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火攻(一)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月十二日夜,一隊身穿夜行衣的明軍悄悄從都勻府大營內騎著軍馬出了營門,身上還帶著許多的壇壇罐罐,仔細聞還有火油的味道。
這隊明軍是李玉承特地抽調的最精銳的同時也是眼神最好的夜不收,去執行一項事關整場戰役勝負的任務,帶隊的正是當初在天馬山和現在的飛熊軍主將李昭爭強鬥狠的萬之武。
萬之武和李昭都是從固水走出來的人物,但是命運卻不盡相同。他們是同時入伍,入伍後,萬之武還比李昭先被提拔為都長,當時兩人都暗暗較勁,想延續父輩的傳統,與對方一較高低。但從李昭參加那次嶽州平叛以後,兩人的差距就開始慢慢的拉大。李昭如同扶搖直上一般,官職從都長變成了營官,之後又當了飛熊軍主將。
一軍主將啊,李昭的官職已經將他和萬之武劃開了一道巨大的鴻溝!
萬之武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心氣了,他像一隻鬥敗了的公雞一樣,整天意誌消沉,直到同為老鄉,也是帶他們從固水出來參軍入伍的李玉承將萬之武調到了嶽州軍後,萬之武才重新恢複了鬥誌,這中間李玉承曾和萬之武有過短暫的交談,談的什麽不得而知,但從那之後,萬之武張狂之氣逐漸消退,和李昭一樣變得慢慢成熟和穩重,並終於在入黔後的擴軍之中,萬之武被擢為營官,成了嶽州軍中獨領一營的人物了。
這次萬之武帶領夜不收出來執行任務,便是李玉承親自點的將,萬之武知道這是老大哥在給自己機會,他必須把握住嘍。
在龍裏衛與都勻府之間的交通要道邊上是綿綿不絕的大山,其中有一座叫龍架山,其山勢高聳如雲,且山上草木繁盛,但由於冬季氣候幹燥,草木都已經枯黃幹燥,萬之武將這些帶著火油的罐子趕到龍架山後,便將所有的罐子選擇好合適位置後埋藏在了草木裏,並且帶著這隊夜不收藏匿於龍架山中,馬銜枚、人含草,不準發出一點動靜。
沒錯,李玉承這次謀定的就是以火攻之策破敵。
十一月十三日上午,龍裏衛,安連虎斜躺在老虎皮墊好的躺椅上,手裏抓著一隻大羊腿吃得滿嘴流油,下麵還有一群彝族頭人們正在大快朵頤。
年過四十的安連虎正值壯年,一身膘肥體壯,他一頓飯能吃五斤肉,尤其是喜愛吃羊肉。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安連虎認為隻有強者才配吃羊肉,弱者隻配吃素食。他的習慣帶動了彝族人的風氣,很多頭人紛紛效仿,喜愛吃羊肉,長期的肉食也讓這些彝族頭人們身體格外強壯,身體的強壯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強者心態,在黔西,他們鼓動彝族人欺壓漢人,搶奪漢人田地牛羊財產,由於安家在黔地重新掌握政權,讓這些被欺壓的漢人們敢怒而不敢言。
安連虎雖然四肢發達,但其人狡詐如狐。
他知道入黔的這支明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其戰鬥力遠超自己手下的彝兵,所以他故意放棄黔東十州,引誘明軍孤軍深入,他判斷明軍的戰線會因此拉得非常長遠,將大大分散明軍的兵力和增加後勤補給壓力,然後他再屯兵龍裏衛,給遠道而來的明軍疲兵迎頭痛擊。
為此,安連虎已經在這龍裏衛屯兵半個月了。
但他卻萬萬沒想到李玉承在黔東十州募集新兵、成立團練駐防地方,明軍兵力不減反增,且朱聿鍵主政下的長沙朝廷高速運轉,黔東十州的地方官吏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被換了一遍,使得李玉承部在黔地行軍如同在自家地盤上行軍一樣,後勤跟著軍隊前進。
這兩招妙手讓安連虎的計策已經徹底失效,如果他有上帝視角的話,他肯定會馬上停止設伏,並且退迴黔西老家保存實力,但很遺憾的是他沒有。
安連虎一邊滋滋吃著烤羊腿,一邊劃算著明軍的行軍速度,按照時間推算,明軍應該快到了呀,怎麽遲遲沒有動靜,難道事情有變?
一名頭上圍著黑色頭巾的彝兵快步衝進了屋內,用蹩腳的漢語向安連虎稟報情況。
“稟巡撫大人,大隊明軍已至龍山鎮,距龍裏衛還有三十餘裏,將旗懸掛的是李字旗,應該是敵軍主將李玉承來了”
安連虎聽到這個消息,一把將手裏的羊腿扔到一邊,站起身來迴踱步,座下的彝族頭人們也停止了吃喝吵鬧,現場隻剩火堆在劈裏啪啦的響。
不大功夫,安連虎頓住腳步,陰惻惻的笑了起來。
“明軍送死的來了!”
封閉了半個月的龍裏衛大門緩緩打開,三萬水西軍傾巢而出,在寬闊的龍裏大草原上擺開了戰陣,安連虎要在此處與仇敵明軍決一高下。
前方軍報迅速傳至嶽州軍,帶兵主將卻並非是李玉承,而是前鋒營營官張平威。
張平威輕蔑一笑,完全不懼前方的三萬水西軍,他下令前鋒營兩千官兵行進至敵軍三裏處時,將營內的大車迅速結成車陣,隨後將所有長槍兵布置在車陣後方,緊接著的是刀盾兵。在布置好防禦陣型後,就靜待水西軍來攻,他相信對方一定會過來的。
果不其然,安連虎看見明軍懸掛的是李字旗外,就確定是李玉承親來無疑,頓時心裏一片火熱。
他見明軍結成車陣,即使明知這種陣型不好打,他也不在乎了,直接傳令水西軍全軍壓上。
.水西軍戰馬不多,但是弓手非常多,整整一個三千人的弓營幾輪箭雨拋射下去,讓明軍前鋒營將士倒下去一片,即使有盾牌和盔甲防護,也有上百將士倒在了血泊之中,活不活得下來就看各自的命了,這就是戰爭。
張平威咬住牙根,命令後排將士迅速補齊戰位,終於在頂住了第五輪箭雨後,明軍與水西軍開始短兵相接。
因為有車陣阻隔,水西軍在明軍長槍兵麵前開始出現大麵積傷亡,上百個彝兵爬上車陣後,還沒來得及跳下去,就被底下的長槍捅成了血窟窿,就算有跳下去的彝兵,也會被後排的刀盾兵拖到後麵砍成殘根斷肢,現場血流成河,如同煉獄。
這隊明軍是李玉承特地抽調的最精銳的同時也是眼神最好的夜不收,去執行一項事關整場戰役勝負的任務,帶隊的正是當初在天馬山和現在的飛熊軍主將李昭爭強鬥狠的萬之武。
萬之武和李昭都是從固水走出來的人物,但是命運卻不盡相同。他們是同時入伍,入伍後,萬之武還比李昭先被提拔為都長,當時兩人都暗暗較勁,想延續父輩的傳統,與對方一較高低。但從李昭參加那次嶽州平叛以後,兩人的差距就開始慢慢的拉大。李昭如同扶搖直上一般,官職從都長變成了營官,之後又當了飛熊軍主將。
一軍主將啊,李昭的官職已經將他和萬之武劃開了一道巨大的鴻溝!
萬之武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心氣了,他像一隻鬥敗了的公雞一樣,整天意誌消沉,直到同為老鄉,也是帶他們從固水出來參軍入伍的李玉承將萬之武調到了嶽州軍後,萬之武才重新恢複了鬥誌,這中間李玉承曾和萬之武有過短暫的交談,談的什麽不得而知,但從那之後,萬之武張狂之氣逐漸消退,和李昭一樣變得慢慢成熟和穩重,並終於在入黔後的擴軍之中,萬之武被擢為營官,成了嶽州軍中獨領一營的人物了。
這次萬之武帶領夜不收出來執行任務,便是李玉承親自點的將,萬之武知道這是老大哥在給自己機會,他必須把握住嘍。
在龍裏衛與都勻府之間的交通要道邊上是綿綿不絕的大山,其中有一座叫龍架山,其山勢高聳如雲,且山上草木繁盛,但由於冬季氣候幹燥,草木都已經枯黃幹燥,萬之武將這些帶著火油的罐子趕到龍架山後,便將所有的罐子選擇好合適位置後埋藏在了草木裏,並且帶著這隊夜不收藏匿於龍架山中,馬銜枚、人含草,不準發出一點動靜。
沒錯,李玉承這次謀定的就是以火攻之策破敵。
十一月十三日上午,龍裏衛,安連虎斜躺在老虎皮墊好的躺椅上,手裏抓著一隻大羊腿吃得滿嘴流油,下麵還有一群彝族頭人們正在大快朵頤。
年過四十的安連虎正值壯年,一身膘肥體壯,他一頓飯能吃五斤肉,尤其是喜愛吃羊肉。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安連虎認為隻有強者才配吃羊肉,弱者隻配吃素食。他的習慣帶動了彝族人的風氣,很多頭人紛紛效仿,喜愛吃羊肉,長期的肉食也讓這些彝族頭人們身體格外強壯,身體的強壯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強者心態,在黔西,他們鼓動彝族人欺壓漢人,搶奪漢人田地牛羊財產,由於安家在黔地重新掌握政權,讓這些被欺壓的漢人們敢怒而不敢言。
安連虎雖然四肢發達,但其人狡詐如狐。
他知道入黔的這支明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其戰鬥力遠超自己手下的彝兵,所以他故意放棄黔東十州,引誘明軍孤軍深入,他判斷明軍的戰線會因此拉得非常長遠,將大大分散明軍的兵力和增加後勤補給壓力,然後他再屯兵龍裏衛,給遠道而來的明軍疲兵迎頭痛擊。
為此,安連虎已經在這龍裏衛屯兵半個月了。
但他卻萬萬沒想到李玉承在黔東十州募集新兵、成立團練駐防地方,明軍兵力不減反增,且朱聿鍵主政下的長沙朝廷高速運轉,黔東十州的地方官吏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被換了一遍,使得李玉承部在黔地行軍如同在自家地盤上行軍一樣,後勤跟著軍隊前進。
這兩招妙手讓安連虎的計策已經徹底失效,如果他有上帝視角的話,他肯定會馬上停止設伏,並且退迴黔西老家保存實力,但很遺憾的是他沒有。
安連虎一邊滋滋吃著烤羊腿,一邊劃算著明軍的行軍速度,按照時間推算,明軍應該快到了呀,怎麽遲遲沒有動靜,難道事情有變?
一名頭上圍著黑色頭巾的彝兵快步衝進了屋內,用蹩腳的漢語向安連虎稟報情況。
“稟巡撫大人,大隊明軍已至龍山鎮,距龍裏衛還有三十餘裏,將旗懸掛的是李字旗,應該是敵軍主將李玉承來了”
安連虎聽到這個消息,一把將手裏的羊腿扔到一邊,站起身來迴踱步,座下的彝族頭人們也停止了吃喝吵鬧,現場隻剩火堆在劈裏啪啦的響。
不大功夫,安連虎頓住腳步,陰惻惻的笑了起來。
“明軍送死的來了!”
封閉了半個月的龍裏衛大門緩緩打開,三萬水西軍傾巢而出,在寬闊的龍裏大草原上擺開了戰陣,安連虎要在此處與仇敵明軍決一高下。
前方軍報迅速傳至嶽州軍,帶兵主將卻並非是李玉承,而是前鋒營營官張平威。
張平威輕蔑一笑,完全不懼前方的三萬水西軍,他下令前鋒營兩千官兵行進至敵軍三裏處時,將營內的大車迅速結成車陣,隨後將所有長槍兵布置在車陣後方,緊接著的是刀盾兵。在布置好防禦陣型後,就靜待水西軍來攻,他相信對方一定會過來的。
果不其然,安連虎看見明軍懸掛的是李字旗外,就確定是李玉承親來無疑,頓時心裏一片火熱。
他見明軍結成車陣,即使明知這種陣型不好打,他也不在乎了,直接傳令水西軍全軍壓上。
.水西軍戰馬不多,但是弓手非常多,整整一個三千人的弓營幾輪箭雨拋射下去,讓明軍前鋒營將士倒下去一片,即使有盾牌和盔甲防護,也有上百將士倒在了血泊之中,活不活得下來就看各自的命了,這就是戰爭。
張平威咬住牙根,命令後排將士迅速補齊戰位,終於在頂住了第五輪箭雨後,明軍與水西軍開始短兵相接。
因為有車陣阻隔,水西軍在明軍長槍兵麵前開始出現大麵積傷亡,上百個彝兵爬上車陣後,還沒來得及跳下去,就被底下的長槍捅成了血窟窿,就算有跳下去的彝兵,也會被後排的刀盾兵拖到後麵砍成殘根斷肢,現場血流成河,如同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