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一連下了好幾場雪,足可以昭示來年的年景一定是不錯的。
思雨看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思緒也越飛越遠。
翠微殿的暖閣裏,白雲火盆燃燒著寸許長的銀絲炭,一絲煙火氣也無。
小鹿看那碳快要燒盡了,正要往裏麵加碳,卻被思雨阻止。
“別往裏麵加碳了,都省著些用吧!”
小鹿和妙玉,妙璃聽了思雨說出這麽一番話,三個人互相驚訝的看了一眼,不明白思雨為什麽會這樣說?
“殿下,聖上賞賜下的這些柴碳,完全夠咱們度過這個嚴冬啊,沒有必要這麽省啊?”
思雨看她們的眼神,滿眼充斥著疑惑,便無奈的說道:“這銀絲碳實在是太來之不易了,以前不知道,也不知道珍惜,而今看這奏本上所奏上來的事情,實在是讓我心驚膽戰!”
“娘娘,您到底怎麽了,怎麽好端端的會說起這件事情呢?”
小鹿不解的問道。
“這銀絲碳得需要用地下挖出來的煤,燒一千斤木頭,才能出那麽半兩銀絲碳,費人費錢不說,這奏報上還寫明,京西的煤礦出了事情,井下泄了氣,有四百名礦工喪生,而今再看這銀絲碳,分明就是礦工的血肉鑄成,我怎麽能夠舍得燒啊?”
三個人聽到這話以後立刻沉默不已,根本沒有想到這銀絲碳,來的會這麽不容易。
良久以後,小鹿才悠悠的說道:“娘娘您舍不得燒,也不是辦法啊,既然想要體諒礦工,不但不能舍不得燒,還得加勁燒!”
“這話怎麽說的?”
思雨一臉驚訝的望向小鹿,“隻要我帶頭少燒一些,宮裏就用不了這麽多的銀絲碳,無形之中也能夠給礦工減少負擔,這難道不對嗎?”
“娘娘,您現在身居高位,從上往下看這件事情似乎覺得,您這個觀點很對,但在臣妾看來,完全是大錯特錯!”
思雨更是一臉驚訝,就連一旁的妙玉和妙璃也陷入了深思。
“怎麽能這樣說呢,隻要我帶頭少燒一些,然後倡議宮中,盡量的節儉,一來也可以減少宮中的支出,二來也能夠讓那些礦工們少下井,也減少了危險,那地下的營生該有多麽險惡啊!”
思雨剛說完這話,妙玉,妙璃反而站起來,躬身一禮對思雨說道:“娘娘你宅心仁厚,菩薩心腸,您的角度上看這個問題,可能這樣選擇很好,但我們二人的父親,就是礦工出身,並不讚同您的這個說法!”
思雨驚了,她沒有想到妙玉和妙璃的父親就是礦工,按她的想法更應該讚成她的思路,怎麽可能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呢?
她不禁有些惱怒,怏怏不樂,妙玉和妙璃看在眼裏,隻好耐心對她說道:“娘娘的心是好的,但真要按您說的做了,隻怕是對那些礦工真的是一場災難!”
思雨怎麽也不明白,自己一片好心,怎麽能夠給別人帶去一場災難呢?
兩個人看思雨的眼神完全充滿了疑惑,便急忙解釋道:“娘娘,請您試想一下,那些礦工為什麽要去幹這麽危險的營生?”
“當然是為了掙錢養家啊?”
思雨不加思索的說道。
“這就對了,娘娘,奴婢們的父親就是為了想多掙點錢,才去下井挖煤,挖的煤越多,雖然克扣也狠,可掙錢也多,自然希望,能夠多挖煤,按娘娘您的想法,少用一些銀絲碳,宮中需求就會大量下降,也就用不了那麽多的木材,更用不了那麽多的煤,可這挖上的煤一多,就會滯銷,一旦滯銷,就會降價,一旦降價,這些礦工的利益就會受損,就無法養家糊口!”
思雨仔細聽妙玉,妙璃這麽講,瞬間就明白了,看一看火盆中燒的通紅的銀絲碳,不由得哀歎一聲,“原來是這樣啊!”
“迴稟娘娘,想當初,萬曆皇帝也與你有過一樣的想法,皇帝每次出恭的時候,都會用一種上等的草紙,這草紙,一張就得需要一兩銀子,皇帝知道以後,立刻就不用了,您猜怎麽著?”
思雨一聽小鹿講起了前朝的往事,便認真聽來,聽她這麽一問,又想想剛才妙玉和妙璃說出的那番話,“難道是那些靠此吃飯的那些人家都衰敗了不成?”
“是的,娘娘,當年就兩家因為宮中不再采購這種草紙,頓時生計無著,有兩個造紙匠還因此自殺了!”
思雨聽小鹿這麽講,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直到過了好半天以後,才慢慢緩過一些神來,幽幽的說道:“治大國若烹小鮮,真的是一舉一動,都得慎之啊!”
思雨越發覺得國事艱難,思來想去,總是覺得這些礦工實在是太難,也太苦,便問妙玉和妙璃兩人,“那麽怎樣才能夠讓你們父親那種人多掙一些銀子呢?”
“迴稟娘娘,其實,這煤從地下挖出以後,經過層層盤剝,賣到宮中,以及千家萬戶的價錢已經是很不便宜了,普通老百姓根本就買不起,而這礦工得錢反而最少,這其中大部分的利潤,都被這些中間商和官府克扣去了,等於是肥了中間,苦了兩頭,娘娘您就下令,把煤價提高,礦工真正也得不到多少實惠,百姓更燒不起,反倒是肥了中間那些人!”
思雨還真就想給這煤價提一提,聽妙玉,妙璃這兩個人這麽說,瞬間明白,這症結不在於這裏。
她不由得將目光又望向了窗外,由此想到這大明,似乎萬事萬物都如同這煤價一般,都是兩頭不落好,中間人得利。
“是呀,由此我也想到,為什麽太祖皇帝那麽嚴厲的懲貪,中間這些官員實在是太可惡了,的確是該剝皮填草!”
思雨說到這話的時候,兩眼瞪射出了寒光,讓小鹿和妙玉,妙璃看到都心驚膽戰,從來也沒有見過她有如此眼神。
就在這時,楊海來了,照舊是拿過一批奏折來,讓她批閱,如今的楊海對於思雨真的是畢恭畢敬。
“娘娘,皇帝在前麵傳下話來,這其中有那麽幾封奏折,他倒是看過,但沒有批,想要問問您的意見!”
思雨這才轉過臉來,見那楊海,手中拿著三本奏折,思雨有些一愣,這種情形還是第一次。
“陛下難道不能做主嗎?非要來問我,臣妾有時候見解未必對啊!”
“娘娘,老奴也隻是傳話,陛下怎麽說,我就怎麽講,我還在這裏等你呢!”
思雨聽楊海這麽說,越發的愣了,便拿出這三本奏折,仔細一看,驚的說不出話來。
原來這三本奏折,紛紛是大同,寧夏,還有陝北,三個地方同時地震。
由此想到前一天,京郊的煤礦突然泄了氣,也許這一切有著藕斷絲連的聯係吧,但這誰又能夠說得清呢?
而且這三個地方的地震,十分的劇烈,災民死傷無數。
這可是真是給剛剛有些複興的大明雪上加霜,國庫裏的銀子才剛剛有些盈餘,正要對女真人大舉用兵。
而且明年還要麵臨著對扶桑國的戰爭,偏趕在這個當口又出了這樣的事情。
這可真是國事艱難,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怪不得皇帝一直在前殿,看見這樣的報災折子,讓自己來批閱,想到這裏,她也完全理解了皇帝的想法。
她也不由得有些同情,但緊跟著最後一封奏折,居然是針對自己的。
這可真是讓她大出意外。
這份折子大概才是皇帝的心意吧,就見這封折子居然是欽天監的折子,居然彈劾自己。
可能是朝中有了一些風聲,也可能是自己的字跡終究是露出了一些端倪,讓人猜出是自己在批閱奏折。
雖然不知道這風到底是從哪來,但小小一個欽天監,不應該有這麽大的膽量。
他居然在這封奏折上,寫明女主禍事,雖然他並沒有寫明到底是誰,到底指的是後宮哪位妃子?
可他在這封奏折上,已經寫出來了,自己的身份,出身風塵之中。
皇帝的六宮,所有的妃子,也隻有自己出身風塵,這不就是說的是自己嗎?就差指名道姓了。
居然拿妲己和楊玉環和自己相比,思雨看到這裏不由的震怒,可她也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為什麽皇帝不將這份奏折留中不發,或者處罰這個出言無狀的欽天監,竟然留給自己看。
思雨想到這裏,越想越心寒,看來皇帝的心意,分明是在向自己表明,不想讓自己再插手政事了。
想到這裏思雨就覺得萬分的委屈,明擺就是皇帝,在最艱難的時候,將批紅的權力分給了自己,讓自己代為批紅。
本來自己還不願意呢,他竟然又將這些奏折發給自己看,而那上麵居然把自己比作了妲己和楊玉環,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想到了這裏,思雨連忙將楊海遞上來的這些奏折看也不看,全部送還在他的手上,對那楊海躬身一禮道:“楊公公,請您轉告皇帝,臣妾這些日子身體非常不適,這批紅的權利我就交還於他了,至於這三本奏折上所說的事情,皇帝怎麽想,就按他的想法去辦就挺好!”
思雨看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思緒也越飛越遠。
翠微殿的暖閣裏,白雲火盆燃燒著寸許長的銀絲炭,一絲煙火氣也無。
小鹿看那碳快要燒盡了,正要往裏麵加碳,卻被思雨阻止。
“別往裏麵加碳了,都省著些用吧!”
小鹿和妙玉,妙璃聽了思雨說出這麽一番話,三個人互相驚訝的看了一眼,不明白思雨為什麽會這樣說?
“殿下,聖上賞賜下的這些柴碳,完全夠咱們度過這個嚴冬啊,沒有必要這麽省啊?”
思雨看她們的眼神,滿眼充斥著疑惑,便無奈的說道:“這銀絲碳實在是太來之不易了,以前不知道,也不知道珍惜,而今看這奏本上所奏上來的事情,實在是讓我心驚膽戰!”
“娘娘,您到底怎麽了,怎麽好端端的會說起這件事情呢?”
小鹿不解的問道。
“這銀絲碳得需要用地下挖出來的煤,燒一千斤木頭,才能出那麽半兩銀絲碳,費人費錢不說,這奏報上還寫明,京西的煤礦出了事情,井下泄了氣,有四百名礦工喪生,而今再看這銀絲碳,分明就是礦工的血肉鑄成,我怎麽能夠舍得燒啊?”
三個人聽到這話以後立刻沉默不已,根本沒有想到這銀絲碳,來的會這麽不容易。
良久以後,小鹿才悠悠的說道:“娘娘您舍不得燒,也不是辦法啊,既然想要體諒礦工,不但不能舍不得燒,還得加勁燒!”
“這話怎麽說的?”
思雨一臉驚訝的望向小鹿,“隻要我帶頭少燒一些,宮裏就用不了這麽多的銀絲碳,無形之中也能夠給礦工減少負擔,這難道不對嗎?”
“娘娘,您現在身居高位,從上往下看這件事情似乎覺得,您這個觀點很對,但在臣妾看來,完全是大錯特錯!”
思雨更是一臉驚訝,就連一旁的妙玉和妙璃也陷入了深思。
“怎麽能這樣說呢,隻要我帶頭少燒一些,然後倡議宮中,盡量的節儉,一來也可以減少宮中的支出,二來也能夠讓那些礦工們少下井,也減少了危險,那地下的營生該有多麽險惡啊!”
思雨剛說完這話,妙玉,妙璃反而站起來,躬身一禮對思雨說道:“娘娘你宅心仁厚,菩薩心腸,您的角度上看這個問題,可能這樣選擇很好,但我們二人的父親,就是礦工出身,並不讚同您的這個說法!”
思雨驚了,她沒有想到妙玉和妙璃的父親就是礦工,按她的想法更應該讚成她的思路,怎麽可能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呢?
她不禁有些惱怒,怏怏不樂,妙玉和妙璃看在眼裏,隻好耐心對她說道:“娘娘的心是好的,但真要按您說的做了,隻怕是對那些礦工真的是一場災難!”
思雨怎麽也不明白,自己一片好心,怎麽能夠給別人帶去一場災難呢?
兩個人看思雨的眼神完全充滿了疑惑,便急忙解釋道:“娘娘,請您試想一下,那些礦工為什麽要去幹這麽危險的營生?”
“當然是為了掙錢養家啊?”
思雨不加思索的說道。
“這就對了,娘娘,奴婢們的父親就是為了想多掙點錢,才去下井挖煤,挖的煤越多,雖然克扣也狠,可掙錢也多,自然希望,能夠多挖煤,按娘娘您的想法,少用一些銀絲碳,宮中需求就會大量下降,也就用不了那麽多的木材,更用不了那麽多的煤,可這挖上的煤一多,就會滯銷,一旦滯銷,就會降價,一旦降價,這些礦工的利益就會受損,就無法養家糊口!”
思雨仔細聽妙玉,妙璃這麽講,瞬間就明白了,看一看火盆中燒的通紅的銀絲碳,不由得哀歎一聲,“原來是這樣啊!”
“迴稟娘娘,想當初,萬曆皇帝也與你有過一樣的想法,皇帝每次出恭的時候,都會用一種上等的草紙,這草紙,一張就得需要一兩銀子,皇帝知道以後,立刻就不用了,您猜怎麽著?”
思雨一聽小鹿講起了前朝的往事,便認真聽來,聽她這麽一問,又想想剛才妙玉和妙璃說出的那番話,“難道是那些靠此吃飯的那些人家都衰敗了不成?”
“是的,娘娘,當年就兩家因為宮中不再采購這種草紙,頓時生計無著,有兩個造紙匠還因此自殺了!”
思雨聽小鹿這麽講,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直到過了好半天以後,才慢慢緩過一些神來,幽幽的說道:“治大國若烹小鮮,真的是一舉一動,都得慎之啊!”
思雨越發覺得國事艱難,思來想去,總是覺得這些礦工實在是太難,也太苦,便問妙玉和妙璃兩人,“那麽怎樣才能夠讓你們父親那種人多掙一些銀子呢?”
“迴稟娘娘,其實,這煤從地下挖出以後,經過層層盤剝,賣到宮中,以及千家萬戶的價錢已經是很不便宜了,普通老百姓根本就買不起,而這礦工得錢反而最少,這其中大部分的利潤,都被這些中間商和官府克扣去了,等於是肥了中間,苦了兩頭,娘娘您就下令,把煤價提高,礦工真正也得不到多少實惠,百姓更燒不起,反倒是肥了中間那些人!”
思雨還真就想給這煤價提一提,聽妙玉,妙璃這兩個人這麽說,瞬間明白,這症結不在於這裏。
她不由得將目光又望向了窗外,由此想到這大明,似乎萬事萬物都如同這煤價一般,都是兩頭不落好,中間人得利。
“是呀,由此我也想到,為什麽太祖皇帝那麽嚴厲的懲貪,中間這些官員實在是太可惡了,的確是該剝皮填草!”
思雨說到這話的時候,兩眼瞪射出了寒光,讓小鹿和妙玉,妙璃看到都心驚膽戰,從來也沒有見過她有如此眼神。
就在這時,楊海來了,照舊是拿過一批奏折來,讓她批閱,如今的楊海對於思雨真的是畢恭畢敬。
“娘娘,皇帝在前麵傳下話來,這其中有那麽幾封奏折,他倒是看過,但沒有批,想要問問您的意見!”
思雨這才轉過臉來,見那楊海,手中拿著三本奏折,思雨有些一愣,這種情形還是第一次。
“陛下難道不能做主嗎?非要來問我,臣妾有時候見解未必對啊!”
“娘娘,老奴也隻是傳話,陛下怎麽說,我就怎麽講,我還在這裏等你呢!”
思雨聽楊海這麽說,越發的愣了,便拿出這三本奏折,仔細一看,驚的說不出話來。
原來這三本奏折,紛紛是大同,寧夏,還有陝北,三個地方同時地震。
由此想到前一天,京郊的煤礦突然泄了氣,也許這一切有著藕斷絲連的聯係吧,但這誰又能夠說得清呢?
而且這三個地方的地震,十分的劇烈,災民死傷無數。
這可是真是給剛剛有些複興的大明雪上加霜,國庫裏的銀子才剛剛有些盈餘,正要對女真人大舉用兵。
而且明年還要麵臨著對扶桑國的戰爭,偏趕在這個當口又出了這樣的事情。
這可真是國事艱難,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怪不得皇帝一直在前殿,看見這樣的報災折子,讓自己來批閱,想到這裏,她也完全理解了皇帝的想法。
她也不由得有些同情,但緊跟著最後一封奏折,居然是針對自己的。
這可真是讓她大出意外。
這份折子大概才是皇帝的心意吧,就見這封折子居然是欽天監的折子,居然彈劾自己。
可能是朝中有了一些風聲,也可能是自己的字跡終究是露出了一些端倪,讓人猜出是自己在批閱奏折。
雖然不知道這風到底是從哪來,但小小一個欽天監,不應該有這麽大的膽量。
他居然在這封奏折上,寫明女主禍事,雖然他並沒有寫明到底是誰,到底指的是後宮哪位妃子?
可他在這封奏折上,已經寫出來了,自己的身份,出身風塵之中。
皇帝的六宮,所有的妃子,也隻有自己出身風塵,這不就是說的是自己嗎?就差指名道姓了。
居然拿妲己和楊玉環和自己相比,思雨看到這裏不由的震怒,可她也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為什麽皇帝不將這份奏折留中不發,或者處罰這個出言無狀的欽天監,竟然留給自己看。
思雨想到這裏,越想越心寒,看來皇帝的心意,分明是在向自己表明,不想讓自己再插手政事了。
想到這裏思雨就覺得萬分的委屈,明擺就是皇帝,在最艱難的時候,將批紅的權力分給了自己,讓自己代為批紅。
本來自己還不願意呢,他竟然又將這些奏折發給自己看,而那上麵居然把自己比作了妲己和楊玉環,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想到了這裏,思雨連忙將楊海遞上來的這些奏折看也不看,全部送還在他的手上,對那楊海躬身一禮道:“楊公公,請您轉告皇帝,臣妾這些日子身體非常不適,這批紅的權利我就交還於他了,至於這三本奏折上所說的事情,皇帝怎麽想,就按他的想法去辦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