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說什麽?趙佗的墓葬?”封龍猛的把我拽住,“完了,早知道就不跟他們說這些了。”我剛站起來的身一下子又被封龍給按著做迴了原位。


    頓時心中就暗道不妙,不過話已經出口也沒有收迴的餘地了,我隻得無奈的看了眼封龍說:“對啊,怎麽了?”


    我話剛說完就發現此時眾人好像已經都站在了統一戰線,一個個都目光不善的看著我,好像是如果我不把事情交代清楚的話,他們就要把我大卸八塊似的。


    天佑更是代表眾人先開口對我說道:“你別跟我們打馬虎眼了,餓一會也不會掉一兩斤肉,這裏到底咋迴事你究竟知道多少。”


    “行,行,你們都是大爺。”我被一群人惡狠狠的目光盯著也有些火了,感情這些家夥還真是趕鴨子上架,這好奇心真是害死貓啊。


    我心中感慨的同時嘴上也說道:“從秦始皇登基稱帝開始到袁世凱,一共四百多位皇帝,我不敢說這些我都了解,但最少這其中有三分之一。


    我能讀出他們的平生,當然也包括他們的墓葬,別問我為什麽知道這些,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講,至於這趙佗墓正好是我了解一位帝王中的一位。”


    “周凡兄弟,我說句心裏話,現在我真的懷疑你就是一個盜墓的,而且還是個大盜。”老蔣不知道哪裏來的調侃我的心思,見我侃侃而談他也上前插了一句。


    “嗬嗬”我知道老蔣是故意調侃我,這麽說是為了調節氣氛,我也不在乎嗬嗬一笑之後又說:“趙佗是兩千年前秦始皇派去南越平亂的大將,南越也就是現在的兩廣,廣西和廣東兩地。


    不過在趙佗攻打下南越來不就之後秦始皇就死了,秦始皇一死天下大亂,之後大將趙佗的上司任囂也隨之病逝,趙佗獨掌大權,後秦二世上位。


    可惜沒幾年因為天下大亂秦朝滅亡,趙佗也趁機殺了當時駐紮在南越的秦朝官吏們,隨後換上自己的親信並起兵兼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了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


    這也是我們廣西第一個在曆史上稱王的人,再後來劉邦贏楚項羽建立漢王朝,劉邦派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


    不過可惜前195年劉邦去世呂後臨朝,前181秋呂後妒忌趙佗的勢力,當時發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區對南越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這也導致了南越跟漢朝的矛盾激化。


    同年11月趙佗自稱“南越武帝”把南越國都改立在了番禺,就也是現在的廣州,並宣布脫離漢王朝的臣服。趙佗一生算是波瀾壯闊了,趙佗自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一共統理嶺南81年。


    當時趙佗稱王立國的時候已經是將近三十歲的人,後又臣服漢王朝將近十五年趙佗才稱帝的,那時候的趙佗已經是四十多。


    趙佗一直活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趙佗一生一共活了多久,其實在正史上都是一個迷或者說隻有一個大概數字,但趙佗一生肯定是活過百歲的,不過在野史中記載趙佗一生一共享年了一百一十八歲。


    趙佗一生經曆了秦皇稱帝,秦二亂世,楚漢相爭,漢高祖賜印綬,南,漢交惡,到文景之治,最後在漢武盛世時期他才去死,此人一共經曆了六代帝王變遷,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如此傳奇的一個帝王,他的陵墓自然是後世之人追尋之謎。


    據正史上記載,趙佗死後是由第二代南越王趙胡安排殯葬,到如今趙佗陵墓依舊能長期保存不留痕跡,第二代南越王趙胡確實費了不少心機,根據考古學家分析,雖然趙佗墓地是應該是由他生前所選定。


    但在實際的下葬中出現了不少假象和迷霧,關於趙佗墓有大量的文獻記載:“佗死,營墓數處,及葬喪車從四門出,故不知墓之所在。惟葛蒲漳側,古馬知上有雲:山掩何年墓,川流幾代人,遠同金騾裹,近似石麒麟。時莫解之,但疑其墓不遠。


    這句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趙佗下葬時喪車四出,以使人無法確定他墓葬的確切位置。葛蒲漳說:山掩了趙佗陵墓,不知何年何越此墓才能現世,趙佗的陵墓因為是建在水裏,故而水能川流了幾代人,


    同樣他也點出了趙佗墓的大致形態就是遠同金騾裹,近似石麒麟,這金騾裹換句話理解就是大烏龜,或者稱之為玄武或者玄龜。


    這句話連接起來就是趙佗的陵墓遠看像一隻匍匐著的大烏龜,近看像一隻昂首的麒麟,最後一句,時莫解之,但疑其墓不遠,理解是時間也不能磨滅趙佗的陵墓,其墓葬距離當時他任職的地方並不遠。


    其實很多人被曆史誤解了,趙佗建國是起兵並桂林郡和象郡,在當地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占地千裏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象郡是轄今廣西西部。


    桂林郡位置約在今廣西一帶,具體位置是應該是在現今桂林市,但現在人們傳說趙佗葬於番禺,就是現廣東廣州,我覺得有失偏頗。


    首先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明確的記載了,趙佗起兵並桂林郡和象郡建立的南越國,而當時的廣東其實並沒有列入趙佗的勢力範圍。


    我為什麽這麽說,因為秦始皇在統一南越後把南越分為三郡,一為桂林郡,二乃象郡,三就是南海郡也就是現今的廣東。


    秦始皇第一次派人征戰南越大將乃是任囂,不過可惜任囂當時急功近利,在還沒熟悉當地環境和情況的時候,就貿然攻打南越導致大軍還沒渡過嶺南。


    就因為水土不服和南越毒蟲等眾多因數戰敗,任囂首戰南越失敗後,秦始皇才派了屠睢代替任囂去攻占南越。公元前223年屠睢被拜為國尉領五十萬大軍出征。


    當時征戰南越的主將是屠睢副將才是趙佗,兩人前後征戰南越三年有餘,後屠睢對當地抵抗的人大開殺戒,使得南越當地土著人對屠睢極度仇恨,後來屠睢在來到西江畔的三羅地域時,被當地的土著人埋伏所射殺。


    屠睢戰死秦始皇這才第三次任命了原主帥任囂為主將副將還是趙佗再次征戰南越,至此南越也在任囂和趙佗帶領的幾十萬大軍之下摧枯拉朽,南越也被徹底征服。


    後任囂作為主將自然是坐鎮南越最為富裕的南海郡也就是廣州番禺,趙佗則坐鎮桂林郡和象郡之後秦朝滅亡,接著趙佗的唯一威脅人物任囂也隨之病逝。


    趙佗這才起兵並桂林郡和象郡刮地稱國的,在之後的幾年趙佗稱王後才再次出兵收複了南海郡把任囂的兒子任天刑割除職務,貶南越國一員文官,這才是趙佗稱王立國稱帝的所有經曆。


    也正因為曆史的偏差和誤解導致了後人無人知趙佗墓所在,現在流傳的最廣的就是趙佗墓在廣州,大致位於古番禺城的城西南、城西、城西北、城北、城東北等說法。


    所謂古番禺城,為三國時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所建,在今廣州越華路以南、文明路以北、倉邊路以西、吉祥路以東的地區,不過這種說法想想就覺得可笑。


    廣州是全中國第一個建造地鐵的省會,除了北京,天津,和上海這三個中國直轄市外是第一個享受地鐵的城市,廣州迄今為止地鐵已經覆蓋整座城市80%。


    可以說現在整座廣州城地底下幾乎都被掏空了,居然還有人說趙佗墓就在廣州市區內,這不由讓人覺得可笑,也正因為這些曆史的偏差導致現在趙佗墓都是一個迷。


    當然了那些人尋找的放向都錯了,這他麽的能找到嗎?不過有這種說法也是有原因的,廣州也曾發掘過一些漢代大墓,下葬物品中包括一些精美的玉佩飾,由此可見墓主的身份地位顯赫,一度的懷疑為某位南越王的墓,從墓中出土的玉劍飾推斷墓主應為男性。


    但之後考古人員推斷,此墓可能就是文獻中記載的南越國第三主趙嬰齊的陵墓並非趙佗墓,正是趙嬰齊的墓葬被發覺,趙佗墓葬於番禺的說法才流傳的這麽廣。”


    “我說你小子怎麽知道這麽多啊,我草,你這家夥以前也沒跟我們說過啊。”子蒙聽完已經激動的不了的,我知道這家夥是在激動找了趙佗的墓,哦,不應該是激動這墓裏麵肯定會有寶物。


    我見子蒙那一副如打了雞血的模樣沒好氣的對他說:“讓你這家夥知道這些還得了,這些東西我本不想說的,但既然咋們已經涉及到了,那我也就沒什麽可好隱瞞的。”


    說著我瞟了眾人一眼接著又道:“我家祖傳有不少古籍,其中有一本名叫,《肇域誌》的古書,這本是一位明朝末年大學家顧炎武所鑄,顧炎武是誰我都不多說了,想知道這人平生百度去。


    他一生共寫了不下二十本巨著,其中這《肇域誌》就是最為玄奧一本古籍,《肇域誌》是顧炎武仿照山海經所鑄的古籍,《肇域誌》確切來說它是一部全國性地理總誌。


    顧炎武為纂此書參閱的明代及清初方誌達一千多種,這些方誌中有不少今天已經失傳,《肇域誌》內容涉及,人物,曆史,建置、沿革、山川、靈脈、水利、古城,帝王墓葬,神鬼傳說,還有異獸聖物,異花異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葬天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夢凡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夢凡塵並收藏帝葬天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