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自囚天牢
綜武:我用繡春刀殺穿江湖 作者:許未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不知你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寧德帝將目光再度望向慕容淑,柔聲問道。
慕容淑連連推辭,“臣妾執掌後宮多年,此事理當避嫌,陛下還是自己決斷吧。”
寧德帝還未搭話,宗正便迫不及待的說道:
“陛下,張閣老之女,德妃娘娘,溫婉賢淑,德才兼備,定然可以助皇後娘娘一臂之力。”
聞得此言,張閣老雙眼一亮,連忙向宗正投去感激的目光。
寧德帝對德妃的印象不錯,至少她沒有像其他貴人一樣,在後宮幹見不得人的勾當。
可是正當他想要答應下來之時,哪知諸葛正我卻提醒道:
“陛下,臨朝聽政非同兒戲,手中權柄之甚,堪稱顯赫一時。”
“張閣老已經位極人臣,德妃娘娘若是再享此殊榮,恐怕百官會反對,從而導致朝野動蕩。”
“微臣覺得,陛下還是應當選出一位尋常人家,或者出自民間的後妃,來輔佐皇後娘娘。”
“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外戚之禍!”
張閣老猛然驚醒,自古以來,皇帝掌握實權以後,哪有外戚得以善終的。
寧德帝眼看隻有一年活頭,這個時候出來當外戚,豈不是要被繼任者記恨?
他好好的當閣老,即便是新皇登基以後,還不是一樣位極人臣?
念及於此,張閣老神色一變,冷冷的掃了宗正一眼,連忙說道:
“陛下,太師所言極是!”
“小女才疏學淺,難堪大用,如何能輔佐皇後聽政!”
“還請陛下在一眾妃嬪之中,另選賢能,輔佐皇後娘娘。”
經過諸葛正我的提醒,寧德帝亦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隻見他連連點頭,並且大方的承認了錯誤:
“太師和張閣老說的不錯,倒是朕有些疏忽大意了。”
“既然如此,那便另選一名出身普通的妃子,來輔佐皇後吧。”
幾乎在同時,許莫問和寧德帝,皆把目光看向了慕容淑。
慕容淑餘光一瞥,已然知曉許莫問的意圖。
“皇後,這次你就不要推辭了,有什麽合適的人選,盡管告知於朕。”
寧德帝再開尊口,語氣頗為堅定,慕容淑不同意也得同意。
慕容淑佯裝思索,沉默片刻後說道:“江昭儀入宮不久,並且出自民間。”
“相較於其他嬪妃而言,她根基較為淺薄,也無什麽勢力,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寧德帝微微有些詫異,“皇後還真是大公無私!朕如果沒有記錯,昨日在禦書房中,你們二人可是有些不對付!”
慕容淑點點頭,表情頗為嚴肅,“為陛下舉薦人才,乃是臣妾分內之事。”
“臣妾的確和江昭儀有些不愉快,但是不妨礙臣妾欣賞江昭儀冰雪聰明,善良端端莊的品性。”
寧德帝難得露出一絲笑容,“很好,皇後不愧是母儀天下的典範,果然有格局,果然有見識。”
“既然如此,那事情便這麽定下。”
“從即日起,冊封江昭儀為妃,輔佐皇後掌管後宮和聽政。”
太後點點頭,“哀家聽說過江玉燕,她似乎是代替姐姐入宮,品性倒是不錯。”
“不過哀家還是要提醒你一句,治理天下,終究是你們男人的事情。”
“如今太子薨逝,傷痛歸傷痛,你還是要盡快選出合適的繼承人。”
“你可千萬要記住,祖宗的江山,千萬不能斷送在我們手中。”
“還有,宗氏不可操戈,縱使漢王有千般不是,你也要念及骨肉親情,對其從輕發落。”
“既然太師、太傅、還有諸位閣老,都讚同暫時監禁漢王,哀家也不好多說什麽。”
“但是天牢畢竟是汙穢之地,哀家還是希望你讓他暫時在府邸休養,就當是給他放個假。”
寧德帝饒有深意的看了許莫問一眼,心中驚歎不已。
今日太後和眾臣反應,果然像他說的那般。
倘若待會兒朱無視真的毛遂自薦,想要去天牢,那麽一切便可以定性了。
“母後放心,兒臣曉得,定會對漢王以禮相待。”
念及於此,寧德帝抱著最後一絲僥幸,將目光掃向朱無視。
“漢王,在真相沒有明了之前,暫時隻有委屈你。”
“至於到底是留在天牢裏,還是圈禁在護龍山莊,便由你自行決斷吧。”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朱無視,等待著他作出最後決定。
沉默了好一陣,朱無視終是大義凜然的說道:
“陛下,太後、皇後,還有諸位,常言道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非是微臣偏袒段天涯,隻因微臣知曉他的人品。”
“他絕對不會做出謀害太子的事情來,其中定然有著什麽不可秘密或者隱情。”
“為了避免旁人說三道四,為了避免天下人說微臣徇私枉法。”
“微臣願意自囚於天牢之中,等待天涯沉冤得雪之時。”
見朱無視如此言辭鑿鑿,情真意切,一眾閣老佩服不已。
寧德帝、慕容淑,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恨意,他們已經百分之百可以肯定,朱無視就是真兇。
曹正淳和汪直二人,臉上皆是笑意,隻要他們捉到段天涯,想怎麽炮製便怎麽炮製,定要牢牢的將朱無視的罪行坐實。
在他們二人眼裏,朱無視已然愚蠢到家,哪有自己往天牢裏鑽,然後任人擺布的!
許莫問嘴角微微上揚,一切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江玉燕封妃並且取得聽政之權,更是意外之喜。
接下來,便是想辦法落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了。
“既然漢王選擇自囚天牢,朕也不好阻止!”
“待查明真相以後,朕定然親自接漢王出天牢。”
寧德帝歎了口氣,已然做出決定。
“多謝陛下!”
“不過在去往天牢之前,微臣還有一條建議,願陛下采納。”
朱無視忽然說道。
寧德帝一臉的嚴肅,“還請漢王直言不諱。”
朱無視也不推辭,直接說道:“蒙古、金國、遼國陳兵三十萬在北境。”
“同時密教派出數名半步天人之境的高手為聯軍助陣。”
“戰事一旦開打,我軍岌岌可危。”
“微臣建議陛下,派出幾名絕頂高手,坐鎮軍中,方能有勝算!”
寧德帝將目光再度望向慕容淑,柔聲問道。
慕容淑連連推辭,“臣妾執掌後宮多年,此事理當避嫌,陛下還是自己決斷吧。”
寧德帝還未搭話,宗正便迫不及待的說道:
“陛下,張閣老之女,德妃娘娘,溫婉賢淑,德才兼備,定然可以助皇後娘娘一臂之力。”
聞得此言,張閣老雙眼一亮,連忙向宗正投去感激的目光。
寧德帝對德妃的印象不錯,至少她沒有像其他貴人一樣,在後宮幹見不得人的勾當。
可是正當他想要答應下來之時,哪知諸葛正我卻提醒道:
“陛下,臨朝聽政非同兒戲,手中權柄之甚,堪稱顯赫一時。”
“張閣老已經位極人臣,德妃娘娘若是再享此殊榮,恐怕百官會反對,從而導致朝野動蕩。”
“微臣覺得,陛下還是應當選出一位尋常人家,或者出自民間的後妃,來輔佐皇後娘娘。”
“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外戚之禍!”
張閣老猛然驚醒,自古以來,皇帝掌握實權以後,哪有外戚得以善終的。
寧德帝眼看隻有一年活頭,這個時候出來當外戚,豈不是要被繼任者記恨?
他好好的當閣老,即便是新皇登基以後,還不是一樣位極人臣?
念及於此,張閣老神色一變,冷冷的掃了宗正一眼,連忙說道:
“陛下,太師所言極是!”
“小女才疏學淺,難堪大用,如何能輔佐皇後聽政!”
“還請陛下在一眾妃嬪之中,另選賢能,輔佐皇後娘娘。”
經過諸葛正我的提醒,寧德帝亦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隻見他連連點頭,並且大方的承認了錯誤:
“太師和張閣老說的不錯,倒是朕有些疏忽大意了。”
“既然如此,那便另選一名出身普通的妃子,來輔佐皇後吧。”
幾乎在同時,許莫問和寧德帝,皆把目光看向了慕容淑。
慕容淑餘光一瞥,已然知曉許莫問的意圖。
“皇後,這次你就不要推辭了,有什麽合適的人選,盡管告知於朕。”
寧德帝再開尊口,語氣頗為堅定,慕容淑不同意也得同意。
慕容淑佯裝思索,沉默片刻後說道:“江昭儀入宮不久,並且出自民間。”
“相較於其他嬪妃而言,她根基較為淺薄,也無什麽勢力,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寧德帝微微有些詫異,“皇後還真是大公無私!朕如果沒有記錯,昨日在禦書房中,你們二人可是有些不對付!”
慕容淑點點頭,表情頗為嚴肅,“為陛下舉薦人才,乃是臣妾分內之事。”
“臣妾的確和江昭儀有些不愉快,但是不妨礙臣妾欣賞江昭儀冰雪聰明,善良端端莊的品性。”
寧德帝難得露出一絲笑容,“很好,皇後不愧是母儀天下的典範,果然有格局,果然有見識。”
“既然如此,那事情便這麽定下。”
“從即日起,冊封江昭儀為妃,輔佐皇後掌管後宮和聽政。”
太後點點頭,“哀家聽說過江玉燕,她似乎是代替姐姐入宮,品性倒是不錯。”
“不過哀家還是要提醒你一句,治理天下,終究是你們男人的事情。”
“如今太子薨逝,傷痛歸傷痛,你還是要盡快選出合適的繼承人。”
“你可千萬要記住,祖宗的江山,千萬不能斷送在我們手中。”
“還有,宗氏不可操戈,縱使漢王有千般不是,你也要念及骨肉親情,對其從輕發落。”
“既然太師、太傅、還有諸位閣老,都讚同暫時監禁漢王,哀家也不好多說什麽。”
“但是天牢畢竟是汙穢之地,哀家還是希望你讓他暫時在府邸休養,就當是給他放個假。”
寧德帝饒有深意的看了許莫問一眼,心中驚歎不已。
今日太後和眾臣反應,果然像他說的那般。
倘若待會兒朱無視真的毛遂自薦,想要去天牢,那麽一切便可以定性了。
“母後放心,兒臣曉得,定會對漢王以禮相待。”
念及於此,寧德帝抱著最後一絲僥幸,將目光掃向朱無視。
“漢王,在真相沒有明了之前,暫時隻有委屈你。”
“至於到底是留在天牢裏,還是圈禁在護龍山莊,便由你自行決斷吧。”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朱無視,等待著他作出最後決定。
沉默了好一陣,朱無視終是大義凜然的說道:
“陛下,太後、皇後,還有諸位,常言道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非是微臣偏袒段天涯,隻因微臣知曉他的人品。”
“他絕對不會做出謀害太子的事情來,其中定然有著什麽不可秘密或者隱情。”
“為了避免旁人說三道四,為了避免天下人說微臣徇私枉法。”
“微臣願意自囚於天牢之中,等待天涯沉冤得雪之時。”
見朱無視如此言辭鑿鑿,情真意切,一眾閣老佩服不已。
寧德帝、慕容淑,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恨意,他們已經百分之百可以肯定,朱無視就是真兇。
曹正淳和汪直二人,臉上皆是笑意,隻要他們捉到段天涯,想怎麽炮製便怎麽炮製,定要牢牢的將朱無視的罪行坐實。
在他們二人眼裏,朱無視已然愚蠢到家,哪有自己往天牢裏鑽,然後任人擺布的!
許莫問嘴角微微上揚,一切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江玉燕封妃並且取得聽政之權,更是意外之喜。
接下來,便是想辦法落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了。
“既然漢王選擇自囚天牢,朕也不好阻止!”
“待查明真相以後,朕定然親自接漢王出天牢。”
寧德帝歎了口氣,已然做出決定。
“多謝陛下!”
“不過在去往天牢之前,微臣還有一條建議,願陛下采納。”
朱無視忽然說道。
寧德帝一臉的嚴肅,“還請漢王直言不諱。”
朱無視也不推辭,直接說道:“蒙古、金國、遼國陳兵三十萬在北境。”
“同時密教派出數名半步天人之境的高手為聯軍助陣。”
“戰事一旦開打,我軍岌岌可危。”
“微臣建議陛下,派出幾名絕頂高手,坐鎮軍中,方能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