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湘江潮湧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貴陽,那座湖邊宅院裏,寧靜祥和的氣氛為之一變,守衛宅邸的標營兵將們,紛紛握緊了手中刀槍,仿佛預示著正有大事將發生。
花廳內,孫稷俠坐在一張虎皮包裹著的暖椅上,手上拿著一份剛剛從長沙送過來的急信,他拆開信件,認真端詳著紙上的每一個字,不大功夫,他便已經將這份信看完,隨後將信紙靠近燭火,幹燥的紙張遇火則燃,隨即燒成一片灰燼。
孫稷俠沉吟片刻,隨即向麵前那位錦衣佩刀武士發問。
“小七,這封信上的內容還有誰知道嗎?”
來者正是孫稷俠來到這個時代後,認識的第一個人,同時是他最好的兄弟——陳小七,也是當今承天府內的大內侍衛統領,朱聿鍵親賜國姓的朱士忠。
也隻有朱士忠才有這個資格佩刀進入孫稷俠五步之內,換做其他人,任你身份有多顯赫,恐怕早就被侍衛們拿下了。
“大哥,這份信是監國殿下親自所寫,小弟敢保證絕無第三人知道這份信的內容,即使是我自己也沒有看過。”
朱士忠麵色凝重,在長沙城裏唿風喚雨的他,除了朱聿鍵外,唯有在這位大哥麵前,畢恭畢敬,自稱小弟。
他繼續接口道:“大哥,天降大雪,消息隔絕,這個消息還是我們的人從北鎮撫司衙門的詔獄裏得到的,傳迴長沙後,我第一時間封鎖了消息,稟報給了殿下,正是由於事態緊急,殿下才讓我親自動身前來向大哥傳信。”
孫稷俠點了點頭,目光瞥見朱士忠黑袍外罩已經濕透,看樣子確實是馬不停蹄,頂風冒雪前來,他對朱士忠溫言道:“小七,趕緊將外套脫下來,換件幹淨的,天寒地凍,可別感染風寒了”。
朱士忠心中一暖,大哥還是那麽關心自己。
隨侍在孫稷俠身後的白玉,見狀立馬吩咐婢女去取來了一件緋色大袍,遞給了朱士忠更換。
朱士忠見此情形,朝孫稷俠挑了挑眉,嘴中嬉笑道:“小七,多謝嫂嫂關心”。
孫稷俠聽後,笑罵道:“你小子,油嘴滑舌了~”
白玉卻是麵頰一紅,親手接過朱士忠的黑袍外罩後,便逃也似的往後宅去了......
二人見此情形,皆是忍俊不禁。
三五息之後,孫稷俠麵色一變,環視花廳四周,見無人在場,他隨即神情嚴肅的對朱士忠道:“小七,殿下在信上說近期局勢或有大變,讓我輕車簡從,速迴長沙。”
朱士忠凝神思索道:“大哥,殿下這是怕弘光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開後,朝中生變,他想要你迴朝中坐鎮,為朝廷柱石。”
孫稷俠沒有接話,他自然知道這一點,目前長沙朝廷有幾支主要的軍隊,第一支就是拱衛長沙的效國軍,這支部隊由兵部尚書堵胤錫控製,堵胤錫乃忠貞之臣,也是擁立朱聿鍵監國的首要臣子之一,他控製的部隊自然可視之為朱聿鍵親自掌控的部隊;
其次,長沙朝廷第二支重要的軍隊就是內閣次輔黃道周控製下的江西贛軍,但是贛軍遠在江西,且剛剛剿滅了益藩之亂,難以影響長沙局勢;
第三支軍隊則是長江對岸的湖北忠貞營,這支部隊雖經休養,又是百戰老兵,有很強的戰鬥力,不過卻有湖北清軍在邊上虎視眈眈,輕易不敢離開湖北。
最後一支軍隊,就是這南征的十萬大軍,這是長沙朝廷四隻大軍裏麵,軍力最強的一支軍隊,現在就掌握在孫稷俠的手上,說他是朝廷的柱石毫不為過。
孫稷俠的一句話,足以定朝廷大事矣。
“今夜就走,你我同行!”,孫稷俠當斷則斷,立馬做下了決定。
看來真是到了曆史性的關鍵時刻了,不然朱聿鍵不會讓朱士忠一人一馬,親自來貴陽傳信。
孫稷俠將標營統領萬之武喚了過來,準備安排好貴陽這邊的事務。這裏還有十萬大軍,孫稷俠不可能說走就走,肯定要安排好後續事宜才行。
標營統領萬之武本來在李玉承的嶽州軍帳下聽命,孫稷俠來到貴陽後,立馬將這員在貴陽之戰中立下大功的猛將,調到了標營,擔任統領一職務。
孫稷俠身邊沒有單獨設立侍衛隊,一直都是標營負責護衛他的安全,所以實際上標營就是他的侍衛隊,標營統領就是侍衛長,孫稷俠將萬之武調到身邊來,統領標營,不可謂不信任這位一同起兵的老兄弟。
萬之武頂盔摜甲,走路帶風,進入花廳內見到兩位大佬後,立馬恭敬行禮。
“末將萬之武,參見大帥、國姓爺,二位大人萬福金安”
萬之武也是固水的老弟兄,和朱士忠也是老相識了,不過如今二人的身份和階層已經有了一道鴻溝,自然不能與從前那般嬉鬧。
朱士忠頜首示意,他見到老弟兄,心中十分高興,熱情的用手拍了拍萬之武的肩膀,他雖然現在身處高位,但弟兄情誼,一切皆在不言中。
孫稷俠點了點頭,萬之武當即會意,立馬起身拿來了紙筆,隨後將紙鋪好在書桌上,萬之武躬身侍立一側,雙手捧著毛筆,靜等大帥執筆。
孫稷俠踱步走到書桌前,凝神思慮片刻後,從萬之武手中拿過毛筆,在這張上等的宣紙上,揮斥方遒,將所有安排,寫成一張手令。
“著右司馬黃思勉領中軍幕府,部署西南團練訓練、防務事宜;著杜懷仁,自收到手令之日起,統帶大軍,拔營迴朝;著署理貴州總兵李玉承,即日起整編嶽州軍,組建黔軍,並於赤水構築大營;著李定國,即日起改組西軍,並授予其忠信軍指揮使一職……”
孫稷俠洋洋灑灑的寫完手令後,將其卷好,交予了身旁的萬之武,吩咐其必須等他離開貴陽後,再交給右司馬黃思勉、杜懷仁等人。
萬之武躬身答是,隨後雙手接過卷好的手令,將其鄭重藏於貼身的內衣夾層之中。
孫稷俠輕輕唿出一口白氣,這邊的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了,該走了。
他走出花廳,進入庭院內,萬之武精選的五十名剽悍甲士,已經整隊肅立。白玉將一件厚重的紫衣裘袍拿在手中,眼見孫稷俠出來,她立馬將裘袍為孫稷俠披好。
孫稷俠轉身出門,進入了門口早已停好的一輛馬車內,隨後庭院內的甲士們,紛紛騎上各自馬匹,整裝待發。
待朱士忠一聲“出發”,馬隊隨即護送著這輛馬車,向著東北方向馳騁。
湘江潮湧,風起蒼嵐!
花廳內,孫稷俠坐在一張虎皮包裹著的暖椅上,手上拿著一份剛剛從長沙送過來的急信,他拆開信件,認真端詳著紙上的每一個字,不大功夫,他便已經將這份信看完,隨後將信紙靠近燭火,幹燥的紙張遇火則燃,隨即燒成一片灰燼。
孫稷俠沉吟片刻,隨即向麵前那位錦衣佩刀武士發問。
“小七,這封信上的內容還有誰知道嗎?”
來者正是孫稷俠來到這個時代後,認識的第一個人,同時是他最好的兄弟——陳小七,也是當今承天府內的大內侍衛統領,朱聿鍵親賜國姓的朱士忠。
也隻有朱士忠才有這個資格佩刀進入孫稷俠五步之內,換做其他人,任你身份有多顯赫,恐怕早就被侍衛們拿下了。
“大哥,這份信是監國殿下親自所寫,小弟敢保證絕無第三人知道這份信的內容,即使是我自己也沒有看過。”
朱士忠麵色凝重,在長沙城裏唿風喚雨的他,除了朱聿鍵外,唯有在這位大哥麵前,畢恭畢敬,自稱小弟。
他繼續接口道:“大哥,天降大雪,消息隔絕,這個消息還是我們的人從北鎮撫司衙門的詔獄裏得到的,傳迴長沙後,我第一時間封鎖了消息,稟報給了殿下,正是由於事態緊急,殿下才讓我親自動身前來向大哥傳信。”
孫稷俠點了點頭,目光瞥見朱士忠黑袍外罩已經濕透,看樣子確實是馬不停蹄,頂風冒雪前來,他對朱士忠溫言道:“小七,趕緊將外套脫下來,換件幹淨的,天寒地凍,可別感染風寒了”。
朱士忠心中一暖,大哥還是那麽關心自己。
隨侍在孫稷俠身後的白玉,見狀立馬吩咐婢女去取來了一件緋色大袍,遞給了朱士忠更換。
朱士忠見此情形,朝孫稷俠挑了挑眉,嘴中嬉笑道:“小七,多謝嫂嫂關心”。
孫稷俠聽後,笑罵道:“你小子,油嘴滑舌了~”
白玉卻是麵頰一紅,親手接過朱士忠的黑袍外罩後,便逃也似的往後宅去了......
二人見此情形,皆是忍俊不禁。
三五息之後,孫稷俠麵色一變,環視花廳四周,見無人在場,他隨即神情嚴肅的對朱士忠道:“小七,殿下在信上說近期局勢或有大變,讓我輕車簡從,速迴長沙。”
朱士忠凝神思索道:“大哥,殿下這是怕弘光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開後,朝中生變,他想要你迴朝中坐鎮,為朝廷柱石。”
孫稷俠沒有接話,他自然知道這一點,目前長沙朝廷有幾支主要的軍隊,第一支就是拱衛長沙的效國軍,這支部隊由兵部尚書堵胤錫控製,堵胤錫乃忠貞之臣,也是擁立朱聿鍵監國的首要臣子之一,他控製的部隊自然可視之為朱聿鍵親自掌控的部隊;
其次,長沙朝廷第二支重要的軍隊就是內閣次輔黃道周控製下的江西贛軍,但是贛軍遠在江西,且剛剛剿滅了益藩之亂,難以影響長沙局勢;
第三支軍隊則是長江對岸的湖北忠貞營,這支部隊雖經休養,又是百戰老兵,有很強的戰鬥力,不過卻有湖北清軍在邊上虎視眈眈,輕易不敢離開湖北。
最後一支軍隊,就是這南征的十萬大軍,這是長沙朝廷四隻大軍裏麵,軍力最強的一支軍隊,現在就掌握在孫稷俠的手上,說他是朝廷的柱石毫不為過。
孫稷俠的一句話,足以定朝廷大事矣。
“今夜就走,你我同行!”,孫稷俠當斷則斷,立馬做下了決定。
看來真是到了曆史性的關鍵時刻了,不然朱聿鍵不會讓朱士忠一人一馬,親自來貴陽傳信。
孫稷俠將標營統領萬之武喚了過來,準備安排好貴陽這邊的事務。這裏還有十萬大軍,孫稷俠不可能說走就走,肯定要安排好後續事宜才行。
標營統領萬之武本來在李玉承的嶽州軍帳下聽命,孫稷俠來到貴陽後,立馬將這員在貴陽之戰中立下大功的猛將,調到了標營,擔任統領一職務。
孫稷俠身邊沒有單獨設立侍衛隊,一直都是標營負責護衛他的安全,所以實際上標營就是他的侍衛隊,標營統領就是侍衛長,孫稷俠將萬之武調到身邊來,統領標營,不可謂不信任這位一同起兵的老兄弟。
萬之武頂盔摜甲,走路帶風,進入花廳內見到兩位大佬後,立馬恭敬行禮。
“末將萬之武,參見大帥、國姓爺,二位大人萬福金安”
萬之武也是固水的老弟兄,和朱士忠也是老相識了,不過如今二人的身份和階層已經有了一道鴻溝,自然不能與從前那般嬉鬧。
朱士忠頜首示意,他見到老弟兄,心中十分高興,熱情的用手拍了拍萬之武的肩膀,他雖然現在身處高位,但弟兄情誼,一切皆在不言中。
孫稷俠點了點頭,萬之武當即會意,立馬起身拿來了紙筆,隨後將紙鋪好在書桌上,萬之武躬身侍立一側,雙手捧著毛筆,靜等大帥執筆。
孫稷俠踱步走到書桌前,凝神思慮片刻後,從萬之武手中拿過毛筆,在這張上等的宣紙上,揮斥方遒,將所有安排,寫成一張手令。
“著右司馬黃思勉領中軍幕府,部署西南團練訓練、防務事宜;著杜懷仁,自收到手令之日起,統帶大軍,拔營迴朝;著署理貴州總兵李玉承,即日起整編嶽州軍,組建黔軍,並於赤水構築大營;著李定國,即日起改組西軍,並授予其忠信軍指揮使一職……”
孫稷俠洋洋灑灑的寫完手令後,將其卷好,交予了身旁的萬之武,吩咐其必須等他離開貴陽後,再交給右司馬黃思勉、杜懷仁等人。
萬之武躬身答是,隨後雙手接過卷好的手令,將其鄭重藏於貼身的內衣夾層之中。
孫稷俠輕輕唿出一口白氣,這邊的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了,該走了。
他走出花廳,進入庭院內,萬之武精選的五十名剽悍甲士,已經整隊肅立。白玉將一件厚重的紫衣裘袍拿在手中,眼見孫稷俠出來,她立馬將裘袍為孫稷俠披好。
孫稷俠轉身出門,進入了門口早已停好的一輛馬車內,隨後庭院內的甲士們,紛紛騎上各自馬匹,整裝待發。
待朱士忠一聲“出發”,馬隊隨即護送著這輛馬車,向著東北方向馳騁。
湘江潮湧,風起蒼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