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臉色並不好看,他目光陰沉地注視著一眾大臣。


    憑什麽?


    徐薑他得大夏之民心就罷了,就連一貫以他為先的一眾朝臣們,如今竟都紛紛倒戈,一個個的開始緬懷起他的功績和品德來。


    不行,絕不能如此。


    徐薑何德何能?他不配!


    他是皇帝,是大夏王朝權傾天下的天子,亦是這片無垠江山至高無上的帝王。


    可偏偏,處處被徐薑給壓了一頭。


    無論是在民間百姓們的威望,還是此刻朝堂上下官員們的一心所想,都被其占據了上風。


    見到這一幕,皇帝趙振元咬緊了牙關,脖子上隱隱可見青筋暴起。


    他絕不會容忍這樣的局麵繼續下去,必須要想一個萬全之策破局才是。


    徐薑不過一介死人,憑什麽淩駕於他這個真龍之子之上呢?


    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羞辱。


    下一刻,他的眼中一道精光閃過,一個險惡的計劃漸漸浮現在心頭。


    要知道,先前北上抵禦遼國狼騎一事,首戰失利。


    而後大軍不敵,在遼國狼騎手中節節敗退,導致如今北境已淪陷大半。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遼國此番來勢洶洶,愈戰愈勇,沒有打入京城絕不會輕易退去。


    他們此行的目標,已十分明確了。


    為今之計,隻能放棄整個北方,而後退守山海關,才能為大夏博得一線生機。


    然此舉,必定引得天下動蕩,民眾怨聲載道。


    原先派大軍去抵禦遼國進攻卻以戰敗告終,大夏國內就已經彌漫著失望和不滿的情緒。


    百姓們對接連戰敗而感到惶恐和沮喪。


    因為他們對朝廷寄予厚望,卻迎來了這樣令人痛心的結果。


    若是在此時,朝廷再公然放棄北方,皇帝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這將會引起怎樣一場軒然大波!


    毫無疑問的是,作為一國之主的皇帝,其聲望必定會一落千丈,跌至穀底,難以挽迴。


    畢竟,北境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大夏重要的領土,承載著無數大夏百姓的生計與希望。


    若是就這麽放棄北境,不僅是朝廷無能,更是對民眾生命的漠視。


    屆時,民間的怨聲載道、人心惶惶將成為常態,到那時大夏必然會陷入混亂之中。


    良久,皇帝終是起身站了起來,沉聲喝道:


    “肅靜!”


    見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皇帝頗為威嚴地一聲高喊:


    “來人啊!速速傳朕旨意。”


    大殿之中氣氛瞬間凝重起來,滿朝文武皆是屏氣凝神。


    片刻之後,一名太監匆匆上前,恭敬地跪地接旨。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銳利,而後神情莊重地繼續說道:


    “冠軍侯實乃我朝之猛將,不僅驍勇善戰,更是勇猛無雙。”


    “其所率之軍縱橫馳騁,每戰必克,令敵聞風喪膽。”


    “今朕特下此旨,將其封為北涼十二州大都督,統禦北境十二州之所有兵馬。


    負責抵禦遼國入侵,務必將那些膽敢踏足我北境之蠻夷徹底驅除出境,還北境一片安寧祥和。


    保我邊疆安寧,護我百姓平安。”


    “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此等殊榮,可謂是至高無上。


    表麵上看,徐薑被封為北涼十二州大都督,威風凜凜,令人豔羨不已。


    然而,這一切不過皇帝費盡心機所謀劃的一條毒計罷了!


    且不論此刻徐薑的生死還猶未可知,單單就說他所處之位與應盡之責。


    徐薑身負重任,被委以抵禦遼國入侵之大任,受命擔任北涼十二州大都督一職,便注定必須死戰到底,絕無退路可言。


    倘若徐薑膽敢退縮一步,那麽皇帝便可以理所當然地將放棄北方領土、致使北境淪陷的罪責全部歸咎於他一人身上。


    如此一來,徐薑不僅會聲名狼藉,有抄家滅族之禍,亦會受後世所詬病。


    好大喜功?魯莽激進?


    反正史書是勝利者所撰寫的,到時想如何詆毀都可以。


    可若徐薑堅決不退,以卵擊石般與遼軍拚死一戰,那等待著他的必然隻有死路一條。


    麵對如狼似虎的遼軍,想要以一己之力守住北涼十二州又談何容易啊!


    無論如何抉擇,都是一條通往絕境的不歸路。


    此乃陽謀也。


    更遑論,徐薑怕是早早隕落在金人手中,屍骨無存了。


    可即便如此,也難解皇帝的心頭之恨。


    無他,僅僅是因為徐薑實在是太過耀眼了,竟敢與白晝爭相輝映。


    所以他合該受萬民的唾棄,但凡敢挑釁於皇權之人,就該付出應有的代價——身敗名裂。


    他就應該如那令人作嘔的爛泥一般,在曆史的長河之中,日複一日地腐朽潰敗下去,永無翻生之日。


    他要讓滿朝文武都看清楚,皇權不可侵犯,這就是得罪他趙振元的代價。


    而當皇帝話落之際,不少大臣心中微微一驚,不過立刻反應過來,跪伏在地高聲喝道: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朝中一眾大臣那個不是人精似的,自然也明白皇帝此舉的深層含義,此刻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其實,大夏滿朝文武除了一小部分的人外,大部分都忌憚徐薑的才能。


    被壓上一頭的他們不會去反思自己,而是責怪其過於妖孽,讓他們顯得碌碌無為。


    所以恨不得將徐薑除而後快,皇帝這一則聖旨更是說到他們的心底去了。


    “諸位愛卿,對於北境戰況,可有何見解?”


    皇帝摩挲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不過他的目光,卻若有似無地朝著殿下的翰林院大學士身上掃去。


    那翰林院大學士作為皇帝的心腹,在皇帝的眼神示意下,哪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下一刻,他便從一眾大臣之中站了出來,躬身道:


    “啟稟陛下,依臣之見,為避免無謂的傷亡,應該退至山海關。”


    見皇帝微微頷首,他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口繼續說道:


    “遼國進攻迅猛,前幾日便已經踏足北境中界線。


    為今之計,便是讓大軍退至山海關


    防止他們長驅直入,直搗中原造成更大的損失。”


    “山海關易守難攻,靠著天塹能夠將其擋在關外。”


    皇帝見狀,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朝著一眾朝臣發問。


    “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此言一出,眾人自然不敢有異議,紛紛俯首稱是,所以計劃很快便被敲定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擁兵百萬你說女子不可為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暖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暖月並收藏我擁兵百萬你說女子不可為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