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居然以一種奇異的方式解決了。
昨天自己還處在一種深深的絕望中,今天,自己覺得做夢都會被笑醒。
兩天以來,給她的感覺簡直就是兩重天的體驗,思雨不禁感歎,人生,大起大落,也不過如此了吧。
不過讓她奇怪的是,這筆銀子到底是不是那個神秘人所留下的,如果是的話,他又從哪裏得來的這些銀子呢。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城門口到現在還貼著,對那人的通緝。
那公告上寫著盜竊庫銀的飛賊。
想到這裏,她便有些不寒而栗,她在想,這些銀子該不會是庫銀吧。
思雨從小在鄉間長大,最遠也隻不過是去過常山,實在是不知道庫銀和平常所輪的那些銀兩有什麽區別。
她非常的擔心,這個秘密會被別人發現,那樣一來的話,隻怕是自己一家就會遭受滅門之災。
盜竊庫銀聽起來好像是一種,了不得的罪吧。
想到了這裏,她忙與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商議。
“我覺得這件事情,來得太過蹊蹺,是,老話講過,馬無夜草不肥,可是,這下麵還有一句話呀,就是外財不富命窮人,娘,我真的有些擔心,怕我們實在是承受不了這樣的福澤。”
陳母聽了這話以後,臉上也是一臉凝重,仔細的想了想,自己女兒的話,確實如此。
這筆銀子的確來得太過蹊蹺,就算是那個神秘人為了報恩,留下這筆不菲的財產,可是,誰知道這筆銀子會不會跟那關乎丟棄的庫銀有關係呢?
她幾乎就可以完全斷定這就是庫銀了。
不過,陳母似乎是有一些見識,她連忙翻檢那些布包,檢查了一錠一錠的銀子,再仔細觀看。
思雨也不明白她到底在看什麽,隻見自己的母親翻看半天後,才終於放下心來。
她一臉輕鬆對思雨說道:“閨女,沒事的,如果是庫銀的話,這銀錠背麵一定會有標記會標明是何人所鑄,又來自哪個官衙,甚至時間,都會刻寫得清清楚楚。”
思雨聽到娘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整個人都驚了。
她怎麽也想不明白,娘怎麽可能會知道這些呢?
可是娘接下來的一番話更是讓她出乎意料。
“依我大明的慣例呢,庫銀規製必須超過三十兩以上,可是這些銀錠你來看,後麵都沒有任何標識,我完全可以確定,這不是庫銀。”
陳母說到這裏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旁邊思雨的神情,直到她發現自己的女兒和兒子看向她的眼神充滿了異樣與驚奇。
“娘,你到底是怎麽知道這些的?”
思雨有些奇怪自己的娘,隻怕是也跟自己一樣吧。
在她的記憶當中最遠也隻不過是去過常山,平常所交往的那些人家大都是莊戶人家。
別說是三十兩的庫銀,就連五兩以上的銀子,一年到頭也未必見過。
陳母聽思雨這麽一問,神情一滯,連忙扯起別的話頭搪塞了過去。
“恐怕就是那是白衣人遺棄在這裏的一筆銀子,不過我料想銀子這麽多,他是一時半會兒,無法全拿走,我們呢,先給他存起來,昨天動了那一萬兩銀子,實在是迫不得已,他要是來取這筆銀子,我們就實話實說,以後這筆銀子我們還還他!”
思雨見母親沒有正麵迴答,也就不便再多問,聽娘這麽一說,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便點了點頭。
陳母見她非常的乖巧,便很欣慰,又接著說道:“這筆銀子,最好還是不要再動了,因為這畢竟是人家的,甭管他做過什麽?這筆銀子肯定來的不那麽簡單。”
思雨想了想,覺得自己的母親說得非常的有道理,這筆銀子來得莫名其妙。
如果自己一家用這筆銀子,修葺院牆,添置衣服,重建房屋,隻怕是用不了多長時間,會惹別人注意。
更讓長街上的眾多鄰居為之詫異,畢竟從前那麽窮困,忽然間,一下子變得如此豪富。
怎能不讓人,心中奇怪,引發別人的猜疑。
那樣的話,隻怕官府的人就會來登門拜訪,問詢自己,畢竟這剛剛丟了庫銀,又時隔不長,如果官府的人,來問詢自己,那麽自己該怎麽說呢?
隻怕是問不了三兩句,露出馬腳,就會被帶走,說不定會吃官司。
想到了這裏,思雨和陳母一起決定將這筆銀子,趁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埋在後院的一處空地之中。
怕人注意到蓋上了泥土,還覆上了一些青草,力求不著痕跡。
思雨心想,如果那個白衣人要是來的話,就把這筆銀子還給他,至於那一萬兩銀子,隻算是臨時救急。
到時候範院長送過來兩萬兩銀子,她從其中調撥出來再還給他,也是不遲的。
可是思雨和程母,做出這樣的決定的時候,以及做這些事情的時候。
她們沒有注意到,背後有一雙神情複雜的眼睛看著他們,這道目光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允植,思雨的親弟弟。
思雨的親弟弟陳允植他怎麽也不明白,也無法理解母親和老姐為什麽要這樣做。
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那代表著什麽?
那代表他自己可以穿上新衣服,可以,改善自己一家的生活,再也不用住如此破舊的房屋。
他完全可以從其中拿出那麽幾錠銀子,買一座上好的宅院,早早搬離這裏。
如果自己的老姐和母親害怕這些鄰居傳閑話的話,完全可以去別處安家置業。
找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安安穩穩地去生活啊,為什麽還要這麽小心?
可惜這個家畢竟是陳母和思雨做主,再加上他做出了那麽難堪的事情,更在這個家裏,沒有話語權。
所以她隻好用一種痛惜的目光在背後緊緊盯著自己的母親和姐姐悄悄將那筆銀子埋藏在後院,不過他已經記好了位置。
有道是錢,其實是一種禍水。
一旦運用的好,會給自己的家庭增福添壽,帶來福氣。
如果運用不好,隻怕是兄弟反目,一家人變成陌路都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眼下陳母和思雨並沒有覺察到陳允值的變化,隻是覺得,自從那天的事情以後,他越發變得沉默寡言。
思雨以為弟弟還在為輕易就把自己的姐姐賣給左家為妾,還羞愧不已。
她極力安撫自己弟弟。
“允植,一切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姐姐還是希望你朝前看,我和娘還是希望你把書本撿起來,好好的念。”
思雨還是想讓自己弟弟走讀書這條路,畢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可惜陳允植多想對姐姐思雨說上一句,姐,我覺得我實在不是讀書那塊料。
可是他看到自己的姐姐,用一種殷切的目光看著他,便再也說不出口。
“弟弟,封龍書院,我是去不成了,但是你還是可以去的,院長那裏,仗著這層關係肯定會更加照顧你,說不定會給你多派幾個先生輔導你,到時候,你也能考一個舉人,說不定也能夠參加會試,這都是將來說不準的事情!”
陳允植聽了這話自嘲的一笑:“老姐,你實在是太高看我了,我覺得我根本沒有那個命!”
話剛一出口,他就看見自己的姐姐,思雨的眼底深處慢慢有那麽一絲絲哀傷浮現上來。
他的心裏,立刻覺得愧疚。
那一刻,他覺得他在這個家帶給自己的姐姐和母親,最多的就是焦慮和不安。
他不想再這樣下去了,連忙改口:“姐,我一定努力,請你和娘,放心吧。”
直到這時,思雨的臉色,才有些緩和,大大的雙眼。又浮現出歡愉之色。
“這才對嘛,誰說你就沒有那個命了,你瞧這兩天的事情,你能夠想到前天咱們家都快絕望了,馬上就要麵臨骨肉分離,隔天,馬上就煙消雲散,想來這都是咱們的娘,上輩子積德行善,修來的福氣,不然,這事趕事,怎麽會這麽巧?”
思雨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弟弟已經魂不守舍,他並沒有想讀書的事情,而是在想那筆銀子,該怎麽安排?
可惜思雨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弟弟,並沒有認真聽自己的話,隻覺得他也隻是在敷衍自己。
可是思雨並不在意,覺得弟弟還是小,還是有些貪玩,想必去了書院以後,範院長管住他,他就會收心吧。
可惜思雨是這樣想,自己弟弟,卻完全向著相反的方向去考慮。
偏偏她還沒有察覺。
兩天以後,京中的會試,第一場已經過去了,封龍書院今年也有去參加會試的舉人。
不過據他們傳迴的消息,今年會試出的題,格外的難,今年封龍書院所去的這些學子們發揮還算正常。
幾乎全交了白卷!
有的,真的就是坐在那兒貢院之內,提起筆來,欲哭無淚,因為今年所麵臨的那道截搭題,幾乎成了每一個儒生的夢魘。
根本就無從破題!
這道截搭題前半句是君子不器,出自論語前半句,後半句是勞其筋骨,是出自孟子,盡心上。
這道截搭題可是難壞了眾學子,無論是怎麽破題,順破,逆破,從中破,都不得要領。
昨天自己還處在一種深深的絕望中,今天,自己覺得做夢都會被笑醒。
兩天以來,給她的感覺簡直就是兩重天的體驗,思雨不禁感歎,人生,大起大落,也不過如此了吧。
不過讓她奇怪的是,這筆銀子到底是不是那個神秘人所留下的,如果是的話,他又從哪裏得來的這些銀子呢。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城門口到現在還貼著,對那人的通緝。
那公告上寫著盜竊庫銀的飛賊。
想到這裏,她便有些不寒而栗,她在想,這些銀子該不會是庫銀吧。
思雨從小在鄉間長大,最遠也隻不過是去過常山,實在是不知道庫銀和平常所輪的那些銀兩有什麽區別。
她非常的擔心,這個秘密會被別人發現,那樣一來的話,隻怕是自己一家就會遭受滅門之災。
盜竊庫銀聽起來好像是一種,了不得的罪吧。
想到了這裏,她忙與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商議。
“我覺得這件事情,來得太過蹊蹺,是,老話講過,馬無夜草不肥,可是,這下麵還有一句話呀,就是外財不富命窮人,娘,我真的有些擔心,怕我們實在是承受不了這樣的福澤。”
陳母聽了這話以後,臉上也是一臉凝重,仔細的想了想,自己女兒的話,確實如此。
這筆銀子的確來得太過蹊蹺,就算是那個神秘人為了報恩,留下這筆不菲的財產,可是,誰知道這筆銀子會不會跟那關乎丟棄的庫銀有關係呢?
她幾乎就可以完全斷定這就是庫銀了。
不過,陳母似乎是有一些見識,她連忙翻檢那些布包,檢查了一錠一錠的銀子,再仔細觀看。
思雨也不明白她到底在看什麽,隻見自己的母親翻看半天後,才終於放下心來。
她一臉輕鬆對思雨說道:“閨女,沒事的,如果是庫銀的話,這銀錠背麵一定會有標記會標明是何人所鑄,又來自哪個官衙,甚至時間,都會刻寫得清清楚楚。”
思雨聽到娘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整個人都驚了。
她怎麽也想不明白,娘怎麽可能會知道這些呢?
可是娘接下來的一番話更是讓她出乎意料。
“依我大明的慣例呢,庫銀規製必須超過三十兩以上,可是這些銀錠你來看,後麵都沒有任何標識,我完全可以確定,這不是庫銀。”
陳母說到這裏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旁邊思雨的神情,直到她發現自己的女兒和兒子看向她的眼神充滿了異樣與驚奇。
“娘,你到底是怎麽知道這些的?”
思雨有些奇怪自己的娘,隻怕是也跟自己一樣吧。
在她的記憶當中最遠也隻不過是去過常山,平常所交往的那些人家大都是莊戶人家。
別說是三十兩的庫銀,就連五兩以上的銀子,一年到頭也未必見過。
陳母聽思雨這麽一問,神情一滯,連忙扯起別的話頭搪塞了過去。
“恐怕就是那是白衣人遺棄在這裏的一筆銀子,不過我料想銀子這麽多,他是一時半會兒,無法全拿走,我們呢,先給他存起來,昨天動了那一萬兩銀子,實在是迫不得已,他要是來取這筆銀子,我們就實話實說,以後這筆銀子我們還還他!”
思雨見母親沒有正麵迴答,也就不便再多問,聽娘這麽一說,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便點了點頭。
陳母見她非常的乖巧,便很欣慰,又接著說道:“這筆銀子,最好還是不要再動了,因為這畢竟是人家的,甭管他做過什麽?這筆銀子肯定來的不那麽簡單。”
思雨想了想,覺得自己的母親說得非常的有道理,這筆銀子來得莫名其妙。
如果自己一家用這筆銀子,修葺院牆,添置衣服,重建房屋,隻怕是用不了多長時間,會惹別人注意。
更讓長街上的眾多鄰居為之詫異,畢竟從前那麽窮困,忽然間,一下子變得如此豪富。
怎能不讓人,心中奇怪,引發別人的猜疑。
那樣的話,隻怕官府的人就會來登門拜訪,問詢自己,畢竟這剛剛丟了庫銀,又時隔不長,如果官府的人,來問詢自己,那麽自己該怎麽說呢?
隻怕是問不了三兩句,露出馬腳,就會被帶走,說不定會吃官司。
想到了這裏,思雨和陳母一起決定將這筆銀子,趁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埋在後院的一處空地之中。
怕人注意到蓋上了泥土,還覆上了一些青草,力求不著痕跡。
思雨心想,如果那個白衣人要是來的話,就把這筆銀子還給他,至於那一萬兩銀子,隻算是臨時救急。
到時候範院長送過來兩萬兩銀子,她從其中調撥出來再還給他,也是不遲的。
可是思雨和程母,做出這樣的決定的時候,以及做這些事情的時候。
她們沒有注意到,背後有一雙神情複雜的眼睛看著他們,這道目光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允植,思雨的親弟弟。
思雨的親弟弟陳允植他怎麽也不明白,也無法理解母親和老姐為什麽要這樣做。
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那代表著什麽?
那代表他自己可以穿上新衣服,可以,改善自己一家的生活,再也不用住如此破舊的房屋。
他完全可以從其中拿出那麽幾錠銀子,買一座上好的宅院,早早搬離這裏。
如果自己的老姐和母親害怕這些鄰居傳閑話的話,完全可以去別處安家置業。
找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安安穩穩地去生活啊,為什麽還要這麽小心?
可惜這個家畢竟是陳母和思雨做主,再加上他做出了那麽難堪的事情,更在這個家裏,沒有話語權。
所以她隻好用一種痛惜的目光在背後緊緊盯著自己的母親和姐姐悄悄將那筆銀子埋藏在後院,不過他已經記好了位置。
有道是錢,其實是一種禍水。
一旦運用的好,會給自己的家庭增福添壽,帶來福氣。
如果運用不好,隻怕是兄弟反目,一家人變成陌路都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眼下陳母和思雨並沒有覺察到陳允值的變化,隻是覺得,自從那天的事情以後,他越發變得沉默寡言。
思雨以為弟弟還在為輕易就把自己的姐姐賣給左家為妾,還羞愧不已。
她極力安撫自己弟弟。
“允植,一切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姐姐還是希望你朝前看,我和娘還是希望你把書本撿起來,好好的念。”
思雨還是想讓自己弟弟走讀書這條路,畢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可惜陳允植多想對姐姐思雨說上一句,姐,我覺得我實在不是讀書那塊料。
可是他看到自己的姐姐,用一種殷切的目光看著他,便再也說不出口。
“弟弟,封龍書院,我是去不成了,但是你還是可以去的,院長那裏,仗著這層關係肯定會更加照顧你,說不定會給你多派幾個先生輔導你,到時候,你也能考一個舉人,說不定也能夠參加會試,這都是將來說不準的事情!”
陳允植聽了這話自嘲的一笑:“老姐,你實在是太高看我了,我覺得我根本沒有那個命!”
話剛一出口,他就看見自己的姐姐,思雨的眼底深處慢慢有那麽一絲絲哀傷浮現上來。
他的心裏,立刻覺得愧疚。
那一刻,他覺得他在這個家帶給自己的姐姐和母親,最多的就是焦慮和不安。
他不想再這樣下去了,連忙改口:“姐,我一定努力,請你和娘,放心吧。”
直到這時,思雨的臉色,才有些緩和,大大的雙眼。又浮現出歡愉之色。
“這才對嘛,誰說你就沒有那個命了,你瞧這兩天的事情,你能夠想到前天咱們家都快絕望了,馬上就要麵臨骨肉分離,隔天,馬上就煙消雲散,想來這都是咱們的娘,上輩子積德行善,修來的福氣,不然,這事趕事,怎麽會這麽巧?”
思雨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弟弟已經魂不守舍,他並沒有想讀書的事情,而是在想那筆銀子,該怎麽安排?
可惜思雨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弟弟,並沒有認真聽自己的話,隻覺得他也隻是在敷衍自己。
可是思雨並不在意,覺得弟弟還是小,還是有些貪玩,想必去了書院以後,範院長管住他,他就會收心吧。
可惜思雨是這樣想,自己弟弟,卻完全向著相反的方向去考慮。
偏偏她還沒有察覺。
兩天以後,京中的會試,第一場已經過去了,封龍書院今年也有去參加會試的舉人。
不過據他們傳迴的消息,今年會試出的題,格外的難,今年封龍書院所去的這些學子們發揮還算正常。
幾乎全交了白卷!
有的,真的就是坐在那兒貢院之內,提起筆來,欲哭無淚,因為今年所麵臨的那道截搭題,幾乎成了每一個儒生的夢魘。
根本就無從破題!
這道截搭題前半句是君子不器,出自論語前半句,後半句是勞其筋骨,是出自孟子,盡心上。
這道截搭題可是難壞了眾學子,無論是怎麽破題,順破,逆破,從中破,都不得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