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去大伯母家吃飯。也沒空著手,正好把沙棘膏給大伯母一瓶。
幾位堂哥已經分家單過了,大伯父跟大伯母住在一個小院子裏,單過。
張發財頭帶的好,哪個到年齡結婚成家了,就給一筆錢直接蓋房子單過去。
起初張發財這麽做,未必沒有不想後娶的妻子跟前頭子女為難的意思。
但是後來發現這樣還真好。
妻子省心,兒媳婦可以當家做主,也對公婆還算孝敬。
至於後婆婆,忙自己的孩子都忙不過來,也沒心思去跟兒媳婦們扯皮。
大伯父自然也知道了這裏麵的好,所以幾個兒子,成家一個,分出去一個。
沾了張英的光,現在幾個兒子也都過的挺不錯。
張英到大伯母家的時候,大伯母已經在桌子上擺好了飯菜。
普通菜色,一個蒸雞蛋羹,一個韭菜雞蛋,一個鹹菜豆腐,一碟子蒸臘肉。主食是二米飯,雪白的大米跟金燦燦的小米一起燜成的米飯。口感有點糙,但是對以往隻能喝粗糧糊糊充饑,一天兩頓稀一頓幹的張家岔村來說,這夥食那是頂頂好的了。
張英先把沙棘膏遞給大伯母:“大伯母,這是我在三河醫院自己折騰的。
你留著衝水喝。
記得用溫水,不要用開水。
對嘴裏壞,起口瘡什麽的,都管用。”
大伯母高興的收下了,並且放到房裏藏起來。
不過張英猜都猜得到,將來肯定進那些侄子們的嘴。
大伯母性格溫和,對孫子孫女們都很好。
有時候張英會想,她親奶奶不知道是什麽樣的?如果她還在世,是會不耐煩的把孫子孫女推開,還是親熱的摟在懷裏親香?
如果親奶奶還在,前世可能就有人能轄製李桂花了。
大伯母藏好沙棘膏出來,熱情招唿張英吃飯。
張英還是第一次在他們家吃飯,大伯母手藝不錯,也舍得放油,韭菜雞蛋油汪汪的,韭菜碧綠,雞蛋金黃。鹹菜酸裏帶鮮,豆腐用油煎過,非常入味。
雞蛋羹有點老了,還不如豆腐可口。倒是臘肉切的薄薄的,蒸的透明,讓人垂涎。
張英吃了兩碗米飯才放下碗。
前世,一直到七九年張英出嫁,張家岔也沒幾戶人家能吃上四個菜,吃上幹飯的。一直到包產到戶以後,大家才能吃上幹飯,管飽。
這些都是自己的功勞啊,張英美滋滋的想著。
吃完飯,大伯母讓大伯把飯桌收了,自己拉著張英聊天。大伯還待反抗,大伯母一句:“還不能讓我鬆快一晚上啊?”大伯就蔫蔫的去收拾飯桌了。
張英便問:“大伯母,你最近挺好的吧?”
大伯母笑眯了眼睛:“好,好,再好沒有了。
不僅僅是我,連整個張家岔村,都好了很多。”
張英也笑起來。
大伯母說:“人窮是非多。
以前大家都窮,分家的時候,連筷子碗,都要一點不差的分清楚,要不就吵的沒完沒了。
拆洗過的毛線晾在外麵,都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誰順走了。
瓜果熟了就得趕緊摘,要不就不知道下了誰的肚。
隔三差五就聽見丟了東西的人罵大街。
大家的大嗓門,都是這麽練出來的。
不過近幾年,有了你幫村裏搞的這些廠子,大家都有了收入,日子好過多了。
一個是忙的沒時間盯著別人的三瓜兩棗,另一個是也看不上別人那點東西了。
大家都說,去廠子裏幹一年,什麽都有了。
要不是沒有布票,還想全家都做幾身新衣服呢。”
村裏那些小作坊,剛開始隻用幾個人的時候,還能稱之為小作坊,現在隨著用工越來越多,大家都改叫廠了。
雖然不像城裏的工人那樣有各種票據發,也沒有每個月工資領。但是到了年底分紅的時候,每家都能拿不少錢。
現在村裏在任務豬之外,每個星期都可以殺一頭豬大家分肉。
說完了這些,大伯母才問張英:“英英啊,你搞出來的這個蘑菇菌包,能往外賣不?”
張英一笑,原來是為這個。
村裏人去拿蘑菇菌包,都是記賬,然後年底結算。事先沒想過對外村人售賣。
張英便道:“如果數量不大,讓他們用親戚的工分去結算就行了,最後自己怎麽跟親戚算,都可以。”
大伯母便笑:“嗨,這不是我家老五,跟著男人去了隔壁縣。
咱們縣這白玉盤現在賣不起價來,隔壁縣可還是稀罕的很。
她想多買點去種。
到時候不管是去集市上賣,還是賣給收購站,都能不錯。
但是我想問問你,看看你是不是有什麽計劃。
擔心我這邊給她拿了貨,再破壞你的計劃。”
張英便笑:“我就知道大伯母疼我。”
笑完就接著說道:“我還真打算明天去省城一趟,給找找銷路。
小安好不容易弄出來的,可不能就這麽白瞎了。
收購站是有指標的,我覺得壓價隻是少數人的個人行為。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為了收購價,直接去找人領導,可能反而把人得罪了,再影響其他東西的收購。
現在上頭那些人可不好惹,說你糧食潮了,沙子多了 癟子多了,都能壓你價格。
我明天去省城一趟,爭取賣個好價格。給咱村的人,都添一身新衣服!”
大伯母聽的高興,再聽到張英提起小安,便問道:“小安這孩子咋樣了?在x省還好嗎?”
張英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呢,這麽久了,他都沒來過信。”
大伯母疑惑了:“這不可能啊?
小安多好的孩子。
剛來張家岔,那麽小小個,還把張平照顧的好好的。
是個知道感恩的孩子。
雖然別人都說他去了x省工作,你就白養他了。
不過我覺得他不是這麽忘恩負義的人。
是信郵丟了,還是出什麽事了?
要不你找人打問一下?”
張英苦笑:“這麽大老遠的,我找誰打問去?”
大伯母:“還別說,我們村裏雖然沒有在x省的,但是我娘家村就有。
我明天迴娘家一趟,找人捎個話。”
張英笑著答應了,不過沒抱什麽希望。
x省那麽大,怎麽可能那麽巧遇上?
幾位堂哥已經分家單過了,大伯父跟大伯母住在一個小院子裏,單過。
張發財頭帶的好,哪個到年齡結婚成家了,就給一筆錢直接蓋房子單過去。
起初張發財這麽做,未必沒有不想後娶的妻子跟前頭子女為難的意思。
但是後來發現這樣還真好。
妻子省心,兒媳婦可以當家做主,也對公婆還算孝敬。
至於後婆婆,忙自己的孩子都忙不過來,也沒心思去跟兒媳婦們扯皮。
大伯父自然也知道了這裏麵的好,所以幾個兒子,成家一個,分出去一個。
沾了張英的光,現在幾個兒子也都過的挺不錯。
張英到大伯母家的時候,大伯母已經在桌子上擺好了飯菜。
普通菜色,一個蒸雞蛋羹,一個韭菜雞蛋,一個鹹菜豆腐,一碟子蒸臘肉。主食是二米飯,雪白的大米跟金燦燦的小米一起燜成的米飯。口感有點糙,但是對以往隻能喝粗糧糊糊充饑,一天兩頓稀一頓幹的張家岔村來說,這夥食那是頂頂好的了。
張英先把沙棘膏遞給大伯母:“大伯母,這是我在三河醫院自己折騰的。
你留著衝水喝。
記得用溫水,不要用開水。
對嘴裏壞,起口瘡什麽的,都管用。”
大伯母高興的收下了,並且放到房裏藏起來。
不過張英猜都猜得到,將來肯定進那些侄子們的嘴。
大伯母性格溫和,對孫子孫女們都很好。
有時候張英會想,她親奶奶不知道是什麽樣的?如果她還在世,是會不耐煩的把孫子孫女推開,還是親熱的摟在懷裏親香?
如果親奶奶還在,前世可能就有人能轄製李桂花了。
大伯母藏好沙棘膏出來,熱情招唿張英吃飯。
張英還是第一次在他們家吃飯,大伯母手藝不錯,也舍得放油,韭菜雞蛋油汪汪的,韭菜碧綠,雞蛋金黃。鹹菜酸裏帶鮮,豆腐用油煎過,非常入味。
雞蛋羹有點老了,還不如豆腐可口。倒是臘肉切的薄薄的,蒸的透明,讓人垂涎。
張英吃了兩碗米飯才放下碗。
前世,一直到七九年張英出嫁,張家岔也沒幾戶人家能吃上四個菜,吃上幹飯的。一直到包產到戶以後,大家才能吃上幹飯,管飽。
這些都是自己的功勞啊,張英美滋滋的想著。
吃完飯,大伯母讓大伯把飯桌收了,自己拉著張英聊天。大伯還待反抗,大伯母一句:“還不能讓我鬆快一晚上啊?”大伯就蔫蔫的去收拾飯桌了。
張英便問:“大伯母,你最近挺好的吧?”
大伯母笑眯了眼睛:“好,好,再好沒有了。
不僅僅是我,連整個張家岔村,都好了很多。”
張英也笑起來。
大伯母說:“人窮是非多。
以前大家都窮,分家的時候,連筷子碗,都要一點不差的分清楚,要不就吵的沒完沒了。
拆洗過的毛線晾在外麵,都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誰順走了。
瓜果熟了就得趕緊摘,要不就不知道下了誰的肚。
隔三差五就聽見丟了東西的人罵大街。
大家的大嗓門,都是這麽練出來的。
不過近幾年,有了你幫村裏搞的這些廠子,大家都有了收入,日子好過多了。
一個是忙的沒時間盯著別人的三瓜兩棗,另一個是也看不上別人那點東西了。
大家都說,去廠子裏幹一年,什麽都有了。
要不是沒有布票,還想全家都做幾身新衣服呢。”
村裏那些小作坊,剛開始隻用幾個人的時候,還能稱之為小作坊,現在隨著用工越來越多,大家都改叫廠了。
雖然不像城裏的工人那樣有各種票據發,也沒有每個月工資領。但是到了年底分紅的時候,每家都能拿不少錢。
現在村裏在任務豬之外,每個星期都可以殺一頭豬大家分肉。
說完了這些,大伯母才問張英:“英英啊,你搞出來的這個蘑菇菌包,能往外賣不?”
張英一笑,原來是為這個。
村裏人去拿蘑菇菌包,都是記賬,然後年底結算。事先沒想過對外村人售賣。
張英便道:“如果數量不大,讓他們用親戚的工分去結算就行了,最後自己怎麽跟親戚算,都可以。”
大伯母便笑:“嗨,這不是我家老五,跟著男人去了隔壁縣。
咱們縣這白玉盤現在賣不起價來,隔壁縣可還是稀罕的很。
她想多買點去種。
到時候不管是去集市上賣,還是賣給收購站,都能不錯。
但是我想問問你,看看你是不是有什麽計劃。
擔心我這邊給她拿了貨,再破壞你的計劃。”
張英便笑:“我就知道大伯母疼我。”
笑完就接著說道:“我還真打算明天去省城一趟,給找找銷路。
小安好不容易弄出來的,可不能就這麽白瞎了。
收購站是有指標的,我覺得壓價隻是少數人的個人行為。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為了收購價,直接去找人領導,可能反而把人得罪了,再影響其他東西的收購。
現在上頭那些人可不好惹,說你糧食潮了,沙子多了 癟子多了,都能壓你價格。
我明天去省城一趟,爭取賣個好價格。給咱村的人,都添一身新衣服!”
大伯母聽的高興,再聽到張英提起小安,便問道:“小安這孩子咋樣了?在x省還好嗎?”
張英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呢,這麽久了,他都沒來過信。”
大伯母疑惑了:“這不可能啊?
小安多好的孩子。
剛來張家岔,那麽小小個,還把張平照顧的好好的。
是個知道感恩的孩子。
雖然別人都說他去了x省工作,你就白養他了。
不過我覺得他不是這麽忘恩負義的人。
是信郵丟了,還是出什麽事了?
要不你找人打問一下?”
張英苦笑:“這麽大老遠的,我找誰打問去?”
大伯母:“還別說,我們村裏雖然沒有在x省的,但是我娘家村就有。
我明天迴娘家一趟,找人捎個話。”
張英笑著答應了,不過沒抱什麽希望。
x省那麽大,怎麽可能那麽巧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