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你們不能這樣!這孩子是無辜的!”黃河河岸上,柴紹正極力阻止著一場荒唐的事。事情的起因還得從這次黃河決口說起。
三天前,他們夫婦二人邀杜如晦與房玄齡去李府為客,但相談甚歡之時,就有河東郡黃河決口的消息報至府中。由於情況緊急且事態嚴重,李府中人聽從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建議,立刻分成三路前去救災:第一路是由李建成帶領,前往晉陽請李淵做出對策,以準備對難民進行救濟和災後的田畝再種;第二路是由李秀寧前往關隴之地的李家產業處,征集調動衣食物資,以求在最快時間內,能對災區進行初步支援,不然難民缺衣少食下,很可能會發生暴亂;第三路就是由柴紹率領尚在長安的李家人員,先去穩住百姓並勘察地勢,為之後的挖渠引流做準備。而所有的這一切,為的就是能在朝廷的救濟到達之前,最大程度的減少百姓的傷亡和損失!
可是等柴紹一行人到達河東郡時,卻發現這裏的民眾正在進行著一種祭祀儀式,儀式的過程,是要把一個孤苦無依的小女孩,送到河裏獻祭給河神,以求河神息怒,讓他們能早日恢複耕種,重建家園。這種事,像柴紹這種讀過書的人自是不信的,黃河決口這種事在曆朝曆代可是都有發生的,哪一次不是由朝廷賑災才最終得以解決的。
“柴公子,你就別管了,這裏向來如此。”當地縣丞勸誡道。由於對當地民風的了解,他對於這種事有時候也不能做過多幹預。畢竟黃河決口殃及的可是大範圍內的百姓生計,這些百姓在衣食緊缺的情況下,可是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的。
“可是……”柴紹看了看那個被綁在祭壇上的小女孩,懵懂的目光不安的張望著四周,仿佛是在尋求能救自己的人,但同時也隱隱有著一絲漠然,似乎也知道這裏不可能有人會救自己。
“房先生,杜先生?”柴紹看向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當初接到黃河決口的消息時,這兩人可是主動請纓要做救災主事人的,遇到今天這種情況,他們理應想辦法處理。
“哎!民風愚化。”對待這種事情,房玄齡也是隻能感慨一句。民間風俗受百姓認知的限製,向來遵奉一些先人留下的習俗,這不是個例,任何一個地方每逢天災時,大多都有這種漏習。但是想要廢除這種習俗,卻也不是說說能做到的,除非阻止這種儀式後,立刻就能讓這些百姓見到效果,否則這些百姓很可能連阻止的人都一起祭祀了!
“李道長?”張初晨沒有去問房、杜二人,而是問向了李淳風。小女孩的樣子,讓她想起了自己幼時的經曆,她真心希望李淳風能有辦法救人。但隨李靖周遊江湖的經驗也告訴她,這種事外人是不能隨便插手的。
果然,李淳風也隻是伸了伸手,並沒有多說什麽。直等到儀式進入到最後階段,小女孩被民眾們從祭壇上架了下來,放到了一葉孤舟上,快要動手割斷纜繩時,李淳風才終於開口叫道:“等等。”
李淳風走了上去,對主持祭祀的老者說道:“老丈,其實我才是那個惹怒河神的人,你們送這個孩子過去,沒用的!”
“李道長!”
聽李淳風這麽一說,柴紹幾人立刻急了。他們當然不信是李淳風惹怒了河神,而是萬一老者信了李淳風的話,那李淳風很可能真的會被送進河裏祭祀掉!
“你?”顯然,相比這個外地人的話,老者還是更願意相信那個克父克母的孩子才是惹怒河神的人。
“不信的話你可以先把我送到河裏,若是不管用,你再把她送去也不遲啊!”李淳風說完,見看著沒有說話,便徑直向小女孩走了過去,抱起小女孩後,又來到李靖夫婦麵前說道:“有勞二位先照顧她了。”
“李道長,你認真的?”雖然李靖相信李淳風是個身懷異術的人,但是眼下可是要被送進黃河祭河神啊!那可是黃河啊!
“當然是認真的。”李淳風迴答道:“還得勞煩兩位,借你們的佩劍一用。”
雖然不明所以,但李靖也不好意思說拒絕,最終,李淳風一手握著斷殤,一手握著殘愕踏上了小船。隨著纜繩被割斷,李淳風也就乘著這一葉小舟,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晃晃悠悠的漂進了黃河中心。
是的,晃晃悠悠的漂進去的!任黃河怒濤如何浪猛水急,他那隻小船始終沒有傾覆!洶湧的黃河仿佛都在避讓著李淳風一般,再猛的水流到達李淳風周圍時,都自己紮進了河底。直到李淳風到達河中心後,拔出了斷殤,然後在河麵迅速一劃。
轟!河水瞬間驚起一股大浪,一個猶如蟄伏的龍頭般的水浪,一下將李淳風連人帶船高高的拋離了水麵。但也僅此而已,之後李淳風還是安穩的落在了小船上。
“敬酒不吃吃罰酒!”李淳風催動劍訣,殘愕隨即出鞘,高高的懸停在半空,在又一個水浪湧起時,殘愕直刺而下,將那顆剛剛衝起的龍頭一劍釘了下去,原本奔騰的黃河河水,也因這一劍而迅速平靜了下來。
果然是這樣啊!蕭灼感歎了一句。
當初他得知袁天罡截斷大隋龍脈時,還想不通袁天罡是怎麽做到的,直到他們在趕來這裏時,得知灞水之上有一座橋梁塌了,他才隱約明白了怎麽迴事——懸劍橋!
世間有言:天下生靈,百禽以鳳凰為長,走獸以麒麟為長,鱗蟲以金龍為長。而這三者中,各屬之下的生靈,隨著血脈的親遠,外貌也會與它們的長者聖獸相去甚遠。其中鱗蟲一屬中,與金龍血脈最為接近的,則是蛟龍。又有言說,蛟龍隱於天下山川河流之中,每逢化龍之時,必需順流遊至大海方可完成蛻變,而這一現象世人稱之為走蛟。而走蛟之時,輕則飛沙走石,重則天地變色,結果每次走蛟過後,河流之上的橋梁都被破壞殆盡。於是後來,世人便在橋梁之下懸置一把利劍,以警示蛟龍安心化龍,不可肆意妄為。
而據蕭灼的猜測,袁天罡應該也正是利用了這一方法,於涇水、渭水、灞水源頭處建了三座懸劍橋,才斬斷了長安龍脈,致使黃河龍靈如斷一足。而現在這隻肢足被他重新接上,龍靈大河自然是要發發脾氣了。不過脾氣發過也就算了,要是再這麽一直不停歇下去,那兩岸百姓可就因他而被連累的太慘了!
“神仙啊!”河岸上,百姓們看見李淳風如同的神跡般的製服了奔騰的黃河,在一人的帶頭之下,全都跪下對李淳風進行膜拜。
“房先生,這把劍你拿著,以後你想讓這些百姓做什麽,他們都會聽你的。”李淳風迴到河岸後,將斷殤交給了房玄齡。
這下房玄齡可就高興壞了!他和杜如晦來時最擔心,無非就是當地百姓不通教化,不配合他調度救災。畢竟民智未開之人,任誰也是講不通道理的。可是現在,李淳風一舉在百姓心中樹立了神人下凡的地位,而李淳風用的這把劍,也就成了神人的代表。有了這把劍,他接下來要做的事可就容易多了。
“柴公子。”蕭灼又轉向柴紹道:“等賑災完成後,如果可以,最好在這裏造一座橋。”蕭灼說完,伸手指了指眼前的黃河。所謂懸劍橋,劍意在斬,橋意在鎮,想讓這裏的水域保持平定,單憑殘愕的肅殺之氣,恐怕是鎮不住多久的。
“這……李道長,有點難辦啊!史無前例啊!”柴紹看著李淳風所指的方向,那可是黃河啊!萬裏奔騰從不止歇,流量之大哪是說造橋就能造的!換句話說,能在黃河上造橋的人,那足以寫進青史了!
“嗯!是有點難。”蕭灼也認可了這一點,於是又說道:“不著急,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
“蕭卿!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洛陽皇宮內,楊廣也就河東郡黃河決口的事情,詢問著蕭瑀該如何處置。
“迴稟陛下,黃河決口,殃及甚廣,賑災刻不容緩,不然災民衣食緊缺之下,必然生亂。依臣之見,趁著此時天剛入秋,應立刻開放廣通倉賑濟災民,另外還要備置秋種穀種。再由長安、晉陽兩處加派人手盡快疏通河道,排除水患,隻要處理得當,應該還是能趕上今年秋種的,隻要田裏種了莊稼,百姓心中也就有了著落,也就不會再出什麽大亂子。”蕭瑀的話說完,也得到了楊廣的讚同,但作為一國之君,楊廣也有自己的考慮,“不過此事全由地方處置恐有不妥,朝廷還是要嚴謹對待。蕭卿,不如就由你前去,親自監督此事的處理,如何?”
“臣定當不負使命。”蕭瑀接旨,正要退去,另一邊宇文化及卻又出來叫住了蕭瑀,“蕭大人且慢。”而後又轉向楊廣稟奏道:“陛下,臣以為,蕭大人此去最好還是帶些兵馬方才穩妥。”
“宇文大人,這是為何?”蕭瑀雖然不喜歡宇文化及的為人,但對於宇文化及的建議,蕭瑀也沒有直接反對,畢竟宇文化及人雖然貪婪,但是話也未必全無可取之處。
“蕭大人,黃河決口的牒報傳到洛陽尚須兩日,就算你快馬加鞭趕過去,也是兩日之後了。如此四日間,災民們恐怕也早已聚眾生亂了吧!”
“宇文大人多慮了。”蕭瑀一聽宇文化及擔心的是這個,心裏也放鬆了不少。“此番黃河決口,所淹之地多為關隴仕族的私田,以這些世家大族們的財力,若一心隻等著朝廷來賑災,恐怕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自己。”
等到蕭瑀離開後,楊廣又看了看宇文化及,見他好像還有事要說,於是又問道:“宇文少卿,你還有事?”
“迴稟陛下。”宇文化及迴話道:“是裴仁基大人出了些事。”
“什麽事?”楊廣當然不信是裴仁基已經打下瓦崗了,因為朝廷是有專門的驛站傳遞戰報的,作戰的捷報也必須先通過驛站傳到洛陽,宇文化及是不可能比他先知道的。
“是裴大人他……”宇文化及說到這裏,也有些不確定,畢竟他拿到的,隻是他兒子宇文承龍寄給他的私信,信裏的事雖然存疑,但也沒到證據確鑿的地步。可偏偏信裏說的事,又事關朝廷大事,他這才不得不呈報。“裴大人他可能已經投靠瓦崗了。”
宇文化及說著,連忙取出那封信呈了上去,信中所言,則盡是宇文承龍認為的征討瓦崗時的蹊蹺之處。其中一處就是宇文承龍自己剛開始三戰三捷,打傷瓦崗三員大將還活捉了一人。而那時裴元慶傷勢也好的差不多了,便代宇文承龍上陣,結果卻隻一戰便又負傷而歸。而後又由宇文承龍出戰,依舊再戰再勝。宇文承龍本想趁勢強攻瓦崗逆賊,但裴仁基卻又勒令他不準再戰,全軍隻作圍困。因此宇文承龍才懷疑裴仁基很可能已經暗投瓦崗。
“如此,倒也見不得裴仁基已叛投瓦崗。”楊廣看完信,對信中所言之事也不盡信。“不過為以防萬一,少卿,你還是去將裴仁基家小請來洛陽為妥。”
~~~~
“軍師,宇文化及真會相信裴仁基已經叛投了?”秦瓊站在城頭,看著城外的裴仁基大軍也有些憂心。徐世績定下的反間計已經過去兩天了,成與不成也就在這兩日了。
“開始可能還不信,但他若是去抓裴仁基家小,卻發現裴家已經沒人了,你說他會怎麽想?”徐世績反問道。為了設這個反間計,他可謂是煞費苦心。為了能讓宇文承龍因輕敵傲慢而不服裴仁基調遣,包括秦瓊、單雄信、王伯當、王君可在內的瓦崗大將們,可是都先後一一詐敗給了宇文承龍。而等裴元慶出戰時,則是由羅士信一舉將其戰至脫力,之後宇文承龍被俘,貪生怕死之下又寫下了那封有充滿可疑的信,為的就是讓宇文化及疑心之下,呈送給楊廣,隻要朝廷起疑心,就肯定會做出預防措施。
“嗯!按理說顯道他們也該接迴裴仁基的家小了吧!”秦瓊說到這裏,也不禁佩服徐世績心思縝密。一方麵以家信的形式將裴仁基可能叛變的信息暗暗告知宇文化及,另一方麵卻著人先將裴仁基家小接至瓦崗,這樣一來,隻要朝廷派人去抓裴仁基的家小,就勢必會落空,於是裴仁基的叛變在朝廷看來也就十成八九了。隻要他們這邊再讓裴仁基知道宇文承龍已經把他賣了,那裴仁基就算以前沒想過叛變,此時也不得不叛變了!
三天前,他們夫婦二人邀杜如晦與房玄齡去李府為客,但相談甚歡之時,就有河東郡黃河決口的消息報至府中。由於情況緊急且事態嚴重,李府中人聽從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建議,立刻分成三路前去救災:第一路是由李建成帶領,前往晉陽請李淵做出對策,以準備對難民進行救濟和災後的田畝再種;第二路是由李秀寧前往關隴之地的李家產業處,征集調動衣食物資,以求在最快時間內,能對災區進行初步支援,不然難民缺衣少食下,很可能會發生暴亂;第三路就是由柴紹率領尚在長安的李家人員,先去穩住百姓並勘察地勢,為之後的挖渠引流做準備。而所有的這一切,為的就是能在朝廷的救濟到達之前,最大程度的減少百姓的傷亡和損失!
可是等柴紹一行人到達河東郡時,卻發現這裏的民眾正在進行著一種祭祀儀式,儀式的過程,是要把一個孤苦無依的小女孩,送到河裏獻祭給河神,以求河神息怒,讓他們能早日恢複耕種,重建家園。這種事,像柴紹這種讀過書的人自是不信的,黃河決口這種事在曆朝曆代可是都有發生的,哪一次不是由朝廷賑災才最終得以解決的。
“柴公子,你就別管了,這裏向來如此。”當地縣丞勸誡道。由於對當地民風的了解,他對於這種事有時候也不能做過多幹預。畢竟黃河決口殃及的可是大範圍內的百姓生計,這些百姓在衣食緊缺的情況下,可是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的。
“可是……”柴紹看了看那個被綁在祭壇上的小女孩,懵懂的目光不安的張望著四周,仿佛是在尋求能救自己的人,但同時也隱隱有著一絲漠然,似乎也知道這裏不可能有人會救自己。
“房先生,杜先生?”柴紹看向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當初接到黃河決口的消息時,這兩人可是主動請纓要做救災主事人的,遇到今天這種情況,他們理應想辦法處理。
“哎!民風愚化。”對待這種事情,房玄齡也是隻能感慨一句。民間風俗受百姓認知的限製,向來遵奉一些先人留下的習俗,這不是個例,任何一個地方每逢天災時,大多都有這種漏習。但是想要廢除這種習俗,卻也不是說說能做到的,除非阻止這種儀式後,立刻就能讓這些百姓見到效果,否則這些百姓很可能連阻止的人都一起祭祀了!
“李道長?”張初晨沒有去問房、杜二人,而是問向了李淳風。小女孩的樣子,讓她想起了自己幼時的經曆,她真心希望李淳風能有辦法救人。但隨李靖周遊江湖的經驗也告訴她,這種事外人是不能隨便插手的。
果然,李淳風也隻是伸了伸手,並沒有多說什麽。直等到儀式進入到最後階段,小女孩被民眾們從祭壇上架了下來,放到了一葉孤舟上,快要動手割斷纜繩時,李淳風才終於開口叫道:“等等。”
李淳風走了上去,對主持祭祀的老者說道:“老丈,其實我才是那個惹怒河神的人,你們送這個孩子過去,沒用的!”
“李道長!”
聽李淳風這麽一說,柴紹幾人立刻急了。他們當然不信是李淳風惹怒了河神,而是萬一老者信了李淳風的話,那李淳風很可能真的會被送進河裏祭祀掉!
“你?”顯然,相比這個外地人的話,老者還是更願意相信那個克父克母的孩子才是惹怒河神的人。
“不信的話你可以先把我送到河裏,若是不管用,你再把她送去也不遲啊!”李淳風說完,見看著沒有說話,便徑直向小女孩走了過去,抱起小女孩後,又來到李靖夫婦麵前說道:“有勞二位先照顧她了。”
“李道長,你認真的?”雖然李靖相信李淳風是個身懷異術的人,但是眼下可是要被送進黃河祭河神啊!那可是黃河啊!
“當然是認真的。”李淳風迴答道:“還得勞煩兩位,借你們的佩劍一用。”
雖然不明所以,但李靖也不好意思說拒絕,最終,李淳風一手握著斷殤,一手握著殘愕踏上了小船。隨著纜繩被割斷,李淳風也就乘著這一葉小舟,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晃晃悠悠的漂進了黃河中心。
是的,晃晃悠悠的漂進去的!任黃河怒濤如何浪猛水急,他那隻小船始終沒有傾覆!洶湧的黃河仿佛都在避讓著李淳風一般,再猛的水流到達李淳風周圍時,都自己紮進了河底。直到李淳風到達河中心後,拔出了斷殤,然後在河麵迅速一劃。
轟!河水瞬間驚起一股大浪,一個猶如蟄伏的龍頭般的水浪,一下將李淳風連人帶船高高的拋離了水麵。但也僅此而已,之後李淳風還是安穩的落在了小船上。
“敬酒不吃吃罰酒!”李淳風催動劍訣,殘愕隨即出鞘,高高的懸停在半空,在又一個水浪湧起時,殘愕直刺而下,將那顆剛剛衝起的龍頭一劍釘了下去,原本奔騰的黃河河水,也因這一劍而迅速平靜了下來。
果然是這樣啊!蕭灼感歎了一句。
當初他得知袁天罡截斷大隋龍脈時,還想不通袁天罡是怎麽做到的,直到他們在趕來這裏時,得知灞水之上有一座橋梁塌了,他才隱約明白了怎麽迴事——懸劍橋!
世間有言:天下生靈,百禽以鳳凰為長,走獸以麒麟為長,鱗蟲以金龍為長。而這三者中,各屬之下的生靈,隨著血脈的親遠,外貌也會與它們的長者聖獸相去甚遠。其中鱗蟲一屬中,與金龍血脈最為接近的,則是蛟龍。又有言說,蛟龍隱於天下山川河流之中,每逢化龍之時,必需順流遊至大海方可完成蛻變,而這一現象世人稱之為走蛟。而走蛟之時,輕則飛沙走石,重則天地變色,結果每次走蛟過後,河流之上的橋梁都被破壞殆盡。於是後來,世人便在橋梁之下懸置一把利劍,以警示蛟龍安心化龍,不可肆意妄為。
而據蕭灼的猜測,袁天罡應該也正是利用了這一方法,於涇水、渭水、灞水源頭處建了三座懸劍橋,才斬斷了長安龍脈,致使黃河龍靈如斷一足。而現在這隻肢足被他重新接上,龍靈大河自然是要發發脾氣了。不過脾氣發過也就算了,要是再這麽一直不停歇下去,那兩岸百姓可就因他而被連累的太慘了!
“神仙啊!”河岸上,百姓們看見李淳風如同的神跡般的製服了奔騰的黃河,在一人的帶頭之下,全都跪下對李淳風進行膜拜。
“房先生,這把劍你拿著,以後你想讓這些百姓做什麽,他們都會聽你的。”李淳風迴到河岸後,將斷殤交給了房玄齡。
這下房玄齡可就高興壞了!他和杜如晦來時最擔心,無非就是當地百姓不通教化,不配合他調度救災。畢竟民智未開之人,任誰也是講不通道理的。可是現在,李淳風一舉在百姓心中樹立了神人下凡的地位,而李淳風用的這把劍,也就成了神人的代表。有了這把劍,他接下來要做的事可就容易多了。
“柴公子。”蕭灼又轉向柴紹道:“等賑災完成後,如果可以,最好在這裏造一座橋。”蕭灼說完,伸手指了指眼前的黃河。所謂懸劍橋,劍意在斬,橋意在鎮,想讓這裏的水域保持平定,單憑殘愕的肅殺之氣,恐怕是鎮不住多久的。
“這……李道長,有點難辦啊!史無前例啊!”柴紹看著李淳風所指的方向,那可是黃河啊!萬裏奔騰從不止歇,流量之大哪是說造橋就能造的!換句話說,能在黃河上造橋的人,那足以寫進青史了!
“嗯!是有點難。”蕭灼也認可了這一點,於是又說道:“不著急,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
“蕭卿!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洛陽皇宮內,楊廣也就河東郡黃河決口的事情,詢問著蕭瑀該如何處置。
“迴稟陛下,黃河決口,殃及甚廣,賑災刻不容緩,不然災民衣食緊缺之下,必然生亂。依臣之見,趁著此時天剛入秋,應立刻開放廣通倉賑濟災民,另外還要備置秋種穀種。再由長安、晉陽兩處加派人手盡快疏通河道,排除水患,隻要處理得當,應該還是能趕上今年秋種的,隻要田裏種了莊稼,百姓心中也就有了著落,也就不會再出什麽大亂子。”蕭瑀的話說完,也得到了楊廣的讚同,但作為一國之君,楊廣也有自己的考慮,“不過此事全由地方處置恐有不妥,朝廷還是要嚴謹對待。蕭卿,不如就由你前去,親自監督此事的處理,如何?”
“臣定當不負使命。”蕭瑀接旨,正要退去,另一邊宇文化及卻又出來叫住了蕭瑀,“蕭大人且慢。”而後又轉向楊廣稟奏道:“陛下,臣以為,蕭大人此去最好還是帶些兵馬方才穩妥。”
“宇文大人,這是為何?”蕭瑀雖然不喜歡宇文化及的為人,但對於宇文化及的建議,蕭瑀也沒有直接反對,畢竟宇文化及人雖然貪婪,但是話也未必全無可取之處。
“蕭大人,黃河決口的牒報傳到洛陽尚須兩日,就算你快馬加鞭趕過去,也是兩日之後了。如此四日間,災民們恐怕也早已聚眾生亂了吧!”
“宇文大人多慮了。”蕭瑀一聽宇文化及擔心的是這個,心裏也放鬆了不少。“此番黃河決口,所淹之地多為關隴仕族的私田,以這些世家大族們的財力,若一心隻等著朝廷來賑災,恐怕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自己。”
等到蕭瑀離開後,楊廣又看了看宇文化及,見他好像還有事要說,於是又問道:“宇文少卿,你還有事?”
“迴稟陛下。”宇文化及迴話道:“是裴仁基大人出了些事。”
“什麽事?”楊廣當然不信是裴仁基已經打下瓦崗了,因為朝廷是有專門的驛站傳遞戰報的,作戰的捷報也必須先通過驛站傳到洛陽,宇文化及是不可能比他先知道的。
“是裴大人他……”宇文化及說到這裏,也有些不確定,畢竟他拿到的,隻是他兒子宇文承龍寄給他的私信,信裏的事雖然存疑,但也沒到證據確鑿的地步。可偏偏信裏說的事,又事關朝廷大事,他這才不得不呈報。“裴大人他可能已經投靠瓦崗了。”
宇文化及說著,連忙取出那封信呈了上去,信中所言,則盡是宇文承龍認為的征討瓦崗時的蹊蹺之處。其中一處就是宇文承龍自己剛開始三戰三捷,打傷瓦崗三員大將還活捉了一人。而那時裴元慶傷勢也好的差不多了,便代宇文承龍上陣,結果卻隻一戰便又負傷而歸。而後又由宇文承龍出戰,依舊再戰再勝。宇文承龍本想趁勢強攻瓦崗逆賊,但裴仁基卻又勒令他不準再戰,全軍隻作圍困。因此宇文承龍才懷疑裴仁基很可能已經暗投瓦崗。
“如此,倒也見不得裴仁基已叛投瓦崗。”楊廣看完信,對信中所言之事也不盡信。“不過為以防萬一,少卿,你還是去將裴仁基家小請來洛陽為妥。”
~~~~
“軍師,宇文化及真會相信裴仁基已經叛投了?”秦瓊站在城頭,看著城外的裴仁基大軍也有些憂心。徐世績定下的反間計已經過去兩天了,成與不成也就在這兩日了。
“開始可能還不信,但他若是去抓裴仁基家小,卻發現裴家已經沒人了,你說他會怎麽想?”徐世績反問道。為了設這個反間計,他可謂是煞費苦心。為了能讓宇文承龍因輕敵傲慢而不服裴仁基調遣,包括秦瓊、單雄信、王伯當、王君可在內的瓦崗大將們,可是都先後一一詐敗給了宇文承龍。而等裴元慶出戰時,則是由羅士信一舉將其戰至脫力,之後宇文承龍被俘,貪生怕死之下又寫下了那封有充滿可疑的信,為的就是讓宇文化及疑心之下,呈送給楊廣,隻要朝廷起疑心,就肯定會做出預防措施。
“嗯!按理說顯道他們也該接迴裴仁基的家小了吧!”秦瓊說到這裏,也不禁佩服徐世績心思縝密。一方麵以家信的形式將裴仁基可能叛變的信息暗暗告知宇文化及,另一方麵卻著人先將裴仁基家小接至瓦崗,這樣一來,隻要朝廷派人去抓裴仁基的家小,就勢必會落空,於是裴仁基的叛變在朝廷看來也就十成八九了。隻要他們這邊再讓裴仁基知道宇文承龍已經把他賣了,那裴仁基就算以前沒想過叛變,此時也不得不叛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