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可曾知,小人物焉有大誌
我擁兵百萬你說女子不可為將? 作者:暖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續攻下天禮城後,又將相近的乾明和乾幽城收入囊中。
加之先前攻下的三城,共計六城。
徐薑先前直搗黃龍收複了六座大夏的舊城,也將金人的邊境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再也不像以往一般堅不可摧了。
“善哉,將軍此舉甚妙啊!”
“不繼續往前,以防被金人包夾,從側麵切斷敵人的防線,從而使我軍來去自如。”
“此番一來,後方無虞,顧慮也能消減一二。”
雖然徐薑他們以極快的速度收複六城,但這周遭還有十三座城池虎視眈眈。
他們若是像先前那般直接闖進草原,必然會被各方人馬圍追堵截,雖不懼但是會拖慢進度。
可若是先將周圍的城池收複,那便能一舉進攻,再無後顧之憂。
所以,翌日休整一番後,徐薑便率軍繼續出征。
這一次,她的目標是乾元城和它身後的臨曲城,這兩座城池靠近西邊依山而建,地勢上易守難攻。
不過,難攻並不代表攻不了。
眾人一路奔襲,在大半天之後,也是順利地抵達乾元城。
乾元城依山而建,要塞易守難攻,若是貿然上前必定被其采用落石攻擊,到時必然會陷入被動。
所以...徐薑在對方一臉驚恐地發出敵人入侵的信號時,直接點燃大炮的引線。
引線燃燒的聲音,滋啦作響。
下一刻,黑色的炮彈從炮筒之中傾射而出,朝著那要塞飛去。
“嘭!”
一道巨大的爆炸聲後。
那號稱是易守難攻的要塞被砸開了一個大口子,在敵人還未從震驚裏迴過神來之際,徐薑手中的紅纓槍直指乾元城。
“全體聽令,進攻!”
一瞬間,身後的騎兵們渾身煞氣,帶著肅殺之意齊聲應是。
便迅猛地朝著那被破開的要塞處攻去,他們此舉行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待他們已經快奔至要塞口,那淅淅瀝瀝的箭矢這才朝著他們射了過來,伴隨著從山上滾落下來的巨石發出陣陣轟隆聲。
“全速衝刺!”
徐薑見狀,朝著身後的銀衛下令道。
那些巨石是早早固定好的,所以阻止已是不及,帶著巨大的慣性和衝擊力從山上滾落下來。
若是被砸到,就算是身著銀甲怕也夠嗆。
這就是,隔山打牛。
所以,徐薑不帶一絲猶豫,帶著隊伍就朝著城裏麵衝了進去。
乾元城中,在徐薑率軍來犯時,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不為別的,因為城中隻有兩千守軍。
乾元城地處交界處,背靠臨曲城,而旁邊則是天禮城與兩座雙子城,又因為其地勢易守難攻的緣故,城中並未安排太多的守軍。
不僅是乾元城,大部分沒有資源或是靠近草原的城池,都沒有駐軍,城中隻有千數的守軍。
畢竟,這些城池安排駐軍也是浪費,毫無用武之地。
自從將城池占領之後,除了邊境幾座城池經常發生摩擦外,其他城池就連外敵的影子都沒見到過,更遑論是戰鬥了。
近年來,大夏越來越弱,他們金國更是起了攻占的心思。
畢竟,在這個時代,乃是能者據之。
大夏在異族眼裏,就是一塊香氣撲鼻的糕點,隻要有機會誰不想咬上一口,從中分一杯羹。
大夏勢弱,這是一眾異族都心知肚明的事。
更何況, 邊境諸城中有駐軍擋在前麵,也輪不到他們杞人憂天。
他們從未想過有一天,大夏的奇兵會從天而降,將他們打得措手不及,唯有抱頭鼠竄的份兒。
乾元城的守將見到眼前的這一幕,驚得眼睛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防.....”
話還未說完,就見大夏軍隊為首之人,那個神色冷冽的將軍便一箭將他射下馬背。
“全軍衝殺!”
徐薑薄唇輕啟,下達命令。
僅僅一個照麵,渾身充斥著恐怖氣勢的眾人便使出淩厲的攻擊將城中那兩千守軍斬殺殆盡,一個不留。
徐薑翻身上馬,沒有絲毫猶豫地率軍朝著臨曲城攻去。
勝利,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攻擊方式。
不過兩個時辰,便將兩座城池收入囊中,甚至連一絲水花都不曾掀起來便結束了戰鬥。
“清掃戰場,收繳戰利品!”
徐薑一聲令下,周圍的銀衛們立刻分工明確地行動了起來。
因為兩座城池是依山而建的,周圍並沒有太多的良田提供百姓們種植,所以他們大多都是被安排做最累最重的活計,那便是挖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前還不曾被占領之時,大多數的百姓都善冶鐵,製作各式農具和工具賣向各地。
城中擁有數量驚人的鐵匠,他們的技藝精湛,幾乎北鏡百分之八十能流通的鐵具都是這兩座城池裏運輸出去,從而流入市場的。
也因此得名,昌泰。
所以,金人在占領了這兩座城池後,便下令讓城中的鐵匠們煉製武器和騎裝,想要借此使實力更上一層。
偏偏,這些成日裏與火和鐵打交道的鐵匠們,竟也一身烈性鐵骨錚錚。
他們義無反顧地丟下了手中的鐵錘,堅決地拒絕為其打造武器。
明知這樣做的代價是死路一條,可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和動搖。
打造武器並非難事,可若是這些武器會成為在戰場上殘忍屠殺同胞的兵器,成為同胞們竭盡全力也砍不破的堅甲,那他們寧可選擇赴死。
一個,又一個,再一個鐵匠倒在血泊之中。
但是他們卻沒有哪怕一絲的退縮,他們的眼中帶著對死亡的恐懼,和生的大義。
誰又敢說,小人物未曾有大誌向?
城中一寸寸土地被這些鐵匠們用血染紅了,那幾日血流成河,可偏偏沒有一個人肯低頭向金人妥協。
或許於旁人而言,此舉無疑是不明智的。
他們的犧牲,默默無聞,甚至連名字都未曾留下來。
後人或許永遠不會知曉他們的英勇事跡,但他們卻用生命扞衛了自己的心之所想。
為此流盡了身體裏的最後一滴血,也沒有讓敵人得到他們親手打造的一槍一盾。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這一刻,顯得具象化起來。
加之先前攻下的三城,共計六城。
徐薑先前直搗黃龍收複了六座大夏的舊城,也將金人的邊境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再也不像以往一般堅不可摧了。
“善哉,將軍此舉甚妙啊!”
“不繼續往前,以防被金人包夾,從側麵切斷敵人的防線,從而使我軍來去自如。”
“此番一來,後方無虞,顧慮也能消減一二。”
雖然徐薑他們以極快的速度收複六城,但這周遭還有十三座城池虎視眈眈。
他們若是像先前那般直接闖進草原,必然會被各方人馬圍追堵截,雖不懼但是會拖慢進度。
可若是先將周圍的城池收複,那便能一舉進攻,再無後顧之憂。
所以,翌日休整一番後,徐薑便率軍繼續出征。
這一次,她的目標是乾元城和它身後的臨曲城,這兩座城池靠近西邊依山而建,地勢上易守難攻。
不過,難攻並不代表攻不了。
眾人一路奔襲,在大半天之後,也是順利地抵達乾元城。
乾元城依山而建,要塞易守難攻,若是貿然上前必定被其采用落石攻擊,到時必然會陷入被動。
所以...徐薑在對方一臉驚恐地發出敵人入侵的信號時,直接點燃大炮的引線。
引線燃燒的聲音,滋啦作響。
下一刻,黑色的炮彈從炮筒之中傾射而出,朝著那要塞飛去。
“嘭!”
一道巨大的爆炸聲後。
那號稱是易守難攻的要塞被砸開了一個大口子,在敵人還未從震驚裏迴過神來之際,徐薑手中的紅纓槍直指乾元城。
“全體聽令,進攻!”
一瞬間,身後的騎兵們渾身煞氣,帶著肅殺之意齊聲應是。
便迅猛地朝著那被破開的要塞處攻去,他們此舉行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待他們已經快奔至要塞口,那淅淅瀝瀝的箭矢這才朝著他們射了過來,伴隨著從山上滾落下來的巨石發出陣陣轟隆聲。
“全速衝刺!”
徐薑見狀,朝著身後的銀衛下令道。
那些巨石是早早固定好的,所以阻止已是不及,帶著巨大的慣性和衝擊力從山上滾落下來。
若是被砸到,就算是身著銀甲怕也夠嗆。
這就是,隔山打牛。
所以,徐薑不帶一絲猶豫,帶著隊伍就朝著城裏麵衝了進去。
乾元城中,在徐薑率軍來犯時,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不為別的,因為城中隻有兩千守軍。
乾元城地處交界處,背靠臨曲城,而旁邊則是天禮城與兩座雙子城,又因為其地勢易守難攻的緣故,城中並未安排太多的守軍。
不僅是乾元城,大部分沒有資源或是靠近草原的城池,都沒有駐軍,城中隻有千數的守軍。
畢竟,這些城池安排駐軍也是浪費,毫無用武之地。
自從將城池占領之後,除了邊境幾座城池經常發生摩擦外,其他城池就連外敵的影子都沒見到過,更遑論是戰鬥了。
近年來,大夏越來越弱,他們金國更是起了攻占的心思。
畢竟,在這個時代,乃是能者據之。
大夏在異族眼裏,就是一塊香氣撲鼻的糕點,隻要有機會誰不想咬上一口,從中分一杯羹。
大夏勢弱,這是一眾異族都心知肚明的事。
更何況, 邊境諸城中有駐軍擋在前麵,也輪不到他們杞人憂天。
他們從未想過有一天,大夏的奇兵會從天而降,將他們打得措手不及,唯有抱頭鼠竄的份兒。
乾元城的守將見到眼前的這一幕,驚得眼睛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防.....”
話還未說完,就見大夏軍隊為首之人,那個神色冷冽的將軍便一箭將他射下馬背。
“全軍衝殺!”
徐薑薄唇輕啟,下達命令。
僅僅一個照麵,渾身充斥著恐怖氣勢的眾人便使出淩厲的攻擊將城中那兩千守軍斬殺殆盡,一個不留。
徐薑翻身上馬,沒有絲毫猶豫地率軍朝著臨曲城攻去。
勝利,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攻擊方式。
不過兩個時辰,便將兩座城池收入囊中,甚至連一絲水花都不曾掀起來便結束了戰鬥。
“清掃戰場,收繳戰利品!”
徐薑一聲令下,周圍的銀衛們立刻分工明確地行動了起來。
因為兩座城池是依山而建的,周圍並沒有太多的良田提供百姓們種植,所以他們大多都是被安排做最累最重的活計,那便是挖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前還不曾被占領之時,大多數的百姓都善冶鐵,製作各式農具和工具賣向各地。
城中擁有數量驚人的鐵匠,他們的技藝精湛,幾乎北鏡百分之八十能流通的鐵具都是這兩座城池裏運輸出去,從而流入市場的。
也因此得名,昌泰。
所以,金人在占領了這兩座城池後,便下令讓城中的鐵匠們煉製武器和騎裝,想要借此使實力更上一層。
偏偏,這些成日裏與火和鐵打交道的鐵匠們,竟也一身烈性鐵骨錚錚。
他們義無反顧地丟下了手中的鐵錘,堅決地拒絕為其打造武器。
明知這樣做的代價是死路一條,可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和動搖。
打造武器並非難事,可若是這些武器會成為在戰場上殘忍屠殺同胞的兵器,成為同胞們竭盡全力也砍不破的堅甲,那他們寧可選擇赴死。
一個,又一個,再一個鐵匠倒在血泊之中。
但是他們卻沒有哪怕一絲的退縮,他們的眼中帶著對死亡的恐懼,和生的大義。
誰又敢說,小人物未曾有大誌向?
城中一寸寸土地被這些鐵匠們用血染紅了,那幾日血流成河,可偏偏沒有一個人肯低頭向金人妥協。
或許於旁人而言,此舉無疑是不明智的。
他們的犧牲,默默無聞,甚至連名字都未曾留下來。
後人或許永遠不會知曉他們的英勇事跡,但他們卻用生命扞衛了自己的心之所想。
為此流盡了身體裏的最後一滴血,也沒有讓敵人得到他們親手打造的一槍一盾。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這一刻,顯得具象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