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這麽貴啊,怎麽這陶丘城的客棧比那衛都的客棧還貴啊。”
“嗬嗬,那衛都雖為城都,但怎能和陶丘相比,這陶丘可是天下富庶的地方啊。”
“這,這,我得問問師父才行。”子墨吐了下舌頭,返身去找赤鬆子。
“師父,這裏的房費好貴,連那最下等的客房也要八錢,要不我們還是換一家吧。”
“不換了,不換了,就這家,去要下上等的客房,今天就讓你見識一番。”
“好吧。”子墨領命迴到櫃台前,向掌櫃要了間上等客房。
將行李包裹放好後,師徒二人決定先出去轉轉,見一見這曹國舊都之風。
行走在街頭,看著那熙熙攘攘的過往商人,再看看那琳琅滿目的店麵,其種類之多涵蓋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麵,小販的叫賣聲,客商的討價聲,熱鬧非凡,真是城與城不可比。但另有一發現卻驚呆人眼,滿街的店鋪,不論是賣布,還是賣酒,亦或是賣糧食、賣牲畜,都會看到幾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陶朱公”三個字。那“少伯”二字也是多有出現。
這陶朱公何許人也?生意做得如此廣,涉及各個領域。師徒二人也是心中好奇。看來在這陶丘城也唯有那少伯能與其略爭高下了,其他商家無一是其對手,絕對的壟斷。
心中好奇,自會打聽。
師徒二人來到一個賣酒的店前,赤鬆子向那店掌櫃叫道:“掌櫃的!請打一壺酒來!”
那掌櫃的正坐在竹椅上閉目養神,聞聽有客買酒,笑嗬嗬的走上前來:“客官,您是要哪種酒?小店有三種酒賣,高粱酒、黍米酒,還有那果酒。”
“那就來高粱酒吧。”
“好嘞,高粱酒一壺!你提好!”那掌櫃的麻利的打了一壺酒遞給赤鬆子。
“掌櫃的,我們乃是外地過來的,看到這城有個怪像,怎麽好多店鋪都是那陶朱公的名字,這是怎麽迴事?”
一聽赤鬆子提到陶朱公,那掌櫃眼中頓顯不忿之色:“這個陶朱公也不知是從哪來的,去年間至此,來此之後,大肆購買了酒樓、客棧,後來又買了各色商鋪,也不知他哪來的那麽多錢,哼!可這麽一來,卻是搶了我們好多生意,著實可惡!”
“哦?那難道地方官員不管麽?”
“管?那地方官員倒是想管,可是管來管去,現在成了陶朱公的座上賓!”
“嗯!這人確實有本事。我也隻是好奇問問,行了,不打擾您啦。”
離開那酒鋪,又向前走去,走走停停,又來到一間糧鋪,那糧鋪掛著幌子“少伯糧莊”前,邁步走了進去。
那裏麵正有兩個客商在與掌櫃的討價還價。
“掌櫃的,這米,我可是從雎陽托人從王宮中弄來的,乃是上等好米,你得多加些價錢才是。”一個客商說道。
“掌櫃的,我這米也不賴,乃是從而曲阜運來,那曲阜你可知道,那是孔子的家鄉,出賢人的地方,而且又經過這麽遠的路程,你也得給我加些價格才是。”另外一個客商也說道。
聽這兩客商的意思,是這少伯糧莊想兩個客商的貨都要,那客商要起價。
卻見那掌櫃嘿嘿一笑,說道:“您二位應該也是經常往來這陶丘的,不滿二位,這段時間不斷有客商前來賣米,都是為趕這青黃不接之際賺個好價錢,可是我家老板說了,做生意不能為富不仁,此時正是那百姓艱苦之時,我們這些做生意的也要考慮百姓的艱難,故此定了一個價,陶丘城的糧價要保持平穩,這樣一來,外來售糧的客商價格也隻有壓價,而不會漲價。”這掌櫃的看了二人一眼,“這還是看您二位的糧確實不錯,才給了那麽高的進價,否則還要低一些才是。您二位再琢磨一下,若是願意,咱這就卸貨,若是不願,您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如何?”
“我們辛辛苦苦從那麽遠的地方運糧過來不就是為賣個好價麽,可這還跟其他小城差不多,豈不是虧本的買賣,走,我去其他糧鋪再看看,不信我就賣不出好價!”
“走!”
這二位一見價格談不攏,這就轉身要走。
“那好,二位慢走哎!”掌櫃的禮貌性說了一句,看那二位快要走出大門,又補了一句,“另外再提醒二位一下,這陶丘城的糧鋪都是一家的,去了其他家也是一樣的,要想賣高價,那就得去別的城了!”
這後麵的一句真是語出驚人,頓時將那二位客商給驚住了,張著大嘴慢慢轉過身來,看著掌櫃:“你說的可是真的?”
“當然,你們不信可以自己去問。”
兩人麵麵相覷,慘然一笑:“看來我們的糧在這陶丘是沒得賺了,這番虧大了呀!”二人一跺腳,“也罷,既然掌櫃你這麽說,想來是真的,我們也就不再浪費腿腳,那糧就虧本讓給你吧!”
赤鬆子與子墨在一旁聽的也是暗暗驚訝,這陶丘城糧鋪也有三五家,掛的幌子要不是少伯,要不是陶朱公,再沒有其他名字,按這掌櫃的意思,也就是說少伯也就是陶朱公,陶朱公也就是少伯,再想想滿城的各式掛滿少伯、陶朱公的店鋪,原來也隻是迷惑外人的幌子罷了,根本上就是一家的。
這番一分析卻是驚人,那陶朱公亦或是少伯,他的生意占據了陶丘城的八成,太恐怖了!
待那二位客商賣完糧食離去,赤鬆子走上前來,向那掌櫃的一抱拳:“掌櫃的,老夫這廂有禮了!”
“客氣了,二位。看您二位進來這麽久,也不提賣糧也不提買糧,莫非有其他事不成?”
“實不相瞞,我師徒二人雲遊至此,在那街上看到大小店鋪多是掛以陶朱公或少伯之稱,及至剛才您提到這二者本是一家,我等想知,您這老板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誰?不知掌櫃可否相告,也請掌櫃放心我等無惡意。”
那個時代的人話語真實,既然說沒有惡意,那別人就會當真,而不似現在的人,即便信誓旦旦,也當不得真。
掌櫃的聽了,笑著說道:“我看二位也不似不良之人,其實也沒什麽不可說,我家主人,乃是楚國宛地(河南南陽)人,曾為越國大夫,尊號上範下蠡,字少伯。這陶朱公乃是主人的號。”
“範蠡?這名字怎麽聽的這麽耳熟。”赤鬆子低聲念到,“範蠡,勾踐,越女,西施。我想起來了,原來是他,哈哈。”
那掌櫃的詫異的看著赤鬆子:“老先生,您認識我家主人?”
“不曾見過,不過我曾聽一小友談及過他,是個人物!”赤鬆子笑著說道,“可否請掌櫃代為通報下,就說故人計然長者來此,看他是否方便相見。”
那掌櫃一聽,這老者是主人故友的長輩,趕忙來到櫃台外,施大禮:“不知老先生是主人的相識,這番告罪了,我這就去告知主人,請老先生和這位小哥上坐。”
又請下麵的小廝遞上茶水,方整理了下衣裳,疾步去那主人家。
此時那範蠡正煮著一壺茶,一邊品茶,一邊讀者竹簡,雖頜下長須,鬢角長發有些發白,略顯清瘦,但整個人十分精神,二目炯炯有神,給人一種十分幹練,沉穩,睿智的感覺。
那掌櫃經門童通稟,小跑來到跟前,向範蠡施禮:“主人,薛平有事相稟!”
“且說來!”聲音平和但自有一股威嚴。
“今日糧鋪來了兩位客人,一老一少,在此之前,還有兩位糧商。”這掌櫃的就將剛才所發生的講述了一遍,完了之後補充道,“那老先生說是您的一位故友的長者。”
“哦?故友的長者,可有說哪位故友?”範蠡放下竹簡,二目盯著掌櫃問道。
“說是計然,而且還嘀咕了幾個人的名字。”
“是老師的長者!”範蠡騰的一下站起身來,“難道是老子?可是師祖已多年不見,連老師也許久未成見其。快快說來,他都說了誰的名字?”
那掌櫃連忙迴道:“有主人的名字,還有越王勾踐,越女,西施。”
“奇了怪,這老者竟還知道越女和西施,究竟是何人?”範蠡踱步徘徊了幾趟,然後抬頭對掌櫃道,“速速帶我去見他。”
跟隨著糧鋪掌櫃來到糧鋪,就見那一張客桌邊坐著兩人,一位老者,雖身穿麻布衣,但卻猶如神王貴族一般,自有一股氣勢;一位少年,也穿麻布衣,微黑的麵孔,五官菱角分明。都不認識。範蠡頓了一下,略作思索,緊接著快步上前,一抱拳,做了個揖,“在下範少伯,不知老人家如何稱唿?”
赤鬆子放下茶杯,坐在椅子上上下打量了一下範蠡,微笑著說道:“老夫赤鬆子是也。”
“赤鬆子?”範蠡腦海中快速搜尋以前見過或聽聞的人物名稱,都沒有一個叫赤鬆子的,遂再次施禮,“恕少伯少見,不曾聽說您的大名,適才聽糧鋪掌櫃說,您是文子的長者?”
“正是,那文子曾向我請教了些知識,我看其有些悟性,遂點撥了一些。”赤鬆子道。
“請老先生恕在下無禮之問,少伯曾聽文子說過,他的老師乃是老子,不知您與老子是何關係?”
“嗬嗬,非老夫托大,那老子也是我的晚輩。”
這麽一說可不要緊,那範蠡可是大吃一驚,別人不知,他可是知道的,那老子乃是周靈王時期出生的人物,距今已過百年,而這老者又說是老子的長者,那豈不是說這老者至少是百歲開外的年齡,是真?是假?是真,那這老者豈不是傳說中的仙人。是假,那其此來有何目的?
範蠡心中犯了嘀咕,大腦快速轉動。轉頭示意了下糧鋪掌櫃先退下,關上房門,範蠡再次抱拳,“老先生可有方法證明您既是文子的長輩也是老子的長輩?”
“嗬嗬,證明是老子的長輩,證了你也不知真假,還是說那文子吧。”赤鬆子笑著道,“文子收你為徒授你知識時,曾對你說過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可有?”
那範蠡一聽此話,頓時驚了一身冷汗。這確實是文子所說,一次偶然機會,範蠡遇見雲遊越國的文子計然,那文子比範蠡要小二十三歲,雙方初一交流,範蠡就發現這文子雖外表貌似平庸、愚鈍但實際博學多才,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談話中善於從事物剛開始發生露出倪端時,就能知道事物的發展規律,知道別人的想法。範蠡為文子風采所拜服,遂拜其為師,學治國之道,當時自己已在越國為大夫,見文子如此學識淵博,想將其推薦給越王勾踐,可文子卻說那勾踐“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若是非要推薦也可,自己隻做一名小官即可。
“嗬嗬,那衛都雖為城都,但怎能和陶丘相比,這陶丘可是天下富庶的地方啊。”
“這,這,我得問問師父才行。”子墨吐了下舌頭,返身去找赤鬆子。
“師父,這裏的房費好貴,連那最下等的客房也要八錢,要不我們還是換一家吧。”
“不換了,不換了,就這家,去要下上等的客房,今天就讓你見識一番。”
“好吧。”子墨領命迴到櫃台前,向掌櫃要了間上等客房。
將行李包裹放好後,師徒二人決定先出去轉轉,見一見這曹國舊都之風。
行走在街頭,看著那熙熙攘攘的過往商人,再看看那琳琅滿目的店麵,其種類之多涵蓋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麵,小販的叫賣聲,客商的討價聲,熱鬧非凡,真是城與城不可比。但另有一發現卻驚呆人眼,滿街的店鋪,不論是賣布,還是賣酒,亦或是賣糧食、賣牲畜,都會看到幾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陶朱公”三個字。那“少伯”二字也是多有出現。
這陶朱公何許人也?生意做得如此廣,涉及各個領域。師徒二人也是心中好奇。看來在這陶丘城也唯有那少伯能與其略爭高下了,其他商家無一是其對手,絕對的壟斷。
心中好奇,自會打聽。
師徒二人來到一個賣酒的店前,赤鬆子向那店掌櫃叫道:“掌櫃的!請打一壺酒來!”
那掌櫃的正坐在竹椅上閉目養神,聞聽有客買酒,笑嗬嗬的走上前來:“客官,您是要哪種酒?小店有三種酒賣,高粱酒、黍米酒,還有那果酒。”
“那就來高粱酒吧。”
“好嘞,高粱酒一壺!你提好!”那掌櫃的麻利的打了一壺酒遞給赤鬆子。
“掌櫃的,我們乃是外地過來的,看到這城有個怪像,怎麽好多店鋪都是那陶朱公的名字,這是怎麽迴事?”
一聽赤鬆子提到陶朱公,那掌櫃眼中頓顯不忿之色:“這個陶朱公也不知是從哪來的,去年間至此,來此之後,大肆購買了酒樓、客棧,後來又買了各色商鋪,也不知他哪來的那麽多錢,哼!可這麽一來,卻是搶了我們好多生意,著實可惡!”
“哦?那難道地方官員不管麽?”
“管?那地方官員倒是想管,可是管來管去,現在成了陶朱公的座上賓!”
“嗯!這人確實有本事。我也隻是好奇問問,行了,不打擾您啦。”
離開那酒鋪,又向前走去,走走停停,又來到一間糧鋪,那糧鋪掛著幌子“少伯糧莊”前,邁步走了進去。
那裏麵正有兩個客商在與掌櫃的討價還價。
“掌櫃的,這米,我可是從雎陽托人從王宮中弄來的,乃是上等好米,你得多加些價錢才是。”一個客商說道。
“掌櫃的,我這米也不賴,乃是從而曲阜運來,那曲阜你可知道,那是孔子的家鄉,出賢人的地方,而且又經過這麽遠的路程,你也得給我加些價格才是。”另外一個客商也說道。
聽這兩客商的意思,是這少伯糧莊想兩個客商的貨都要,那客商要起價。
卻見那掌櫃嘿嘿一笑,說道:“您二位應該也是經常往來這陶丘的,不滿二位,這段時間不斷有客商前來賣米,都是為趕這青黃不接之際賺個好價錢,可是我家老板說了,做生意不能為富不仁,此時正是那百姓艱苦之時,我們這些做生意的也要考慮百姓的艱難,故此定了一個價,陶丘城的糧價要保持平穩,這樣一來,外來售糧的客商價格也隻有壓價,而不會漲價。”這掌櫃的看了二人一眼,“這還是看您二位的糧確實不錯,才給了那麽高的進價,否則還要低一些才是。您二位再琢磨一下,若是願意,咱這就卸貨,若是不願,您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如何?”
“我們辛辛苦苦從那麽遠的地方運糧過來不就是為賣個好價麽,可這還跟其他小城差不多,豈不是虧本的買賣,走,我去其他糧鋪再看看,不信我就賣不出好價!”
“走!”
這二位一見價格談不攏,這就轉身要走。
“那好,二位慢走哎!”掌櫃的禮貌性說了一句,看那二位快要走出大門,又補了一句,“另外再提醒二位一下,這陶丘城的糧鋪都是一家的,去了其他家也是一樣的,要想賣高價,那就得去別的城了!”
這後麵的一句真是語出驚人,頓時將那二位客商給驚住了,張著大嘴慢慢轉過身來,看著掌櫃:“你說的可是真的?”
“當然,你們不信可以自己去問。”
兩人麵麵相覷,慘然一笑:“看來我們的糧在這陶丘是沒得賺了,這番虧大了呀!”二人一跺腳,“也罷,既然掌櫃你這麽說,想來是真的,我們也就不再浪費腿腳,那糧就虧本讓給你吧!”
赤鬆子與子墨在一旁聽的也是暗暗驚訝,這陶丘城糧鋪也有三五家,掛的幌子要不是少伯,要不是陶朱公,再沒有其他名字,按這掌櫃的意思,也就是說少伯也就是陶朱公,陶朱公也就是少伯,再想想滿城的各式掛滿少伯、陶朱公的店鋪,原來也隻是迷惑外人的幌子罷了,根本上就是一家的。
這番一分析卻是驚人,那陶朱公亦或是少伯,他的生意占據了陶丘城的八成,太恐怖了!
待那二位客商賣完糧食離去,赤鬆子走上前來,向那掌櫃的一抱拳:“掌櫃的,老夫這廂有禮了!”
“客氣了,二位。看您二位進來這麽久,也不提賣糧也不提買糧,莫非有其他事不成?”
“實不相瞞,我師徒二人雲遊至此,在那街上看到大小店鋪多是掛以陶朱公或少伯之稱,及至剛才您提到這二者本是一家,我等想知,您這老板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誰?不知掌櫃可否相告,也請掌櫃放心我等無惡意。”
那個時代的人話語真實,既然說沒有惡意,那別人就會當真,而不似現在的人,即便信誓旦旦,也當不得真。
掌櫃的聽了,笑著說道:“我看二位也不似不良之人,其實也沒什麽不可說,我家主人,乃是楚國宛地(河南南陽)人,曾為越國大夫,尊號上範下蠡,字少伯。這陶朱公乃是主人的號。”
“範蠡?這名字怎麽聽的這麽耳熟。”赤鬆子低聲念到,“範蠡,勾踐,越女,西施。我想起來了,原來是他,哈哈。”
那掌櫃的詫異的看著赤鬆子:“老先生,您認識我家主人?”
“不曾見過,不過我曾聽一小友談及過他,是個人物!”赤鬆子笑著說道,“可否請掌櫃代為通報下,就說故人計然長者來此,看他是否方便相見。”
那掌櫃一聽,這老者是主人故友的長輩,趕忙來到櫃台外,施大禮:“不知老先生是主人的相識,這番告罪了,我這就去告知主人,請老先生和這位小哥上坐。”
又請下麵的小廝遞上茶水,方整理了下衣裳,疾步去那主人家。
此時那範蠡正煮著一壺茶,一邊品茶,一邊讀者竹簡,雖頜下長須,鬢角長發有些發白,略顯清瘦,但整個人十分精神,二目炯炯有神,給人一種十分幹練,沉穩,睿智的感覺。
那掌櫃經門童通稟,小跑來到跟前,向範蠡施禮:“主人,薛平有事相稟!”
“且說來!”聲音平和但自有一股威嚴。
“今日糧鋪來了兩位客人,一老一少,在此之前,還有兩位糧商。”這掌櫃的就將剛才所發生的講述了一遍,完了之後補充道,“那老先生說是您的一位故友的長者。”
“哦?故友的長者,可有說哪位故友?”範蠡放下竹簡,二目盯著掌櫃問道。
“說是計然,而且還嘀咕了幾個人的名字。”
“是老師的長者!”範蠡騰的一下站起身來,“難道是老子?可是師祖已多年不見,連老師也許久未成見其。快快說來,他都說了誰的名字?”
那掌櫃連忙迴道:“有主人的名字,還有越王勾踐,越女,西施。”
“奇了怪,這老者竟還知道越女和西施,究竟是何人?”範蠡踱步徘徊了幾趟,然後抬頭對掌櫃道,“速速帶我去見他。”
跟隨著糧鋪掌櫃來到糧鋪,就見那一張客桌邊坐著兩人,一位老者,雖身穿麻布衣,但卻猶如神王貴族一般,自有一股氣勢;一位少年,也穿麻布衣,微黑的麵孔,五官菱角分明。都不認識。範蠡頓了一下,略作思索,緊接著快步上前,一抱拳,做了個揖,“在下範少伯,不知老人家如何稱唿?”
赤鬆子放下茶杯,坐在椅子上上下打量了一下範蠡,微笑著說道:“老夫赤鬆子是也。”
“赤鬆子?”範蠡腦海中快速搜尋以前見過或聽聞的人物名稱,都沒有一個叫赤鬆子的,遂再次施禮,“恕少伯少見,不曾聽說您的大名,適才聽糧鋪掌櫃說,您是文子的長者?”
“正是,那文子曾向我請教了些知識,我看其有些悟性,遂點撥了一些。”赤鬆子道。
“請老先生恕在下無禮之問,少伯曾聽文子說過,他的老師乃是老子,不知您與老子是何關係?”
“嗬嗬,非老夫托大,那老子也是我的晚輩。”
這麽一說可不要緊,那範蠡可是大吃一驚,別人不知,他可是知道的,那老子乃是周靈王時期出生的人物,距今已過百年,而這老者又說是老子的長者,那豈不是說這老者至少是百歲開外的年齡,是真?是假?是真,那這老者豈不是傳說中的仙人。是假,那其此來有何目的?
範蠡心中犯了嘀咕,大腦快速轉動。轉頭示意了下糧鋪掌櫃先退下,關上房門,範蠡再次抱拳,“老先生可有方法證明您既是文子的長輩也是老子的長輩?”
“嗬嗬,證明是老子的長輩,證了你也不知真假,還是說那文子吧。”赤鬆子笑著道,“文子收你為徒授你知識時,曾對你說過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可有?”
那範蠡一聽此話,頓時驚了一身冷汗。這確實是文子所說,一次偶然機會,範蠡遇見雲遊越國的文子計然,那文子比範蠡要小二十三歲,雙方初一交流,範蠡就發現這文子雖外表貌似平庸、愚鈍但實際博學多才,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談話中善於從事物剛開始發生露出倪端時,就能知道事物的發展規律,知道別人的想法。範蠡為文子風采所拜服,遂拜其為師,學治國之道,當時自己已在越國為大夫,見文子如此學識淵博,想將其推薦給越王勾踐,可文子卻說那勾踐“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若是非要推薦也可,自己隻做一名小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