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基地很大,分軍事作業區,裝備儲存與維修區,通信中心,後勤保障區,行政管理區,生活服務區等
後勤保障包括物資倉庫、 維修車間、醫療設施等。
生活區包括宿舍樓、食堂,還有供銷社和郵局。還有圖書館,籃球場,乒乓球桌。隻不過乒乓球桌是水泥板的。
張英隻被允許在後勤保障區的醫院和生活區出入。
這也是保密的需求。
當然張英也沒什麽好奇心。亂走那可是要命的。
張英隻想一個人清清靜靜過幾年,不是想去死。
張英上輩子在縣城擺攤的時候,經常能看到穿軍裝的小戰士出來買東西,就以為進了基地出來也不麻煩。
現在才知道,“經常”是個虛指,最靠不住。她一年到頭擺攤,幾乎每星期都能見到兩三個來買東西的,就覺得經常見到人。
但是實際上基地裏幾萬人,一個星期才能出來兩三個……可見出去一趟多費勁了。
既來之則安之。而且後世網上大家都喜歡說,帥的都上交給國家了。這話不是沒道理的。張英在鵬城帶李欣迪的時候,有一個一起帶孩子的老頭,身高不過一米五,但是走路的姿勢,讓人感覺這老頭非常有氣勢。
身板筆挺,聲音洪亮。就是記性不太好,每次見到張英,都要再問一遍張英是哪裏人。
現在身處基地,看到的都是兵哥哥。別提多有精氣神了。
現在人普遍不高,尤其是四十年代出生的那批,那真是餓狠了。
老張家跟張英同一輩的,四五十年代出生,身高很少超過一米五,男女都如此。等到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身高至少一米六起步。但是他們的後代,七零年以後出生的,男的基本上都是一米八以上大高個,女的都超過一米六五了。
張英一不小心在六十年代就把自己補出來個一米六七的大高個,還是有點顯眼了。
每次張英出去晃悠,都能看到不少人看她。
嘖,想幹點啥都能被人一眼認出來的高度,真是麻煩。
張英閑著也是閑著,找後勤要了塊木頭。
她按比例畫了人體,找木工幫忙加工出來。
張英的畫畫的好,木工手藝也精妙,做出來的人偶,比例跟真實一模一樣。
張英打算練練自己的針灸。
要在自己做的人偶上反應人體真實的解剖結構和穴位位置,一般需要很多年的專業知識。不過張英讓係統開了後門,讓係統幫她確定定穴是否準確。
木人做出來,她先用固定標誌法定穴,比如肩胛骨的下角、膝蓋髕骨的邊緣等。
還有解剖學知識和人體解剖學特征來定位穴位,如胸骨柄、髂脊等。
肌肉的起點、止點和其他顯著特征也可以用來定位。
在木人身上定穴的過程,也幫助張英記住了很多人體穴位。
傳統中醫認為,人體上有數百個穴位,但是張英努力背過,背不下來。很多描述太難記了。
像十二經脈(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上的穴位就有共有361個穴位。
不在十二經脈上,但在臨床上也有廣泛的應用的穴位叫奇穴,數量也有幾十個。
還有根據病痛所在的具體位置來確定的阿是穴,不固定。張英懷疑命名的人是江浙一帶的,紮一下問一句:啊是?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穴位數目通常有幾百個。一個初學者怎麽可能記住。尤其是張英這種,半路出家,還沒什麽天賦的。中醫是最需要童子功的了。
不過給自己做人偶的過程中,在係統的幫助下,張英終於把這些穴位記住了。
木偶是木偶,真實的人體,胖瘦,高矮,都不一樣,穴位也略有偏差,這就得靠係統提醒了。
針灸是特別需要專業技術的,尤其是現在人瘦,一不小心入針太深,萬一把人紮漏了可就慘了。以現在的醫療條件,紮漏了可能就救不迴來了。
後世張英沒少從各種媒體上看到誰不小心被紮破了肺,誰不小心被紮癱了等等。
因為張英工作很閑,就每天都很刻苦的訓練針灸技術。
然後很多人就看到,張英不是在咬牙切齒的磨藥,就是在咬牙切齒的紮小人。其實是因為力氣不夠,一用力就表情猙獰。
“嘖,藥劑房那個張英,力氣一定很大。那麽多藥都磨成粉了。”
“她天天紮木頭人,你們說她會不會抓真人過去紮?”
“你們說誰惹著她了,她會不會給你一針?”
“好端端你怎麽會惹著她,再說惹她幹啥?”
“那不是你好端端說她力氣大會紮人嘛!”
“這不隨便討論一下?”
“要說女人力氣是不如男人大的。但是她個子也高,也會中醫,針灸會了,推拿估計也會。要是真打起來,她抓住關節,穴位,還真有可能打得過男人。”
“真是吃飽了沒事幹,天天想著打來打去。閑的慌去把地挖了,張醫生說要自己種草藥呢。”
張英住的宿舍頂上,就是一大片黃土。
沒長什麽樹,全是荒草。
張英覺得可惜,就決定種一些常用的草藥。
這邊氣候幹燥、溫差大、日照充足,土壤類型多樣。
張英決定種當歸,黃芪 ,黨參 ,甘草 ,枸杞 ,白芷,關防風,杜仲 ,附子 ,沙苑子 ,貫葉連翹,花椒,柴胡 ,九節菖蒲 ,丹參 ,延胡索,五倍子 ,遠誌 等中草藥。一個是因為它們適應性強,容易種活。
另一個是因為它們都在周圍山上發現野生的了。
挖迴來種活,然後慢慢培植,不容易出差錯。
在軍事基地玩憑空取物那一套,怕不是要把基地搞個人仰馬翻,到處抓間諜和特務?
而且張英還有私心。前世張英聽李渣渣說過,他一個同事家裏種了幾十畝地杜仲,每年都剝皮賣。光是賣藥材都能賺很多錢。
李渣渣說的時候嘴裏不乏羨慕,還開玩笑,如果當時張英沒有出來,而是承包老家的荒山種杜仲,他現在也可以吃林鈴軟飯了。
張英現在重生一次,她想自己在種植中草藥的時候,能順便教會這些最可愛的人。他們最後都是要退伍或者轉業的,如果能帶著種植中草藥的技術迴去,也可以帶動一方鄉裏致富。
後勤保障包括物資倉庫、 維修車間、醫療設施等。
生活區包括宿舍樓、食堂,還有供銷社和郵局。還有圖書館,籃球場,乒乓球桌。隻不過乒乓球桌是水泥板的。
張英隻被允許在後勤保障區的醫院和生活區出入。
這也是保密的需求。
當然張英也沒什麽好奇心。亂走那可是要命的。
張英隻想一個人清清靜靜過幾年,不是想去死。
張英上輩子在縣城擺攤的時候,經常能看到穿軍裝的小戰士出來買東西,就以為進了基地出來也不麻煩。
現在才知道,“經常”是個虛指,最靠不住。她一年到頭擺攤,幾乎每星期都能見到兩三個來買東西的,就覺得經常見到人。
但是實際上基地裏幾萬人,一個星期才能出來兩三個……可見出去一趟多費勁了。
既來之則安之。而且後世網上大家都喜歡說,帥的都上交給國家了。這話不是沒道理的。張英在鵬城帶李欣迪的時候,有一個一起帶孩子的老頭,身高不過一米五,但是走路的姿勢,讓人感覺這老頭非常有氣勢。
身板筆挺,聲音洪亮。就是記性不太好,每次見到張英,都要再問一遍張英是哪裏人。
現在身處基地,看到的都是兵哥哥。別提多有精氣神了。
現在人普遍不高,尤其是四十年代出生的那批,那真是餓狠了。
老張家跟張英同一輩的,四五十年代出生,身高很少超過一米五,男女都如此。等到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身高至少一米六起步。但是他們的後代,七零年以後出生的,男的基本上都是一米八以上大高個,女的都超過一米六五了。
張英一不小心在六十年代就把自己補出來個一米六七的大高個,還是有點顯眼了。
每次張英出去晃悠,都能看到不少人看她。
嘖,想幹點啥都能被人一眼認出來的高度,真是麻煩。
張英閑著也是閑著,找後勤要了塊木頭。
她按比例畫了人體,找木工幫忙加工出來。
張英的畫畫的好,木工手藝也精妙,做出來的人偶,比例跟真實一模一樣。
張英打算練練自己的針灸。
要在自己做的人偶上反應人體真實的解剖結構和穴位位置,一般需要很多年的專業知識。不過張英讓係統開了後門,讓係統幫她確定定穴是否準確。
木人做出來,她先用固定標誌法定穴,比如肩胛骨的下角、膝蓋髕骨的邊緣等。
還有解剖學知識和人體解剖學特征來定位穴位,如胸骨柄、髂脊等。
肌肉的起點、止點和其他顯著特征也可以用來定位。
在木人身上定穴的過程,也幫助張英記住了很多人體穴位。
傳統中醫認為,人體上有數百個穴位,但是張英努力背過,背不下來。很多描述太難記了。
像十二經脈(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上的穴位就有共有361個穴位。
不在十二經脈上,但在臨床上也有廣泛的應用的穴位叫奇穴,數量也有幾十個。
還有根據病痛所在的具體位置來確定的阿是穴,不固定。張英懷疑命名的人是江浙一帶的,紮一下問一句:啊是?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穴位數目通常有幾百個。一個初學者怎麽可能記住。尤其是張英這種,半路出家,還沒什麽天賦的。中醫是最需要童子功的了。
不過給自己做人偶的過程中,在係統的幫助下,張英終於把這些穴位記住了。
木偶是木偶,真實的人體,胖瘦,高矮,都不一樣,穴位也略有偏差,這就得靠係統提醒了。
針灸是特別需要專業技術的,尤其是現在人瘦,一不小心入針太深,萬一把人紮漏了可就慘了。以現在的醫療條件,紮漏了可能就救不迴來了。
後世張英沒少從各種媒體上看到誰不小心被紮破了肺,誰不小心被紮癱了等等。
因為張英工作很閑,就每天都很刻苦的訓練針灸技術。
然後很多人就看到,張英不是在咬牙切齒的磨藥,就是在咬牙切齒的紮小人。其實是因為力氣不夠,一用力就表情猙獰。
“嘖,藥劑房那個張英,力氣一定很大。那麽多藥都磨成粉了。”
“她天天紮木頭人,你們說她會不會抓真人過去紮?”
“你們說誰惹著她了,她會不會給你一針?”
“好端端你怎麽會惹著她,再說惹她幹啥?”
“那不是你好端端說她力氣大會紮人嘛!”
“這不隨便討論一下?”
“要說女人力氣是不如男人大的。但是她個子也高,也會中醫,針灸會了,推拿估計也會。要是真打起來,她抓住關節,穴位,還真有可能打得過男人。”
“真是吃飽了沒事幹,天天想著打來打去。閑的慌去把地挖了,張醫生說要自己種草藥呢。”
張英住的宿舍頂上,就是一大片黃土。
沒長什麽樹,全是荒草。
張英覺得可惜,就決定種一些常用的草藥。
這邊氣候幹燥、溫差大、日照充足,土壤類型多樣。
張英決定種當歸,黃芪 ,黨參 ,甘草 ,枸杞 ,白芷,關防風,杜仲 ,附子 ,沙苑子 ,貫葉連翹,花椒,柴胡 ,九節菖蒲 ,丹參 ,延胡索,五倍子 ,遠誌 等中草藥。一個是因為它們適應性強,容易種活。
另一個是因為它們都在周圍山上發現野生的了。
挖迴來種活,然後慢慢培植,不容易出差錯。
在軍事基地玩憑空取物那一套,怕不是要把基地搞個人仰馬翻,到處抓間諜和特務?
而且張英還有私心。前世張英聽李渣渣說過,他一個同事家裏種了幾十畝地杜仲,每年都剝皮賣。光是賣藥材都能賺很多錢。
李渣渣說的時候嘴裏不乏羨慕,還開玩笑,如果當時張英沒有出來,而是承包老家的荒山種杜仲,他現在也可以吃林鈴軟飯了。
張英現在重生一次,她想自己在種植中草藥的時候,能順便教會這些最可愛的人。他們最後都是要退伍或者轉業的,如果能帶著種植中草藥的技術迴去,也可以帶動一方鄉裏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