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過就搶過來,打不過就在俯首稱臣。又能咋滴?這些年不就是這麽過來的嗎?不管是遼國還是大宋,又能把我李元昊怎麽樣?
“大王,您想想,如果我說的不是真的,夏國就會有個好結局嗎?假設了遼國和夏國滅了宋國,大王您又能分到多少?大宋都亡了,夏國還遠嗎?大宋和夏國是唇亡齒寒,生存相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晏殊依舊不厭其煩的耐心勸說。
“別廢話,直接說你的意圖,到底想讓我大夏做什麽?”李元昊已經不知這是第幾次打斷晏殊的話了。
“如果夏國從西邊兒攻打遼軍,我大宋從東南攻打遼軍,兩麵夾擊,可殲滅陳兵在我大宋和夏國邊界的遼軍。”晏殊終於說出了來意。
“哼!”李元昊冷哼一聲,心道真是個呆子。“你走吧,恕不遠送。”
兩麵夾擊?傻子才做的事情呢,他大夏的兵多金貴呀。才不要和遼軍去硬碰硬呢。
應該趁現在遼國陳兵在南邊兒。去攻打遼國的空虛的西北邊兒。
那裏本來就是他拓拔家的領土。那裏還住著他們黨項一族的人。
轉念之間,李元昊已經有了成算。兵貴神速,他沒時間和這個囉嗦的宋國使者聊天。
於是,西夏主李元昊率兵北上,在賀蘭山北邊兒攻打遼國。
晏殊確定李元昊攻打遼國的消息後,輕輕舒了一口氣,他這也算完成任務了吧?
官家讓他鼓動西夏主李元昊攻打遼國,也沒說具體在哪個位置攻打。不是嗎?
晏殊收拾行裝,開始返程迴國。
再說遼國這邊兒,富弼和歐陽修聽說遼國要和西夏打仗。二人前來向耶律宗真辭行。
來時花未開,此時果已落,也該迴了。
耶律宗真不甘心就這樣放二人迴去,又提出了要增加稅幣的要求和條件。
大嘴王歐陽修直接懟了迴去:“陛下,西夏和我大宋這些年打仗十幾次,勝少敗多。陛下還是先打贏了西夏,再來談增加歲幣的事情吧。”
這句話是真的把耶律宗真氣著了,他要禦駕親征,他要打敗西夏,打西夏個落花流水,再來大宋麵前耀武揚威……
…………………………………………………………………
晏殊,富弼,歐陽修三人在離京城幾十裏的驛站碰麵了。
三人高興,在驛站喝酒慶賀。喝到盡興處,晏殊高舉酒杯,憑欄遠眺。
高空中,大雁一字排開,山澗裏,魚兒在暢遊。山腳下,花草已蕭瑟。
晏殊心由境生,脫口吟唱:“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歐陽修此時也舉杯來到了老師晏殊的身後,聽罷不由歎道:“老師的詞婉約如初,珠圓玉潤,不愧為名副其實的珠玉詞人。”
說話間,富弼也來到了晏殊身邊,心想:這詞的意思是嶽丈想念嶽母了嗎?
心裏這樣想著,嘴上不由自主卻說道:“嶽丈,聽說你打掉了仆人的一顆門牙。”
說完這句話,富弼在心裏給自己一個嘴巴子,和歐陽修在一起待久了,嘴巴也變臭了。
原來,有一天,晏殊上朝忘了帶笏板,就讓仆人迴家拿笏板。
笏板也叫手板,朝笏。製作材料可以是普通的竹片兒,也可以是貴重的象牙或玉石。
官階不同,拿的笏板,也不一樣。
在宋朝,官員手中的笏板也是身份的象征。
除了身份的象征,笏板還有一個作用,是記事本兒。
可以記官員要向皇帝提議的國事,也可以記錄朝堂上商議的國事。
朝會快開始了,仆人還沒有把笏板送過來。
晏殊心中急躁,此時,仆人慌裏慌張跑了過來,遞上了笏板。
晏殊抄起笏板,劈頭蓋臉朝仆人打去。在大殿門口,當眾打落了仆人的一顆門牙。
聽了女婿富弼的問話,晏殊清咳兩聲,剛要開口說話。富弼的腹黑專業綠葉兒——歐陽修,跟著說道:“老師,聽說你打死了一名盜賊。”
此事說來更是話長:
那天夜裏,晏殊心中煩悶,睡不著覺。
半夜起來在院子裏轉悠,好巧不巧,剛好有盜賊來晏殊家偷東西。
晏殊摁住盜賊一陣毒打,等衙役把盜賊抬到官府,盜賊因傷勢過重,一命嗚唿了。
晏殊聽了歐陽修的問話,又輕咳了兩聲,說:“當時官家命我出使西夏,前景叵測,我心中煩躁,下手重了一些。”
………………………………………………………………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太陽從東麵連綿起伏的峰巒間冉冉升起。在太陽的映照下,廣袤的大地清潔明淨,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狄青環顧四周,遠近峰巒疊嶂,涇渭縱橫。
河西府隨著山勢蜿蜒起伏,迤邐連綿,氣勢恢弘。
狄青有些不解問道:“曾公,為何不趁西夏現在和遼國打仗,去攻打西夏,再占一些土地。官家為何要等到西夏結束與遼國的戰事後才讓我出兵?”
“狄青,如果你現在出兵,西夏會怎樣?”曾公亮問道。
狄青思考片刻,迴道:“西夏會首尾難顧,手忙腳亂。”
曾公亮點了點頭,喝了口茶,沒有說話。
狄青突然間福至心靈,茅塞頓開道:“官家是想讓西夏一心一意,沒有牽掛的和遼國作戰,消耗西夏和遼國的兵力。”
曾公亮又點了點頭,說對了一半兒,還不錯,是個悟性很好的將苗子。
“結果不管西夏是戰敗還是戰勝,我方再出兵,西夏都會有心無力。”狄青興致勃勃的繼續分析。
曾公亮又想起官家讓他製河西府的地圖一事。現在河西府的麵積越來越大了,龍口馬場的馬匹也越來越精壯了,有大宛馬,伊犁馬,還有官家不知怎麽弄來的幾匹阿拉高大的阿拉伯馬。
如今河西府與西南吐蕃,西麵兒迴鶻的關係也日益好轉,貿易日益緊密。
曾公亮曾因公務迴過兩次汴梁,官家的身體也日益健康,麵色也越來越好了,這是大宋之福。
………………………………………………………………
在西夏和遼國白刃相接,幹戈滿地的時候,大宋又一次迎來了國考——科舉考試。
這次國考共有19名考試官,歐陽修和張方平為別頭試考試官。
“大王,您想想,如果我說的不是真的,夏國就會有個好結局嗎?假設了遼國和夏國滅了宋國,大王您又能分到多少?大宋都亡了,夏國還遠嗎?大宋和夏國是唇亡齒寒,生存相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晏殊依舊不厭其煩的耐心勸說。
“別廢話,直接說你的意圖,到底想讓我大夏做什麽?”李元昊已經不知這是第幾次打斷晏殊的話了。
“如果夏國從西邊兒攻打遼軍,我大宋從東南攻打遼軍,兩麵夾擊,可殲滅陳兵在我大宋和夏國邊界的遼軍。”晏殊終於說出了來意。
“哼!”李元昊冷哼一聲,心道真是個呆子。“你走吧,恕不遠送。”
兩麵夾擊?傻子才做的事情呢,他大夏的兵多金貴呀。才不要和遼軍去硬碰硬呢。
應該趁現在遼國陳兵在南邊兒。去攻打遼國的空虛的西北邊兒。
那裏本來就是他拓拔家的領土。那裏還住著他們黨項一族的人。
轉念之間,李元昊已經有了成算。兵貴神速,他沒時間和這個囉嗦的宋國使者聊天。
於是,西夏主李元昊率兵北上,在賀蘭山北邊兒攻打遼國。
晏殊確定李元昊攻打遼國的消息後,輕輕舒了一口氣,他這也算完成任務了吧?
官家讓他鼓動西夏主李元昊攻打遼國,也沒說具體在哪個位置攻打。不是嗎?
晏殊收拾行裝,開始返程迴國。
再說遼國這邊兒,富弼和歐陽修聽說遼國要和西夏打仗。二人前來向耶律宗真辭行。
來時花未開,此時果已落,也該迴了。
耶律宗真不甘心就這樣放二人迴去,又提出了要增加稅幣的要求和條件。
大嘴王歐陽修直接懟了迴去:“陛下,西夏和我大宋這些年打仗十幾次,勝少敗多。陛下還是先打贏了西夏,再來談增加歲幣的事情吧。”
這句話是真的把耶律宗真氣著了,他要禦駕親征,他要打敗西夏,打西夏個落花流水,再來大宋麵前耀武揚威……
…………………………………………………………………
晏殊,富弼,歐陽修三人在離京城幾十裏的驛站碰麵了。
三人高興,在驛站喝酒慶賀。喝到盡興處,晏殊高舉酒杯,憑欄遠眺。
高空中,大雁一字排開,山澗裏,魚兒在暢遊。山腳下,花草已蕭瑟。
晏殊心由境生,脫口吟唱:“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歐陽修此時也舉杯來到了老師晏殊的身後,聽罷不由歎道:“老師的詞婉約如初,珠圓玉潤,不愧為名副其實的珠玉詞人。”
說話間,富弼也來到了晏殊身邊,心想:這詞的意思是嶽丈想念嶽母了嗎?
心裏這樣想著,嘴上不由自主卻說道:“嶽丈,聽說你打掉了仆人的一顆門牙。”
說完這句話,富弼在心裏給自己一個嘴巴子,和歐陽修在一起待久了,嘴巴也變臭了。
原來,有一天,晏殊上朝忘了帶笏板,就讓仆人迴家拿笏板。
笏板也叫手板,朝笏。製作材料可以是普通的竹片兒,也可以是貴重的象牙或玉石。
官階不同,拿的笏板,也不一樣。
在宋朝,官員手中的笏板也是身份的象征。
除了身份的象征,笏板還有一個作用,是記事本兒。
可以記官員要向皇帝提議的國事,也可以記錄朝堂上商議的國事。
朝會快開始了,仆人還沒有把笏板送過來。
晏殊心中急躁,此時,仆人慌裏慌張跑了過來,遞上了笏板。
晏殊抄起笏板,劈頭蓋臉朝仆人打去。在大殿門口,當眾打落了仆人的一顆門牙。
聽了女婿富弼的問話,晏殊清咳兩聲,剛要開口說話。富弼的腹黑專業綠葉兒——歐陽修,跟著說道:“老師,聽說你打死了一名盜賊。”
此事說來更是話長:
那天夜裏,晏殊心中煩悶,睡不著覺。
半夜起來在院子裏轉悠,好巧不巧,剛好有盜賊來晏殊家偷東西。
晏殊摁住盜賊一陣毒打,等衙役把盜賊抬到官府,盜賊因傷勢過重,一命嗚唿了。
晏殊聽了歐陽修的問話,又輕咳了兩聲,說:“當時官家命我出使西夏,前景叵測,我心中煩躁,下手重了一些。”
………………………………………………………………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太陽從東麵連綿起伏的峰巒間冉冉升起。在太陽的映照下,廣袤的大地清潔明淨,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狄青環顧四周,遠近峰巒疊嶂,涇渭縱橫。
河西府隨著山勢蜿蜒起伏,迤邐連綿,氣勢恢弘。
狄青有些不解問道:“曾公,為何不趁西夏現在和遼國打仗,去攻打西夏,再占一些土地。官家為何要等到西夏結束與遼國的戰事後才讓我出兵?”
“狄青,如果你現在出兵,西夏會怎樣?”曾公亮問道。
狄青思考片刻,迴道:“西夏會首尾難顧,手忙腳亂。”
曾公亮點了點頭,喝了口茶,沒有說話。
狄青突然間福至心靈,茅塞頓開道:“官家是想讓西夏一心一意,沒有牽掛的和遼國作戰,消耗西夏和遼國的兵力。”
曾公亮又點了點頭,說對了一半兒,還不錯,是個悟性很好的將苗子。
“結果不管西夏是戰敗還是戰勝,我方再出兵,西夏都會有心無力。”狄青興致勃勃的繼續分析。
曾公亮又想起官家讓他製河西府的地圖一事。現在河西府的麵積越來越大了,龍口馬場的馬匹也越來越精壯了,有大宛馬,伊犁馬,還有官家不知怎麽弄來的幾匹阿拉高大的阿拉伯馬。
如今河西府與西南吐蕃,西麵兒迴鶻的關係也日益好轉,貿易日益緊密。
曾公亮曾因公務迴過兩次汴梁,官家的身體也日益健康,麵色也越來越好了,這是大宋之福。
………………………………………………………………
在西夏和遼國白刃相接,幹戈滿地的時候,大宋又一次迎來了國考——科舉考試。
這次國考共有19名考試官,歐陽修和張方平為別頭試考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