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縣丞與苗主簿兩個從郝知府那裏出來,忙奔迴平湖縣裏,趁著李羨之未迴,又把眾人聚齊收捐銀。眾人雖心中老大不願,但沒人敢忤逆錢、苗兩人,於是又湊了三百兩銀子送到郝知府手中。


    郝知府收了銀子,自己扣了一半,剩下的封好了,寫了封信,差了心腹下人送往京師一個姓方的進士同年府上。這位方老爺便是浙江道禦史,同樣附於閹黨。


    禦史是個清流官,不能巡按地方的話,便沒個來錢的地方,隻能守著微薄的俸祿過活,一年下來,大都窮得叮當響。


    這位方禦史更是倒黴,養了七八個兒女,皆未曾婚配,每日張著嘴等吃。本來屈膝依附閹黨,本想謀個出京的機會,可是三四年了,也沒輪的上,連衣服都當幹淨了。而今已是夏日,妻兒在家還穿著破夾襖子見不得人哩。


    郝知府的差人到方禦史府上,把書信和一百五十兩銀子一起交給他。方禦史見了銀子,歡喜的要不得。


    這些銀子雖不算多,總可解了燃眉之急,不但能把當了的東西贖迴來,而且剩下的也還能支用些日子。他看了郝知府的書信,也寫了迴信交給差人,信中無非是一些客套的話及“書中所托,一定照辦”雲雲。


    方禦史送走了差人,即刻派老仆人到當鋪裏將當掉的東西贖迴來,然後才想著如何履約。事有湊巧,此時關照過李羨之的浙江撫台因事忤了魏忠賢。


    魏閹大怒之下,指派方禦史以“黨附東林”之罪具章彈劾,並將與其往來密切的幾位京官附帶進去。


    此時,方禦史已將彈章草擬好,正打算謄寫後投上去。他靈機一動,將彈章取出來,前後斟酌了一遍,在快結尾時,不輕不重的加了一筆,將李羨之添了進去。


    這一切,遠在平湖的李羨之自然是一無所知的。這時,他已將稅銀、漕糧收好,解迴縣裏,交割給了轉運官員。


    不久,方禦史的彈章交了上去。魏閹借機操縱皇帝下令將彈章中所列人員一概革職,交部議罪。


    “批朱”下發部議,遭殃的都是“黨人”,惹的一應東林士人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明著的拚著一死據理力爭,暗著的四處聯絡花錢解罪。


    卻說這“朱批”彈章周郎中自然也是看見的。當他看見李羨之的名字時,著實吃了一大驚,以為他果真攪在裏麵。可他畢竟是混跡官場多年,極其老辣,靜下心又看了一遍彈章,見關乎李羨之的那句卻是突兀的很,沒有半點實據,立即就明白了是有人故意作怪。不過即便如此,禍患卻一點不小。他是李羨之鄉試的座師,這是人所共知的。若這次任由李羨之被問了罪,將來要是閹黨中有人看他不慣,翻起舊賬,上表彈劾,就憑這層關係,他是斷斷逃不了的。因此,一定要將李羨之撈出來。


    於是,周郎中一刻未敢耽擱,連忙找到本部的劉侍郎。劉侍郎也是附於閹黨的,並因此而位居三品,但他卻不知自己的下屬周郎中是東林黨人。在平日共事中,二人還頗有交情。但周郎中首先想到他,並非是看在二人的交情上,而是劉侍郎的性情——愛錢。


    周郎中找到劉侍郎,對其他遭劾的“黨人”閉口不提,唯獨求他幫著周全小小的平湖知縣李羨之。周郎中此舉雖未讓劉侍郎疑心他的身份,但也造成不小的困惑。劉侍郎因而道:“周兄與這位縣太爺有什麽交情,倒要平白替他說話?”


    周郎中也不欺瞞,直言道:“職下督陝西學政時,這位李知縣是在職下手底中的舉人,論起來有一份師生的情分。再者他是新科進士,到任不過數月,定不會與那些人攪在一起,以這樣的罪辦他豈不太重了些。”


    劉侍郎玩笑道:“周兄這樣有情有義的好老師,可真是少見!”


    周郎中道:“大人說笑了,若單是名上的師生,倒也好說,像他這樣無足輕重的人,縱是參掉了,又有什麽要緊?職下來見大人,卻是有另一番考量。”


    劉侍郎不禁有了幾分興趣,道:“周兄不妨講來一聽。”


    周郎中道:“據職下所知,此子家中頗有些產業,若大人幫著周全,事成之後,他總是要謝的,多了不說,二三千銀子總還是有的,不知大人有意否?”


    劉侍郎本就是個最愛財不過的人,一聽有銀子賺,心裏便暗自盤算起來,嘴上卻另一番支應道:“周兄說哪裏話,朝廷信任我們,我們才能有今日官衣紗帽的風光日子,不該生以權換利的心。隻是照周兄所說,這位李知縣年輕資淺,倒真不似是十惡不赦的東林黨人。總不能因為一句沒有根據的話,就壞了人家的前程。縱是不看別的,也該看周兄的麵子,這個公道話,我是一定要說的。”


    周郎中道:“大人既允了,職下這便檄書,令他將銀子送來。”


    劉侍郎不好直說要錢,便岔開了話頭,道:“如今這官皆不像個官了。個個都是唯利是圖,一般的官員便不消說了,就連匡正官場的禦史竟也像商人一樣做起了生意,隻要給銀子,要參誰便參誰,想必周兄的高足便是遭了這樣的局。”


    周郎中敷衍道:“年輕氣盛,免不得得罪了人,不過這位方禦史官聲一貫不壞,倒不像是這樣的人。”


    劉侍郎與方禦史本是一黨,未料一不留意將他的底揭了,臉頓時紅了。幸虧周郎中好心幫他遮掩過去。


    劉侍郎定了定神,又道:“你周兄開金口托的事,我定全力相助,你且安心就是。”


    周郎中道:“有勞大人費心了。”又客套了一番,說了些閑話,便起身告辭了。


    劉侍郎將周郎中送出門,迴屋盤算了一下,寫了一封書信給魏忠賢得力臂膀崔少傅,說平湖縣李歆與他相識,附逆之罪純屬烏有,請高抬貴手雲雲。寫完了,差人送到崔少傅府上。


    這崔少傅兼著兵部和都察院,是從一品的大員,比劉侍郎高出三級,怎的劉侍郎一封信就管用麽?


    原來劉侍郎官位雖不及,卻是戶部的侍郎,掌著天字第一號的財神衙門,崔少傅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銀子在此核銷,因此絲毫不敢得罪於他,故而一封信便管用了。


    崔少傅接了信,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知縣,樂得賣個人情,知會內監擬旨的時候將李羨之的名字抹去。本來,朝廷朱批便是聖旨,從來是改不得的,但此時的天啟皇帝不管事,批朱、擬詔、用璽皆是魏忠賢手下的內監一手操辦,皇帝根本不知。由此亦可見明末朝政、吏治之壞,令人歎為觀止!


    未過幾日,詔命下了,查辦官員名單中果然沒有李羨之。周郎中於是自己掏腰包,湊了三千兩紋銀送到劉侍郎府上,還了人情。不僅是周郎中幫著李羨之找了門路,其他被參的官員也都各顯神通。送銀子,找門路,罪責能減的便減,能免的便免。


    雖然東林、閹黨之間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但跟銀子終歸是沒有仇的,況且日後成敗猶未可知,因此閹黨中一些“有識之士”私下裏與東林黨人套起了交情,既得了實惠,又留了後路,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此一來,這一場風波便未擴大。浙江撫台因是首犯,因此辦的重些,革職撤差迴籍,剩下均是降職留用,還有一個南京戶部司官亦如李羨之一般被抹去了姓名的。總之,一場大禍就此平息了。


    不過這一切李羨之卻是不知,周郎中雖給李羨之寫過一封信,隻是囑咐凡事小心,莫中了歹人奸計,隻字未提過替他出銀子免禍的事。


    又過數日,在京中任禦史的張鳳翼寫來一封信,說自己改授浙江道,不日將到省巡按,又將前麵那番事的始末細說了一遍。順帶著將方禦史的彈章抄了個副本,隨信一起寄到。


    李羨之看了信和彈章,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請來賀泰安來看,賀亦為之咂舌。兩人很是慨歎一番周郎中的恩情。


    李羨之道:“老師為我免災的恩情已是難報,怎能再讓他老人家替我墊了這許多銀子?”於是寫了一封家信,讓家中解五千兩銀子到京,送到周郎中府上。


    因韓釧一起到過京師,又去過周郎中府上,因此認得路。李羨之便讓韓釧親自送信迴家,並囑咐他迴家後,不必返迴,將銀子送到京師後,再從運河南下到平湖縣來。


    韓釧接了書信,次日一早便租船西行,未過兩日,卻又返迴來了。一同來的還有七八個人,一起進了後衙來見李羨之。李羨之看時,竟是蕭世乾引著府裏的幾個小廝來了。心中十分吃驚,疑心家裏有事,忙問道:“你們怎麽到這裏來了?”


    蕭世乾道:“府裏往邊地繳糧,換了五千引鹽。靈州鹽場隻夠支兩千引的,撫台大人奏到朝廷,戶部行令,命到揚州支餘下的三千引,到河南、陝西發賣。我等此行,是專程到揚州躉鹽,老太爺讓我捎些金子給公子用,因此過江來了,半途遇著韓哥兒,便一道來了。”


    李羨之見不是家裏出事,心便放下了,命金順通知夥房備飯。蕭世乾道:“躉鹽的船已入了運河,隻有一個副總管,怕急切之間主不得事,我們不敢耽擱了,金子留給公子,我們這便走了。”說著,揮了揮手,幾個隨從抬進來兩個舊木箱子,揭了封條開了鎖,裏麵黃澄澄地閃出金光來,皆是十兩一錠的金錠子。兩箱總共六百兩之多。


    蕭世乾道:“本來帶的是銀子,數量太多,我怕路上太招搖,有個閃失,就在揚州十兌一兌成了金子,公子要用,再兌迴來就是了。”


    李羨之盤費早就用盡,每月的俸祿少得可憐,不等用就沒了,連賞人的碎銀子都沒有,常用銅錢充數,惹得多少差役背地裏議論。此番蕭世乾送來了銀子,便可解了燃眉之急了。


    金子交割完了,李羨之寫了收據,用了印。蕭世乾收了單據便要告辭。李羨之道:“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我還有事差人到京裏去,正好你們等著吃了飯然後一起出發,租條快船,趕一程就是了。”


    蕭世乾見李羨之這樣說,便不再說什麽,與眾人一同辭出書房,歇息等飯去了。書房中隻剩李羨之與賀泰安兩個。不知二人要說些什麽,下文再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汀並收藏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