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囂張跋扈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汴河上懸掛高字旗的正是徐州鎮總兵高傑,高傑此人身材高大,為人狡黠,敢於用狠,綽號“翻山鷂”。
他與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的老鄉,隨李自成造反後,殺敵很賣力,深得李自成的信任。
李自成令他獨領一軍,獨當一麵,但後麵因為與李自成的夫人邢氏通奸而叛出農民軍,投降明將賀人龍,被授予遊擊職,累功升任總兵。
李自成進軍北京時,高傑率部自陝北一路逃竄至淮北,投靠鳳陽總督馬士英,屯駐徐州。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七日,高傑因擁立之功,被弘光皇帝封為興平伯,節製徐州,以為南京屏藩。
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很看重高傑,他認為高傑此人,勇敢果毅,其部作戰彪悍,正是弘光朝此時難得的勇將,其部也是將來北伐收複失地的重要力量。於是特許他將家口安頓於揚州城外,之後統兵北上鎮守徐州。
但是,高傑及其所部在看見揚州的富庶後,賊寇習性再次發作。高傑所部一萬五千人,其中最能打的就是從李自成時代就一直跟隨自己的李成棟部,但就是這個李成棟部,也最是桀驁不馴,就是高傑本人,一直以來也是對其以勢鎮之,以利誘之,這才使得李成棟及其所部對自己俯首帖耳。
高傑統兵乘水師兵船沿汴水至揚州碼頭處時,按照原計劃高傑本來是要令侍衛護衛其家屬,登岸進入揚州城內,但是高傑見揚州富庶無比,竟慌稱此次前往徐州坐鎮,軍餉不足,下令其部請百姓捐餉。
高部明軍早已經饑渴難耐,聽到高傑下令,於是紛紛登陸岸上,然後沿路搶掠,更有賊性難耐者,劫掠一空後還要屠戮百姓,揚州汴水沿岸到處都是淒慘的哭聲。
孫稷俠和陳小七二人蹲在草叢裏不敢動彈,身前正有一隊高部明軍正在行兇,為首的總旗官逮到了一對來不及逃跑的中年夫妻。這總旗官先是讓手下兵士將一對夫妻身上財物搶光,搶完財物後,該總旗官還覺得不過癮,眼睛滴溜溜一轉,看這女子善有幾分姿色,竟讓手下幾個莽漢當著女子丈夫的麵強上了她。
丈夫痛哭的咆哮,然後一把掙脫兩個莽漢的束縛,用頭朝這總旗官胸口頂了過去,這總旗官注意力正在春宮大戲上,一時不備,竟被男人撞飛了幾米。
總旗大怒,從地上爬起來後直接一刀捅進了男子胸口,然後獰笑著再一刀將女人梟首,身遭幾個軍漢見到這個場景兀自獰笑不止,顯然這種事情在他們手上發生過很多次了,這總旗官做完這些事後,便用手臂反卷著抹幹淨佩刀上的血跡,然後令部下將兩具屍體往汴河裏一扔,隨後眾軍漢嬉笑著揚長而去。
孫稷俠看到此處,睚眥欲裂,兩條活生生的性命就這樣結束在他眼前,他內心樸素的正義感讓他覺得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殺人犯就此從容離去。
他一時之間血氣上湧,右手摸住了右側腰帶的槍,正準備拔槍起身,忽得身後有人一把拉住了自己,孫稷俠迴頭看發現身後草叢裏還蹲著一個身穿粗麻,頭戴網斤的中年方臉大漢,男子身量並不雄偉,一雙眼睛卻是明亮有神。
方臉漢子對孫稷俠道:“義士別衝動,眼下官軍人多勢眾,非我所能敵,如果真宰了那狗殺才,隻怕會被其他官軍圍攻,何況匹夫一怒,血濺五步而已,義士不如留得有用之身,以報國家?”
孫稷俠被這一拉,湧上來的血氣已經消散,頭腦清明了下來,他此時也覺得剛剛不宜那麽衝動,現在不是法治社會,現在是軍閥混戰的封建亂世,百姓如草芥一般,按照權貴和軍頭們的看法,這草芥殺便殺了,有甚個大不了?
但孫稷俠覺得這樣不對,咬牙恨恨的朝對方臉漢子道:“國家國家,國不能保小家,小家為何要保這國?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仇寇。”
方臉漢子聽完眼睛一亮,事情經這麽一打岔,那隊官兵已經走遠…
揚州府衙收到高部劫掠城外百姓的消息後,立馬關閉了城門,並派遣衙役飛報朝廷。
揚州紳民見高傑的部下在城外燒殺搶掠,紛紛自發登上城牆固守,如臨大敵一般,不管城下高傑派來的令使怎麽喊門,城上諸人就是不許高傑帶軍入城。
高傑盛怒之下,下令各千總率隊攻城,但是揚州城城高牆厚,又有諸紳民的家丁護院和守城衙役、官兵等固守,高傑諸部一時之間都沒有攻進去。好在不久,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剛好巡視至揚州,了解事情原委後,史可法親自帶著一營督撫標兵前去勸說高傑,希望高傑息兵。
但是這個高傑實在狂妄,竟絲毫不把史可法這個東閣大學士放在眼裏,一點麵子也沒有給他。
史可法麵色鐵青的拿出了身上攜帶的聖旨交給了身側的標營,侍衛將聖旨上弘光帝授史可法為大明江北督師,節製江北四鎮的內容高聲唱喏給高傑及其部下聽。
不料,高傑竟然當著史可法的麵,仰天大笑道:“聖旨,聖旨,是何聖旨也!皇帝都是額們擁立滴,隻要額們願意,就是在皇帝大殿中,額們照樣策馬狂奔?”
史可法聽完他的話被震驚得久久無言,自己奉為道德信仰的君臣倫理綱常在高傑眼裏,竟不值一提,甚至當眾褻瀆皇帝權威。史可法良久才憋出一句:“高傑,你大膽”。
盡管高傑對皇帝和史可法這個江北督師毫無尊敬,但是他知道今天這揚州城也不能搶了,因為史可法還帶著一營督撫標兵,朝廷還可以隨時調動應天府周圍的官軍過來鎮壓,再說他今天也盡興了,於是當即下令收兵登船,繼續向徐州前進。
史可法看著遠去的高傑所部,無奈的搖頭自語:“國家淪喪至此,竟不得不仰仗這些丘八來保衛國家,何其不幸也,何其不幸也!”。史督師搖著頭進了官轎,被督撫標營簇擁著進揚州城了......
汴河邊終於恢複了寧靜,但是隻有河裏漂浮著的那些屍體控訴著這個世道的不公。
他與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的老鄉,隨李自成造反後,殺敵很賣力,深得李自成的信任。
李自成令他獨領一軍,獨當一麵,但後麵因為與李自成的夫人邢氏通奸而叛出農民軍,投降明將賀人龍,被授予遊擊職,累功升任總兵。
李自成進軍北京時,高傑率部自陝北一路逃竄至淮北,投靠鳳陽總督馬士英,屯駐徐州。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七日,高傑因擁立之功,被弘光皇帝封為興平伯,節製徐州,以為南京屏藩。
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很看重高傑,他認為高傑此人,勇敢果毅,其部作戰彪悍,正是弘光朝此時難得的勇將,其部也是將來北伐收複失地的重要力量。於是特許他將家口安頓於揚州城外,之後統兵北上鎮守徐州。
但是,高傑及其所部在看見揚州的富庶後,賊寇習性再次發作。高傑所部一萬五千人,其中最能打的就是從李自成時代就一直跟隨自己的李成棟部,但就是這個李成棟部,也最是桀驁不馴,就是高傑本人,一直以來也是對其以勢鎮之,以利誘之,這才使得李成棟及其所部對自己俯首帖耳。
高傑統兵乘水師兵船沿汴水至揚州碼頭處時,按照原計劃高傑本來是要令侍衛護衛其家屬,登岸進入揚州城內,但是高傑見揚州富庶無比,竟慌稱此次前往徐州坐鎮,軍餉不足,下令其部請百姓捐餉。
高部明軍早已經饑渴難耐,聽到高傑下令,於是紛紛登陸岸上,然後沿路搶掠,更有賊性難耐者,劫掠一空後還要屠戮百姓,揚州汴水沿岸到處都是淒慘的哭聲。
孫稷俠和陳小七二人蹲在草叢裏不敢動彈,身前正有一隊高部明軍正在行兇,為首的總旗官逮到了一對來不及逃跑的中年夫妻。這總旗官先是讓手下兵士將一對夫妻身上財物搶光,搶完財物後,該總旗官還覺得不過癮,眼睛滴溜溜一轉,看這女子善有幾分姿色,竟讓手下幾個莽漢當著女子丈夫的麵強上了她。
丈夫痛哭的咆哮,然後一把掙脫兩個莽漢的束縛,用頭朝這總旗官胸口頂了過去,這總旗官注意力正在春宮大戲上,一時不備,竟被男人撞飛了幾米。
總旗大怒,從地上爬起來後直接一刀捅進了男子胸口,然後獰笑著再一刀將女人梟首,身遭幾個軍漢見到這個場景兀自獰笑不止,顯然這種事情在他們手上發生過很多次了,這總旗官做完這些事後,便用手臂反卷著抹幹淨佩刀上的血跡,然後令部下將兩具屍體往汴河裏一扔,隨後眾軍漢嬉笑著揚長而去。
孫稷俠看到此處,睚眥欲裂,兩條活生生的性命就這樣結束在他眼前,他內心樸素的正義感讓他覺得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殺人犯就此從容離去。
他一時之間血氣上湧,右手摸住了右側腰帶的槍,正準備拔槍起身,忽得身後有人一把拉住了自己,孫稷俠迴頭看發現身後草叢裏還蹲著一個身穿粗麻,頭戴網斤的中年方臉大漢,男子身量並不雄偉,一雙眼睛卻是明亮有神。
方臉漢子對孫稷俠道:“義士別衝動,眼下官軍人多勢眾,非我所能敵,如果真宰了那狗殺才,隻怕會被其他官軍圍攻,何況匹夫一怒,血濺五步而已,義士不如留得有用之身,以報國家?”
孫稷俠被這一拉,湧上來的血氣已經消散,頭腦清明了下來,他此時也覺得剛剛不宜那麽衝動,現在不是法治社會,現在是軍閥混戰的封建亂世,百姓如草芥一般,按照權貴和軍頭們的看法,這草芥殺便殺了,有甚個大不了?
但孫稷俠覺得這樣不對,咬牙恨恨的朝對方臉漢子道:“國家國家,國不能保小家,小家為何要保這國?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仇寇。”
方臉漢子聽完眼睛一亮,事情經這麽一打岔,那隊官兵已經走遠…
揚州府衙收到高部劫掠城外百姓的消息後,立馬關閉了城門,並派遣衙役飛報朝廷。
揚州紳民見高傑的部下在城外燒殺搶掠,紛紛自發登上城牆固守,如臨大敵一般,不管城下高傑派來的令使怎麽喊門,城上諸人就是不許高傑帶軍入城。
高傑盛怒之下,下令各千總率隊攻城,但是揚州城城高牆厚,又有諸紳民的家丁護院和守城衙役、官兵等固守,高傑諸部一時之間都沒有攻進去。好在不久,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剛好巡視至揚州,了解事情原委後,史可法親自帶著一營督撫標兵前去勸說高傑,希望高傑息兵。
但是這個高傑實在狂妄,竟絲毫不把史可法這個東閣大學士放在眼裏,一點麵子也沒有給他。
史可法麵色鐵青的拿出了身上攜帶的聖旨交給了身側的標營,侍衛將聖旨上弘光帝授史可法為大明江北督師,節製江北四鎮的內容高聲唱喏給高傑及其部下聽。
不料,高傑竟然當著史可法的麵,仰天大笑道:“聖旨,聖旨,是何聖旨也!皇帝都是額們擁立滴,隻要額們願意,就是在皇帝大殿中,額們照樣策馬狂奔?”
史可法聽完他的話被震驚得久久無言,自己奉為道德信仰的君臣倫理綱常在高傑眼裏,竟不值一提,甚至當眾褻瀆皇帝權威。史可法良久才憋出一句:“高傑,你大膽”。
盡管高傑對皇帝和史可法這個江北督師毫無尊敬,但是他知道今天這揚州城也不能搶了,因為史可法還帶著一營督撫標兵,朝廷還可以隨時調動應天府周圍的官軍過來鎮壓,再說他今天也盡興了,於是當即下令收兵登船,繼續向徐州前進。
史可法看著遠去的高傑所部,無奈的搖頭自語:“國家淪喪至此,竟不得不仰仗這些丘八來保衛國家,何其不幸也,何其不幸也!”。史督師搖著頭進了官轎,被督撫標營簇擁著進揚州城了......
汴河邊終於恢複了寧靜,但是隻有河裏漂浮著的那些屍體控訴著這個世道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