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繁華都城汴京,有一個沉穩如山的男子,他便是包拯——那位剛正不阿、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爺。此日,風和日麗,包拯正欲前往衙門,卻接到了一個緊急的案件。案情尤為離奇,死者乃是城中美貌女子蘇玉嬌,麵容嬌媚,肌膚如雪,身姿婀娜,然而此刻卻靜靜地躺在青樓之中,麵容扭曲,顯得無比淒慘。此案一出,引起了官府和百姓的轟動。


    蘇玉嬌自幼家境貧寒,聰慧過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秀才,得以進入青樓。她的才藝出眾,尤其擅長歌舞,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青睞。然而,誰也沒想到她在薄情郎的促狹之下,卻被現世的毒辣與曲折逼迫,最後不得善終。


    包拯查看了蘇玉嬌的遺體,嘴角泛起一抹愁苦:“聽聞她生前有不少仰慕者,如今卻獨缺為她追查真兇之人。此案非同小可,必需徹底查明真相!”


    隨著調查的深入,南俠展昭、師爺公孫述、以及勇猛的王朝與馬漢也紛紛趕到,協助包拯。展昭雖是俠肝義膽,但對於這名女子的遭遇,心中也甚為惋惜,立刻表態:“包大人,雖然我們不能複生她,但定會查明事實真相,讓惡人伏法!”


    他們四人首先從青樓的老板娘著手,問詢那夜蘇玉嬌的去向。老板娘一臉困惑,喃喃道:“她前幾日和兩位公子一同出入,此後便再沒有見過她……可聽聞她一心想要脫離青樓,真是可憐。”


    “她既想脫離,是否有人不想讓她離開?”包拯的聲音如同滿月夜般寧靜,卻透著一絲不容忽視的威嚴。


    公孫述微微皺眉,目光深邃:“我覺得那兩位公子可能並非簡單的人物,或許我們得繼續追查。”


    經過幾日的調查,他們終於找到了蘇玉嬌常與之交往的青年——叫做李建國的書生。李建國個子略高,長相文秀,卻給人一種陰鬱之感,雖是書卷氣,卻難掩其內心的雜念。他拒絕承認與蘇玉嬌有過任何密切往來,直言:“她隻是一位青樓女子,何必多問?”


    “你身上有她的信物,如何解釋?”展昭冷冷地說道,心知其中蹊蹺。


    李建國麵色一變,眼神閃爍:“我與她僅是萍水相逢,她並無妖惑,不可冤屈我!”


    正當他們按住李建國時,王朝卻突然發現,有人悄然潛入了衙門。不料,那人正是青樓老板娘。她此時神色慌張,匆匆進入包拯的內室:“包大人,我有話要說!”


    老板娘低聲說起了蘇玉嬌的另一麵,提到她身邊的另一位密友——她叫做月靈,麵容嬌媚,身姿曲線動人,但卻蘊含著難以言喻的陰險。老板娘怯怯地說道:“其實,月靈早就對她起了嫉妒之心,多次意圖擠兌她,或許她和李公子合起夥來,圖謀不軌!”


    包拯聞言心念一動,決定前往青樓尋訪月靈。此時的月靈正置身於繁華中,神態輕佻。她一看到四人走來,立馬眉頭一挑,嬌聲說道:“怎的,包大人竟也來此,想必是要為我與蘇玉嬌的友誼作證吧?”


    “友誼?”包拯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似乎在審視她的內心,“若友誼因嫉妒而成仇,那便絕不可再信。”


    月靈神情一滯,隨即笑了笑:“我與她無冤無仇,欲言則止,反被雨打風吹去。”


    她的話雖然輕鬆,卻讓包拯對其意圖更加深感懷疑。三日內,展昭、王朝和馬漢開始深入調查,發現月靈的背景不簡單,她身後竟有一位神秘的東洋人,李冬生,精通巫蠱之術。


    在尋找東洋人時,四人再次進入了青樓,想要暗中詢問那位東洋人,然而在行動間,他們卻感到疑雲叢生,四周似乎隱隱透著一股邪氣。


    就在包拯打算深入青樓的瞬間,突然間打鬥聲響起。展昭一躍而出,順勢而下,正撞上了一個女人,她渾身散發著毒藥的氣息,正是月靈!她正要施展法術,包拯立刻上前製住她。


    “你究竟想幹什麽?”包拯冷冷問道,眼神犀利。


    月靈勉強一笑,臉龐微微顫動:“你們不知道,她其實早就要離開青樓,投奔別家。我所做不過是想阻止!”


    “是你逼她赴死,還是她無路可退?”展昭怒斥道。


    月靈嘴角含著一絲苦澀,似乎在掙紮:“她的確通過我結識了李公子,但我不敢想象他會殺了她。”


    經過這番調查,情況愈加複雜,包拯決定帶著月靈去找李建國。果然,不遠處的李建國此時正與一位看似無辜的東洋人親密交談,麵色發白,神態慌亂。


    “你們在說什麽?”包拯的聲音在他們耳邊響起,四人慢慢逼近。


    李建國迴過神,麵色明顯隱虛。“我與他無關——”


    “你在撒謊!”包拯一聲嗬斥,隨即展開對質,這場景無疑讓月靈感到窒息。


    經過一番審問,李建國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他竟曾利用蘇玉嬌的才華與她交往,但因無法割舍與東洋人在金錢上的瓜葛,最終選擇了殺人滅口。而那個東洋人則叫李冬生,他恰巧受過巫蠱術,一心想利用蘇玉嬌的美麗,遂在背後不斷操縱他。


    所以,李建國以為能以此暗中操控蘇玉嬌,借助妖術圖謀財新,反用李冬生的邪術試圖束縛她,卻不覺誤殺了她。


    這一切真相揭開後,包拯的怒火難以壓製,“竟敢殘忍到此等地步,來人,把李建國與李冬生押辦!”


    然而就在此時,月靈突然撲到了包拯麵前,仿佛在懇求:“包大人,求你給他一個機會,他隻是一名書生!”


    包拯神色微變,令眾人停下腳步,凝望著眼前的月靈。她的眼中淌出了淚水,似是對李建國的悔恨與熱愛,加之對蘇玉嬌經曆的痛苦,反倒顯得愈加悲慘。


    “你若真的愛他,便要接受他的過錯。”包拯沉默片刻,最終開口,語氣嚴厲:“我會再審此案,爾等定懲處無疑。”


    此案因而重新審理,眾人心中對生死難以言說,月靈也開始明白,這份感情終究不能體會於明黑之間。正義與情愫交織,最終在國法與人情之間,做出了無可選擇的決定。


    最終,包拯揮戟而去,望著熙熙攘攘的街頭,似乎早已湧動著該有的風雲,縱使萬般迴腸,唯願正義長存。當斜陽遍野,籠罩著這一城的罪與情,唯與笑聲,趁這長風蕩滌去。“


    “有些人是為了愛情而愛,有些人則為了情義而生。”包拯的心中雖憤懣不已,但在紀念這位如花的生命時,卻感受到了一絲無形的惋惜與感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青天之奇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劍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劍飄香並收藏包青天之奇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