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水官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都被孫稷俠手裏厲害的火器震懾到了,他們雖然偶爾也能看到有官兵手持火銃路過鄉裏,但是從來沒見過孫稷俠手中那麽短小精悍的火器,而且威力驚人,鄉民們一時震驚在場不敢多言。孫稷俠見村民停止了打鬥,遂收起槍支。
靜謐的空氣被打破,東村村長萬豹和西村村長李大膽迴過神來後,此時都跳了出來質問孫稷俠為何人,為何幹涉兩村事務。
待李老漢出來解釋道孫稷俠是客人後,萬豹怒道:“你既然是外鄉人,如何敢來幹涉我們兩村的事務?”。
李大膽也不高興的對李老漢撇嘴道:“老漢你家裏收留外鄉人沒問題,但是不能讓外鄉人來搗亂啊”,李老漢訥訥不敢多言,隻是一個勁兒的向鄉民們道歉。
孫稷俠見此情景,忽然哈哈大笑。
萬豹這下更生氣了,用手指著孫稷俠大喊道:“我說你這細呀粒,在這笑個啥?”。
孫稷俠笑聲戛然而止,隨後怒指著兩個村長:“你們糊塗啊,身為一村之長,不思為村民謀福,卻帶著大家在這裏械鬥,你們看看地上那些鄉民已經傷成啥樣了?難道你們就沒有一絲愧疚之情嗎?難道非要鬧出幾條人命來,你們才能善罷甘休嗎?”。
地上橫七豎八的躺著幾十個青壯年,有的捂住眼睛哀嚎,有的腿手骨折,更多的是頭部被重創。
鄉民爭鬥,下手沒輕沒重,熱血上頭就隻管放倒對手,若不是孫稷俠及時製止了械鬥,怕真是會要出幾條人命案子了。
萬豹很不服氣的道:“我們也是為了村民的生存著想,這方圓數裏就隻有這一口大水塘池子,如果搶不到這口水塘子,那鄉親們今年稻子就會歉收,收不上足額的稻子,就交不上官府的稅,就養不活家裏這幾口人”。
李大膽也在旁邊幫腔道:“是啊是啊,你一個外鄉人沒有經曆我們的苦,又如何能指教我們做事呢?”,在此刻麵對孫稷俠,他兩人倒是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孫稷俠搖了搖頭的道:“二位村長,眾位鄉親,大家何不想想,如果為了水源如此爭鬥,眾家傷的傷、殘的殘、死的死,那麽即使你們搶到了水源,稻子豐收了又如何呢?我們種稻子也是為了家人更好的吃飯啊!”。
萬豹和李大膽聽了這話,有心反駁,但鄉民見識淺短,一時之間又找不到詞語迴懟。
萬豹支支吾吾半晌,才開口問孫稷俠道:“就算你說得有理,那你怎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呢?”,李大膽和邊上的鄉民也七嘴八舌的問孫稷俠這個問題。
孫稷俠讓大家先不要急,隨後將朱聿鍵和陳小七一起拉上高地,並且與二人圍了個小圈,就這事情商量了一刻鍾,隨後二人都點頭同意了此事。
孫稷俠轉頭對鄉民們哈哈大笑道:“諸位鄉親,我們已經想到辦法了,我看各位隻要十多天就要秋收了,現在再去引水過來也來不及了。我看這口水塘子儲備的水容量很大,完全夠兩個村子裏的人用度了。不如這段時間,我和我兄弟三人來進行監督管理這口水塘子,隻要是兩個村子裏的人,無論是誰都不能插隊和過量取水。大家每次隻能一次取三桶水,我們一起撐過這個秋收如何?”.
萬豹、李大膽和兩個村裏的幾個有名望的鄉民,一起商量了一會兒,都覺得此事可行,隻要建立了秩序,用水方麵是可以支撐秋收的,往年就是因為沒有秩序,胡亂爭鬥才導致很多鄉民沒有水灌溉而引起稻子歉收,現在由三個外鄉人來監督管理用水,這樣就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萬豹對孫稷俠道:“隻要你們能幫我們合理公平分配這水源,我們就同意你們三人來守這口水塘子”。
李大膽也點頭道:“我們都是為了口飯吃才不得已如此,現在我李大膽拜托三位兄弟了,希望你們能幫我們順利渡過秋收”。
李大膽說完還向三人作了個揖,孫稷俠三人急忙迴禮,孫稷俠就這樣當上了這個時代的第一個職位--水官。
初秋的夜晚,潔白明亮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孫稷俠在這水塘邊搭起了一個茅草棚子。夜晚的蚊蟲特別多,一叮一個包。
孫稷俠一邊打著蚊子,一邊吃著李玉承送來的西瓜。現在李玉承對孫稷俠可是佩服的緊,能讓村民們有秩序的取水,這可是很多年來都沒有過的事兒。
現在兩個村的村民,隻要是要用水,就可以提桶來這裏打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打得頭破血流了。孫稷俠和朱聿鍵、陳小七三班倒,輪流守著這口水塘,本來朱聿鍵身份尊貴,孫稷俠和陳小七商量好了不讓朱聿鍵來守,但是朱聿鍵堅持要參與其中,言稱:“一屋不掃何已掃天下?”。
孫稷俠無法,隻好也讓朱聿鍵來倒班,要是讓村民們知道一郡藩王為他們守著水塘,不知會作何感想?
兩個村的鄉民們,就這樣有秩序的來到這口生命之源,用桶子一桶一桶的提著水源,去灌溉那上千畝稻田。就這樣,孫稷俠、朱聿鍵和陳小七,用他們三人的堅守換來了東西兩村的順利秋收。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
秋風吹來,水稻像一道道水波一樣泛起波瀾,隨著稻子的次第變黃,沉甸甸的稻穗已經將莖稈壓彎。
大家滿懷希望的看著村裏種田的老把式下田,老把式們粗壯的大手攥住幾棵稻禾,用彎如新月的鐮刀割下第一行擱在田埂上,大家知道可以下田收穀子了。
手握鐮刀的鄉民們,弓著腰腳步輕移,不疾不徐,一個彎腰割到頭,然後伸伸腰,順手扯根草稈放在嘴裏咀嚼,那青澀的野草味似乎能緩解滿身的疲憊。
大家偶爾伸腰寒暄,炫耀著自家田裏飽滿的穀粒。至於最後那挑穀禾,卻是連莊稼把式都發怵的活計,一腳腳從爛田裏挑起,上田塍、跨溝渠、進曬場.......
到處都是秋收忙碌的景象。
而看著鄉民們將一擔擔曬好了的稻子送進了穀倉,朱聿鍵、孫稷俠和陳小七三人終於是放下了心中懸著的那顆心。
靜謐的空氣被打破,東村村長萬豹和西村村長李大膽迴過神來後,此時都跳了出來質問孫稷俠為何人,為何幹涉兩村事務。
待李老漢出來解釋道孫稷俠是客人後,萬豹怒道:“你既然是外鄉人,如何敢來幹涉我們兩村的事務?”。
李大膽也不高興的對李老漢撇嘴道:“老漢你家裏收留外鄉人沒問題,但是不能讓外鄉人來搗亂啊”,李老漢訥訥不敢多言,隻是一個勁兒的向鄉民們道歉。
孫稷俠見此情景,忽然哈哈大笑。
萬豹這下更生氣了,用手指著孫稷俠大喊道:“我說你這細呀粒,在這笑個啥?”。
孫稷俠笑聲戛然而止,隨後怒指著兩個村長:“你們糊塗啊,身為一村之長,不思為村民謀福,卻帶著大家在這裏械鬥,你們看看地上那些鄉民已經傷成啥樣了?難道你們就沒有一絲愧疚之情嗎?難道非要鬧出幾條人命來,你們才能善罷甘休嗎?”。
地上橫七豎八的躺著幾十個青壯年,有的捂住眼睛哀嚎,有的腿手骨折,更多的是頭部被重創。
鄉民爭鬥,下手沒輕沒重,熱血上頭就隻管放倒對手,若不是孫稷俠及時製止了械鬥,怕真是會要出幾條人命案子了。
萬豹很不服氣的道:“我們也是為了村民的生存著想,這方圓數裏就隻有這一口大水塘池子,如果搶不到這口水塘子,那鄉親們今年稻子就會歉收,收不上足額的稻子,就交不上官府的稅,就養不活家裏這幾口人”。
李大膽也在旁邊幫腔道:“是啊是啊,你一個外鄉人沒有經曆我們的苦,又如何能指教我們做事呢?”,在此刻麵對孫稷俠,他兩人倒是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孫稷俠搖了搖頭的道:“二位村長,眾位鄉親,大家何不想想,如果為了水源如此爭鬥,眾家傷的傷、殘的殘、死的死,那麽即使你們搶到了水源,稻子豐收了又如何呢?我們種稻子也是為了家人更好的吃飯啊!”。
萬豹和李大膽聽了這話,有心反駁,但鄉民見識淺短,一時之間又找不到詞語迴懟。
萬豹支支吾吾半晌,才開口問孫稷俠道:“就算你說得有理,那你怎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呢?”,李大膽和邊上的鄉民也七嘴八舌的問孫稷俠這個問題。
孫稷俠讓大家先不要急,隨後將朱聿鍵和陳小七一起拉上高地,並且與二人圍了個小圈,就這事情商量了一刻鍾,隨後二人都點頭同意了此事。
孫稷俠轉頭對鄉民們哈哈大笑道:“諸位鄉親,我們已經想到辦法了,我看各位隻要十多天就要秋收了,現在再去引水過來也來不及了。我看這口水塘子儲備的水容量很大,完全夠兩個村子裏的人用度了。不如這段時間,我和我兄弟三人來進行監督管理這口水塘子,隻要是兩個村子裏的人,無論是誰都不能插隊和過量取水。大家每次隻能一次取三桶水,我們一起撐過這個秋收如何?”.
萬豹、李大膽和兩個村裏的幾個有名望的鄉民,一起商量了一會兒,都覺得此事可行,隻要建立了秩序,用水方麵是可以支撐秋收的,往年就是因為沒有秩序,胡亂爭鬥才導致很多鄉民沒有水灌溉而引起稻子歉收,現在由三個外鄉人來監督管理用水,這樣就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萬豹對孫稷俠道:“隻要你們能幫我們合理公平分配這水源,我們就同意你們三人來守這口水塘子”。
李大膽也點頭道:“我們都是為了口飯吃才不得已如此,現在我李大膽拜托三位兄弟了,希望你們能幫我們順利渡過秋收”。
李大膽說完還向三人作了個揖,孫稷俠三人急忙迴禮,孫稷俠就這樣當上了這個時代的第一個職位--水官。
初秋的夜晚,潔白明亮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孫稷俠在這水塘邊搭起了一個茅草棚子。夜晚的蚊蟲特別多,一叮一個包。
孫稷俠一邊打著蚊子,一邊吃著李玉承送來的西瓜。現在李玉承對孫稷俠可是佩服的緊,能讓村民們有秩序的取水,這可是很多年來都沒有過的事兒。
現在兩個村的村民,隻要是要用水,就可以提桶來這裏打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打得頭破血流了。孫稷俠和朱聿鍵、陳小七三班倒,輪流守著這口水塘,本來朱聿鍵身份尊貴,孫稷俠和陳小七商量好了不讓朱聿鍵來守,但是朱聿鍵堅持要參與其中,言稱:“一屋不掃何已掃天下?”。
孫稷俠無法,隻好也讓朱聿鍵來倒班,要是讓村民們知道一郡藩王為他們守著水塘,不知會作何感想?
兩個村的鄉民們,就這樣有秩序的來到這口生命之源,用桶子一桶一桶的提著水源,去灌溉那上千畝稻田。就這樣,孫稷俠、朱聿鍵和陳小七,用他們三人的堅守換來了東西兩村的順利秋收。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
秋風吹來,水稻像一道道水波一樣泛起波瀾,隨著稻子的次第變黃,沉甸甸的稻穗已經將莖稈壓彎。
大家滿懷希望的看著村裏種田的老把式下田,老把式們粗壯的大手攥住幾棵稻禾,用彎如新月的鐮刀割下第一行擱在田埂上,大家知道可以下田收穀子了。
手握鐮刀的鄉民們,弓著腰腳步輕移,不疾不徐,一個彎腰割到頭,然後伸伸腰,順手扯根草稈放在嘴裏咀嚼,那青澀的野草味似乎能緩解滿身的疲憊。
大家偶爾伸腰寒暄,炫耀著自家田裏飽滿的穀粒。至於最後那挑穀禾,卻是連莊稼把式都發怵的活計,一腳腳從爛田裏挑起,上田塍、跨溝渠、進曬場.......
到處都是秋收忙碌的景象。
而看著鄉民們將一擔擔曬好了的稻子送進了穀倉,朱聿鍵、孫稷俠和陳小七三人終於是放下了心中懸著的那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