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璿想了想,還是忍不住道:「你就真捨得?就為了燕家?」
要知道,封地的收入,那是她們未來生活的根本啊,這丫頭竟然就這樣舍了出去。
雲朝笑嗔了她一眼:「我又不是真傻大方,朔、並二州,說起來是兩州,其實也不過是五縣,地方偏北,單論一縣稅賦,如何能與地處江北的米魚之鄉盱城縣比?且盱城縣經運河,一年的稅賦足可抵兩州的一半,我又能虧多少?最重要的是,阿姐,封地的年供,我其實從未曾放在眼中。我若真想賺銀子,隻要給我時間,又有多少銀子賺不迴來?我大概未與你說過,光我在盱城縣的兩個食肆加上兩個點心鋪子的收入,一年便有近兩萬銀子,這還是開了不足一年的成績。至於為什麽請換封地,倒不是為了燕家,卻是為農耕之事,這個阿姐你也不懂,我便是說了,你也不會有興趣的。」
其實雲朝沒說的是,油坊和紙坊的收入,更是遠高於食肆和點心鋪子。
她從前做這些,完全是因為想賺銀子,之前窮怕了。但進京這些日子,她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的認識很清醒。她不能永遠都靠別人,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她得有她自己的勢力才行。
尤其是知道寧榮大長公主的事跡,並且見過這位傳奇人物後,雲朝想的更多。她對自己,也有了個模糊的大概規劃。她和寧榮大長公主所生的時代不同,所以能走的路,當然也不同。
她要走另外一條路。殊途同歸,她相信自己一樣能走到寧榮大長公主所擁有的高度,甚至可以做的更好,站的更高。每一個時代的環境雖然不同,但機遇卻是同等的。
可惜她不能在京城待太久,而京城,真是個好地方啊,雲朝覺得,就這麽迴去,著實有些遺憾。又笑著問劉璿:「阿姐想不想賺點脂粉錢?」
劉璿從出生到現在,從未缺過銀子,她又沒有兄弟需要扶持,對生活惟一的追求,不過是自在兩字,不過看雲朝兩眼放光的樣子,便道:「你有什麽想法,但說就是。」
雲朝能和她說什麽?這位是萬事不操心的,而她還要迴去盱城縣呢。
其實秦氏倒是個好合作對象。
但她可以與秦氏交好,因為劉玦是兄長,秦氏是嫂子,小姑子與秦子交好,這是親情,然而合作做生意,卻是另外一迴事了。
雖然劉璿暗示過她,衛皇後對劉玦還算滿意,若幾個皇子爭儲,劉玦的勝算更大,但雲朝可不想找死,現在就讓人貼上冀王黨的標籤。
她得從別的地方想辦法才成。
不過到時候,可以拉劉璿下水,分她一股,這位的腿,才是沒有隱患的金大腿呢。
雲朝笑道:「我想在京城開個酒樓,不過我也知道阿姐是個凡事不操心的,迴頭我找了妥當的人合作,分給阿姐一股,阿姐出點銀子做成本就成,以後隻管等著分銀子就成了。放心,你妹妹我,從不做虧本的生意,不敢說大賺,但妹妹卻是可以保證,賺的銀子足夠你一年脂粉開銷的。」
劉璿咳了一聲,擔憂道:「那個,琯哥兒呀,你不會是……對徐世子有什麽怨氣吧?」
京城的第一酒樓,可是越國公府的濟滄樓,她想開酒樓,可不就有和徐萇楚打擂台的意思?
雲朝白了她一眼:「我就是對徐世子有意見,我難不成還能對秦姐姐有意見?你可真能想,我是你妹妹!再則,我若真有什麽想法,也不會讓我父王主動去越國公府談退親的事了。徐世子縱然不錯,但我何至於把個老男人當寶?」
劉璿:……你家小十叔,貌似和人徐世子同年,徐世子是老男人,你小十叔又是什麽?
劉璿懶得理她。轉過話題道:「你舅舅舅母過些天便要迴幽州了,等他們走了,你總不好繼續住在輔國公府,迴頭還是搬迴昭華殿吧,你不在宮裏,我一個人怪無趣的。」
雲朝可不想進宮,打個哈哈,便糊弄了過去。
兩人正說話,三公主劉瑛聽說雲朝過來,也過來竄門,三人又閑聊了一會兒,雲朝見天色不早,去了衛皇後那裏辭行。
才一迴輔國公府,宮裏便送了給雲朝的賞賜過來。
京城的豪門人眼裏,這便是天啟帝對的態度,以為是雲朝退親的事,天啟帝在給最疼愛的侄女撐腰呢。哪裏知道,這不過是天啟帝因為封地的事,讓侄女吃了虧,在補償侄女。至於退親之事,徐萇楚雖好,還不至於讓這位至尊覺得,他不能給侄女找個更好的夫婿,再加上侄女自己無所謂,所以天啟帝根本就沒把他侄女退親的事,放在心上。
但越國公府裏,卻翻了天。
越國公府的繼室夫人戚氏正和迴來的越國公告狀:「國公爺,這迴怕是聖上也惱了咱們家呢,世子鬧的這事兒,丟了咱們家的臉是小,隻怕……您還是想個法子吧。」
「出了什麽事?」越國公徐榮皺眉道。老實說他對自己的長子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他更疼愛繼生所生的次子。而且長子有秦王府這門姻親,將來越國公府便能得到秦王府的扶持,是以當初原配夫人還未去世時,給兒子定的這門親事,他是相當滿意的,哪怕戚氏在他麵前念哪過很多次,說什麽明珠郡主嬌縱,不適合做當家主母,徐榮都未放在心上。
明珠郡主可是宗室女裏的頭一份,除了璿璣公主,別的公主都與她沒法比,再有劉瑜這個兄長在,她不適合做當家主母又如何?難道劉瑜將來對嫡親的外甥會不看顧?秦王府的權勢在,別說明珠郡主隻是驕縱些,就是一無事處,這親也做得。再說了,哪個貴女不驕縱?
從前越國公還當明珠是個沒用的,結果出了榮國公府陳家二小子的事,徐榮反倒覺得,明珠郡主有勇有謀,她是天之驕女,要的,便是這份氣度。霸道些又如何?真箇叫人欺負了,隻知道哭,徐榮才失望。
</br>
要知道,封地的收入,那是她們未來生活的根本啊,這丫頭竟然就這樣舍了出去。
雲朝笑嗔了她一眼:「我又不是真傻大方,朔、並二州,說起來是兩州,其實也不過是五縣,地方偏北,單論一縣稅賦,如何能與地處江北的米魚之鄉盱城縣比?且盱城縣經運河,一年的稅賦足可抵兩州的一半,我又能虧多少?最重要的是,阿姐,封地的年供,我其實從未曾放在眼中。我若真想賺銀子,隻要給我時間,又有多少銀子賺不迴來?我大概未與你說過,光我在盱城縣的兩個食肆加上兩個點心鋪子的收入,一年便有近兩萬銀子,這還是開了不足一年的成績。至於為什麽請換封地,倒不是為了燕家,卻是為農耕之事,這個阿姐你也不懂,我便是說了,你也不會有興趣的。」
其實雲朝沒說的是,油坊和紙坊的收入,更是遠高於食肆和點心鋪子。
她從前做這些,完全是因為想賺銀子,之前窮怕了。但進京這些日子,她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的認識很清醒。她不能永遠都靠別人,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她得有她自己的勢力才行。
尤其是知道寧榮大長公主的事跡,並且見過這位傳奇人物後,雲朝想的更多。她對自己,也有了個模糊的大概規劃。她和寧榮大長公主所生的時代不同,所以能走的路,當然也不同。
她要走另外一條路。殊途同歸,她相信自己一樣能走到寧榮大長公主所擁有的高度,甚至可以做的更好,站的更高。每一個時代的環境雖然不同,但機遇卻是同等的。
可惜她不能在京城待太久,而京城,真是個好地方啊,雲朝覺得,就這麽迴去,著實有些遺憾。又笑著問劉璿:「阿姐想不想賺點脂粉錢?」
劉璿從出生到現在,從未缺過銀子,她又沒有兄弟需要扶持,對生活惟一的追求,不過是自在兩字,不過看雲朝兩眼放光的樣子,便道:「你有什麽想法,但說就是。」
雲朝能和她說什麽?這位是萬事不操心的,而她還要迴去盱城縣呢。
其實秦氏倒是個好合作對象。
但她可以與秦氏交好,因為劉玦是兄長,秦氏是嫂子,小姑子與秦子交好,這是親情,然而合作做生意,卻是另外一迴事了。
雖然劉璿暗示過她,衛皇後對劉玦還算滿意,若幾個皇子爭儲,劉玦的勝算更大,但雲朝可不想找死,現在就讓人貼上冀王黨的標籤。
她得從別的地方想辦法才成。
不過到時候,可以拉劉璿下水,分她一股,這位的腿,才是沒有隱患的金大腿呢。
雲朝笑道:「我想在京城開個酒樓,不過我也知道阿姐是個凡事不操心的,迴頭我找了妥當的人合作,分給阿姐一股,阿姐出點銀子做成本就成,以後隻管等著分銀子就成了。放心,你妹妹我,從不做虧本的生意,不敢說大賺,但妹妹卻是可以保證,賺的銀子足夠你一年脂粉開銷的。」
劉璿咳了一聲,擔憂道:「那個,琯哥兒呀,你不會是……對徐世子有什麽怨氣吧?」
京城的第一酒樓,可是越國公府的濟滄樓,她想開酒樓,可不就有和徐萇楚打擂台的意思?
雲朝白了她一眼:「我就是對徐世子有意見,我難不成還能對秦姐姐有意見?你可真能想,我是你妹妹!再則,我若真有什麽想法,也不會讓我父王主動去越國公府談退親的事了。徐世子縱然不錯,但我何至於把個老男人當寶?」
劉璿:……你家小十叔,貌似和人徐世子同年,徐世子是老男人,你小十叔又是什麽?
劉璿懶得理她。轉過話題道:「你舅舅舅母過些天便要迴幽州了,等他們走了,你總不好繼續住在輔國公府,迴頭還是搬迴昭華殿吧,你不在宮裏,我一個人怪無趣的。」
雲朝可不想進宮,打個哈哈,便糊弄了過去。
兩人正說話,三公主劉瑛聽說雲朝過來,也過來竄門,三人又閑聊了一會兒,雲朝見天色不早,去了衛皇後那裏辭行。
才一迴輔國公府,宮裏便送了給雲朝的賞賜過來。
京城的豪門人眼裏,這便是天啟帝對的態度,以為是雲朝退親的事,天啟帝在給最疼愛的侄女撐腰呢。哪裏知道,這不過是天啟帝因為封地的事,讓侄女吃了虧,在補償侄女。至於退親之事,徐萇楚雖好,還不至於讓這位至尊覺得,他不能給侄女找個更好的夫婿,再加上侄女自己無所謂,所以天啟帝根本就沒把他侄女退親的事,放在心上。
但越國公府裏,卻翻了天。
越國公府的繼室夫人戚氏正和迴來的越國公告狀:「國公爺,這迴怕是聖上也惱了咱們家呢,世子鬧的這事兒,丟了咱們家的臉是小,隻怕……您還是想個法子吧。」
「出了什麽事?」越國公徐榮皺眉道。老實說他對自己的長子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他更疼愛繼生所生的次子。而且長子有秦王府這門姻親,將來越國公府便能得到秦王府的扶持,是以當初原配夫人還未去世時,給兒子定的這門親事,他是相當滿意的,哪怕戚氏在他麵前念哪過很多次,說什麽明珠郡主嬌縱,不適合做當家主母,徐榮都未放在心上。
明珠郡主可是宗室女裏的頭一份,除了璿璣公主,別的公主都與她沒法比,再有劉瑜這個兄長在,她不適合做當家主母又如何?難道劉瑜將來對嫡親的外甥會不看顧?秦王府的權勢在,別說明珠郡主隻是驕縱些,就是一無事處,這親也做得。再說了,哪個貴女不驕縱?
從前越國公還當明珠是個沒用的,結果出了榮國公府陳家二小子的事,徐榮反倒覺得,明珠郡主有勇有謀,她是天之驕女,要的,便是這份氣度。霸道些又如何?真箇叫人欺負了,隻知道哭,徐榮才失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