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三看看桌邊給自己舀稀飯的媳婦問:「你說,爹能找我們兄弟幾個啥事?」
宋三嫂更是茫然:「這,我哪能知道,吃飯吧,不早了,等中午不就知道啦。」
黃豆看看爹又看看娘,心裏想,我知道啊,但是我就是不說!
黃老漢家的會議開的很成功,一家二十口人,十歲以上的男人們在堂屋。
為什麽要十歲以上呢,因為老叔隻有十歲呀!
老叔雖然小,輩分高,這樣的家庭會議離了他還真不行。
女人們在東西兩間房裏做針線閑談,也傾耳聽著堂屋的動靜。孩子們卻管不了那麽多,歡天喜地在院子裏的樹下吃瓜果玩遊戲。
家庭會議主題隻有一個,老四黃來貴租的房子,房東要賣,黃老漢想給四兒子買下來。三十六兩白銀,這不是誰家都能拿得出來的,所以把兒子們喊來集資。
當初老四結婚,得了家裏最後一套房子,也就是黃老漢他們現在住的房子。
黃老漢原本準備緩兩年,攢了錢給老五蓋屋的。
後來,老四去了鎮上租了房子,老五的房子一直拖著沒蓋。
現在既然老四要在鎮上買,老五的房那就不蓋了,以後結婚,完全可以用他四哥的房子。
當初,黃老漢出海迴來,一溜蓋了四棟房子,房子全部是石頭壘成的,蓋得瓷實,不出意外,幾十年風雨都不會垮,一般人家蓋房沒那麽大代價,都是土磚夯得牆。
給老五蓋屋預備的12兩銀子拿出來,還差24兩。兄弟五個,除了黃老四,一家四兩,老五黃寶貴沒結婚,還小,這四兩黃老漢替小兒子出。
12+16=28
黃老漢貼補四兒子二兩,湊齊三十兩,還差六兩就由老四黃來貴自己解決。
幾個哥哥彼此看看,老大黃榮貴說:「小弟還小,又沒成家,這個錢不用出,我們兄弟三平攤了。」
老二老三都點頭附和,是的,我們兄弟三平攤。
黃老漢擺擺手,喝一口茶:「你弟弟雖然小,但是兄弟就是兄弟,不能因為他小就讓著他。該他出的,他必須得出,他沒錢,不是還有爹娘嗎。」
「再說,這個錢不是白出,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以後老四掙了錢是要還的,這個我們得寫上,老四把三個哥哥錢都還了,老四房子留給老五,鎮上房子就是他們倆口子的,不還,房子就是公共的。」
說完,黃老漢看了看還在懵逼狀態的黃老四:「老四,你說呢。」
黃老四激動的都哆嗦了,他沒想到他爹竟然給他在鎮子上買房子。還給他規劃好了,開個小飯館。
在鎮上買房子,這是他從來沒想過的事情。
他知道,這是爹在幫他,兄弟們在幫他,三十六兩買棟宅子,如果讓他地裏刨食,得掙大半輩子。現在房子幫他買了,做什麽營生也規劃好了,隻要倆口子好好幹,肯定能把兄弟們的錢還上。
黃老四點頭:「謝謝爹娘,謝謝大哥大嫂,謝謝二哥二嫂,謝謝三哥三嫂,謝謝小弟。我一定好好幹,一定把錢都給兄弟們還上。」
很快,村裏人就知道了黃家在鎮上買了棟宅子,還開了個小飯館。
這件事,簡直是震驚了村裏所有人家,要知道在這個物質還很匱乏的年代,能養活一家老小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去鎮上買房子,就意味黃老四一家子,已經一隻腳從泥地裏拔了出來。
黃家一大家子卻很平靜,該下地的下地,該上學的上學,就好像風吹過湖麵,蕩起一片漣漪,又安靜了下來。
黃豆陪著大姐二姐去鎮子上住了一個多禮拜,四嬸開的鋪子買早點,中午做快餐,主要客源是碼頭上的工人,晚上也有夜市小吃。
小姐妹三個去給四嬸幫忙,等四嬸理順了她們再迴來。
開業這天是逢集,天一亮,東院牆開的兩扇門一開,鞭炮一放,就算開業了。
兩間屋裏刷了白,靠南打了一個櫃台,櫃台裏堆著兩缸散酒。櫃台邊靠門有一個小灶台,安了一張定製的平底大鍋。
東西牆兩邊靠牆各擺著六張長條桌子,每張桌子配兩張長條凳。
要是同批客人多,兩張桌子一拚就是一張方桌。
早上,店裏有手擀麵,有饅頭包子稀飯,還有生煎包。
生煎包就是櫃台旁邊的平底鍋做的,一鍋煎出來,鍋蓋一揭,滿屋飄香。
為了定做這口鍋,黃豆就差和老叔翻臉了。老叔讓她老老實實做點包子饅頭就行,黃豆不願意,非要定製一口平底鍋,還要大的。
老叔說:「你知道一口鍋要多少錢嗎,還要定製的,還要大,鍋底還要平。」
黃豆沒說話,迴家叫黃桃準備麵粉,準備包生煎包。
漲好的粉絲,切碎的蔥薑,調好的肥多瘦肉少的豬肉餡,一大勺熬好的豬油。
包好包子,一個一個放到鍋裏用油煎,撒上芝麻,出鍋後,香氣撲鼻,老叔嘴被生煎包堵住了。黃老漢第二天就去鎮上,讓黃老四去定製平底大鍋。
中午有快餐,店裏每日隻做三四樣當季蔬菜,麻婆豆腐,紅燒雞塊,蘿卜肉丸子,魚。
原本老叔還說加個紅燒肉,黃豆拒絕了,成本太高,她定位的是薄利多銷,不過紅燒肉一個星期可以做一次,定時定量。
晚上,和早上沒什麽區別,包子饅頭稀飯生煎包,不過有客人要炒菜也可以,單獨點,沒有中午的快餐。
黃豆才五歲,但是備不住她點子多。加上做菜手藝好的黃桃,勤快穩重的黃米,姐妹三人簡直成了四嬸的左膀右臂加一個大腦。
第一天,開業大吉,生意不錯,得虧黃豆的宣傳,她請老叔私塾裏的同學給寫了六十張廣告單,代價就是一人兩個生煎包。
宋三嫂更是茫然:「這,我哪能知道,吃飯吧,不早了,等中午不就知道啦。」
黃豆看看爹又看看娘,心裏想,我知道啊,但是我就是不說!
黃老漢家的會議開的很成功,一家二十口人,十歲以上的男人們在堂屋。
為什麽要十歲以上呢,因為老叔隻有十歲呀!
老叔雖然小,輩分高,這樣的家庭會議離了他還真不行。
女人們在東西兩間房裏做針線閑談,也傾耳聽著堂屋的動靜。孩子們卻管不了那麽多,歡天喜地在院子裏的樹下吃瓜果玩遊戲。
家庭會議主題隻有一個,老四黃來貴租的房子,房東要賣,黃老漢想給四兒子買下來。三十六兩白銀,這不是誰家都能拿得出來的,所以把兒子們喊來集資。
當初老四結婚,得了家裏最後一套房子,也就是黃老漢他們現在住的房子。
黃老漢原本準備緩兩年,攢了錢給老五蓋屋的。
後來,老四去了鎮上租了房子,老五的房子一直拖著沒蓋。
現在既然老四要在鎮上買,老五的房那就不蓋了,以後結婚,完全可以用他四哥的房子。
當初,黃老漢出海迴來,一溜蓋了四棟房子,房子全部是石頭壘成的,蓋得瓷實,不出意外,幾十年風雨都不會垮,一般人家蓋房沒那麽大代價,都是土磚夯得牆。
給老五蓋屋預備的12兩銀子拿出來,還差24兩。兄弟五個,除了黃老四,一家四兩,老五黃寶貴沒結婚,還小,這四兩黃老漢替小兒子出。
12+16=28
黃老漢貼補四兒子二兩,湊齊三十兩,還差六兩就由老四黃來貴自己解決。
幾個哥哥彼此看看,老大黃榮貴說:「小弟還小,又沒成家,這個錢不用出,我們兄弟三平攤了。」
老二老三都點頭附和,是的,我們兄弟三平攤。
黃老漢擺擺手,喝一口茶:「你弟弟雖然小,但是兄弟就是兄弟,不能因為他小就讓著他。該他出的,他必須得出,他沒錢,不是還有爹娘嗎。」
「再說,這個錢不是白出,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以後老四掙了錢是要還的,這個我們得寫上,老四把三個哥哥錢都還了,老四房子留給老五,鎮上房子就是他們倆口子的,不還,房子就是公共的。」
說完,黃老漢看了看還在懵逼狀態的黃老四:「老四,你說呢。」
黃老四激動的都哆嗦了,他沒想到他爹竟然給他在鎮子上買房子。還給他規劃好了,開個小飯館。
在鎮上買房子,這是他從來沒想過的事情。
他知道,這是爹在幫他,兄弟們在幫他,三十六兩買棟宅子,如果讓他地裏刨食,得掙大半輩子。現在房子幫他買了,做什麽營生也規劃好了,隻要倆口子好好幹,肯定能把兄弟們的錢還上。
黃老四點頭:「謝謝爹娘,謝謝大哥大嫂,謝謝二哥二嫂,謝謝三哥三嫂,謝謝小弟。我一定好好幹,一定把錢都給兄弟們還上。」
很快,村裏人就知道了黃家在鎮上買了棟宅子,還開了個小飯館。
這件事,簡直是震驚了村裏所有人家,要知道在這個物質還很匱乏的年代,能養活一家老小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去鎮上買房子,就意味黃老四一家子,已經一隻腳從泥地裏拔了出來。
黃家一大家子卻很平靜,該下地的下地,該上學的上學,就好像風吹過湖麵,蕩起一片漣漪,又安靜了下來。
黃豆陪著大姐二姐去鎮子上住了一個多禮拜,四嬸開的鋪子買早點,中午做快餐,主要客源是碼頭上的工人,晚上也有夜市小吃。
小姐妹三個去給四嬸幫忙,等四嬸理順了她們再迴來。
開業這天是逢集,天一亮,東院牆開的兩扇門一開,鞭炮一放,就算開業了。
兩間屋裏刷了白,靠南打了一個櫃台,櫃台裏堆著兩缸散酒。櫃台邊靠門有一個小灶台,安了一張定製的平底大鍋。
東西牆兩邊靠牆各擺著六張長條桌子,每張桌子配兩張長條凳。
要是同批客人多,兩張桌子一拚就是一張方桌。
早上,店裏有手擀麵,有饅頭包子稀飯,還有生煎包。
生煎包就是櫃台旁邊的平底鍋做的,一鍋煎出來,鍋蓋一揭,滿屋飄香。
為了定做這口鍋,黃豆就差和老叔翻臉了。老叔讓她老老實實做點包子饅頭就行,黃豆不願意,非要定製一口平底鍋,還要大的。
老叔說:「你知道一口鍋要多少錢嗎,還要定製的,還要大,鍋底還要平。」
黃豆沒說話,迴家叫黃桃準備麵粉,準備包生煎包。
漲好的粉絲,切碎的蔥薑,調好的肥多瘦肉少的豬肉餡,一大勺熬好的豬油。
包好包子,一個一個放到鍋裏用油煎,撒上芝麻,出鍋後,香氣撲鼻,老叔嘴被生煎包堵住了。黃老漢第二天就去鎮上,讓黃老四去定製平底大鍋。
中午有快餐,店裏每日隻做三四樣當季蔬菜,麻婆豆腐,紅燒雞塊,蘿卜肉丸子,魚。
原本老叔還說加個紅燒肉,黃豆拒絕了,成本太高,她定位的是薄利多銷,不過紅燒肉一個星期可以做一次,定時定量。
晚上,和早上沒什麽區別,包子饅頭稀飯生煎包,不過有客人要炒菜也可以,單獨點,沒有中午的快餐。
黃豆才五歲,但是備不住她點子多。加上做菜手藝好的黃桃,勤快穩重的黃米,姐妹三人簡直成了四嬸的左膀右臂加一個大腦。
第一天,開業大吉,生意不錯,得虧黃豆的宣傳,她請老叔私塾裏的同學給寫了六十張廣告單,代價就是一人兩個生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