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晚上,東京汴梁的青石街道上,包拯披著黑色的鬥篷,臉上透著一絲凝重。他走過一處酒樓,隱約聽見裏麵傳來幾聲輕笑,正是南俠展昭和師爺公孫述正在閑聊。他心中思忖,近期朝廷頻頻收到關於異術邪教的密報,令他心有不安。踏入酒樓,見二人正坐在一張小桌邊,麵前的酒肴琳琅滿目,但情勢卻不如表麵那般輕鬆。


    “包大人,您來了!”展昭率先站起,恭敬地行了一禮。“您可得聽聽我與公孫師爺所言的妖邪之事,實在詭異。”


    “展兄所言不虛,今日在案卷中我見到一宗離奇案件,竟是在東平府發生的。”公孫述推了推金絲眼鏡,接著道,“案中叫人聞風喪膽的,是一名女子的遭遇,她叫藍月,身材嬌小,膚如凝脂,麵容明麗,猶如月中仙子。她卻被人陷害,令人心生憐惜。”


    包拯點點頭,青絲微掠臉龐,露出他略顯陰沉的表情:“藍月為何被陷害?”


    “據說,她在東平府開了一間花店,與一名權貴子弟交往甚密,而此男子竟與另一名女子情深意切。最終在一次潦草的爭執中,藍月慘遭毒手,死狀慘不忍睹。”


    展昭麵色凝重:“不過,人死不能言,案子全靠旁證,而這其中卻夾雜著東洋邪術的傳言,許多人都說她死後,靈魂未散,變成了陰魂不散之女,專門加害於那些妨礙她愛情的人。”


    包拯眼中閃過一絲犀利,他握緊拳頭,決定親自前往東平府調查此案。隨即,三人便起身,踏上前往東平府的旅途。


    幾日後,三人終於抵達東平府,見到殉情的藍月遺體安放於寺廟。她一身潔白的裹屍布,麵容依舊美麗,但身形儼然不見生氣,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悲涼。現場陰暗潮濕,令人心生畏懼。


    包拯仔細觀察,發現藍月周身縈繞著一股淡淡的香氣,似是來自她身旁的繡花香囊。展昭撈出香囊,鼻息一吸,心中一凜:“包大人,這香囊中似乎夾雜著一些香料,書中曾有記載:這種香料乃是‘誘魂香’,為東洋妖術中的邪物,具備引魂不散的特殊功能。”


    與此同時,公孫述則在一旁翻閱相關檔案,突然神色一變:“藍月的另一名情敵乃是東平府的一名公主,而這公主與藍月有過多次衝突,許多人都在暗中猜測她對此案有所涉及!”


    包拯眉頭緊鎖:“若真是這樣,看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早已糾纏不清,而真正的兇手必然藏身於迷霧之中。”


    緊接著,他們便著手調查這位公主。公主的庭院廣闊,雕梁畫棟,花團錦簇,一改藍月身處的慘淡。公主一雙柳葉眉間透出幾分高傲,衣如雪,風姿綽約。她看著三人,嘴角微微上揚:“三位在此找我,可是因我友人的死而特來打擾?”


    展昭見她態度傲慢,心中不悅,低聲道:“藍月是被人陷害致死,而您作為公主自然脫不開關係!”


    公主聞言,令宮女退去,臉上不覺掠過一絲陰雲:“我與藍月雖有不和,但絕無想殺她之心!再者,她既為一花店的女子,活得如此卑微,怎能引起我的關注?”


    包拯見公主一言不發,便捏緊手中折扇,清了清嗓子:“這世間,良善之人往往被陷於不義之地,妾身雖卑微,但她同樣值得被尊重與愛護!”


    公主無言以對,目光閃爍:“如今死者已去,憑什麽說我可能為兇手?”


    就在此時,一名身著黑衣的男子突然闖入,麵色慌張。他似乎與公主相識,略顯不安:“公主,事情已經麻煩了,我之前秘密操控的事情被人揭發。”


    公主一怔,甚至有些恐懼:“你有何失言?”


    黑衣男子低聲道:“有人找到藍月的香囊,並在香囊中查得了我與她之間一樁私密交易,這一切都可能被揭露!”


    展昭和包拯互相對視,心中疑惑交加。展昭突然問:“你與藍月有過交易?為何事?”


    黑衣男子慌忙搖頭:“我隻是想從她的身上獲取一些情報,絕無意圖加害於她。”


    聽後,公主陷入沉默,暗中似乎在思索著什麽。她側身望向包拯,突然道:“包大人,你要如何證實我並未殺死藍月?”


    包拯冷眼相待:“調查讓真相顯露,我會查得清楚的。”


    幾天內,包拯和展昭、公孫述查閱了藍月的過往,逐漸揭開了一個更深層的陰謀。藍月不僅經營花店,還與多位商賈有往來,甚至一度與東平府的權貴們攀龍附鳳,似乎她的美麗獲取了莫大的利益。但這也招來了嫉妒,尤其是那名公主所愛的男子,對她愛而不得,心生怨恨。


    另一邊的黑衣男子卻向警方告密,聲稱他目睹那名權貴男子與藍月在密室中爭吵,而後藍月痛苦的尖叫聲穿透夜空,緊接著便是她離奇的死去。於是,案件的重心再次靠向了權貴。


    包拯決然前去質問那名權貴男子。他因包拯的威勢,竟顯得駁斥無力,滿臉焦慮:“我與藍月確有過往,但絕無妨害之意!我隻是想借此機會讓她離開東平府的陰影,但她卻出乎我意料!”


    包拯表情冰冷,繼續突擊:“你不妨告訴我,藍月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讓你如此惶恐?”


    權貴男子沉默須臾,最終忍不住坦白:“我已經迴憶起那夜的細節,她因拒絕我複合而開始大鬧。我並非心硬之人,但在偏執之中就推誤了事情的結局。那夜,我無意中用上了力氣,她便癱倒而亡!”


    包拯心中一動,隨即追問:“你供述時可知藍月的死因何來?是否與那種邪術有關?”


    權貴男子一臉震驚:“我聽說一些人用過類似的毒藥,對人施加折磨,但我絕無意圖殺人。至於那白色的香囊,藍月每日都佩戴,隻知道是她常抽的東西,何至於此!”


    包拯為之深思,緊接著又朝東平府走去。經過周密的推理,他終於意識到,原來藍月的縱死與其情敵的衝突以及權貴間的爭鬥交織而成。背後操控著一切的至始至終的邪術,便是利用藍月身上的“誘魂香”。


    此刻,案中本應晦暗無光,卻在包拯的銳利下竟燃起了真相的火炬。展昭與公孫述在一旁聽得振聾發聵,心中震撼不已。


    最終,他們決定找來曾與妖術有關的流浪道士,要明白“誘魂香”的製造過程,以及具體是誰在主使。這名道士一見包拯等人,便談著笑意,直言:“我聞得東平府中的妖術,便是為那些未留後路之人而設,其背後藏著的是嫉妒與惡意,藍月隻不過是可憐的受害者!”


    經過長達數日的深入調查,包拯終於等來了一名目擊者,正是當時在藍月花店打工之女,她目擊到在關鍵之夜有一名神秘的青衣女子鬼鬼祟祟潛入花店。


    她將那夜的情景如數道來,包拯心中一震:“難道這女子與公主有關?”


    此言一出,展昭與公孫述皆是麵麵相覷,暗想不妙。他們立刻迴到公主那尋問,公主卻堅稱毫無關於此人的概念,不見加入此事之意。包拯則下定決心,絕不放過任何線索。


    幾日之間,果然找到那青衣女子,正是東平府中的宮女。她麵色慌張,神情惶恐,當包拯質問後,她這才承認是公主所指派:“公主說若是藍月不死,便會破壞她情事,因此讓我下手!我並未想要殺她,隻想嚇她一下。”


    聽聞此言,包拯冷冷一笑:“賊心不足,竟然也想以罪為榮,若無我等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公主在重重證據麵前不得不承認自己與這場爭鬥之間的關係,甚至表示自己是接受指使而來,此事竟是因一場為情,才形成此局麵,令人痛心不已。


    藍月的冤屈終於得以昭雪,包拯也在此案中感慨良多,人心複雜,往往在欲望的驅使下,鑄成無辜之冤。夜色漸濃,青石街道上,包拯三人默然相對,縱使世事繁雜,總有一腔正義未曾泯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青天之奇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劍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劍飄香並收藏包青天之奇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