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零幾分,動車準點無誤地到達了北京南站。我和郭子拎著大家的隨身行李,璠兒和紫月挽著老夫人的手臂,漸次地走出了出站口。


    出站口不遠處,小妹和父母正在翹首以待著我們的到來。


    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我的親生父母要比老夫人蒼老很多。特別是知道了兒媳婦無緣無故地失蹤了,老兩口這些年來沒有一天不惦念著。雖然我時不時地打電話安慰,還有小妹的空隙探望。我和小妹都希望父母來大城市生活,住在小妹那裏或者我在蘇州或北京的居所,但老兩口都沒有同意,說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離不開那片土地,更離不開那裏的鄉親們...


    後來我們就不再勸其離開故土了,生活習慣了,一輩子很長,但其實也很短。17年後,再次見到二老,歲月的滄桑都寫在臉上。是啊,古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次北京大團圓,說什麽我也留父母在身邊多住幾日,盡一盡做為兒子的孝道。


    我叫了一聲“爸媽”,小妹親熱地叫了一聲“大哥,嫂子”,兩夥人就聚在了一起。


    紫月一手拉著老夫人,一手拉著艾璠,來到我的父母近前,道:“爸爸媽媽,我迴來了,讓二老掛念了...。”老夫人已經跟我母親握手著,噓寒問暖著。紫月又道:“爸爸媽媽,這是你們的親孫女,喬艾璠...”。璠兒也乖巧地叫了一聲“爺爺奶奶,我是艾璠,前天晚上我們通過電話的。”並掙脫月兒的拉手,撲到白發蒼蒼的爺爺懷裏。


    父親今年75歲了,除了走路慢些,感官都還算正常。老人家嘴角抖動著:“好,太好了,我和你奶奶日思夜想,凡兒有孩子了,我們有親孫兒了...”。他一邊念叨著,一邊親切地撫摸著璠兒的肩膀,激動得兩眼淚花...


    母親也快步走過來,從老頭懷裏搶過艾璠,一邊上下打量著,終於沒能忍住,一把把璠兒摟在懷裏,嗚嗚地哭出聲來。紫月趕緊掏出紙巾,幫母親擦拭著眼淚。老夫人也雙眼濕潤了。


    是啊,這就是親情的羈絆,血濃於水的人間真情。


    中科院的一輛寬大的商務車緩緩地馳來。我們一眾人等坐上了這輛車,消失在北京南站。


    北京,我又迴來了;北京,我的月兒迴來了...


    嶽父大人,在天之靈啊,您的寶貝女兒紫月迴來了,帶著您的愛人,您的外孫璠兒...來看望您來了,等著,請您再等一會兒,我們就會團圓在一起...大家都很想念您!


    商務車在行進的過程中,我相繼撥通了原設計院老王書記的電話,告訴他這位已經退休,頤養天年的老書記,我和月兒迴來了...


    還有原設計院同事王建國的電話,原來的戀愛狂人小王現在已經是設計院的副院長了。我不由地一陣感慨唏噓。


    歲月催人老,歲月催人行。一個人在曆史的長河裏隻不過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但正是這微不足道的一粟,一粟粟...構成了長河的燦爛。


    我不僅想起了元代唐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詩中寫道: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從大學畢業分配到設計院之後的一幕幕生活經曆,仿佛是我心中的清夢之船,由遠及近地劃過心海,由暗到明,由點點星光到輝煌星河...


    月兒的莫名失蹤,我的意誌消沉,小妹的安撫,我的辭職轉行,我的奮發圖強,我的海外布局,我的步步登天...


    我的思念塵封,月兒的身陷囹圄,月兒誕下我的親骨肉,月兒的度日如年,月兒的翹首以待,月兒母女的鬥智鬥勇,國家的發聲援助,國人和華人的聲援,惡人的壓力,月兒的重獲自由,我和月兒的再度重相逢,我們的女兒艾璠,我們一家的團圓...


    一步步走來,恍若一夢。夢前的沉思,夢中的沉浮,夢後的沉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活片段。片段連為一體,就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商務車直接馳向順義的丁家莊園。下午四點左右,我和紫月又見到了熟悉的環境,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相愛至深。


    大家休息過後,我安排郭子和小妹去準備明日祭拜需要準備的物品,聰慧的二人根本不用多言,就知道要準備些什麽。諸如水果,鮮花,逝者生前所愛之物....


    丁老夫人會跟大家明天一塊去祭拜。今天晚上,我和紫月決定夜訪老丁頭。


    夏季的白天顯得比較漫長。待日落西山,紅霞浸透半邊天又慢慢隱退,星月泛起,漫天星鬥充斥著靜謐的夜幕。我和月兒牽手走進了丁香花海所在的苑囿。


    漫步在苑囿之中,每一朵花、每一棵樹都仿佛在訴說著它們的故事,這意味著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無窮魅力。夜風輕撫,如親人的呢喃,溫暖心田,親切至極。


    “老公,這些年苦了你了,當我從郭子那裏聽說我失蹤後你的經曆,我心都碎了,親愛的凡,這輩子能做你的妻子,是我的榮幸...”。紫月掙脫我的牽手,轉過身與我四目相望道。


    “老公之前說過,月兒,你就是老公的靈魂,沒有你,我將是行屍走肉...為了找到我的靈魂,小妹把她的靈魂借給了我,我就帶著小妹的期望,17年了,我終於找迴了你。親愛的,現在老公靈魂歸位,是一個完整的人了。我們以後再也不分開了,你去哪裏,老公就跟著去哪裏!”我把手放在紫月的肩頭如是道。


    “嗯,雖然身陷囹圄,你的月兒也深信不疑,我的老公如《大話西遊》中所說‘我的意中人,是位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彩祥雲來接我’...你就是月兒心中獨一無二的superman,更是我和璠兒的superhero...”。沒等紫月把話說完,我就把她摟在懷裏,把滾燙的雙唇印在她柔軟的唇瓣上,忘情地吮吸著...


    天上的星星害羞地閉上了眼睛,月亮隱於雲層之後,風兒從身旁邊悄然而逝...都仿佛不忍心驚擾了我們這一對苦情人... 琴聲起,緣相啟,一麵定終身,三嫁(三娶)隻為你!


    我們來到了那棵陪伴月兒父親的那棵大柳樹下。我無端地想到了南宋詩人、詞人、文學家陸遊的那首名揚古今的代表作之一《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此詞描寫了詞人與原配唐氏(一說為唐琬)的愛情悲劇,記述了詞人與唐氏被迫分開後,在禹跡寺南沈園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達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抒發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淒楚癡情,是一首別開生麵、催人淚下的作品。全詞情感真摯,多用對比,節奏急促,聲韻淒緊。每每讀來,蕩氣迴腸,大有慟不忍言、慟不能言的情致。


    說到《釵頭鳳?紅酥手》,就不能不談一談唐琬創作的《釵頭鳳?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鹽城幼兒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副教授葉捷:和陸遊的詞相比較而言,唐琬的詞卻截然不同,唐琬所麵臨的處境相比陸遊更加的淒涼悲慘。她的詞主要是以自怨自泣、自言自語的情感哭訴,通過描述纏綿執著的情感和悲慘的遭遇,襯托出了唐琬對陸遊的思念之情。(《陸遊與唐琬的《釵頭鳳》審美異同的比較研究》)


    原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史傑鵬:和陸遊的原作相比,此詞寫的更淒涼,更悲憤,而詞句淺顯,不假雕飾。所謂我手寫我心,沒有親曆過美滿婚姻被強行破壞的人,隻怕寫不到這麽沉痛。(《宋詞三百首正宗》)


    當然了,我和月兒的相愛沒有此錐心之痛,17年的分離雖苦雖恨,可這並不能淡化我們的感情,隻能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相惜相愛共一生!苦盡終甘來,英雄再無苦情,豈能無良緣?!良人相伴,幸福無邊!


    月兒走到埋有嶽父骨灰盒和遺物的地方,雙膝著地,淚流滿麵。我就站在她的身後,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我們都沒有說話,此時無聲勝有聲。


    大柳樹遮天蔽月,莊嚴肅穆。枝條輕舞,似柔情低語,聲聲訴說...


    月光傾瀉而下,透過薄霧,漫過流嵐,輕撫美人軀...


    風兒輕輕吹,吹過假山石壁,吹過聽風亭,親吻胭脂腮...


    心靈的對話,情感的溝通,思想的碰撞...就在這個夏季的夜晚。


    你的寶貝,你的掌上明珠,你的月兒來陪你了,月兒父親在天之靈...


    我的老領導,我的忘年交,我的嶽父大人,一凡來陪你了,感謝您的厚愛,感謝您把月兒送到我身邊...


    我和月兒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我和月兒相親相愛,白首偕老。


    老丁頭,你將是曆史的見證者。


    七月的北京,如同盛夏的驕陽,熱烈而奔放,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活的熱情與活力。你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脈搏,感受到古都的韻味與現代都市的交融。七月的天空,如同一塊巨大的調色板,藍得深邃,雲得潔白,哪怕黃昏都是清澈的,脆藍泛起火燒雲,創造出千變萬化的美麗。空氣平滑地進入胸腔,唿吸帶著天空的餘味。


    我像往常一樣,早晨六點,來到莊園的空曠地帶迎著旭日東升的方向,酣暢淋漓地打了一套拳法。習慣成自然,我現在每天睡覺五個小時,整天都精神抖擻的。睡著的時候也睡得深沉,科學上叫做“深度睡眠”吧。


    夏風拂過地平線,緩緩地托起那一輪紅日,一切都那麽和諧。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人類種族也世代更替,麵對的依舊是這輪紅日。仿佛亙古不變,卻是人類科技的進步,探索著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歇。鴻蒙無邊,心有所想。


    我想到汪國真詩中的一段話“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晴朗的天空,總能給人以鼓舞。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情緒,人類不可能勝天,說人定勝天更多的是一種鬥誌,不可片麵理解。但凡人類改變了大環境,帶給人類的卻是無窮盡的災難,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人類的延續發展。所以才有了高瞻遠矚一說。鼠目寸光,涸澤而漁,等於自掘墳墓。


    老夫人,我的父母,我,小妹,紫月,艾璠,還有郭子一行八人,上午十點又來到了老丁頭的衣冠塚,那棵大柳樹下。老夫人、艾璠、紫月手捧鮮花慢步走來。


    老丁頭的墳塋微微高出地麵。五盤供品擺放在墳前,分別是素食盤、水果盤、幹果盤、肉食盤和酒水盤。素食盤放在中間,其他四盤按照特定方位擺放。


    三女將鮮花擺放到祭台上。老夫人和我的父母對著墳塋作揖。其餘的人行下跪禮,一起磕三個頭。這種磕頭禮稱為“一跪三叩首”。 祭拜磕頭禮是昨晚父母依我老家的規矩教給眾人的。因為不是在習俗和文化意義上有著深厚的傳統背景的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冬至節等進行的祭拜。所以一切程序從簡。


    我和紫月約定在重陽節會帶上璠兒再次來祭奠老丁頭。節日祭拜,不僅是表達對已逝長輩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的時刻,也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本章《17年後再團圓》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琳琅視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視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視角並收藏琳琅視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