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王妃和雲朝說好了讓她早些過來幫忙待客,雲朝知道這是冀王妃有意她讓熟悉一下京城貴族圈的女眷,倒也沒有推辭,所以來的較早。
她原是打算去接了玉林和大堂嫂小韓氏過來的,不過既答應了冀王妃秦氏早些過來幫忙,便不好再去燕家接人了,因此從秦王府出發的時候,便派了如意姑姑和蘭芝蘭草去了燕府,用王府的馬車接玉林和小韓氏。
雲朝下了車,入了後院,秦氏身邊最得用的鍾嬤嬤已經守在垂花門外等著她,因不是頭迴見,彼此都認識,鍾嬤嬤笑著行了禮,方道:「殿下快請隨奴婢進去,咱們王妃正等著呢。」
雲朝笑道:「怎是嬤嬤來接?王嫂便是這般,總太客氣,如今都有誰到了?」
她倒也不是問的旁人,不過是自己幾個王伯王叔家的姐妹並幾位公主罷了。
鍾嬤嬤一邊引著她入內,一邊笑迴道:「趙王府的兩位郡主已經到了,淮陽郡主還有幾位公主還未至。」
雲朝聽說安陽和清陽兩位堂姐已經到了,心裏倒定了些,安陽今年十五歲,正是笈年,姐妹裏又是最周到穩重的人,自己雖說是來幫冀王妃的忙的,但其實她於京城貴族圈的人並不熟悉,有安陽在一邊幫襯著,她倒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秦氏能讓安陽這麽早過來,也是知道她是個什麽德性,讓安陽來提點她呢。
雲朝進屋,就見秦氏正坐著和安陽、清陽姐妹兩說話,雲朝行了禮,笑道:「見過王嫂,安陽姐姐,清陽姐姐,我原該早些來的,偏如意姑姑說今兒來的都是美人,怕我被比的沒臉見人,非要打扮我,生生折騰了一早上,這才來的遲了些。」
秦氏笑道:「就說今兒琯哥兒叫人看了眼前一亮呢,原就是個花朵兒般的美人兒,這一打扮,更如那小仙女兒一般,我竟差點認不出來了。可見如意姑姑是個會打扮人的。要我說,你這一向也太不愛惜自己了,小姑娘家的,花一般的年紀,合該天天打扮的這麽鮮亮才好。往後就這麽著。瞧著就叫人歡喜呢。」
安陽也抿了嘴一笑,指著自己邊上的位置讓雲朝坐了:「偏你不愛坐軟轎,瞧這走的,起了薄汗了吧?嫂嫂說的是,這丫頭呀,原就生明目皓齒,最惹人愛的,偏又精心打扮,竟叫人不能直視了,若不知道的,誰會以為她才十二歲?我們家清陽還總嘰咕,說是最羨慕這丫頭的個子呢,就是我瞧了,也羨慕的很。」
清陽嘟了一下嘴,嗔道:「姐姐也說自己羨慕了,偏稍上我。明珠,我怎覺得,你又高了些?這是怎長的呢?也與我說說,你都比我高啦。」
雲朝做了個鬼臉:「偏不告訴你。」
待清陽氣的要擰她,才道:「我這都是打虎練出來的啊。」
因她打了隻老虎(其實並不是,有多少人幫忙呢),她這一向總以打虎女自居,這會兒說出來,也是炫耀了。
然而這又不是什麽好名聲兒,清陽笑話她:「你可真是傻丫頭,你若是男子,打隻老虎人家自要贊你英雄,可你是姑娘家呢,往後哪家敢……」
雲朝得意道:「我便是這個意思呀,我不愛叫人贊我,隻要人怕我就成。」
「噫,你要人怕你做甚至?」清陽奇道。
雲朝道:「自家人知道我,自然不會怕。外人我要他們贊我做甚?倒不如怕了我,我才省事呢。」
說的安陽姐妹兩個倒是一怔。
秦氏卻在心裏點頭。
怕了,怕了麻煩事兒才少啊。
她堂堂郡主,身份再尊貴不過的人兒,要那些好名聲做甚?隻要沒什麽挑戰人極限的醜聞出來,她自可一輩子橫行無忌了,她有這個資本。
要不,拿著女四書當經書教自家女兒的,都是些尋常百姓人家和自許官宦人家幹的事兒呢,勛貴和世家,可沒這樣教導女兒的。
越是身份高貴的貴女,用來約束她們的東西就越少,這才是她們真正尊貴的地方。
明珠這丫頭,看著傻淘氣,可內裏,卻是再通透不過的人兒。
她知道一力降十會,能打一耳光解決的事情,決不多說一句廢話。
她知道若不能叫人先敬著,那就先怕著,因為敬需要做的太多,怕卻隻要一招。
她不做多餘的事情,該做的卻也決不會糊塗到不做。
清醒,自持,卻又知恩重情,這才是她骨子裏的尊貴呢。
秦氏覺得,若論起自己的那些小姑子,嫡出的庶出的,也隻一個劉璿,能與她相媲美了。
見安陽和清陽都不太明白,秦氏一笑,提點道:「琯哥兒這話才是正經。你們是什麽人?大齊最尊貴的貴女,別人敬不敬的,倒在其次,你們又非男子,要那敬字做甚?那些不相幹的人,隻怕了,便成了。」
男人要的多,付出的便多,所以怕也要,敬也要。
而她們,天生的尊貴,若心念不多,隻要符合身份地位的自在,那隻讓人有個怕字,想自在便夠了。這是對外人。自己身邊的人,卻又不在此例。那是除了怕,還需要別的手段的。
安陽和清陽亦非笨人,秦氏這一提點,兩人都笑了起來。安陽道:「嫂嫂提點,我們亦明白了。卻是癡長明珠丫頭幾歲,反不如她看的開。」
雲朝笑:「安陽姐姐又誇我呢,我不過是太懶,不愛多想,又不會別的,隻好拿出打虎的力氣來罷了。左右我又不是男子,不用當官,也不指著好名聲擇個好婆家,不圖那好名聲,自然省事。」
說的幾人都笑。
雲朝心道,我隻是不想變態啊,好名聲這種東西,需要壓抑人性呀,一代雄才偉略如楊廣,就是這麽變態了的。為了好名聲裝逼,最後在變態的路上一路狂奔停不下腳步的例子太多,前例太慘痛,我還是當個接個如二妹妹暢兒一樣的暴力女,比較適合我這非主流的路線!
幾人正笑鬧著呢,外頭便響起劉璿的聲音:「咦,說什麽這麽開心?」
劉璿攜劉瑛進了屋。
</br>
她原是打算去接了玉林和大堂嫂小韓氏過來的,不過既答應了冀王妃秦氏早些過來幫忙,便不好再去燕家接人了,因此從秦王府出發的時候,便派了如意姑姑和蘭芝蘭草去了燕府,用王府的馬車接玉林和小韓氏。
雲朝下了車,入了後院,秦氏身邊最得用的鍾嬤嬤已經守在垂花門外等著她,因不是頭迴見,彼此都認識,鍾嬤嬤笑著行了禮,方道:「殿下快請隨奴婢進去,咱們王妃正等著呢。」
雲朝笑道:「怎是嬤嬤來接?王嫂便是這般,總太客氣,如今都有誰到了?」
她倒也不是問的旁人,不過是自己幾個王伯王叔家的姐妹並幾位公主罷了。
鍾嬤嬤一邊引著她入內,一邊笑迴道:「趙王府的兩位郡主已經到了,淮陽郡主還有幾位公主還未至。」
雲朝聽說安陽和清陽兩位堂姐已經到了,心裏倒定了些,安陽今年十五歲,正是笈年,姐妹裏又是最周到穩重的人,自己雖說是來幫冀王妃的忙的,但其實她於京城貴族圈的人並不熟悉,有安陽在一邊幫襯著,她倒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秦氏能讓安陽這麽早過來,也是知道她是個什麽德性,讓安陽來提點她呢。
雲朝進屋,就見秦氏正坐著和安陽、清陽姐妹兩說話,雲朝行了禮,笑道:「見過王嫂,安陽姐姐,清陽姐姐,我原該早些來的,偏如意姑姑說今兒來的都是美人,怕我被比的沒臉見人,非要打扮我,生生折騰了一早上,這才來的遲了些。」
秦氏笑道:「就說今兒琯哥兒叫人看了眼前一亮呢,原就是個花朵兒般的美人兒,這一打扮,更如那小仙女兒一般,我竟差點認不出來了。可見如意姑姑是個會打扮人的。要我說,你這一向也太不愛惜自己了,小姑娘家的,花一般的年紀,合該天天打扮的這麽鮮亮才好。往後就這麽著。瞧著就叫人歡喜呢。」
安陽也抿了嘴一笑,指著自己邊上的位置讓雲朝坐了:「偏你不愛坐軟轎,瞧這走的,起了薄汗了吧?嫂嫂說的是,這丫頭呀,原就生明目皓齒,最惹人愛的,偏又精心打扮,竟叫人不能直視了,若不知道的,誰會以為她才十二歲?我們家清陽還總嘰咕,說是最羨慕這丫頭的個子呢,就是我瞧了,也羨慕的很。」
清陽嘟了一下嘴,嗔道:「姐姐也說自己羨慕了,偏稍上我。明珠,我怎覺得,你又高了些?這是怎長的呢?也與我說說,你都比我高啦。」
雲朝做了個鬼臉:「偏不告訴你。」
待清陽氣的要擰她,才道:「我這都是打虎練出來的啊。」
因她打了隻老虎(其實並不是,有多少人幫忙呢),她這一向總以打虎女自居,這會兒說出來,也是炫耀了。
然而這又不是什麽好名聲兒,清陽笑話她:「你可真是傻丫頭,你若是男子,打隻老虎人家自要贊你英雄,可你是姑娘家呢,往後哪家敢……」
雲朝得意道:「我便是這個意思呀,我不愛叫人贊我,隻要人怕我就成。」
「噫,你要人怕你做甚至?」清陽奇道。
雲朝道:「自家人知道我,自然不會怕。外人我要他們贊我做甚?倒不如怕了我,我才省事呢。」
說的安陽姐妹兩個倒是一怔。
秦氏卻在心裏點頭。
怕了,怕了麻煩事兒才少啊。
她堂堂郡主,身份再尊貴不過的人兒,要那些好名聲做甚?隻要沒什麽挑戰人極限的醜聞出來,她自可一輩子橫行無忌了,她有這個資本。
要不,拿著女四書當經書教自家女兒的,都是些尋常百姓人家和自許官宦人家幹的事兒呢,勛貴和世家,可沒這樣教導女兒的。
越是身份高貴的貴女,用來約束她們的東西就越少,這才是她們真正尊貴的地方。
明珠這丫頭,看著傻淘氣,可內裏,卻是再通透不過的人兒。
她知道一力降十會,能打一耳光解決的事情,決不多說一句廢話。
她知道若不能叫人先敬著,那就先怕著,因為敬需要做的太多,怕卻隻要一招。
她不做多餘的事情,該做的卻也決不會糊塗到不做。
清醒,自持,卻又知恩重情,這才是她骨子裏的尊貴呢。
秦氏覺得,若論起自己的那些小姑子,嫡出的庶出的,也隻一個劉璿,能與她相媲美了。
見安陽和清陽都不太明白,秦氏一笑,提點道:「琯哥兒這話才是正經。你們是什麽人?大齊最尊貴的貴女,別人敬不敬的,倒在其次,你們又非男子,要那敬字做甚?那些不相幹的人,隻怕了,便成了。」
男人要的多,付出的便多,所以怕也要,敬也要。
而她們,天生的尊貴,若心念不多,隻要符合身份地位的自在,那隻讓人有個怕字,想自在便夠了。這是對外人。自己身邊的人,卻又不在此例。那是除了怕,還需要別的手段的。
安陽和清陽亦非笨人,秦氏這一提點,兩人都笑了起來。安陽道:「嫂嫂提點,我們亦明白了。卻是癡長明珠丫頭幾歲,反不如她看的開。」
雲朝笑:「安陽姐姐又誇我呢,我不過是太懶,不愛多想,又不會別的,隻好拿出打虎的力氣來罷了。左右我又不是男子,不用當官,也不指著好名聲擇個好婆家,不圖那好名聲,自然省事。」
說的幾人都笑。
雲朝心道,我隻是不想變態啊,好名聲這種東西,需要壓抑人性呀,一代雄才偉略如楊廣,就是這麽變態了的。為了好名聲裝逼,最後在變態的路上一路狂奔停不下腳步的例子太多,前例太慘痛,我還是當個接個如二妹妹暢兒一樣的暴力女,比較適合我這非主流的路線!
幾人正笑鬧著呢,外頭便響起劉璿的聲音:「咦,說什麽這麽開心?」
劉璿攜劉瑛進了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