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東方的天際線漸漸泛起魚肚白,柔和的光線如輕紗般緩緩蔓延開來。不多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萬道金光仿若利箭,直直地射向巍峨的宮殿。那宮殿的琉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宛如被點燃的金色火焰,肆意跳躍、閃爍,熠熠生輝。


    朱雄英昨晚還是放心不下,在朱元璋床邊守了一晚上。他身姿端正地坐在一旁,目光始終未曾離開朱元璋的睡顏,眼中滿是關切與擔憂。


    夜闌人靜,宮殿中唯有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動,似也在陪伴著他一同守護。朱雄英時而輕輕為朱元璋掖掖被角,時而仔細聆聽其唿吸聲是否平穩,一絲困意也不敢有。


    直至東方破曉,晨曦透入窗欞,朱雄英才沉沉睡去。


    朱雄英剛剛睡去,朱元璋緩緩睜開眼眸,老人家的覺少,也輕。但是昨晚睡得尤為的踏實。


    剛想喊小濤子,發現自家大孫子守了自己一晚上,輕輕摸了摸頭發,一臉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孫子。


    朱元璋悄悄起身,把朱雄英放在自己龍榻上,蓋好被子,悄悄出了房門。


    朱元璋穩步踏入朝堂,雖經曆昨夜波折,然龍威依舊不減。諸臣朝拜之後,朝堂之上便開始議論紛紛的政事議程。各部官員依次出列,匯報各地的民生狀況、賦稅征收、水利工程進展以及邊疆的防務情形等。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神情專注,時而微微點頭,時而眉頭緊皺,對各項事宜或予以肯定指示,或提出犀利的問詢與見解,君臣間問答有序,氣氛凝重而嚴肅。


    待諸多政事皆有了初步的商議與定論,朝堂上的氣氛略微舒緩之時,朱元璋神色淡然,卻又語重心長地開口道:“朕今日還有一事,想與眾卿家探討。忠烈祠一事,關乎我大明英烈之身後榮耀,關乎朝廷之大義名節,關乎民心之所向。朕思索良久,這忠烈祠,我們修還是不修?眾卿家可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言罷,他目光緩緩掃過朝堂,似在審視著群臣的心思與態度,等待著眾人的迴應。


    在場之人無一人敢反對,朝堂之上瞬間陷入一片死寂。許久,一位老臣才顫顫巍巍地出列,恭敬地說道:“陛下,忠烈祠當修。往昔諸般戰事,眾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方有我大明之今日。修建忠烈祠,可祭英靈,可昭後世,使百姓感懷其功績,亦能激勵將士奮勇效命。此乃順天理、合民心之舉,臣等萬無反對之理。”眾臣紛紛附和,皆稱此舉功德無量,不僅能慰藉忠魂,更可彰顯大明之仁德與威嚴。朱元璋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慰與堅定:“既如此,朕便命工部即刻籌備,務必要以最高規製、最誠敬意修建此祠。朕望忠烈祠落成之日,能讓英靈安息,讓忠烈之名永載史冊,為我大明萬世傳頌。”


    朱元璋話鋒一轉,眼神中忽然閃過一絲淩厲,陰陽怪氣地說道:“哼,朕本以為眾卿家皆能洞察秋毫,為朕分憂,為大明謀福。怎的如今倒像是隻有齊泰一人獨具慧眼,看出這忠烈祠修建之事有不妥之處?難道你們在座的各位,平日裏食君之祿,皆是屍位素餐之輩?朕養著你們,難道是讓你們隻會隨聲附和,毫無己見與擔當?”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眾臣麵麵相覷,皆麵露惶恐之色。


    朱元璋冷冷的道,“還是說齊泰是奸臣呢?”


    眾臣聽聞朱元璋之言,心中雖各有想法,但見龍顏震怒,竟有幾人硬著頭皮附和道:“陛下聖明,齊泰往日行徑確有奸佞之嫌。其雖曾任職朝堂,然常特立獨行,所提政見亦多乖張,或有擾亂朝綱之心。如今其已身故,其言更不足為信,忠烈祠之修乃皇太孫英明決策,關乎大明千秋大業,臣等定當全力支持,絕不再有絲毫猶疑。”


    朱元璋聞聽眾臣言語,突然縱聲大笑起來,笑聲在朝堂中迴蕩,透著幾分讓人難以捉摸的意味。笑罷,他目光如電,緩緩開口道:“朕且問爾等,這忠烈祠一事,究竟是國事還是家事?”


    眾臣聽聞朱元璋此問,趕忙齊聲迴應:“陛下,忠烈祠自是國事。其關乎大明之根基,英烈之聲譽,能凝聚民心士氣,為我大明之興盛提供精神支撐。此非一家一姓之事,乃關乎天下蒼生、關乎大明千秋萬代之大業,需陛下聖裁,臣等從命,以舉國之力成此盛舉,方能彰顯大明之浩蕩國威與對忠烈之敬重緬懷。”


    朱元璋微微點頭,神色淡淡地說道:“既為國事,那便需舉國同心。朕以為,這忠烈祠修建所需資費,可由眾卿家及天下臣民共同襄助,募捐之事,全憑自願,捐多少皆可。一來可顯我大明臣民對忠烈之敬意,二來亦能考驗眾臣與百姓對朝廷之事的熱忱。眾卿家以為如何?”


    眾臣麵麵相覷,雖心中各有盤算,但此刻也不敢有異議,隻得齊聲應道:“陛下聖明,此策甚善。臣等願率先垂範,為忠烈祠修建貢獻心力。”


    朱元璋目光掃視全場,又道:“朕命戶部妥善安排募捐事宜,務必做到賬目清明,所捐財物皆用於忠烈祠修建,不得有絲毫貪墨。”


    “咱的手段你們是知道的。”


    (曆史上崇禎皇帝也募捐過,他先是在朝堂之上,麵色凝重地向諸位大臣發出唿籲,言辭懇切,聲淚俱下,期望臣子們念及大明社稷與君恩,慷慨解囊。然而,這些平日在朝堂上高談闊論的官員們,此刻卻大多沉默不語,或隻是象征性地拿出些許銀錢敷衍了事。內閣首輔魏藻德,身為百官之首,家中富甲一方,卻隻捐出了幾百兩銀子,還連連哭訴自己為官清廉,家中並無餘財。其他官員見狀,也紛紛效仿,捐出的數額少得可憐,與他們平日所積累的財富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崇禎皇帝見朝堂募捐收效甚微,又將希望寄托於民間。他下令在京城及各地張貼告示,鼓勵富戶和百姓捐款。可彼時百姓早已在苛捐雜稅與戰火紛飛中苦不堪言,自身難保,又哪有餘力捐款?而那些富戶們,有的畏懼被朝廷盯上,擔心捐款之後會被不斷索要,有的則對大明的未來失去信心,認為捐出的錢財不過是打水漂,於是紛紛隱匿財產,逃避募捐。


    崇禎皇帝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他派出宦官到京城各勳貴府邸勸捐,這些宦官們在各府邸軟磨硬泡,甚至以皇命相威脅,卻依然未能籌集到足夠的款項。在這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本應是君臣一心、共克時艱,然而各方勢力的自私與冷漠,使得這次募捐最終成為了一場鬧劇,也讓大明王朝在困境中越陷越深,加速了它走向覆滅的步伐,說不得的諷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被從河裏撈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裏貓貓是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裏貓貓是坦克並收藏大明:開局被從河裏撈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