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驪國降服(二)
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 作者:星海聽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驪軍擠到江邊了,正好兩岸對擊,大開殺戒,裴元慶正在摩拳擦掌的時候,驪軍陣裏卻走出兩騎,舉著白旗,有氣無力,沒精打采的樣子。
二十五萬人,還剩下五萬人,驪軍不打了,請求投降。這一下把裴元慶整不會了。他身邊的騎兵一軍軍參謀長齊岩跟他說:“茲事體大,如何處理要請示總部。”
“那現在怎麽辦?”裴元慶問道。
齊岩說:“讓他們放下武器,從鴨綠江口咱們過來那個浮橋押迴國內,找一個開闊點的海灘,把他們看管起來。一麵派人請示總部定奪。”
裴元慶說:“那這事就你負責了,帶一個騎兵師一個步兵師把他們看押起來。等總部命令處理。”
裴元慶正在處理俘虜事宜,偵察員報告,東南方向,駐紮在清川江一帶的驪軍從後麵壓了過來,兵力很多,無邊無沿,不知道有多少人。
駐守在清川江的五十萬驪軍,原來一直在猶豫,是直接迴兵柳京救駕勤王還是接應鴨綠江邊的驪軍一起迴柳京。如果直接迴柳京,那麽鴨綠江邊的幾十萬大軍就可能徹底無望返迴柳京了。
斥候偵察報告,驪軍與義勇軍正在鴨綠江邊激戰,他們派了三十萬大軍從背後偷襲。
當他們接近義勇軍的時候,沒想到鴨綠江邊的兩撥人馬有一撥已經投降了,正在被押送迴大夏國。
集安方麵,楊再興作戰比較謹慎。他沒有像裴元慶那樣,從背後偷襲驪軍,而是正麵炮轟,驪軍撤軍以後,他們謹慎地過江,步步逼近。
現在,三十萬驪將來援,兵力一下子增加了,超過義勇軍兵力。楊再興派人來與裴元慶部聯係,兩軍共同對敵,在總兵力上與驪軍也相差無幾。
裴元慶告訴楊再興,薛剛張合率兵十萬繞道襲擊柳京。楊再興道:“那我們也不必與驪軍硬扛,而應該且戰且退,把驪軍引誘到鴨綠江邊,遠離柳京,給薛將軍留出作戰空間。”
兩軍商量好了,麵對三十萬驪軍援軍,且戰且退,慢慢地退到鴨綠江邊,但並沒有過江,而是在江邊構築陣地與驪軍對壘。
留在清川江邊的二十萬驪將開始向柳京靠攏,自然是遇到嶽雷率領的渡海過來的十萬義勇軍的阻擊。
義勇軍還是老辦法,一陣震天雷招唿。這裏的驪軍從未經曆過炮擊,這一陣山崩地裂般的爆炸,把驪將嚇得肝膽俱裂。二十萬大軍擁擠在一起,正好成了炮兵的靶子。
驪軍後撤一陣兒,義勇軍的炮火追著打,他們感覺跑都沒地方跑了。他們這會兒才緩過神來,朝著義勇軍陣地猛攻。
這一招倒是靈,他們終於衝過義勇軍的炮火區,眼看衝到義勇軍陣地。義勇軍陣地一陣手雷、連弩射了過來。衝在前麵的驪軍又是死傷一大片。不過他們終於衝到義勇軍陣地上了。
嶽雷、張遼各率一隊人馬殺入敵陣。驪軍在義勇軍炮火轟擊下,損失了有一半人馬,早已人心惶惶,沒了戰意。被義勇軍一衝,紛紛後撤。
柳京城裏的驪軍,在城樓上看到北麵大軍催動,兩軍戰在一起,知道是援軍打過來了,悄悄打開城門派出軍隊接應,從背後襲擊嶽雷。嶽雷本來兵力就不多,現在兩麵受敵,馬上緊張起來。
嶽雷命張遼迴兵對付柳京城裏出來的兵馬。兩軍絞殺在一起,炮火甚至手雷都用不上,隻能硬拚,人數的劣勢很快就顯示出來了。
正在緊張的時候,突然有炮火轟向柳京城。這是柳京城第一次經受炮火轟擊。炮彈在皇宮附近爆炸,皇帝嚇得不知所措了。
“這,這怎麽躲?往哪兒躲才保險呀。”皇帝驚慌失措地叫著。
滿朝官員們四散而逃,皇帝身邊隻有一個大太監護著他,跟他說:“皇上,咱們藏到地下,地下暗道裏吧,別的地方都不安全。”
皇宮裏有通往宮外的暗道,是防備萬一有人逼宮,用來逃跑的。
幾個皇宮護衛衝了進來,架著皇帝逃到暗道裏。
從柳京衝出去從背後襲擊嶽雷部的隊伍,看到皇宮被炸,急忙迴身,迴到京城護駕。
他們剛剛撤迴京城邊,突然斜刺裏殺出一隊人馬,這時炮擊京城的薛剛張合部,他們也剛剛到達柳京東北部,架好大炮就狂轟一陣。
現在他們看到有驪軍隊伍正在往城裏撤,順勢衝了出來,與驪軍絞殺在一起,與驪軍一起殺入柳京。
那薛剛張合都不是等閑之輩。一個用槍,一個舞刀,殺入敵陣,萬夫莫當。沒一時,陣中肢體橫飛,頭顱滾滾落地,城門口血流成河。
兩軍絞殺著進到城裏,城裏的驪軍也上來接應,有的在城牆上向甕城裏射箭,義勇軍傷亡越來越大。薛剛見形勢不好,鳴鑼撤軍。
薛剛這次進軍柳京,因為要攻擊柳京,知道這裏是都城,必然是牆高壕深。本來重心就放在炮兵上,炮彈沒少帶。準備打大戰,持久戰。加上裴元慶又給他們送來了更多的炮彈,他們轟擊柳京城更加肆無忌憚了。
因為柳京城北還有三十多萬驪軍,現在薛剛還不能發起攻城,他讓張合帶著炮兵步兵在這裏炮擊對柳京實施壓迫。
這時,張遼也帶兵追擊到柳京城下,與薛剛兵合一處。
張遼介紹說:“現在嶽雷司令員與裴元慶、楊再興司令員兩邊夾擊,正在與三十萬驪軍糾纏。目前看旗鼓相當,不過拖些日子,我們有炮火加成,很快就會占據上風。”
薛剛道:“那麽,我們就開始準備攻擊柳京?”
張合道:“我看可以,目前我們步兵四個軍還有一個工兵軍,可以作為攻城主力。從總兵力上,我們與城內驪軍都是十五萬,也是旗鼓相當。當然,守軍在兵力上總要占些便宜,但是我們的大炮炮彈充足,戰力上應該不遜於驪軍。”
張遼道:“再說,我們海上援軍還在源源不斷地補充上來。形勢對我們越來越有利了。”
薛剛道:“那好,我們就討論一下如何攻城吧,至少先把攤子鋪開,慢慢耗他們也能把他們耗死。”
第五集團軍參謀長賈詡一直跟著張遼行動。他說:“對付柳京,我們還要采取暴力手段。對於他們的城牆,采用壓製性轟炸就行。對於攻城,我們還要采用在中原地區的坑道戰術,步步逼近。最後從地下炸毀城垣。”
薛剛馬上把步工兵軍長找來,商議部署挖掘坑道的攻城方案。
二十五萬人,還剩下五萬人,驪軍不打了,請求投降。這一下把裴元慶整不會了。他身邊的騎兵一軍軍參謀長齊岩跟他說:“茲事體大,如何處理要請示總部。”
“那現在怎麽辦?”裴元慶問道。
齊岩說:“讓他們放下武器,從鴨綠江口咱們過來那個浮橋押迴國內,找一個開闊點的海灘,把他們看管起來。一麵派人請示總部定奪。”
裴元慶說:“那這事就你負責了,帶一個騎兵師一個步兵師把他們看押起來。等總部命令處理。”
裴元慶正在處理俘虜事宜,偵察員報告,東南方向,駐紮在清川江一帶的驪軍從後麵壓了過來,兵力很多,無邊無沿,不知道有多少人。
駐守在清川江的五十萬驪軍,原來一直在猶豫,是直接迴兵柳京救駕勤王還是接應鴨綠江邊的驪軍一起迴柳京。如果直接迴柳京,那麽鴨綠江邊的幾十萬大軍就可能徹底無望返迴柳京了。
斥候偵察報告,驪軍與義勇軍正在鴨綠江邊激戰,他們派了三十萬大軍從背後偷襲。
當他們接近義勇軍的時候,沒想到鴨綠江邊的兩撥人馬有一撥已經投降了,正在被押送迴大夏國。
集安方麵,楊再興作戰比較謹慎。他沒有像裴元慶那樣,從背後偷襲驪軍,而是正麵炮轟,驪軍撤軍以後,他們謹慎地過江,步步逼近。
現在,三十萬驪將來援,兵力一下子增加了,超過義勇軍兵力。楊再興派人來與裴元慶部聯係,兩軍共同對敵,在總兵力上與驪軍也相差無幾。
裴元慶告訴楊再興,薛剛張合率兵十萬繞道襲擊柳京。楊再興道:“那我們也不必與驪軍硬扛,而應該且戰且退,把驪軍引誘到鴨綠江邊,遠離柳京,給薛將軍留出作戰空間。”
兩軍商量好了,麵對三十萬驪軍援軍,且戰且退,慢慢地退到鴨綠江邊,但並沒有過江,而是在江邊構築陣地與驪軍對壘。
留在清川江邊的二十萬驪將開始向柳京靠攏,自然是遇到嶽雷率領的渡海過來的十萬義勇軍的阻擊。
義勇軍還是老辦法,一陣震天雷招唿。這裏的驪軍從未經曆過炮擊,這一陣山崩地裂般的爆炸,把驪將嚇得肝膽俱裂。二十萬大軍擁擠在一起,正好成了炮兵的靶子。
驪軍後撤一陣兒,義勇軍的炮火追著打,他們感覺跑都沒地方跑了。他們這會兒才緩過神來,朝著義勇軍陣地猛攻。
這一招倒是靈,他們終於衝過義勇軍的炮火區,眼看衝到義勇軍陣地。義勇軍陣地一陣手雷、連弩射了過來。衝在前麵的驪軍又是死傷一大片。不過他們終於衝到義勇軍陣地上了。
嶽雷、張遼各率一隊人馬殺入敵陣。驪軍在義勇軍炮火轟擊下,損失了有一半人馬,早已人心惶惶,沒了戰意。被義勇軍一衝,紛紛後撤。
柳京城裏的驪軍,在城樓上看到北麵大軍催動,兩軍戰在一起,知道是援軍打過來了,悄悄打開城門派出軍隊接應,從背後襲擊嶽雷。嶽雷本來兵力就不多,現在兩麵受敵,馬上緊張起來。
嶽雷命張遼迴兵對付柳京城裏出來的兵馬。兩軍絞殺在一起,炮火甚至手雷都用不上,隻能硬拚,人數的劣勢很快就顯示出來了。
正在緊張的時候,突然有炮火轟向柳京城。這是柳京城第一次經受炮火轟擊。炮彈在皇宮附近爆炸,皇帝嚇得不知所措了。
“這,這怎麽躲?往哪兒躲才保險呀。”皇帝驚慌失措地叫著。
滿朝官員們四散而逃,皇帝身邊隻有一個大太監護著他,跟他說:“皇上,咱們藏到地下,地下暗道裏吧,別的地方都不安全。”
皇宮裏有通往宮外的暗道,是防備萬一有人逼宮,用來逃跑的。
幾個皇宮護衛衝了進來,架著皇帝逃到暗道裏。
從柳京衝出去從背後襲擊嶽雷部的隊伍,看到皇宮被炸,急忙迴身,迴到京城護駕。
他們剛剛撤迴京城邊,突然斜刺裏殺出一隊人馬,這時炮擊京城的薛剛張合部,他們也剛剛到達柳京東北部,架好大炮就狂轟一陣。
現在他們看到有驪軍隊伍正在往城裏撤,順勢衝了出來,與驪軍絞殺在一起,與驪軍一起殺入柳京。
那薛剛張合都不是等閑之輩。一個用槍,一個舞刀,殺入敵陣,萬夫莫當。沒一時,陣中肢體橫飛,頭顱滾滾落地,城門口血流成河。
兩軍絞殺著進到城裏,城裏的驪軍也上來接應,有的在城牆上向甕城裏射箭,義勇軍傷亡越來越大。薛剛見形勢不好,鳴鑼撤軍。
薛剛這次進軍柳京,因為要攻擊柳京,知道這裏是都城,必然是牆高壕深。本來重心就放在炮兵上,炮彈沒少帶。準備打大戰,持久戰。加上裴元慶又給他們送來了更多的炮彈,他們轟擊柳京城更加肆無忌憚了。
因為柳京城北還有三十多萬驪軍,現在薛剛還不能發起攻城,他讓張合帶著炮兵步兵在這裏炮擊對柳京實施壓迫。
這時,張遼也帶兵追擊到柳京城下,與薛剛兵合一處。
張遼介紹說:“現在嶽雷司令員與裴元慶、楊再興司令員兩邊夾擊,正在與三十萬驪軍糾纏。目前看旗鼓相當,不過拖些日子,我們有炮火加成,很快就會占據上風。”
薛剛道:“那麽,我們就開始準備攻擊柳京?”
張合道:“我看可以,目前我們步兵四個軍還有一個工兵軍,可以作為攻城主力。從總兵力上,我們與城內驪軍都是十五萬,也是旗鼓相當。當然,守軍在兵力上總要占些便宜,但是我們的大炮炮彈充足,戰力上應該不遜於驪軍。”
張遼道:“再說,我們海上援軍還在源源不斷地補充上來。形勢對我們越來越有利了。”
薛剛道:“那好,我們就討論一下如何攻城吧,至少先把攤子鋪開,慢慢耗他們也能把他們耗死。”
第五集團軍參謀長賈詡一直跟著張遼行動。他說:“對付柳京,我們還要采取暴力手段。對於他們的城牆,采用壓製性轟炸就行。對於攻城,我們還要采用在中原地區的坑道戰術,步步逼近。最後從地下炸毀城垣。”
薛剛馬上把步工兵軍長找來,商議部署挖掘坑道的攻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