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趙貞心裏輕笑一聲,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了,接下來要取消皇室優待,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接下來看各位的表現了。
見七大叔還在發愣,趙貞又添最後一把火,說:“我現在做的事情,廢除恩蔭製度,取消皇室優待,哪一件不是得罪人的事兒?我這麽做是圖什麽?是為什麽?我能有什麽好處,我又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我趙家的江山,還不是為了你們,還不是為了你們的子孫後代。”
說到這兒,趙貞用袖子擦了擦,有點兒發幹的眼角。眼神兒委屈又幽怨的看著七大叔們。
七大叔們終於恍然大悟了,是啊,皇帝連個子嗣都沒有,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他們的後代子孫著想嗎?想到此七大叔們不由得心中愧疚。
八大王趙元儼上前安慰趙貞說:“官家的大義,我們都記在心上,官家受委屈了,以後官家有啥需要臣幫忙的,官家盡管說,臣責無旁貸。”
趙貞趕緊順勢抓住了趙元儼的袖子,說:“皇叔,我現在缺錢,我想建寢宮都三年多了,大臣們到現在還在討論,等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
“呃…呃…”八大王趙元儼停頓了一下,說:“好,官家,我出500貫資助官家。”
八大王趙元儼都開口了,其他人也不甘示弱,你400貫,他350貫,他500貫……
不一會兒,趙貞建寢宮的錢湊齊了。趙貞見事情辦的超出預期許多了,舒了一口氣。
輕鬆說道:“七大叔們,你們現在去皇城司曹景休那裏給孩子們報名,順便交學費哦,還有資助我的錢也一並交給曹景休。”
七大叔們憤怒而來,高興而去,當然高興,這是多麽天大的喜事兒呀。
第二天一早,七大叔們紛紛上書,自請削除俸祿,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彰顯仁義。
大臣們都驚呆了,感動於七大叔們的大公至正,公而忘私,舍己為公的高尚品質。
心潮澎湃的大臣們激動不已,一個個開始拿起手中的筆,寫詩,寫詞,寫文章。
頌揚七大叔們不忘初心和使命的責任感。歌頌七大叔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大義的真諦。
不久之後,皇帝趙貞的一條詔令下達全國:有關中高級官員的恩蔭製度全麵取消,所有學子包括皇室子弟均可通過科舉考試入仕。
好多大臣心中不滿,這麽實惠又彰顯特權的政策,怎麽能說沒就沒了呢?他們想要反對,突然發現他們歌頌七大叔的墨跡還沒有幹呢。
其實有很多人都是如此,他們支持革新,支持進步,可是當革新的刀子,進步的利劍揮向他們自己的利益時,他們卻會堅決反對。
雖然皇帝趙貞的騷操作捂住了一些人的嘴,卻捂不住他們暗地裏拚命維護自己私利的黑手。
………………………………………………………………
曹雲舒給學院起了個名字叫不器學院,取自孔子的“君子不器”。
京城汴梁有國子監,是京城的最高學院。
汴梁的兩個解試考試其中一個就是由國子監舉辦的,京城的達官貴胄子弟也大多在國子監就學。
國子監是宋朝的官辦學院,裏麵有小學,太學,國子學。還有專科醫學,力學等。
國子監裏麵的老師選拔也很嚴格,需博學多才,且進士出身。國子監的學費低廉。
現在皇帝趙貞在皇宮又開辦了一個不氣學院,招收8~22歲的皇室子弟,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遴選皇位繼承人。
雖然學費高昂,一年學費高達2000貫。這些宗室子弟凡是符合條件的幾乎都報了名。
很多高官聞風也都給自己的子孫們報了名,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可是會出現儲君的學院。
和未來的儲君同窗,這是多麽難得的機遇呀。
蘇大娘子蘇扶光走了皇後曹雲舒的後門兒,也給自己11歲的親生兒子趙明德要了個名額。
蘇福光的前夫趙不敏聽到這個消息興奮異常。趙不敏的官階太低了,隻是一個九品,既沒資格讓趙明德入學國子監,更沒資格讓趙明德進入不器學院。
所以趙明德目前是在家附近的一所私塾讀書。現在趙明德入學不器學院,相當於從農村學校飛躍進了城市的貴族學院。
趙不敏把這天大的好消息告訴了妻子王氏。
“真是太好了,明德能去這麽好的學院讀書是他的福分,這孩子是個有福的。”王氏滿臉笑意,看不出有絲毫不滿。
“是啊,娘子,擱往常,明德連國子監門檻兒都踏不進去,現在居然可以進不器學院。這不器學院,可是皇家學院。多少人想進都進不去,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夫人,快把錢取出來,我今天就要親自去交學費。”
趙不敏難以抑製自己激動的心情,興奮地說道。
王氏從善如流:“好的,夫君需要多少錢?”
“2000貫。”趙不敏迴答。
“這麽多?”王氏差點兒叫了起來,下意識用手捂住了嘴。
這一年的學費是夫君將近六年不吃不喝的俸祿。
“這麽多也值得,不器學院,可都是皇親貴胄。勳貴高官的子弟,這人脈可是花錢都買不來的。”趙不敏眼裏閃爍著不盡的欲望。
趙不敏,雖然自己不思進取,貪圖安逸,卻希望兒子奮發向上,光耀門庭。
“那好吧,我去找找家裏還有多少錢?”王氏努力控製著表情,認真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依然麵帶微笑的說。
因為報名人數超出了預期,曹景休對學院重新做了規劃,擴大了原有的麵積。
湊夠了錢,趙不敏當天就去給兒子趙明德報名啊,按照蘇大娘子蘇扶光遞的消息,趙不敏帶著錢來到了皇城司,不器學院報名處。
皇城司在東華門的一個角落,進了東華門兒也就算是進入了皇宮啊,雖然隻是一個角落。
趙不敏進了東華門兒,不到200m。在士兵的指引下來到了左承門兒,
由於人多,報名地點是在皇城司院子裏,曹景休在院子裏支了一張桌子。筆墨紙硯如數放好,士兵們一旁維持秩序。
已經有不少人在這兒報名了,趙不敏趕緊跟上去排隊,來這裏報名的人不是皇親就是貴胄,都是自己平時怎麽著都夠不著的人。
如今自己的兒子和他們的兒子就是同窗了,趙不敏心中嘿嘿直樂,對前後左右的人一直點頭微笑,致意,打招唿,卻無一人理會。
看著麵前這位麵帶笑容的男子,身邊仆人背著一個麻袋,看形狀是一麻袋的錢。
來報名的這群人強忍住笑,這人竟然會拿現錢來報名,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算是開了眼了。
作為仆人,這些人是有職業素養的,今天過來是跟小主子報名的,報名成功就算完成任務,絕不會和一個素不相識的外人有過多的糾纏。
輪到趙不敏報名了,看著這一麻袋的錢,曹景休皺了皺眉。扭頭對身旁的士兵說:“把這一麻袋裏麵的錢搬到那邊兒空地上數一數。”
說完曹景休又對後麵的人說:“下一個。”
後麵的人應聲向前遞過一張銀票,說道:“小的是過來給大人晏殊之子晏幾道報名的。”
等士兵把麻袋裏的錢數完,報名的人已經所剩無幾了。
尷尬的趙不敏又重新排在了隊伍的後麵,終於輪到趙不敏了,趙不敏滿臉堆笑地說:“這是2000貫,已經數過了。”
“給誰報名?家長姓名?”曹景休不耐的問道。
見七大叔還在發愣,趙貞又添最後一把火,說:“我現在做的事情,廢除恩蔭製度,取消皇室優待,哪一件不是得罪人的事兒?我這麽做是圖什麽?是為什麽?我能有什麽好處,我又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我趙家的江山,還不是為了你們,還不是為了你們的子孫後代。”
說到這兒,趙貞用袖子擦了擦,有點兒發幹的眼角。眼神兒委屈又幽怨的看著七大叔們。
七大叔們終於恍然大悟了,是啊,皇帝連個子嗣都沒有,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他們的後代子孫著想嗎?想到此七大叔們不由得心中愧疚。
八大王趙元儼上前安慰趙貞說:“官家的大義,我們都記在心上,官家受委屈了,以後官家有啥需要臣幫忙的,官家盡管說,臣責無旁貸。”
趙貞趕緊順勢抓住了趙元儼的袖子,說:“皇叔,我現在缺錢,我想建寢宮都三年多了,大臣們到現在還在討論,等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
“呃…呃…”八大王趙元儼停頓了一下,說:“好,官家,我出500貫資助官家。”
八大王趙元儼都開口了,其他人也不甘示弱,你400貫,他350貫,他500貫……
不一會兒,趙貞建寢宮的錢湊齊了。趙貞見事情辦的超出預期許多了,舒了一口氣。
輕鬆說道:“七大叔們,你們現在去皇城司曹景休那裏給孩子們報名,順便交學費哦,還有資助我的錢也一並交給曹景休。”
七大叔們憤怒而來,高興而去,當然高興,這是多麽天大的喜事兒呀。
第二天一早,七大叔們紛紛上書,自請削除俸祿,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彰顯仁義。
大臣們都驚呆了,感動於七大叔們的大公至正,公而忘私,舍己為公的高尚品質。
心潮澎湃的大臣們激動不已,一個個開始拿起手中的筆,寫詩,寫詞,寫文章。
頌揚七大叔們不忘初心和使命的責任感。歌頌七大叔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大義的真諦。
不久之後,皇帝趙貞的一條詔令下達全國:有關中高級官員的恩蔭製度全麵取消,所有學子包括皇室子弟均可通過科舉考試入仕。
好多大臣心中不滿,這麽實惠又彰顯特權的政策,怎麽能說沒就沒了呢?他們想要反對,突然發現他們歌頌七大叔的墨跡還沒有幹呢。
其實有很多人都是如此,他們支持革新,支持進步,可是當革新的刀子,進步的利劍揮向他們自己的利益時,他們卻會堅決反對。
雖然皇帝趙貞的騷操作捂住了一些人的嘴,卻捂不住他們暗地裏拚命維護自己私利的黑手。
………………………………………………………………
曹雲舒給學院起了個名字叫不器學院,取自孔子的“君子不器”。
京城汴梁有國子監,是京城的最高學院。
汴梁的兩個解試考試其中一個就是由國子監舉辦的,京城的達官貴胄子弟也大多在國子監就學。
國子監是宋朝的官辦學院,裏麵有小學,太學,國子學。還有專科醫學,力學等。
國子監裏麵的老師選拔也很嚴格,需博學多才,且進士出身。國子監的學費低廉。
現在皇帝趙貞在皇宮又開辦了一個不氣學院,招收8~22歲的皇室子弟,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遴選皇位繼承人。
雖然學費高昂,一年學費高達2000貫。這些宗室子弟凡是符合條件的幾乎都報了名。
很多高官聞風也都給自己的子孫們報了名,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可是會出現儲君的學院。
和未來的儲君同窗,這是多麽難得的機遇呀。
蘇大娘子蘇扶光走了皇後曹雲舒的後門兒,也給自己11歲的親生兒子趙明德要了個名額。
蘇福光的前夫趙不敏聽到這個消息興奮異常。趙不敏的官階太低了,隻是一個九品,既沒資格讓趙明德入學國子監,更沒資格讓趙明德進入不器學院。
所以趙明德目前是在家附近的一所私塾讀書。現在趙明德入學不器學院,相當於從農村學校飛躍進了城市的貴族學院。
趙不敏把這天大的好消息告訴了妻子王氏。
“真是太好了,明德能去這麽好的學院讀書是他的福分,這孩子是個有福的。”王氏滿臉笑意,看不出有絲毫不滿。
“是啊,娘子,擱往常,明德連國子監門檻兒都踏不進去,現在居然可以進不器學院。這不器學院,可是皇家學院。多少人想進都進不去,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夫人,快把錢取出來,我今天就要親自去交學費。”
趙不敏難以抑製自己激動的心情,興奮地說道。
王氏從善如流:“好的,夫君需要多少錢?”
“2000貫。”趙不敏迴答。
“這麽多?”王氏差點兒叫了起來,下意識用手捂住了嘴。
這一年的學費是夫君將近六年不吃不喝的俸祿。
“這麽多也值得,不器學院,可都是皇親貴胄。勳貴高官的子弟,這人脈可是花錢都買不來的。”趙不敏眼裏閃爍著不盡的欲望。
趙不敏,雖然自己不思進取,貪圖安逸,卻希望兒子奮發向上,光耀門庭。
“那好吧,我去找找家裏還有多少錢?”王氏努力控製著表情,認真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依然麵帶微笑的說。
因為報名人數超出了預期,曹景休對學院重新做了規劃,擴大了原有的麵積。
湊夠了錢,趙不敏當天就去給兒子趙明德報名啊,按照蘇大娘子蘇扶光遞的消息,趙不敏帶著錢來到了皇城司,不器學院報名處。
皇城司在東華門的一個角落,進了東華門兒也就算是進入了皇宮啊,雖然隻是一個角落。
趙不敏進了東華門兒,不到200m。在士兵的指引下來到了左承門兒,
由於人多,報名地點是在皇城司院子裏,曹景休在院子裏支了一張桌子。筆墨紙硯如數放好,士兵們一旁維持秩序。
已經有不少人在這兒報名了,趙不敏趕緊跟上去排隊,來這裏報名的人不是皇親就是貴胄,都是自己平時怎麽著都夠不著的人。
如今自己的兒子和他們的兒子就是同窗了,趙不敏心中嘿嘿直樂,對前後左右的人一直點頭微笑,致意,打招唿,卻無一人理會。
看著麵前這位麵帶笑容的男子,身邊仆人背著一個麻袋,看形狀是一麻袋的錢。
來報名的這群人強忍住笑,這人竟然會拿現錢來報名,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算是開了眼了。
作為仆人,這些人是有職業素養的,今天過來是跟小主子報名的,報名成功就算完成任務,絕不會和一個素不相識的外人有過多的糾纏。
輪到趙不敏報名了,看著這一麻袋的錢,曹景休皺了皺眉。扭頭對身旁的士兵說:“把這一麻袋裏麵的錢搬到那邊兒空地上數一數。”
說完曹景休又對後麵的人說:“下一個。”
後麵的人應聲向前遞過一張銀票,說道:“小的是過來給大人晏殊之子晏幾道報名的。”
等士兵把麻袋裏的錢數完,報名的人已經所剩無幾了。
尷尬的趙不敏又重新排在了隊伍的後麵,終於輪到趙不敏了,趙不敏滿臉堆笑地說:“這是2000貫,已經數過了。”
“給誰報名?家長姓名?”曹景休不耐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