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俞楓城出發前往據北城,且是在冬天的情況下,路途還是較為遙遠且艱辛的。
即便隻有著六千人馬這樣規模,如果想要順利抵達目的地,仍然需要耗費三到四日的時間才行。
而且這還僅僅是在沒有攜帶任何傷員同行的理想狀況下,才能實現的速度。一旦隊伍中有了傷員,行軍速度必然會受到極大影響,所需的時間也隻會變得更長。
畢竟傷員們不僅行動不便,還需要額外的人力和物力來照顧他們、保障他們的安全與健康。
正是有了這種種的考慮,朱常之才讓傷員一律留在俞楓城,就地醫好傷勢之後再做打算。當然,像劉二兩這樣的輕傷,且強烈要求跟著迴據北城的,朱常之也不攔著。
這次到俞楓城來,朱常之所率領的人馬受重傷和死亡的人數很少,在六千人馬這樣的數量裏,死亡的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豬腸,到了據北城,你說大將軍會不會將俺們派去守城?”雖然劉二兩昨晚出軍營去瀟灑了一趟,但現在的他精神頭不錯。
朱常之:“有可能,不過一切還得到了才能知曉,現在都隻是猜測。”
“我倒是覺得會這樣做安排,否則幹嘛把我們召迴據北城,而不是去其他地方,甚至是迴桑土關隘去和齊將軍一起。”老張插入話題,並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其實他們這些人現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屬於齊顯雲的部下。因此,就算是將他們召迴,也應該是迴到齊顯雲身邊去,而不是到其他地方去。
“不過齊將軍現在也有可能在據北城,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迴據北城就合情合理的了!”老張又自己補充地說著這話。
這分析,朱常之也是覺得非常的有條理性,但這一切都隻是他們暫時推斷猜測出來的一個結果,具體是怎麽樣的安排,還要等到了據北城以後,才能知曉。
對於在城裏被動防守,朱常之是不太願意的,他想要的是主動出擊,尋找到敵人的薄弱點,然後以此為突破點,將敵人擊潰,或是讓敵人無法再戰,主動結束這場戰爭。
毫無疑問,這種打法所蘊含的不確定性堪稱巨大。哪怕隻是出現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或者不幸被敵方察覺到自身存在的致命弱點,那麽己方都極有可能會遭遇慘痛失敗,從此一蹶不振、一敗塗地。
畢竟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任何一個細微的失誤或破綻,都極有可能成為己方全盤皆輸的導火索。
因此,齊滿園選擇固守,朱常之是可以理解的,隻是如果讓他朱常之來做選擇,他是不會一直這樣固守下去。
於此同時,現守在桑土關隘的齊顯雲,每天除了定時定點的巡視,以及聽手下人馬外出探查到的情況外,基本就沒了事幹。
他倒是想要找點事來做,但這地方又不是什麽必經之地,路又比較狹小難走,大軍是很難一次性通過這地方的,正因如此,唿延密沅才沒有派兵來爭奪這個地方。
“將軍,現在常之被單獨派到俞楓城去,會不會過得挺逍遙自在的?”藺雲有些漫不經心地詢問著,所問的也是沒什麽營養的話。
自朱常之領命前往俞楓城之後,齊顯雲和藺雲之間仿佛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他們二人的關係竟然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改善。
想當初,他倆雖一同共事,但彼此間僅僅維持著那種基於上下尊卑所應有的客氣,怎麽看都有一種生疏而又冷淡的感覺。
然而如現在,情況卻大不相同了。不知從何時起,他們開始逐漸放下心中的芥蒂與防備,以一種更為親近和自然的方式相處起來。
或許是因為他倆都是從其他地方調遣到北地來的,又或許是時間悄然改變了一切,總之現在的他們不再像過去那般拘謹,交流時也多了幾分真誠與溫暖。
“逍遙自在倒談不上,他可是領著不少的兵去的。不過事做完了以後,在俞楓城那座金窟裏瀟灑一下,還是完全可以的!”齊顯雲同樣是有些無精打采地迴應著,聲音都有點懶洋洋的感覺。
主要是現在的他們過得太過平淡了,和其他的將士相比起來,那叫閑得發慌,想要殺敵都沒那個機會。
而一些不想和敵人拚命搏殺的將士,隻想偷懶或是直接不想上陣,都沒這個機會。這還真是人比人,能氣死個人。
藺雲還是原來的語氣,“那等到常之迴來,他是不是又得晉升了?”
齊顯雲:“他在你手底下待過,他的能力你也是知曉的,等到他迴來,攜帶軍功晉升那是八九不離十的事。”
從他們二人的言談舉止以及話語中的字裏行間來看,顯然對於朱常之這個人所具備的軍事才能都是相當認同和讚賞的。
“說實話,當時屬下之所以跟到這北地來,正是因為常之,否則當時屬下是萬萬不願到這地方來的。”說著藺雲還“唉!”地歎了一口氣,有點患得患失的意思。
“當時在據北城,我也向大將軍請戰了,隻是沒同意!”齊顯雲同樣跟著歎了一口氣。
別人為什麽來北地不知道,但齊顯雲和藺雲來北地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殺敵建功立業的,哪曾想現在卻是窩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連一個敵人的影子都見不到,更別說是殺敵立功了。
在這種心理落差下,無所事事的兩人自然是覺得非常的無聊,沒事的時候就迴營帳裏攤坐著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趕路趕了三天多的時間,朱常之才是率領著手下人馬迴到據北城。剛一進城,都還沒走多遠,震天響的喊殺聲就從另一側的城牆傳來。
看來齊蘚國大軍又在攻城,聽這聲勢,與朱常之離開時的攻勢絲毫不見減弱,反而像是聲勢還浩大了些,朱常之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現幻聽了。
心中想著事,朱常之不知不覺讓胯下的戰馬走得快了些,在他身後的將士也是緊跟著。
簡單安置好部下將士,朱常之才是來到城樓上麵見齊滿園。
剛一見到,朱常之立即恭敬行禮拜見道:“屬下幸不辱命,已對俞楓城的敵人剿滅殆盡,特來迴命!”
雖然現在齊滿園忙得不可開交,但他還是從案桌後繞出來,雙手虛扶地對朱常之說道:“不必多禮,此行辛苦了,關於你的戰報,本將軍這幾日可是可都看過,果然沒讓本將軍失望。”
說著,齊滿園又頻頻點頭地補上一句“不錯!”從這簡單的兩個字裏,可以聽出他對朱常之的表現很滿意。
朱常之謙遜地迴應道:“不敢當,都是大將軍運籌帷幄得當,否則屬下也不會在這麽快的時間內就殲滅掉敵人。”
這句馬屁話聽得齊滿園更滿意了,雖然這點軍功對齊滿園來說算不上什麽軍功,但他心裏對朱常之更是好感大增。
畢竟手下人立功了以後,沒有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去,至少說明這個人是尊敬他這個上司的,也是懂得感恩的,以後培養起來也會相當的放心,不用擔心過河拆橋的事。
“不錯!既然迴來了,就先將你部編入後預部隊吧,這樣也可以讓將士們抽空恢複恢複。”齊滿園給朱常之做出了安排。
從這安排來看,這是真的要將朱常之留在據北城,與前麵所猜測的沒有區別。
“遵命!”朱常之抱拳領命。
齊滿園頷首地吩咐道:“戰事緊急,下去安置去吧!盡快讓將士們恢複狀態,說不定很快就有用得到你們的時候。”
此刻,城外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齊蘚國的大軍如洶湧潮水般向城池發起猛烈攻擊,雙方士兵短兵相接,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可謂打得難解難分!
此時此刻,局勢緊張萬分,根本沒有閑情逸致去閑聊,每一秒鍾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去。
而作為主將的齊滿園,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必須全神貫注地時刻關注戰事進展,以便能夠迅速做出決策,應對可能隨時出現的各種意外狀況。
迴到自己部隊的朱常之,也立刻進入狀態,對部下人馬做出各種安排,以及說明現在他們所需要做什麽,領命的各個將領也是立馬清楚了自己該怎麽做。
身為後預部隊中的一員,實際上在尚未接收到軍令下達之前,他們所處的狀態相對而言較為輕鬆自在。
當困倦來襲的時候,這些將士們甚至能夠稍稍合上雙眼,打個盹兒來緩解一下自身的疲勞;若是腹中饑餓感襲來,他們則會從隨身攜帶的行囊中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幹糧,慢慢咀嚼起來以填飽肚子。
雖然幹糧很難下咽,但在這個世道,再加上戰時,能填飽肚子已經很好了。
雖然這隻是一些簡單的行為,但卻能讓他們在等待命令的過程中稍作休憩和補充能量,以便隨時應對可能到來的艱巨任務。
即便隻有著六千人馬這樣規模,如果想要順利抵達目的地,仍然需要耗費三到四日的時間才行。
而且這還僅僅是在沒有攜帶任何傷員同行的理想狀況下,才能實現的速度。一旦隊伍中有了傷員,行軍速度必然會受到極大影響,所需的時間也隻會變得更長。
畢竟傷員們不僅行動不便,還需要額外的人力和物力來照顧他們、保障他們的安全與健康。
正是有了這種種的考慮,朱常之才讓傷員一律留在俞楓城,就地醫好傷勢之後再做打算。當然,像劉二兩這樣的輕傷,且強烈要求跟著迴據北城的,朱常之也不攔著。
這次到俞楓城來,朱常之所率領的人馬受重傷和死亡的人數很少,在六千人馬這樣的數量裏,死亡的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豬腸,到了據北城,你說大將軍會不會將俺們派去守城?”雖然劉二兩昨晚出軍營去瀟灑了一趟,但現在的他精神頭不錯。
朱常之:“有可能,不過一切還得到了才能知曉,現在都隻是猜測。”
“我倒是覺得會這樣做安排,否則幹嘛把我們召迴據北城,而不是去其他地方,甚至是迴桑土關隘去和齊將軍一起。”老張插入話題,並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其實他們這些人現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屬於齊顯雲的部下。因此,就算是將他們召迴,也應該是迴到齊顯雲身邊去,而不是到其他地方去。
“不過齊將軍現在也有可能在據北城,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迴據北城就合情合理的了!”老張又自己補充地說著這話。
這分析,朱常之也是覺得非常的有條理性,但這一切都隻是他們暫時推斷猜測出來的一個結果,具體是怎麽樣的安排,還要等到了據北城以後,才能知曉。
對於在城裏被動防守,朱常之是不太願意的,他想要的是主動出擊,尋找到敵人的薄弱點,然後以此為突破點,將敵人擊潰,或是讓敵人無法再戰,主動結束這場戰爭。
毫無疑問,這種打法所蘊含的不確定性堪稱巨大。哪怕隻是出現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或者不幸被敵方察覺到自身存在的致命弱點,那麽己方都極有可能會遭遇慘痛失敗,從此一蹶不振、一敗塗地。
畢竟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任何一個細微的失誤或破綻,都極有可能成為己方全盤皆輸的導火索。
因此,齊滿園選擇固守,朱常之是可以理解的,隻是如果讓他朱常之來做選擇,他是不會一直這樣固守下去。
於此同時,現守在桑土關隘的齊顯雲,每天除了定時定點的巡視,以及聽手下人馬外出探查到的情況外,基本就沒了事幹。
他倒是想要找點事來做,但這地方又不是什麽必經之地,路又比較狹小難走,大軍是很難一次性通過這地方的,正因如此,唿延密沅才沒有派兵來爭奪這個地方。
“將軍,現在常之被單獨派到俞楓城去,會不會過得挺逍遙自在的?”藺雲有些漫不經心地詢問著,所問的也是沒什麽營養的話。
自朱常之領命前往俞楓城之後,齊顯雲和藺雲之間仿佛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他們二人的關係竟然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改善。
想當初,他倆雖一同共事,但彼此間僅僅維持著那種基於上下尊卑所應有的客氣,怎麽看都有一種生疏而又冷淡的感覺。
然而如現在,情況卻大不相同了。不知從何時起,他們開始逐漸放下心中的芥蒂與防備,以一種更為親近和自然的方式相處起來。
或許是因為他倆都是從其他地方調遣到北地來的,又或許是時間悄然改變了一切,總之現在的他們不再像過去那般拘謹,交流時也多了幾分真誠與溫暖。
“逍遙自在倒談不上,他可是領著不少的兵去的。不過事做完了以後,在俞楓城那座金窟裏瀟灑一下,還是完全可以的!”齊顯雲同樣是有些無精打采地迴應著,聲音都有點懶洋洋的感覺。
主要是現在的他們過得太過平淡了,和其他的將士相比起來,那叫閑得發慌,想要殺敵都沒那個機會。
而一些不想和敵人拚命搏殺的將士,隻想偷懶或是直接不想上陣,都沒這個機會。這還真是人比人,能氣死個人。
藺雲還是原來的語氣,“那等到常之迴來,他是不是又得晉升了?”
齊顯雲:“他在你手底下待過,他的能力你也是知曉的,等到他迴來,攜帶軍功晉升那是八九不離十的事。”
從他們二人的言談舉止以及話語中的字裏行間來看,顯然對於朱常之這個人所具備的軍事才能都是相當認同和讚賞的。
“說實話,當時屬下之所以跟到這北地來,正是因為常之,否則當時屬下是萬萬不願到這地方來的。”說著藺雲還“唉!”地歎了一口氣,有點患得患失的意思。
“當時在據北城,我也向大將軍請戰了,隻是沒同意!”齊顯雲同樣跟著歎了一口氣。
別人為什麽來北地不知道,但齊顯雲和藺雲來北地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殺敵建功立業的,哪曾想現在卻是窩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連一個敵人的影子都見不到,更別說是殺敵立功了。
在這種心理落差下,無所事事的兩人自然是覺得非常的無聊,沒事的時候就迴營帳裏攤坐著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趕路趕了三天多的時間,朱常之才是率領著手下人馬迴到據北城。剛一進城,都還沒走多遠,震天響的喊殺聲就從另一側的城牆傳來。
看來齊蘚國大軍又在攻城,聽這聲勢,與朱常之離開時的攻勢絲毫不見減弱,反而像是聲勢還浩大了些,朱常之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現幻聽了。
心中想著事,朱常之不知不覺讓胯下的戰馬走得快了些,在他身後的將士也是緊跟著。
簡單安置好部下將士,朱常之才是來到城樓上麵見齊滿園。
剛一見到,朱常之立即恭敬行禮拜見道:“屬下幸不辱命,已對俞楓城的敵人剿滅殆盡,特來迴命!”
雖然現在齊滿園忙得不可開交,但他還是從案桌後繞出來,雙手虛扶地對朱常之說道:“不必多禮,此行辛苦了,關於你的戰報,本將軍這幾日可是可都看過,果然沒讓本將軍失望。”
說著,齊滿園又頻頻點頭地補上一句“不錯!”從這簡單的兩個字裏,可以聽出他對朱常之的表現很滿意。
朱常之謙遜地迴應道:“不敢當,都是大將軍運籌帷幄得當,否則屬下也不會在這麽快的時間內就殲滅掉敵人。”
這句馬屁話聽得齊滿園更滿意了,雖然這點軍功對齊滿園來說算不上什麽軍功,但他心裏對朱常之更是好感大增。
畢竟手下人立功了以後,沒有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去,至少說明這個人是尊敬他這個上司的,也是懂得感恩的,以後培養起來也會相當的放心,不用擔心過河拆橋的事。
“不錯!既然迴來了,就先將你部編入後預部隊吧,這樣也可以讓將士們抽空恢複恢複。”齊滿園給朱常之做出了安排。
從這安排來看,這是真的要將朱常之留在據北城,與前麵所猜測的沒有區別。
“遵命!”朱常之抱拳領命。
齊滿園頷首地吩咐道:“戰事緊急,下去安置去吧!盡快讓將士們恢複狀態,說不定很快就有用得到你們的時候。”
此刻,城外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齊蘚國的大軍如洶湧潮水般向城池發起猛烈攻擊,雙方士兵短兵相接,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可謂打得難解難分!
此時此刻,局勢緊張萬分,根本沒有閑情逸致去閑聊,每一秒鍾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去。
而作為主將的齊滿園,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必須全神貫注地時刻關注戰事進展,以便能夠迅速做出決策,應對可能隨時出現的各種意外狀況。
迴到自己部隊的朱常之,也立刻進入狀態,對部下人馬做出各種安排,以及說明現在他們所需要做什麽,領命的各個將領也是立馬清楚了自己該怎麽做。
身為後預部隊中的一員,實際上在尚未接收到軍令下達之前,他們所處的狀態相對而言較為輕鬆自在。
當困倦來襲的時候,這些將士們甚至能夠稍稍合上雙眼,打個盹兒來緩解一下自身的疲勞;若是腹中饑餓感襲來,他們則會從隨身攜帶的行囊中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幹糧,慢慢咀嚼起來以填飽肚子。
雖然幹糧很難下咽,但在這個世道,再加上戰時,能填飽肚子已經很好了。
雖然這隻是一些簡單的行為,但卻能讓他們在等待命令的過程中稍作休憩和補充能量,以便隨時應對可能到來的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