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府提督衙門內,孫稷俠難得在這裏辦了一天公,他平常幾乎都是在天馬山大營內同士兵們同吃同住同訓練。


    今天之所以在提督府內辦公,就是因為要處理經費的難題。他聽說前陣子朱聿鍵抄家抄到了八十萬兩白銀,心中按耐不住要錢的衝動,於是特地迴提督府找老易寫了一封要餉銀的文書發到了兵部,想要十萬兩充作軍餉。


    孫稷俠估摸著十萬兩不容易要到,打個折五萬兩總能要到的。辦完這宗事,孫稷俠又對軍費開支進行了審計,開支這麽大,難保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若是真有人將手伸到了這裏麵,他孫某人是決計不會姑息的。


    二十幾萬兩的賬目是龐大的,孫稷俠在公署裏從晌午坐到黃昏,才看了幾萬兩的賬目,其中賬目要說幹幹淨淨呢,那肯定不可能,但好在沒有出現明目張膽的挪用、貪汙公款的行為,雖有一些虛增開支的項目,但是數目極小,而且賬目做得隱蔽,但孫稷俠也由得去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曆朝曆代都禁絕不了貪汙這種事,不過為了扼製以後出現貪汙的情況,孫稷俠還是將易參軍叫了過來委婉提醒此事,老易當場就冒了虛汗,他拿過賬目一看頓時就知道了這是公署老吏慣用的伎倆,雖然數目不大,但也要強力打壓,不然以後必定貪汙成風。


    他老易向提督大人拍著胸脯保證自己沒有貪汙一分錢,事實上也是如此,易政道一心向上,怎可能被這種小錢迷了眼。


    收發餉銀和公署經費開支都是由提督府軍需司掌管,而軍需司又是由他易政道主持工作,所以板子打到他老易頭上是不會冤枉的,不過孫稷俠對待下屬寬仁,沒有處罰他,但他不能以為這就過去了,必須作出行動來給上司看,態度很重要嘛。


    易政道遂喚來了軍需司長魏方,他也是從潭州府出來的老人了,素與易政道交好。但這次老易可沒有顧及他的麵子,將賬目虛增開支一事與魏方對好賬後,當即叫來公署侍衛拿著手腕粗的水火棍,就要打魏方的板子。魏方也一臉有苦說不出,這定是下麵人的手段,他魏司長可沒有參與其中,但現在也是黃泥巴掉進了褲襠,不是shi也是shi了。


    好在孫稷俠及時喊住了侍衛,寬宥了此事,並教訓道此事下不為例,這場風波才過去。此事也為公署裏的人敲響了警鍾,提督大人雖然常日不在公署,但也不可隨意糊弄。


    處理完此事,已經是吃晚餐的時候了,提督公署平常隻提供一頓午餐,早晚兩餐是不提供的,所以夥房早已下工。


    孫稷俠的肚子咕咕的響了起來,易參軍聽到後,識趣的問道:“大人,平常極少有機會與您一同進餐,不知大人今晚可有安排?若無安排,下官想請大人吃個簡餐,大人您看?”。


    孫稷俠見老易這麽會來事,當即同意了此事,不過他前世今生都認為,為官須得清廉,況且現在朝廷上下過得緊巴巴的,官員們的俸祿都是勉力支撐,老易又不是個賺外錢的官,所以孫稷俠是不好意想讓他來請客的,於是孫稷俠對易政道說道:“你我有緣共事,下了值你我就隨意相稱就行,不必拘泥官階大小。我平素不在公署,都是由你主持大局,你辛苦了,今日就由我來請你吃頓晚餐吧”。


    易政道當然不敢與孫稷俠隨意相稱,上司雖然這麽跟你客套,但易政道老於人世,當然不會當真,正要與孫稷俠客套一番,忽有衙吏來報,公署外有自稱為提督大人的故人上門求見。


    孫稷俠聽報後感到納悶,自己在這時代無親無故的,除了朱聿鍵、陳小七,哪還有啥故人?他一時沒猜出是誰來了,便讓衙吏帶人進來,待將人帶進來後,孫稷俠才知道來者所稱故人原來是他,當初在南京“勝楚樓”,因與保國公世子朱朝貴的小廝爭奪繡球,被小廝用刀偷襲險些被刺傷,所幸得孫稷俠相救的潭州黃氏黃丹臣。


    黃丹臣一身道袍頭戴網巾的走進了花廳,嘴角帶著微笑作勢要向孫稷俠行大禮:“草民叩見提督大人,恭祝大人萬福金安”。


    孫稷俠高興的扶起黃丹臣,問道:“南京一別一年有餘,黃兄近來可好?”,黃丹臣聽到南京二字,如同一把匕首直插心窩,這是他記憶中揮之不掉的羞辱,他咬著牙答道:“好教提督大人知曉,草民已經改名思勉,用以追思南京之辱,勉勵自強之意”。


    孫稷俠沒想到南京那件事對他刺激這麽大,不過想來也是,對於注重名聲的明代士子來說,毀人名聲就等於毀人性命,尤其是黃思勉乃潭州黃氏的嫡長子,未來的家主,朱朝貴小廝那一下算是得罪了整個潭州黃氏。


    孫稷俠勸慰道:“黃兄,當日在南京時我人微言輕,有朝一日,我定為你討個公道,你我故人相交,就不要用這些個繁文縟節了”,黃思勉聽了很感激,當初若不是孫稷俠護他周全,他黃某人已經是南京的一捧黃土了,哪還有今天。


    黃思勉向孫稷俠作揖道:“思勉能得大人愛護,實屬我之大幸。大人來潭州月餘,思勉正巧前往廣東辦事,現在才上門求見,實乃慚愧,還望大人見諒”。


    黃氏乃潭州大族,家中經營甚廣,除了朝廷專營的鹽鐵不敢碰外,其餘如茶布瓷等暴利行業都有涉足,黃思勉為人幹練,經常外出為家族跑業務,每年獲利不小,去年就是去南京為家族商談一件大單的。


    那天在“勝楚樓”還有與他同去的大商之子,本是想在煙花場所促進下商務友誼的,結果受辱,對方看見他得罪了南京頂級勳貴保國公世子,還怎麽敢繼續合作下去,單子自然黃了,故此黃思勉怎能不恨那朱朝貴,他本身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個商人。


    黃思勉在崇禎十五年就已經獲得了秀才身份了,潭州人都戲稱他為“秀才商賈”,也是個有名望之人,自那次迴南京後,黃思勉就把自己名也改了,做事也更勤奮了,期望著有朝一日能報那一刃之仇,時隔一年,他終是等來了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荔枝也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荔枝也上火並收藏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