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燈火通明,顧妃的舞姿妖嬈,伴隨著十二名歌伎,隨著仙樂聲起,她的舞姿好像落葉飛舞。


    似乎正如一陣秋風來,吹拂著漫天紅葉,隨風起舞。


    又好似水麵上漾起一圈一圈的漣漪,稍縱即逝。


    更如那天空上的雲,飄渺無跡。


    起初這舞姿,動作非常的溫柔,隨著樂聲慢慢激烈,好似一行雲燕直上天際,衝開了雲層。


    不能不說,顧妃的舞姿極其的妖嬈,完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更沒人知道她準備了多長時間,救援與他平時相處不錯的果妃,蘇妃也是驚詫的合不攏嘴。


    印象中,從未聽顧妃向自己提起,也從未見過顧妃在宮中跳舞,也沒有聽說過顧妃有如此的才能。


    思雨也不得不心生佩服,如此心機,起初自己可真沒有看出來,看來真不能把他與蘇妃和果妃,等同視之。


    顧妃跳的這段舞蹈,正是當年楊玉環為李隆基跳的雲裳羽衣曲,其中的歌詞都是采用李白的詩。


    這首詩盡管無人不知,但是這首曲子,並無人知曉,至於這段舞蹈,早已失傳千年。


    可見顧妃為了在這中秋之夜,在太後與皇帝麵前獻舞,不知道煞費了多少苦心。


    可這宮裏,思雨的耳目眾多,偏偏就沒有一絲聽聞。


    這不禁讓思雨感到膽寒。


    一曲舞畢,幾乎驚呆了眾人,不能不說,顧妃的這支舞,算是拔得了頭籌。


    就算後麵果妃與蘇妃準備的紅珊瑚,以及一把寶刀,幾乎都被比了下去。


    更何況顧妃還獻上了一幅刺繡,萬裏江山圖。


    雖然這幅萬裏江山圖,隻要細心的人仔細鑒別,就能發現出自杭州織造處。


    但這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為顧妃的舞姿是如此的出眾,完全掩蓋了這幅江山圖的瑕疵。


    這樣接下來的蘇妃與果妃兩個人的禮物就稍顯單薄。


    蘇妃進獻的這把寶刀,的確讓太子十分的喜歡,如此尺寸的金寶刀,並不說是有銀子就能夠定製下來的。


    而是可遇不可求。


    至於果妃進獻的那兩支一人來高的一對紅珊瑚樹,更讓這大廳,陡升華彩,熠熠生輝。


    這對紅珊瑚,顏色似血一般,紅的極為鮮豔,端的是世間難尋,更覺得是這對紅珊瑚上,隱隱有六個大字,並不用怎樣辨識就可以清晰辨認江山萬年久長。


    這當然,更讓皇帝萬分的欣喜,似這般自然形成的字跡,沒有一絲刀砍斧鑿的痕跡,完全可以視為天降祥瑞。


    接下來就是思雨開始進獻了。


    思雨的一副畫作,被蒙上了一層棉布,此時,顧妃緊張的看了一眼蘇妃與果妃,她二人向她微微點頭。


    顯然她們已經準備好了。


    這幅巨型畫作,宮中無人不知,是觀世音像,也是思雨答應太後為她做的這幅畫作。


    隻見思雨輕輕的一欠身親自上前,擺好了火燭,正對著那幅畫作,畫布揭下來的一瞬間,立刻滿堂嘩然。


    果然是一幅坐著的觀音大士相,就見那觀音,端坐在那蓮花之上,寶相莊嚴,神態可掬,略顯嫵媚,卻又不失威嚴。


    實乃難得的佳作之一。


    顧妃見到這幅畫作以後,臉色驚喜,看來蘇妃與果妃也不是一事無成,也可以辦點事情的。


    三個人互相點了一下頭,頻頻示意。


    隻有太後微微的一蹙眉,心中暗道,我不是讓思雨畫的是一幅站著的觀音大士圖嗎?


    怎麽這幅觀音大士相居然是坐著的,記得她曾經跟我說過,明明就是站著的,怎麽如今又變成了坐著的?


    太後心中帶著萬分的疑問,但是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


    她有些欣喜的看向思雨道:“雨兒,我瞧這幅觀音大士相,顏色分外的鮮豔,卻也不是太過流俗,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呀?”


    太後叫思雨的小名,這本身就讓顧妃,蘇妃,果妃三個人無比的嫉妒。


    進宮這麽多年以來,太後從來也沒有叫過她們的小名兒,然而這思雨才來了,頂多不過幾個月,就如此討得太後的歡心。


    不禁讓她們大生嫉妒之心,一個個臉上的神情越發複雜了起來。


    皇帝與太子也起身看了一下這幅觀音大士相,的確是用色極為老道,也不知道那顏色是如何調製,居然能夠如此豔麗,而非常的飽滿。


    更不要說那思雨的畫工極為的精湛,把這觀音似男似女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既不失女性的嫵媚,又不失男子的有力,那眼神萬分慈愛中,又讓不同角度觀察他的人都能感覺到,觀音也在注視著他。


    好像讓人永遠沐浴在佛光普照之中,又彰顯了佛法無邊,真是巧奪天工,渾然天成。


    太後本來就是一個極其信佛的一個人,連忙在季婆婆的攙扶下,正要上前去觀看,仔細揣摩。


    忽然人叢中一聲嬌唿。


    倒下的居然是果妃,立刻有幾名太醫,上前去查看,隻見果妃昏迷不醒。


    在他們查看之際,忽然顧妃也覺得自己頭暈腦脹,一旁的蘇妃更是表現誇張,兩個人東倒西歪,殿前失儀。


    這讓皇帝與太子臉上極為驚訝,連忙遣太醫過去查看,不多時,看過果妃的那名醫案,一臉的慌張。


    太子見他臉色有異,急忙追問:“範醫案,果妃怎麽了?”


    “迴稟太子殿下,她好像聞過太多的石中霜之毒,一時毒氣攻心,驟然昏厥了過去!”


    他這句話一說,大殿內的人群臉色一下子變的嘩然。


    一旁的劉皇後深深的看了一眼思雨,思雨一瞥之下,豈能不知道她的用意。


    如今的臨湖大殿,雖然表麵上已經一團和氣,都是為中秋賞月而來,團團圓圓好不熱鬧。


    其實這不過是表象。


    好似那平靜的水麵之下,危機四伏,隻要一個應對不利,就怕是惹火燒身,墜入了無間地獄之中。


    剛才已然有十七個活死人,被請了出去,若是再拖出幾個人,想必也是實屬平常。


    劉皇後見思雨的臉色如常,不禁心生疑惑,難道她不知道自己已經大禍臨頭了嗎?


    此刻劉皇後的心裏已然吃不準思雨這個人。


    就聽那大殿之中,顧妃身邊的兩個貼身丫鬟空蟬與空雨,在一旁嘰嘰喳喳道:“我家主子就是站在這裏,剛才還好好的,在那觀音大士像的畫作一被揭開幕布,一陣風吹來,她就倒下了,就像我也有點頭暈,隻覺得一陣陣的惡心!”


    緊跟著,她身後的那些嬪妃也紛紛附和道:“就是那個觀音大士相那邊的風往過一吹,我也覺得有些惡心,因一陣陣的犯暈。”


    思雨冷冷的看這一切,用心仔細記著一共有哪幾個人說頭暈。


    大殿內莫名的一陣緊張的空氣,皇帝也覺得有些虛弱,也許是心理作用下,便命令幾個醫案上去一同檢查這些嬪妃的症狀。


    非常巧合的是,她們這些妃嬪都站在顧太子妃的身後,而顧太子妃恰恰就站在觀音大士相的順風處。


    緊接著醫案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稟報給了皇帝與太子。


    “你說什麽,石中霜?”


    太子的臉一下子變得煞白。


    皇帝的臉上又升騰起了怒氣,眾嬪妃也感覺到皇帝的眼神一陣冰寒襲來。


    哪個人不害怕,哪個人不惶恐!


    當今的皇帝雖然病勢沉重,但並不代表他是一隻病貓。


    這一個皇帝最為臣子們詬病的就是,實在是嗜殺成性,似乎這朱家的血統裏麵,就充滿了殘暴的遺留。


    如今這個老皇帝,自繼位以來就效仿太祖,可惜他並沒有學來太祖的縱橫天下,英勇無敵,倒是把太祖的嗜殺成性,一樣不落地繼承了下來。


    宮中的宮女,太監,與嬪妃們已經換了三撥了。


    除了東宮的屬妃,與劉皇後,常妃,其餘人的墳頭上的草,都一人來高了。


    皇帝的眼神冷冷的掃向這些醫案們,盡管他身在病中,一句有氣無力的話,還是讓這大殿之內的眾人,感到無比的寒意。


    “讓所有的侍衛把住大殿所有大門,不允許一人逃脫,敢有人無故離開者,格殺勿論!”


    皇帝的命令一下,眾多帶刀,身穿重甲的侍衛,嘩啦啦的圍在了大殿的門口。


    刀劍與護甲的碰撞聲,叮當作響,似乎敲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有那些膽小的嬪妃,宮女,太監,嚇得腿都軟了。


    不自覺的兩股間一熱,大殿內隱隱飄過陣陣尿味兒。


    太後已然覺得,這事情萬分蹊蹺的很,在看這順風之源頭,竟然就是那幅觀音大士相。


    她一臉擔心的看向思雨,心想道莫非她是在為自己的母後報仇,就連自己也吃不準,這思雨到底安的是什麽心?


    季婆婆伏在太後的耳邊悄聲說道:“老祖宗,該不會是那幅觀音大士像出了問題吧?”


    太後連忙擺手,製止她再說下去,眼見殺戮又起,她忙勸阻皇帝道:“壽兒,中秋之夜,就不要再頻添殺虐,不如就此打住吧!”


    “母後,此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一旦那要犯落網,朕可饒過她今夜不死……”


    皇帝正說著話,太後連忙附在他的耳邊悄聲說道:“若真是若蘭之女呢?你還是網開一麵為好!”


    隻見皇帝的眼神為之一緩和,但是旋即又殺機湧現。


    隻聽他淡淡的說道:“若真是她,自然也不能免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寵魔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魚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魚大叔並收藏嬌寵魔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