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去山西
諜戰:我的代號瞌睡蟲 作者:白菜秧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聽到齊大山和中年男人的對話,院子裏的三個小夥伴集體傻眼了。
這個中年男人就是【齊瑞】那個消失了十幾年的老爹?
“還愣著幹什麽,進來吧!”
盡管嘴上硬氣,但齊大山還是不知不覺間就說了軟話。
接著,他看向了院子裏的三個半大孩子:
“你們幾個,去鄉裏麵買點好吃的迴來,順便再打上一壺酒。”
說著,他已經從短褂的口袋裏摸出了一張皺巴巴的聯銀券來。
李岩接過了那張五元錢的聯銀券,然後就跟著兩個小夥伴出了院門。
“不是,二狗哥,那真是你爸?”
一直走出好遠,四眼也不忘了時不時的迴頭,往齊家的方向瞧上一眼。
走在一邊的韓大錘,也跟著出聲附和著,歎了口氣:
“對啊,二狗。
你爺爺說你爹娘出遠門了,我還一直以為是……
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其實不隻是韓鐵,就連原身自己,從小就猜測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早就過世了。
現在,當這麽一個人忽然出現在麵前,說他是自己的老子,恐怕是個人都會恍惚一下……
等到幾個人逐漸出了莊子,走得遠了,中年男人,也就是【齊瑞】的父親才拎著皮箱進入了屋子。
齊老爺子從灶台上拿起了燒的漆黑的,滿是木炭灰的水壺,給兒子倒了一碗白開水,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這一次迴來,打算在家裏麵待幾天?”
齊大山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了不得的人,自己現在能得到縣裏麵聯絡員的“差事”,還是因為兒子的關係。
隻不過,上級從來沒有向他透露過自己這個兒子的具體狀況。
他也曾經問過幾次,得到的答複大多是“您兒子過的很好”,“他現在正在緊要的工作崗位上”等等敷衍的話語。
從那之後,齊大山就知道了,自己兒子的身份多半要保密。
所以,他就編出了兒子和兒媳去北平工作的說法,既是用來堵住其他人的嘴,也算是給自己的孫子一個說法。
齊映行的嘴唇蠕動了下,終究還是道:
“就一晚上,我是路過這裏,明天天不亮,可能就要離開了。”
“就一晚上……”
齊大山拿著水壺的手登時頓住,久久說不出話來。
“其實……”
說到這裏,齊映行特別停頓了下,低著腦袋:
“其實我這次來,就是想帶二狗一起走的。
現在西麵的戰事已經初步穩定了下來,我們的隊伍也已經建立了根據地,曉荷在根據地裏麵,正好可以幫著照看下二狗。
而且,他們母子兩個也已經十多年沒有見麵了……”
齊映行所說的曉荷,就是【齊瑞】的生身母親,也是他的妻子易曉荷。
其實,在八路軍的隊伍當中,想要辦理結婚,或者家屬隨軍,至少要達到二五八團的標準。
這個二五八團,是三項指標,分別是二十五歲,八年黨齡,和團級職務。
這一指標易曉荷自然達不到,不過,齊映行早在紅軍時期就是團政治部主任,現在又身為太原地下組織的負責人之一,想要把自己的兒子塞進根據地的小學或是中學裏,還是輕而易舉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齊映行能明顯看出,自己的老父親有些不高興。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趕緊辯解道:
“爸,這也是為了二狗好。
你看他現在從小到大,估計連字都不認得幾個。
每天在湖邊上,除了打打魚就是四處去野,這麽下去,怎麽是個事情?”
他不這麽說還好,一這麽說,齊大山反倒皺起眉頭,直接把手中的水壺給摔在了地上:
“你這話什麽意思,咱們住在湖邊的人家,祖祖輩輩就是這麽過來的。
我當年也是,你不也一樣嗎?”
“不不不……”
見老父親發了火,齊映行趕緊吞了吞口水:
“爸,你也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現在二狗什麽都不學的話,將來恐怕這輩子就隻能在湖邊打魚了。
您老人家……恐怕不希望自己的孫子,打一輩子的魚吧?”
他這番話,正好說進了齊大山的心坎裏。
打魚聽起來是一個容易的差事,而且不像是種地,隔三差五就能的點葷腥。
但是隻有齊大山這樣打了一輩子魚的人才知道,一行有一行的苦,自己打魚不僅風吹日曬,還要忍受湖上的陰冷潮濕,終究是一個沒什麽發展的“體力勞動者”。
但自己的兒子就不一樣了,看著齊映行的打扮和行頭,當年送這小子去讀書,算是做對了。
起碼兒子在八路裏,應該也算是個“首長”了。
想到這裏,他慢慢閉上眼睛吸了口氣,沒錯,自己可以自私,但是不能阻擋孫子的前途。
這可是自己老齊家的獨苗,將來就指著齊瑞光宗耀祖呢!
“好吧,我同意了。”
說完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齊大山仿佛都蒼老了幾分:
“不過有一件事情你要答應我,我孫子吃的穿的差點沒什麽,但是在你那裏……絕對不能掉一根毫毛!”
“這個您盡管放心!”
見老爹答應下來,齊映行趕緊拍著胸脯保證到:
“曉荷所在的地方已經是屬於後方根據地了,周圍有大量的隊伍保護著,絕對不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
就這麽,稀裏糊塗的。
第二天早上,李岩本來還處在睡夢之中,就被齊大山招唿了起來。
昨天一晚上,他也沒有能喊出“爸”稱唿來。
不過齊大山和齊映行都理解,孩子長這麽大,突然多了一個“爸”,確實應該適應適應,想要改口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走吧,今後你就跟著你爸去山西吧!”
原來在不知足不覺之中,老爺子已經收拾好了李岩的行李。
去山西……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李岩多多少少有些蒙圈。
不過很快,他打開門,就見到了站在門外,同樣睡眼惺忪,提著煤油燈的兩個小夥伴。
此時這裏不僅有韓鐵和金鞏生兩個人,他們的父母,還有老婆孩子也來了,看起來一片哀哀戚戚的樣子……
聽到齊大山和中年男人的對話,院子裏的三個小夥伴集體傻眼了。
這個中年男人就是【齊瑞】那個消失了十幾年的老爹?
“還愣著幹什麽,進來吧!”
盡管嘴上硬氣,但齊大山還是不知不覺間就說了軟話。
接著,他看向了院子裏的三個半大孩子:
“你們幾個,去鄉裏麵買點好吃的迴來,順便再打上一壺酒。”
說著,他已經從短褂的口袋裏摸出了一張皺巴巴的聯銀券來。
李岩接過了那張五元錢的聯銀券,然後就跟著兩個小夥伴出了院門。
“不是,二狗哥,那真是你爸?”
一直走出好遠,四眼也不忘了時不時的迴頭,往齊家的方向瞧上一眼。
走在一邊的韓大錘,也跟著出聲附和著,歎了口氣:
“對啊,二狗。
你爺爺說你爹娘出遠門了,我還一直以為是……
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其實不隻是韓鐵,就連原身自己,從小就猜測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早就過世了。
現在,當這麽一個人忽然出現在麵前,說他是自己的老子,恐怕是個人都會恍惚一下……
等到幾個人逐漸出了莊子,走得遠了,中年男人,也就是【齊瑞】的父親才拎著皮箱進入了屋子。
齊老爺子從灶台上拿起了燒的漆黑的,滿是木炭灰的水壺,給兒子倒了一碗白開水,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這一次迴來,打算在家裏麵待幾天?”
齊大山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了不得的人,自己現在能得到縣裏麵聯絡員的“差事”,還是因為兒子的關係。
隻不過,上級從來沒有向他透露過自己這個兒子的具體狀況。
他也曾經問過幾次,得到的答複大多是“您兒子過的很好”,“他現在正在緊要的工作崗位上”等等敷衍的話語。
從那之後,齊大山就知道了,自己兒子的身份多半要保密。
所以,他就編出了兒子和兒媳去北平工作的說法,既是用來堵住其他人的嘴,也算是給自己的孫子一個說法。
齊映行的嘴唇蠕動了下,終究還是道:
“就一晚上,我是路過這裏,明天天不亮,可能就要離開了。”
“就一晚上……”
齊大山拿著水壺的手登時頓住,久久說不出話來。
“其實……”
說到這裏,齊映行特別停頓了下,低著腦袋:
“其實我這次來,就是想帶二狗一起走的。
現在西麵的戰事已經初步穩定了下來,我們的隊伍也已經建立了根據地,曉荷在根據地裏麵,正好可以幫著照看下二狗。
而且,他們母子兩個也已經十多年沒有見麵了……”
齊映行所說的曉荷,就是【齊瑞】的生身母親,也是他的妻子易曉荷。
其實,在八路軍的隊伍當中,想要辦理結婚,或者家屬隨軍,至少要達到二五八團的標準。
這個二五八團,是三項指標,分別是二十五歲,八年黨齡,和團級職務。
這一指標易曉荷自然達不到,不過,齊映行早在紅軍時期就是團政治部主任,現在又身為太原地下組織的負責人之一,想要把自己的兒子塞進根據地的小學或是中學裏,還是輕而易舉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齊映行能明顯看出,自己的老父親有些不高興。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趕緊辯解道:
“爸,這也是為了二狗好。
你看他現在從小到大,估計連字都不認得幾個。
每天在湖邊上,除了打打魚就是四處去野,這麽下去,怎麽是個事情?”
他不這麽說還好,一這麽說,齊大山反倒皺起眉頭,直接把手中的水壺給摔在了地上:
“你這話什麽意思,咱們住在湖邊的人家,祖祖輩輩就是這麽過來的。
我當年也是,你不也一樣嗎?”
“不不不……”
見老父親發了火,齊映行趕緊吞了吞口水:
“爸,你也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現在二狗什麽都不學的話,將來恐怕這輩子就隻能在湖邊打魚了。
您老人家……恐怕不希望自己的孫子,打一輩子的魚吧?”
他這番話,正好說進了齊大山的心坎裏。
打魚聽起來是一個容易的差事,而且不像是種地,隔三差五就能的點葷腥。
但是隻有齊大山這樣打了一輩子魚的人才知道,一行有一行的苦,自己打魚不僅風吹日曬,還要忍受湖上的陰冷潮濕,終究是一個沒什麽發展的“體力勞動者”。
但自己的兒子就不一樣了,看著齊映行的打扮和行頭,當年送這小子去讀書,算是做對了。
起碼兒子在八路裏,應該也算是個“首長”了。
想到這裏,他慢慢閉上眼睛吸了口氣,沒錯,自己可以自私,但是不能阻擋孫子的前途。
這可是自己老齊家的獨苗,將來就指著齊瑞光宗耀祖呢!
“好吧,我同意了。”
說完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齊大山仿佛都蒼老了幾分:
“不過有一件事情你要答應我,我孫子吃的穿的差點沒什麽,但是在你那裏……絕對不能掉一根毫毛!”
“這個您盡管放心!”
見老爹答應下來,齊映行趕緊拍著胸脯保證到:
“曉荷所在的地方已經是屬於後方根據地了,周圍有大量的隊伍保護著,絕對不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
就這麽,稀裏糊塗的。
第二天早上,李岩本來還處在睡夢之中,就被齊大山招唿了起來。
昨天一晚上,他也沒有能喊出“爸”稱唿來。
不過齊大山和齊映行都理解,孩子長這麽大,突然多了一個“爸”,確實應該適應適應,想要改口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走吧,今後你就跟著你爸去山西吧!”
原來在不知足不覺之中,老爺子已經收拾好了李岩的行李。
去山西……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李岩多多少少有些蒙圈。
不過很快,他打開門,就見到了站在門外,同樣睡眼惺忪,提著煤油燈的兩個小夥伴。
此時這裏不僅有韓鐵和金鞏生兩個人,他們的父母,還有老婆孩子也來了,看起來一片哀哀戚戚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