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苦難行軍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昭為何出現在四豬山呢?此事說來話長,還得從西征剛開始說起。
李昭率飛熊軍和史介的衡州軍匯合後,兩軍兵力達到了一萬人,隨後李昭和史介商定好行軍路線和戰略目標後,便發動了急行軍,這一萬人的北路軍三日後到達湖南永州府。李昭和史介下令全軍在永州府休整了一日,補充了行軍所需的軍糧、淡水、布料、草料等軍需物資後,有感於廣西的綿綿不絕的十萬大山,李昭和史介在永州府召開了軍議,再次對北路軍下一步的進軍方向進行分析。
桂林位於湖南和廣西的交界地區,此地南高北低,中間有臨桂平原,一路遞進湖南永州府境內。所以自古以來從廣西入湖南是一馬平川,而從湖南入廣西則要翻越重重大山。
桂林府除了府城外,下麵還有全州、興安、灌陽等縣城,全州和興安都是位於臨桂平原,三縣呈現一座倒三角的形勢,其中全州直接與湖南搭界,地形相對平坦,是最容易攻取的一個縣城;灌陽則位於全州以南,地形崎嶇,此處有都龐嶺作為倚靠,是三縣中最為易守難攻之地;興安則是桂林府城的北部屏障,興安乃桂林府北邊的咽喉之地,若要進取桂林,則必下興安,而要打下興安縣,就必須先攻占越城嶺和海洋山兩處要地。
“據我軍細作迴報,靖逆為保有桂林城,防止湖南方向大軍南下,月前就已經在全州、灌陽、興安三縣增派了兵力,其中灌陽、全州分別駐軍三千,而作為咽喉之地的興安,靖逆在此處派駐了四千兵馬,並在越城嶺和海洋山兩處大山修建了軍寨,各駐軍一千,形成了掎角之勢,攻略難度非常之大”,作為此次北路軍的副將,史介對桂林防務作出了他的分析。
“難度再大,死再多人,也要打進桂林,擒拿靖逆!”,李昭的鏗鏘有力的聲音給將領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同時也定下了此戰的基調。
李昭作為此次北路軍的總指揮,在諸將眼中實在是年輕的過分,特別是在史介部將的眼中,顯得有點刺眼,他們都在為李昭位在史介之上而耿耿於懷,私下裏在史介耳邊說了不少牢騷,但都被史介嚴厲的訓斥了,史介現在對局勢看得非常透徹,在以孫稷俠為首領的政治軍事集團中,凡是有功者都擁有極大的上位機會,李玉承、李昭、趙清淮等年輕人如此,杜懷仁、易政道等老牌人物如此,就連曾經得罪過孫稷俠的史介亦是如此。這在其他腐朽的明軍利益集團中,是絕無僅有的存在,所以史介明白隻要自己老老實實的做事並且作出功勞,孫稷俠絕不會虧待自己,而隨著孫稷俠的水漲船高,以後他史介飛黃騰達的日子還會遠嗎?史介的心態放的非常平穩,在此次征伐靖逆的戰略中,也是兢兢業業的在做事,這一切都被李昭看在了眼中,二人的關係也迅速升溫。
李昭晉升的速度在孫稷俠的軍中實在是一個奇跡,說他是扶搖直上也不為過,年紀輕輕就坐在了一軍主將的位置上,連史介這種老將都在為他打下手,李昭成為了明星一樣的將領。
但隻有李昭才明白,他現在承受的壓力之重。在他坐上飛熊軍主將後,那種爭強鬥狠、好大喜功的心態逐漸退卻,換來的是逐漸成熟和穩重,他知道自己年紀輕輕就坐上高位,引來了很多人的嫉妒。李昭必須做出更大的功績才能服眾,才對得起大帥的信任。
史介擔心李昭年輕氣盛,規勸道:“望京(李昭字),全州、灌陽、興安三城相互唿應,還有都龐嶺、越城嶺和海洋山三座軍寨作為犄角,但凡是攻擊一處,其他三地都會支援,我們若是貿然進軍,就算能打下這些城池要地,也失去了我們奇襲的意義,慎重決策啊”
李昭沒有接話,隻是眼神銳利的看著全幅桂林軍事沙盤,他拿著佩劍對著沙盤上各地進行比劃,片刻之後,他心中已有決斷。
李昭轉身對史介和諸將道:“我們哪裏也不打,全軍沿著永州府繼續西進一百五十裏,然後進入廣西大山,繞過越城嶺西部,直接奇襲桂林城!”
史介和諸將都被李昭的這一行軍路線震驚了,直接從桂林北部的大山竄出去攻擊桂林城?
史介咽了咽口水,對李昭說道:“望京,我軍一萬人全部去鑽山林子,山路崎嶇,方向不明,我們如何能保證準確達達桂林?這太冒險了,稍有不慎,將有全軍傾覆之危險呀”,史介說完,其他諸將也紛紛點頭,這麽多人去鑽山林子,萬一迷路或者遇襲,那這一萬人怕是會全完了。
李昭則不然,他眼神明亮的看著史介道:“我們都認為這條路行不通,那敵軍就更加會想不到,這才是我們這次奇襲的主要目的,也是大帥將我們定為北路軍的最終戰略使命。至於說山路崎嶇難行,方向不明,我們完全可以化整為零,將全軍細化為都,以都為單位行軍,然後在我們湖南境內聘請經驗豐富的山中獵戶為向導,我相信從山中前往桂林的道路是完全存在的”,為了說服史介,李昭繼續動情的勸道:“史大哥,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但隻要有一成的把握,我們也應該去爭取才行!”
史介終於被說服了,人生的機遇往往就那麽幾次,這次對他史某人來說何嚐不是個機會呢?大丈夫豈可鬱鬱久居人下!
史介發狠道:“好,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怎麽幹就怎麽幹,凡我衡州軍將但有不服軍令者,自我一下,人人可斬!”,史介說完這句話,衡州軍將頓時一肅,他們都知道這是要拚命了。
李昭滿意的點了點頭,“諸位不負我,我定不負諸位!”
全軍既然統一思想,北路軍遂按照李昭的軍令,帶足軍需後,繼續又花了兩天時間,沿著永州府西部行進了約一百五十裏,隨後在尋找到了十幾個有豐富經驗的山中獵戶作為向導後,北路軍全軍化整為零,以都為單位行軍,並且李昭下令全軍拋棄了所有輜重,僅僅攜帶了五日軍糧淡水,然後進入了茫茫的廣西大山。
廣西十萬大山不是說著好玩的,那是真的一座山連著一座山,好似看不見山的盡頭是什麽。
北路軍在向導的帶路下,沿著崎嶇難行的山路艱難的爬行著,大山裏悶熱難當,而且毒蟲蛇蟻眾多,士兵們扛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肉體壓力,進入大山裏的第三日,已經有四百多的將士因為霧瘴、毒蛇猛獸襲擊,永遠的留在了這片大山裏,一將功成萬骨枯!
到了第四日,北路軍終於走出了十萬大山,到達了桂林府的平原地帶,李昭和史介看著遠處久違的農田炊煙,皆流下了難以抑製的激動的眼淚,他們終於出來了,現在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那就是直擊桂林城!
北路軍來到桂林的時機實在是太好了,兩日前朱亨嘉就率兵三萬南下增援梧州去了,此時的桂林城已經是相當於敞開胸脯迎接李昭等人到來了,事實上也是如此,當北路軍兵臨桂林城下時,桂林城裏王公貴族們的千秋大夢終於醒了,他們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明軍會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桂林城下,一切都晚了!
賦閑在家的焦漣聽到明軍兵臨城下後,迅速召集了舊部一千多人,發動了奪門之變,直接打開桂林城門將明軍全部放了進來,並且率先奪占王宮,封閉府庫,然後全部移交給了明軍。
桂林,和平解放!
李昭率飛熊軍和史介的衡州軍匯合後,兩軍兵力達到了一萬人,隨後李昭和史介商定好行軍路線和戰略目標後,便發動了急行軍,這一萬人的北路軍三日後到達湖南永州府。李昭和史介下令全軍在永州府休整了一日,補充了行軍所需的軍糧、淡水、布料、草料等軍需物資後,有感於廣西的綿綿不絕的十萬大山,李昭和史介在永州府召開了軍議,再次對北路軍下一步的進軍方向進行分析。
桂林位於湖南和廣西的交界地區,此地南高北低,中間有臨桂平原,一路遞進湖南永州府境內。所以自古以來從廣西入湖南是一馬平川,而從湖南入廣西則要翻越重重大山。
桂林府除了府城外,下麵還有全州、興安、灌陽等縣城,全州和興安都是位於臨桂平原,三縣呈現一座倒三角的形勢,其中全州直接與湖南搭界,地形相對平坦,是最容易攻取的一個縣城;灌陽則位於全州以南,地形崎嶇,此處有都龐嶺作為倚靠,是三縣中最為易守難攻之地;興安則是桂林府城的北部屏障,興安乃桂林府北邊的咽喉之地,若要進取桂林,則必下興安,而要打下興安縣,就必須先攻占越城嶺和海洋山兩處要地。
“據我軍細作迴報,靖逆為保有桂林城,防止湖南方向大軍南下,月前就已經在全州、灌陽、興安三縣增派了兵力,其中灌陽、全州分別駐軍三千,而作為咽喉之地的興安,靖逆在此處派駐了四千兵馬,並在越城嶺和海洋山兩處大山修建了軍寨,各駐軍一千,形成了掎角之勢,攻略難度非常之大”,作為此次北路軍的副將,史介對桂林防務作出了他的分析。
“難度再大,死再多人,也要打進桂林,擒拿靖逆!”,李昭的鏗鏘有力的聲音給將領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同時也定下了此戰的基調。
李昭作為此次北路軍的總指揮,在諸將眼中實在是年輕的過分,特別是在史介部將的眼中,顯得有點刺眼,他們都在為李昭位在史介之上而耿耿於懷,私下裏在史介耳邊說了不少牢騷,但都被史介嚴厲的訓斥了,史介現在對局勢看得非常透徹,在以孫稷俠為首領的政治軍事集團中,凡是有功者都擁有極大的上位機會,李玉承、李昭、趙清淮等年輕人如此,杜懷仁、易政道等老牌人物如此,就連曾經得罪過孫稷俠的史介亦是如此。這在其他腐朽的明軍利益集團中,是絕無僅有的存在,所以史介明白隻要自己老老實實的做事並且作出功勞,孫稷俠絕不會虧待自己,而隨著孫稷俠的水漲船高,以後他史介飛黃騰達的日子還會遠嗎?史介的心態放的非常平穩,在此次征伐靖逆的戰略中,也是兢兢業業的在做事,這一切都被李昭看在了眼中,二人的關係也迅速升溫。
李昭晉升的速度在孫稷俠的軍中實在是一個奇跡,說他是扶搖直上也不為過,年紀輕輕就坐在了一軍主將的位置上,連史介這種老將都在為他打下手,李昭成為了明星一樣的將領。
但隻有李昭才明白,他現在承受的壓力之重。在他坐上飛熊軍主將後,那種爭強鬥狠、好大喜功的心態逐漸退卻,換來的是逐漸成熟和穩重,他知道自己年紀輕輕就坐上高位,引來了很多人的嫉妒。李昭必須做出更大的功績才能服眾,才對得起大帥的信任。
史介擔心李昭年輕氣盛,規勸道:“望京(李昭字),全州、灌陽、興安三城相互唿應,還有都龐嶺、越城嶺和海洋山三座軍寨作為犄角,但凡是攻擊一處,其他三地都會支援,我們若是貿然進軍,就算能打下這些城池要地,也失去了我們奇襲的意義,慎重決策啊”
李昭沒有接話,隻是眼神銳利的看著全幅桂林軍事沙盤,他拿著佩劍對著沙盤上各地進行比劃,片刻之後,他心中已有決斷。
李昭轉身對史介和諸將道:“我們哪裏也不打,全軍沿著永州府繼續西進一百五十裏,然後進入廣西大山,繞過越城嶺西部,直接奇襲桂林城!”
史介和諸將都被李昭的這一行軍路線震驚了,直接從桂林北部的大山竄出去攻擊桂林城?
史介咽了咽口水,對李昭說道:“望京,我軍一萬人全部去鑽山林子,山路崎嶇,方向不明,我們如何能保證準確達達桂林?這太冒險了,稍有不慎,將有全軍傾覆之危險呀”,史介說完,其他諸將也紛紛點頭,這麽多人去鑽山林子,萬一迷路或者遇襲,那這一萬人怕是會全完了。
李昭則不然,他眼神明亮的看著史介道:“我們都認為這條路行不通,那敵軍就更加會想不到,這才是我們這次奇襲的主要目的,也是大帥將我們定為北路軍的最終戰略使命。至於說山路崎嶇難行,方向不明,我們完全可以化整為零,將全軍細化為都,以都為單位行軍,然後在我們湖南境內聘請經驗豐富的山中獵戶為向導,我相信從山中前往桂林的道路是完全存在的”,為了說服史介,李昭繼續動情的勸道:“史大哥,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但隻要有一成的把握,我們也應該去爭取才行!”
史介終於被說服了,人生的機遇往往就那麽幾次,這次對他史某人來說何嚐不是個機會呢?大丈夫豈可鬱鬱久居人下!
史介發狠道:“好,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怎麽幹就怎麽幹,凡我衡州軍將但有不服軍令者,自我一下,人人可斬!”,史介說完這句話,衡州軍將頓時一肅,他們都知道這是要拚命了。
李昭滿意的點了點頭,“諸位不負我,我定不負諸位!”
全軍既然統一思想,北路軍遂按照李昭的軍令,帶足軍需後,繼續又花了兩天時間,沿著永州府西部行進了約一百五十裏,隨後在尋找到了十幾個有豐富經驗的山中獵戶作為向導後,北路軍全軍化整為零,以都為單位行軍,並且李昭下令全軍拋棄了所有輜重,僅僅攜帶了五日軍糧淡水,然後進入了茫茫的廣西大山。
廣西十萬大山不是說著好玩的,那是真的一座山連著一座山,好似看不見山的盡頭是什麽。
北路軍在向導的帶路下,沿著崎嶇難行的山路艱難的爬行著,大山裏悶熱難當,而且毒蟲蛇蟻眾多,士兵們扛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肉體壓力,進入大山裏的第三日,已經有四百多的將士因為霧瘴、毒蛇猛獸襲擊,永遠的留在了這片大山裏,一將功成萬骨枯!
到了第四日,北路軍終於走出了十萬大山,到達了桂林府的平原地帶,李昭和史介看著遠處久違的農田炊煙,皆流下了難以抑製的激動的眼淚,他們終於出來了,現在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那就是直擊桂林城!
北路軍來到桂林的時機實在是太好了,兩日前朱亨嘉就率兵三萬南下增援梧州去了,此時的桂林城已經是相當於敞開胸脯迎接李昭等人到來了,事實上也是如此,當北路軍兵臨桂林城下時,桂林城裏王公貴族們的千秋大夢終於醒了,他們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明軍會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桂林城下,一切都晚了!
賦閑在家的焦漣聽到明軍兵臨城下後,迅速召集了舊部一千多人,發動了奪門之變,直接打開桂林城門將明軍全部放了進來,並且率先奪占王宮,封閉府庫,然後全部移交給了明軍。
桂林,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