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解惑
綜武:我用繡春刀殺穿江湖 作者:許未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朱無視在前邊飛,許莫問在身後追,兩人之間始終隔著幾個身位。
朱無視雖然憑借泰阿劍之利,暫時擺脫邀月的領域,但是許莫問的速度極快,而且對其窮追不舍,兩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許莫問,前方便是青龍大街,裏麵住的全是皇親國戚。”
“隻要你肯放本王一馬,本王定然從此隱退,不再過問朝廷和江湖上的是是非非。”
“如若不然,本王定然把京師攪得雞犬不寧,血流成河。”
“屆時內亂一生,北方的韃子必然南下,這天下必然付之一炬。”
“而你許莫問,必然成為千古罪人!”
朱無視心急如焚,一邊喊話,一邊不斷地揮舞著泰阿劍,斬出一道道劍罡,試圖阻擋許莫問的追擊。
許莫問手持寒月寶刀,不慌不忙,身上泛起陣陣紫光,亦是斬出道道刀罡,將朱無視的劍罡紛紛擋下。
“漢王殿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下之大,你又能逃去哪裏?”
“如今你是竊國的惡賊,本座乃是護國的官員,豈有停下的道理!”
“莫說前方是青龍大街,就算是朱雀大街和玄武大街,哪怕是皇城又如何?”
“隻要本座和諸位夫人安然無恙,死多少人,與本座又有何幹?”
“至於北方的韃子南下,頂多打到山海關和長城腳下。”
“隻要本座和諸位夫人在,隻要太傅和諸位將軍在,隻要我大明軍民齊心,定然可以驅除韃虜,保家衛國。”
“本座屆時不但不會成為千古罪人,而且還會成為載入青史的大英雄、大忠臣。”
“反觀漢王殿下,史書上隻會記載著寥寥幾句:‘寧德十七年,漢王反叛,被太傅鎮壓於京師皇城,其惡甚,當遺臭萬年。’”
“漢王殿下,束手就擒吧,你逃不掉的,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許莫問大聲喝道,身形再次消失在原地,等到再次出現之時,已經一刀劈向朱無視後背。
隻聽一聲龍嘯響起,無盡刀意和真元凝成一條真龍,張牙舞爪的衝向朱無視。
眼見被許莫問死死的咬住,也無法用百姓和官員令其投鼠忌器,朱無視深知今日難以脫身。
他心中一橫,猛然轉身,掌心陡然凝成一道掌心雷,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轟向來襲的真龍。
僅僅支撐了一瞬,真龍和雷霆便同時湮滅,並且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朱無視趁此機會,一路朝著北方飛去,行進方向正是護龍山莊。
許莫問眯了眯眼睛,朱無視又是雷霆、又是火焰,能夠掌握如此多的天地之力,必然習自《太平造化經》。
而且看他的造詣,修行時間絕對不短。
所以在《太平造化經》這件事情上,老太監絕對沒有說真話。
不過此時此刻,他還無心他顧,隻得朝著朱無視繼續追去。
護龍山莊占地麵積極廣,而且附近人口比較稀少。
看來朱無視將護龍山莊,選做最後的決戰之地!
兩人一前一後,不過片刻之間,已然飛臨護龍山莊巨大無比的廣場。
兩人各自站在纏繞著神龍的華表柱上,隔空對峙,表情嚴肅不已,大戰一觸即發。
“許莫問,拜你所賜,本王的宏圖大業已經徹底失敗。”
“不但多年心血毀於一旦,而且再無翻身的可能。”
“實不相瞞,自從你前往調查稅銀一案之時,本王已經被你的才學和武藝,深深的折服。”
“本王以為,隻要本王得到這天下,你將會是本王的忠臣良將。”
“所以一直以來,本王都是對你一忍再忍,從未想過對你痛下殺手!”
“本王亦是萬萬沒有想到,你竟然成長的如此之快,竟然在短短的一年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過本王心中有些許話語,不吐不快。”
朱無視撫摸著泰阿劍身,嚴肅至極的說道。
許莫問從容一笑,“漢王但說無妨,本座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朱無視點點頭,都到這個時候了,許莫問依舊一口一個漢王,並未對他落井下石,或者出言不遜。
“當今天子體弱多病,而且懦弱無剛,即便本王沒有給他服用金丹,他也是短命之相。”
“對內,他優柔寡斷,寵溺蔡京奸黨和曹正淳等閹黨,以至於朝廷混亂,奸佞當道。”
“對外,他一昧避戰,以至於蒙古、遼國、金國,時常到長城外牧馬,北境邊民苦不堪言。”
“本王,造他的反,難道不應該嗎?”
“太傅,內閣、還有你,為何都站在他那邊?”
“即便他馬上就要死了,你們立場依舊不改!”
“本王想不通,本王也想不明白!”
說到此處,朱無視情緒頗為激動,臉上的表情憤怒不已。
聽朱無視問道這個問題,許莫問多少有些尷尬,畢竟他也不是什麽好鳥。
不過為了讓朱無視死個明白,他還是大義凜然的說道:
“當今陛下的確體弱多病,而且懦弱無剛。”
“甚至可以用色厲膽薄,好謀無斷,見小利而忘大義來形容。”
“可是即便如此,依舊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守成之君。”
“當今朝廷雖然混亂,但是政令卻出了朝堂。”
“不管是蔡京奸黨,曹正淳等閹黨,亦或者漢王口中的忠誠良將。”
“他們雖然彼此攻訐,但是寧德帝以孝治國的理念,以及內閣起草的政令,全都在實施。”
“整個帝國雖然處處腐朽不堪,卻依舊在處於緩慢的上升期。”
“假如漢王取而代之,並且將這些所謂的奸佞一舉鏟除。”
“敢問漢王殿下,朝廷的政令由誰來執行?豈不是要亂做一團?”
“倘若漢王殿下不革除弊端,那麽敢問漢王殿下,你造反的意義又在哪裏?”
“還不如洗洗迴家睡覺,安心的當個逍遙王爺!”
“談及對外之策,本座就更加不敢讚同漢王殿下的意見了。”
“蒙古帝國占盡北方廣袤的草原,以及極西之地的黑土地。”
“其國力之強,堪稱列國第一。”
朱無視雖然憑借泰阿劍之利,暫時擺脫邀月的領域,但是許莫問的速度極快,而且對其窮追不舍,兩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許莫問,前方便是青龍大街,裏麵住的全是皇親國戚。”
“隻要你肯放本王一馬,本王定然從此隱退,不再過問朝廷和江湖上的是是非非。”
“如若不然,本王定然把京師攪得雞犬不寧,血流成河。”
“屆時內亂一生,北方的韃子必然南下,這天下必然付之一炬。”
“而你許莫問,必然成為千古罪人!”
朱無視心急如焚,一邊喊話,一邊不斷地揮舞著泰阿劍,斬出一道道劍罡,試圖阻擋許莫問的追擊。
許莫問手持寒月寶刀,不慌不忙,身上泛起陣陣紫光,亦是斬出道道刀罡,將朱無視的劍罡紛紛擋下。
“漢王殿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下之大,你又能逃去哪裏?”
“如今你是竊國的惡賊,本座乃是護國的官員,豈有停下的道理!”
“莫說前方是青龍大街,就算是朱雀大街和玄武大街,哪怕是皇城又如何?”
“隻要本座和諸位夫人安然無恙,死多少人,與本座又有何幹?”
“至於北方的韃子南下,頂多打到山海關和長城腳下。”
“隻要本座和諸位夫人在,隻要太傅和諸位將軍在,隻要我大明軍民齊心,定然可以驅除韃虜,保家衛國。”
“本座屆時不但不會成為千古罪人,而且還會成為載入青史的大英雄、大忠臣。”
“反觀漢王殿下,史書上隻會記載著寥寥幾句:‘寧德十七年,漢王反叛,被太傅鎮壓於京師皇城,其惡甚,當遺臭萬年。’”
“漢王殿下,束手就擒吧,你逃不掉的,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許莫問大聲喝道,身形再次消失在原地,等到再次出現之時,已經一刀劈向朱無視後背。
隻聽一聲龍嘯響起,無盡刀意和真元凝成一條真龍,張牙舞爪的衝向朱無視。
眼見被許莫問死死的咬住,也無法用百姓和官員令其投鼠忌器,朱無視深知今日難以脫身。
他心中一橫,猛然轉身,掌心陡然凝成一道掌心雷,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轟向來襲的真龍。
僅僅支撐了一瞬,真龍和雷霆便同時湮滅,並且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朱無視趁此機會,一路朝著北方飛去,行進方向正是護龍山莊。
許莫問眯了眯眼睛,朱無視又是雷霆、又是火焰,能夠掌握如此多的天地之力,必然習自《太平造化經》。
而且看他的造詣,修行時間絕對不短。
所以在《太平造化經》這件事情上,老太監絕對沒有說真話。
不過此時此刻,他還無心他顧,隻得朝著朱無視繼續追去。
護龍山莊占地麵積極廣,而且附近人口比較稀少。
看來朱無視將護龍山莊,選做最後的決戰之地!
兩人一前一後,不過片刻之間,已然飛臨護龍山莊巨大無比的廣場。
兩人各自站在纏繞著神龍的華表柱上,隔空對峙,表情嚴肅不已,大戰一觸即發。
“許莫問,拜你所賜,本王的宏圖大業已經徹底失敗。”
“不但多年心血毀於一旦,而且再無翻身的可能。”
“實不相瞞,自從你前往調查稅銀一案之時,本王已經被你的才學和武藝,深深的折服。”
“本王以為,隻要本王得到這天下,你將會是本王的忠臣良將。”
“所以一直以來,本王都是對你一忍再忍,從未想過對你痛下殺手!”
“本王亦是萬萬沒有想到,你竟然成長的如此之快,竟然在短短的一年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過本王心中有些許話語,不吐不快。”
朱無視撫摸著泰阿劍身,嚴肅至極的說道。
許莫問從容一笑,“漢王但說無妨,本座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朱無視點點頭,都到這個時候了,許莫問依舊一口一個漢王,並未對他落井下石,或者出言不遜。
“當今天子體弱多病,而且懦弱無剛,即便本王沒有給他服用金丹,他也是短命之相。”
“對內,他優柔寡斷,寵溺蔡京奸黨和曹正淳等閹黨,以至於朝廷混亂,奸佞當道。”
“對外,他一昧避戰,以至於蒙古、遼國、金國,時常到長城外牧馬,北境邊民苦不堪言。”
“本王,造他的反,難道不應該嗎?”
“太傅,內閣、還有你,為何都站在他那邊?”
“即便他馬上就要死了,你們立場依舊不改!”
“本王想不通,本王也想不明白!”
說到此處,朱無視情緒頗為激動,臉上的表情憤怒不已。
聽朱無視問道這個問題,許莫問多少有些尷尬,畢竟他也不是什麽好鳥。
不過為了讓朱無視死個明白,他還是大義凜然的說道:
“當今陛下的確體弱多病,而且懦弱無剛。”
“甚至可以用色厲膽薄,好謀無斷,見小利而忘大義來形容。”
“可是即便如此,依舊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守成之君。”
“當今朝廷雖然混亂,但是政令卻出了朝堂。”
“不管是蔡京奸黨,曹正淳等閹黨,亦或者漢王口中的忠誠良將。”
“他們雖然彼此攻訐,但是寧德帝以孝治國的理念,以及內閣起草的政令,全都在實施。”
“整個帝國雖然處處腐朽不堪,卻依舊在處於緩慢的上升期。”
“假如漢王取而代之,並且將這些所謂的奸佞一舉鏟除。”
“敢問漢王殿下,朝廷的政令由誰來執行?豈不是要亂做一團?”
“倘若漢王殿下不革除弊端,那麽敢問漢王殿下,你造反的意義又在哪裏?”
“還不如洗洗迴家睡覺,安心的當個逍遙王爺!”
“談及對外之策,本座就更加不敢讚同漢王殿下的意見了。”
“蒙古帝國占盡北方廣袤的草原,以及極西之地的黑土地。”
“其國力之強,堪稱列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