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登陸驪島(二)
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 作者:星海聽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炮艦迴到劉公島,島上已經住滿了準備登島作戰的軍隊。阮家兄弟向辛稼軒、李俊報告了太宇島的情況,辛稼軒馬上安排軍隊上船。第一撥過去兩萬五千人。由騎兵第一軍軍長張瀟總負責,第一軍全部登船,步兵炮兵各過去一個師。
這個季節風向不定,艦隊靠著船員們的奮力劃槳,終於在第五天靠近太宇島。他們向太宇島連發響箭。島上解珍解寶接到信號後,率領二百餘名義勇軍士兵迅速占領了全島。島上除了看守燈塔的十餘士兵,還有個鎮公所也隻有五個人。
解珍解寶向海上發出可以登島的信號。李俊令繳獲的八艘運兵船首先登島。此時正是海潮高位。運兵船觸岸後,等了一陣海潮落了下來,騎兵帶著馬匹先行登島。然後是步兵,炮兵最後登島。整個登島用了三天時間才全部完成。
島上作戰司令員張瀟與李俊、三阮和解珍解寶商量,這樣登陸太費時間,登陸到驪島還要費一遍事。不如把驪國登陸船留下,他們利用艦隊往返這十來天時間,直接登陸占領驪島口岸,艦隊第二趟迴來直接在驪島登陸。
李俊說:“這樣好是好,不過現在對驪國陸地情況不甚明了,貿然登陸會不會引起驪軍反撲,那樣的話,我們登陸部隊將無迴旋餘地。”
張瀟道:“我們先上陸偵察,情況許可我們再登陸。如果登陸成功,你們艦隊返迴以後,我們派小船引領你們艦隊在本土登陸。”
雙方說定,艦隊返迴大陸。
這個島與驪國本土聯絡很少,特別是在風浪大的季節更是如此。因此,義勇軍在這裏登陸,他們本土一點也不知道。
現在,驪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麵。因為這次畢竟是跟一個大國作戰,戰力強悍的大貊國,已經打下了燕朝的半壁江山,逼著燕朝簽下了投降協議,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從未聽說過的義勇軍,直接翻了盤。
現在貊國的實力幾乎為零了。貊國畢竟人口太少,隻是靠著一股銳氣。而驪國有兩千萬人口,兵源儲備至少有二百萬人。現在屯兵一百萬進軍燕國,雖然有野心,但也並無很大把握。必須傾舉國之力而戰。
他們本來想從本土海上運兵十萬到老鐵山地區,從南麵接應北麵的部隊。但是,兵力運過去三分之一,運輸船隊就有去無迴,沒了蹤影,估計是兇多吉少。
他們感覺,肯定是燕國海軍在運輸通道上有了防備,再走海上這條路是沒有可能了。於是把所有戰力都集中到了北麵安東集安方向。但是他們萬沒想到義勇軍能夠登島作戰。他們的海岸線漫長,無法處處設防。
張瀟派解珍解寶兄弟帶著水軍和老漁民登陸偵察。尋找合適登陸地海岸。
島上大部分漁民並不知道兩國交戰的事。解珍解寶重金收買了幾個當地漁民,領著他們在驪國本土漁港登陸。
驪國漁民領著他們在太宇島正東麵的一個海灣漁港上了岸。這裏說是一個漁港,實際上就是漁民們找的一片適合漁船靠岸的海灘。上岸以後地勢平坦,海邊灘緩浪平。靠近海岸有一些礁石。
好在這裏沒有軍人把守,離得最近的村莊也有十多裏地,在這裏登陸不容易被人發現。
老漁民說:“這裏大船不容易靠近,士兵們下了船還要蹚水走上一裏地,騎兵步兵還可以,大炮要過來就比較難了。”
驪國漁民說:“往南四十裏有正規港口,不過那裏有驪軍把守。不會讓你們登陸的。”
解珍解寶帶著士兵們過去看了看,這裏海港比較正規,有大約百十來士兵守衛。
在海岸線轉了兩天,沒有找到更好的登陸點,他們在陸上留了百十來士兵,自己迴到太宇島報告情況。
張瀟得到消息,與解氏兄弟商議。解珍說:“從這裏到登陸點大約一天的海程。我們可以一早啟航,到了晚上正好是高潮水位,適合我們衝灘。半夜落潮,我們就可以登陸了。”
解寶說:“晚上登陸。那裏有我們的士兵,周圍又沒有驪軍,登陸應該是安全的。現在不好辦的就是炮兵。如果用那個正規碼頭,肯定會驚擾到驪軍。”
張瀟道:“這樣行不行,我們先設定一個下一撥艦隊到達的時間點,然後提前三天我們開始行動,在海灘登陸,先把步騎兵渡過去。等我們接到運兵船到達信號,派出小船給他們領航,同時已登陸的部隊占領碼頭,那裏畢竟隻有一百人。”
解寶:“對,那時再讓炮兵直接在碼頭登陸。”
解珍:“後麵大軍也可以直接在碼頭登陸。兩撥大軍四五萬人,步騎炮兵都有,可以跟驪軍抗衡一陣了。”
張瀟:“好,就這麽辦。這兩天做好準備。五天後開始登陸行動。”
張瀟部在島上緊鑼密鼓地準備的時候,運兵艦隊迴到劉公島,第二梯隊開始登船。這迴陸戰司令張遼和參謀長賈詡登船。
因為是大艦隊出行,又是風大浪急的時節,怕有船走失,整個艦隊首尾相接,實時聯絡,走得很慢。在海上折騰了七天才到達太宇島海域。向島上發射聯絡信號。
張瀟部已經安全登陸驪國本土了。他們接到信號,率領騎兵馬上突襲軍港。港口的驪軍士兵猝不及防,人又少,港口很快就被占領了。
他們占領港口後,把驪軍戰俘監押起來。然後派出快船與艦隊聯係,接應他們在碼頭登陸。
太宇島上的義勇軍已經派出快船與艦隊聯係上了,島上的火炮上船駛向軍港。通知艦隊裝有火炮的艦隻原地待命,不斷發出聯絡響箭。其餘步騎兵在快船的引領下,到海灘衝灘登陸。張遼荀彧跟著騎兵行動。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到這時,驪國軍隊還沒得到義勇軍登陸的消息。
又用了三天的時間,大軍全部登陸驪國本島。不過士兵們已經暈的東倒西歪,吐得滿地都是,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先期登陸的部隊負責警衛,讓他們調整一天。
張遼登船之前,他已經接到嶽雷命令,南部第二路人馬開始在驪國南部靈光海域登陸。如果張遼先期登陸成功,要求他們去南部接應嶽雷、白樹林部。
這個季節風向不定,艦隊靠著船員們的奮力劃槳,終於在第五天靠近太宇島。他們向太宇島連發響箭。島上解珍解寶接到信號後,率領二百餘名義勇軍士兵迅速占領了全島。島上除了看守燈塔的十餘士兵,還有個鎮公所也隻有五個人。
解珍解寶向海上發出可以登島的信號。李俊令繳獲的八艘運兵船首先登島。此時正是海潮高位。運兵船觸岸後,等了一陣海潮落了下來,騎兵帶著馬匹先行登島。然後是步兵,炮兵最後登島。整個登島用了三天時間才全部完成。
島上作戰司令員張瀟與李俊、三阮和解珍解寶商量,這樣登陸太費時間,登陸到驪島還要費一遍事。不如把驪國登陸船留下,他們利用艦隊往返這十來天時間,直接登陸占領驪島口岸,艦隊第二趟迴來直接在驪島登陸。
李俊說:“這樣好是好,不過現在對驪國陸地情況不甚明了,貿然登陸會不會引起驪軍反撲,那樣的話,我們登陸部隊將無迴旋餘地。”
張瀟道:“我們先上陸偵察,情況許可我們再登陸。如果登陸成功,你們艦隊返迴以後,我們派小船引領你們艦隊在本土登陸。”
雙方說定,艦隊返迴大陸。
這個島與驪國本土聯絡很少,特別是在風浪大的季節更是如此。因此,義勇軍在這裏登陸,他們本土一點也不知道。
現在,驪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麵。因為這次畢竟是跟一個大國作戰,戰力強悍的大貊國,已經打下了燕朝的半壁江山,逼著燕朝簽下了投降協議,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從未聽說過的義勇軍,直接翻了盤。
現在貊國的實力幾乎為零了。貊國畢竟人口太少,隻是靠著一股銳氣。而驪國有兩千萬人口,兵源儲備至少有二百萬人。現在屯兵一百萬進軍燕國,雖然有野心,但也並無很大把握。必須傾舉國之力而戰。
他們本來想從本土海上運兵十萬到老鐵山地區,從南麵接應北麵的部隊。但是,兵力運過去三分之一,運輸船隊就有去無迴,沒了蹤影,估計是兇多吉少。
他們感覺,肯定是燕國海軍在運輸通道上有了防備,再走海上這條路是沒有可能了。於是把所有戰力都集中到了北麵安東集安方向。但是他們萬沒想到義勇軍能夠登島作戰。他們的海岸線漫長,無法處處設防。
張瀟派解珍解寶兄弟帶著水軍和老漁民登陸偵察。尋找合適登陸地海岸。
島上大部分漁民並不知道兩國交戰的事。解珍解寶重金收買了幾個當地漁民,領著他們在驪國本土漁港登陸。
驪國漁民領著他們在太宇島正東麵的一個海灣漁港上了岸。這裏說是一個漁港,實際上就是漁民們找的一片適合漁船靠岸的海灘。上岸以後地勢平坦,海邊灘緩浪平。靠近海岸有一些礁石。
好在這裏沒有軍人把守,離得最近的村莊也有十多裏地,在這裏登陸不容易被人發現。
老漁民說:“這裏大船不容易靠近,士兵們下了船還要蹚水走上一裏地,騎兵步兵還可以,大炮要過來就比較難了。”
驪國漁民說:“往南四十裏有正規港口,不過那裏有驪軍把守。不會讓你們登陸的。”
解珍解寶帶著士兵們過去看了看,這裏海港比較正規,有大約百十來士兵守衛。
在海岸線轉了兩天,沒有找到更好的登陸點,他們在陸上留了百十來士兵,自己迴到太宇島報告情況。
張瀟得到消息,與解氏兄弟商議。解珍說:“從這裏到登陸點大約一天的海程。我們可以一早啟航,到了晚上正好是高潮水位,適合我們衝灘。半夜落潮,我們就可以登陸了。”
解寶說:“晚上登陸。那裏有我們的士兵,周圍又沒有驪軍,登陸應該是安全的。現在不好辦的就是炮兵。如果用那個正規碼頭,肯定會驚擾到驪軍。”
張瀟道:“這樣行不行,我們先設定一個下一撥艦隊到達的時間點,然後提前三天我們開始行動,在海灘登陸,先把步騎兵渡過去。等我們接到運兵船到達信號,派出小船給他們領航,同時已登陸的部隊占領碼頭,那裏畢竟隻有一百人。”
解寶:“對,那時再讓炮兵直接在碼頭登陸。”
解珍:“後麵大軍也可以直接在碼頭登陸。兩撥大軍四五萬人,步騎炮兵都有,可以跟驪軍抗衡一陣了。”
張瀟:“好,就這麽辦。這兩天做好準備。五天後開始登陸行動。”
張瀟部在島上緊鑼密鼓地準備的時候,運兵艦隊迴到劉公島,第二梯隊開始登船。這迴陸戰司令張遼和參謀長賈詡登船。
因為是大艦隊出行,又是風大浪急的時節,怕有船走失,整個艦隊首尾相接,實時聯絡,走得很慢。在海上折騰了七天才到達太宇島海域。向島上發射聯絡信號。
張瀟部已經安全登陸驪國本土了。他們接到信號,率領騎兵馬上突襲軍港。港口的驪軍士兵猝不及防,人又少,港口很快就被占領了。
他們占領港口後,把驪軍戰俘監押起來。然後派出快船與艦隊聯係,接應他們在碼頭登陸。
太宇島上的義勇軍已經派出快船與艦隊聯係上了,島上的火炮上船駛向軍港。通知艦隊裝有火炮的艦隻原地待命,不斷發出聯絡響箭。其餘步騎兵在快船的引領下,到海灘衝灘登陸。張遼荀彧跟著騎兵行動。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到這時,驪國軍隊還沒得到義勇軍登陸的消息。
又用了三天的時間,大軍全部登陸驪國本島。不過士兵們已經暈的東倒西歪,吐得滿地都是,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先期登陸的部隊負責警衛,讓他們調整一天。
張遼登船之前,他已經接到嶽雷命令,南部第二路人馬開始在驪國南部靈光海域登陸。如果張遼先期登陸成功,要求他們去南部接應嶽雷、白樹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