,直至徐薑的出現將局麵瞬間扭轉。
如今的太子,就像是困獸之鬥,紅著眼就像是壓上一切的賭徒,放手一搏。
“羽安君,你之前所說,我同意了!”
一旁的羽安君聞言眸中驟然一亮,隨即操著一口不標準的漢語,神色略顯激動地開口說道:
“大夏有句古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太子殿下如此果決,實乃英主也,在下這就命人準備,必將眼前這不知死活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太子殿下一諾千金,可莫要忘記先前答應我們東瀛之事啊!”
說話之人微微躬身,臉上帶著諂媚而又急切的神情,他目光貪婪地緊緊地盯著麵前神色陰沉的太子,狀似無意地開口說道。
“那是自然,隻要羽安君能助本殿成事,之前所應之諾定會一一兌現。”
太子沉聲說道,袖中的手指緊握,一字一頓地說道。
那羽安君麵上一喜,要知道他先前提出了以半數沿海一帶的城池作為交換的條件,便用東瀛之力協助太子登上皇位,卻被太子想也不想地拒絕了。
或許是因為他們東瀛向來都是彈丸小國,並沒有被太子放在心上。
此行,他假惺惺的一道跟來,不過是想與大夏這個未來的君王打好關係,以便於日後可以謀得些好處。
卻不曾想,峰迴路轉。
太子一黨陷入困境,竟然答應許諾他們東瀛這麽豐厚的條件!
“王爺...你迴來了?”
翠碧姑姑一轉過頭便看見徐薑的身影,方才那股劫後餘生的驚魂未定還未褪去,心中立刻泛起激動的情緒來。
她的眼眶莫名有些紅,拳頭握得緊緊的。
徐薑眼神清澈如水,微微上揚的嘴角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朝著翠碧姑姑點頭,示意她放寬心。
隨即斂眉朝著太子一黨的叛軍方向看去,手中泛著寒意的長槍掠出抵擋住圍困長公主的叛軍們。
長槍翻轉之下,濺起一片片血浪。
“翠碧姑娘,你別怕,有我在此,定會護得你周全!”
伴隨著這道有些粗獷且高亢的聲音傳來,仿佛一陣狂風席卷而過,周圍的空氣都似乎為之震顫了一下。
那聲音如洪鍾大呂一般,響徹整個空間,讓人不禁心頭一震。
放眼望去,隻見那大門外一道身影正緊跟在徐薑身後,此人正是一臉來勢洶洶的王堅岩。
他臉上的焦急之色不似作偽,速度快到甚至能看到絲絲殘影。
本來埋頭往前衝的他,在看清眼前的一幕時,不禁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那張大的嘴巴似乎能塞下一顆雞蛋,麵上神色一滯,變得有些精彩紛呈。
看起來溫柔又弱柳扶風的翠碧姑娘,此刻竟然手握不知名暗器,一槍一個叛軍,動作利落又迅速。
這...這合理嗎?
第一次見到翠碧姑娘的時候,她雖身殘卻不似柔弱女子那般自怨自艾,如一汪清泉一般從始至終的溫柔。
說話輕聲細語的,可那性子卻堅韌地不像話。
但是她心腸極軟,知道他們在府外候著,拖著傷腿還給他們這些弟兄送吃的。
雖然他那時並不知曉翠碧長什麽樣,但是隻是見到她,他就像得了病一樣,心髒就莫名其妙的開始狂跳起來。
所以,他便總來冠軍侯府,隻要能與翠碧搭上兩句話也成。
王堅岩半身戎馬,他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姑娘。
沒曾想,再次相見竟然是這副情景。
之前得知翠碧姑姑竟然也被卷入其中時,他恨不得讓身下的馬兒將那蹄子化作哪吒的風火輪一般,隻盼著越快越好。
心裏隻有一個念頭,翠碧姑娘怕是有危險。
此刻,王堅岩眨了眨眼,像是發現自己有些多餘一般,他訕訕地撓了撓頭。
隻不過,他的心髒竟開始不受控製地劇烈跳動,這震耳欲聾的跳動聲猶如戰鼓轟鳴,那是心動的聲音。
與此同時,皇帝在見到徐薑的一瞬間,什麽忌憚什麽不喜什麽畏忌都統統被拋之腦後,隻餘下欣喜若狂的激動和狂喜,朝著徐薑高聲喝道:
“徐愛卿,速來救駕!”
“末將班師迴朝,清君側,平叛亂。”
徐薑的聲音中無悲無喜,她這麽說著,卻並沒有給高台上的皇帝一個眼神,而是將目光落在長公主身上。
長公主笑著朝她點了點頭,徐薑立刻會意。
隻見徐薑將手中的長槍舉起,直指蒼穹,沉聲喝道:
“眾將士們,聽令!”
“今日之戰,關乎國家存亡、百姓安危!”
“隨我一同衝殺,除叛軍,衛山河,保家衛國!”
就在此刻,徐薑身後烏泱泱的將士們聞言,瞬間舉起武器,齊聲高唿迴應道:
“謹遵將軍之命!”
一時間,喊殺聲響徹雲霄,震耳欲聾。
刹那間,旌旗飄揚,戰鼓齊鳴,馬蹄聲如雷貫耳,銀衛與安寧軍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向著太子所率領的叛軍衝殺而去。
太子見狀,瞬間慌了神,他囁嚅著嘴唇死死地盯著不遠處的徐薑,那模樣就像是見了鬼一般。
不可能...他怎麽可能會出現在這裏?
此刻,他應該在遼國與遼軍展開廝殺,為大夏開疆擴土才是,怎麽會領軍出現在京城?!
太子就是算準了徐薑一時半會兒無法迴京,必然會被遼國的軍隊絆住腳。
畢竟那遼國可不是什麽能輕易拿捏的軟柿子,想要啃下遼國這塊硬骨頭自然需要些時日。
更何況,他明明昨日才收到徐薑返迴北境的消息,這是密探傳迴來的消息,必然不可能作偽。
就是因為如此,他才敢這般大張旗鼓地謀權篡位。
如此一來,等徐薑領兵攻下遼國再返迴京城之日,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就算他徐薑匆忙趕迴來也於事無補。
他身為太子,繼位本就是正統。
到那時,他會用最快的速度坐穩這個江山,名正言順。
況且,登上皇位後他手中握長公主這一人質,就不怕徐薑不聽命於他。
等待一切大局已定,他再慢慢徐徐圖之,必然能夠解決徐薑這功高蓋主之輩。
然而,太子的臆想終究還是破滅了。
先是長公主亮出底牌,憑借先皇旨意,竟能夠越過虎符支配平安衛,讓他們謀劃得天衣無縫的計劃出現變數,直至徐薑的出現將局麵瞬間扭轉。
如今的太子,就像是困獸之鬥,紅著眼就像是壓上一切的賭徒,放手一搏。
“羽安君,你之前所說,我同意了!”
一旁的羽安君聞言眸中驟然一亮,隨即操著一口不標準的漢語,神色略顯激動地開口說道:
“大夏有句古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太子殿下如此果決,實乃英主也,在下這就命人準備,必將眼前這不知死活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太子殿下一諾千金,可莫要忘記先前答應我們東瀛之事啊!”
說話之人微微躬身,臉上帶著諂媚而又急切的神情,他目光貪婪地緊緊地盯著麵前神色陰沉的太子,狀似無意地開口說道。
“那是自然,隻要羽安君能助本殿成事,之前所應之諾定會一一兌現。”
太子沉聲說道,袖中的手指緊握,一字一頓地說道。
那羽安君麵上一喜,要知道他先前提出了以半數沿海一帶的城池作為交換的條件,便用東瀛之力協助太子登上皇位,卻被太子想也不想地拒絕了。
或許是因為他們東瀛向來都是彈丸小國,並沒有被太子放在心上。
此行,他假惺惺的一道跟來,不過是想與大夏這個未來的君王打好關係,以便於日後可以謀得些好處。
卻不曾想,峰迴路轉。
太子一黨陷入困境,竟然答應許諾他們東瀛這麽豐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