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解圍商洛山
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 作者:星海聽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超槍法絕倫勇冠三軍,但是於謀略上卻略遜一籌。有參謀長出良謀,司令員拿主意,他也不願意動腦筋。
第三軍終於啟動,踩著冰淩過了黃河。據偵察員報告,近期貊軍與薑維部並無接陣。薑維部被圍困在商洛城西北的熊耳山上,糧草不濟,已經一個多月了,上山的時候還有兩萬人,現在情況不明。
貊軍尚有三萬騎兵,靠河洛地區供給糧草,也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現在大軍也是饑寒交迫。但是他們總體供給要強於燕軍,冬季攻山,山高路滑,騎兵不易發揮,容易造成傷亡,他們想逼迫燕軍下山投降。
燕軍有過兩次下山衝擊,折兵損將都沒成功,現在貊軍對山上警戒嚴密,燕軍似無計可施。
義勇軍大軍過了黃河直奔熊耳山,走了兩天,前麵一條丹江擋住去路,丹江對岸有少數貊軍駐守,他們見義勇軍大軍過來,把丹江冰麵鑿開,意圖阻止大軍前進。
這一帶冰麵並不是很結實。郭嘉令騎兵從上遊渡河,步兵在這裏與對岸對峙。對岸貊軍知道守不住陣地,急忙向貊軍河洛將軍沃黎報告。沃黎在這裏與薑維周旋了兩年都沒把他們消滅,眼見得貊軍中東部人馬長驅直入,十分窩囊。
他撤出了對熊耳山的包圍,轉身來對付義勇軍。去年他曾派他的心腹大將莫吐哈率四萬騎兵圍剿晉南義勇軍,大敗而歸。那次是狼賁鎮進入燕朝以來的第一次戰敗,讓他丟盡了顏麵。
莫吐哈迴來對他講述了義勇軍震天雷和手雷、地雷的厲害,他有些似信非信。沒有親身經曆過,感受總是不那麽深。這次他要親自碰一碰義勇軍,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神奇之處。
不過這次與那次很不一樣。那次是他們主動去清剿義勇軍,義勇軍在戰略上處於守勢,雖然義勇軍打了勝仗但最終還是撤退了。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是義勇軍主動攻出來,他們的底氣不一樣了。
這會兒,正是潼關守軍與西路義勇軍在渭河對峙的時候。沃黎認為,這兩個戰場實際上是一場戰役。參戰的四方一旦有一方失敗了,與他同陣營的另一方也無法堅持。所以他必須頂住丹江對岸的義勇軍。
至於熊耳山上的薑維,他覺得把他們放下山來更容易殲滅。所以他隻留下一萬人來對付他們。
馬超與騎兵軍長喬謹帶著騎兵向上遊走了二十裏,接近丹江源頭了。這裏的水麵隻有沒膝深,戰馬很容易就過了河,等他們繞到丹江對岸,貊軍增援的大隊人馬也剛剛到達。
莫吐哈對沃黎說:“義勇軍的大炮非常厲害,爆炸半徑至少有一丈甚至更遠。所以大軍一定要分散紮營,如果聚在一起,遭到炮擊會損失慘重。騎兵之間也要分散列隊,他們的手雷爆炸半徑也有三尺。”
所以貊軍的三萬人馬占地非常分散,馬超看了感覺新鮮可笑。他說:“我衝他一陣看他如何反應。”
現在馬超騎得也是配有馬鞍的戰馬,雙手舞動銀槍翻飛自如。他帶著騎兵軍的先鋒營,一聲唿號,衝進貊營。那貊軍營地分散,在先鋒營的集團進攻麵前難以抵擋。
幾員貊軍大將在前麵拚殺,可是他們沒有馬鞍,隻能一次性突刺,無法雙手掌握兵器,義勇軍騎兵揮著馬刀排頭砍去,馬超銀槍舞起更是出神入化,很快,百人方陣便被全殲。
那些分散的貊軍見義勇軍衝陣,紛紛聚攏起來迎敵。這時義勇軍騎兵勒住戰馬,手裏飛出鐵疙瘩,在貊軍頭頂爆炸。頓時貊軍又是人仰馬翻。
莫吐哈跟義勇軍打過仗有些經驗,跟大將軍沃黎說:“將軍,衝上去,跟他們糾纏在一起他們就不敢扔手雷了。”
沃黎一舉大刀,猛喝一聲:“衝上去!”貊軍大隊紛紛湧來。馬超見事不好,已經贏了一陣,便帶著先鋒營後撤。本陣大隊用弓弩射住陣腳,貊軍也隻好停止追擊。
貊軍緩慢迴撤。突然江對岸的震天雷響了。轟隆隆的大炮砸向貊軍馬隊。貊軍又是人仰馬翻,屍體橫飛,鮮血噴湧。莫吐哈大喊:“分散撤退!分散撤退!”
貊軍收拾陣營,留下幾百具屍體,離開江邊紮營。郭嘉派人給馬超送信,告訴他,小心夜間貊軍劫營。在汾東的時候已經有過一次教訓了。武彪把每次戰鬥的過程都編輯成軍事參考發給各部。
丹江岸邊離熊耳山不到二十裏。這裏的炮聲在山上也能聽見。薑維派出斥候下山偵察,迴去報告說:“貊軍後方有大軍開來。山下貊軍大部已經到丹江邊與大軍對峙。現在山腳下貊軍很少了。”
薑維聽了有些奇怪。他知道貊軍已經打過長江,正在進逼臨安。燕朝搖搖欲墜,沒有力量來支援他們了。
他也聽說去年貊軍曾派大軍討伐晉南抗貊義軍,結果大敗而歸。現在這支軍隊到底是哪裏的他心裏還是沒數。抗貊義軍就算能打敗討伐他們的貊軍,難道他們膽敢主動出兵來救援他們?再說救援他們對義軍又有什麽意義呢?
不管怎樣,在打擊貊軍這件事上他們是一致的,這就可以成為友軍。現在山下貊國大軍已撤,正是他脫離險境的關鍵時刻。他馬上集合兵馬,準備下山衝擊貊陣,以求逃出生天。
盡管這次下山他誌在必得,但是作為久經戰陣的戰將,他還是留了一手。留了一個千夫隊做弓箭隊跟隨在騎兵後麵,如果衝陣不成功他們退迴山上,這個弓箭隊可以作為阻擊部隊掩護衝陣部隊迴撤。
部署停當,薑維率騎兵大隊悄悄下山。山下,貊軍的軍帳稀疏了很多,人員明顯減少。稀疏的火把在寒風中飄來飄去,照得營地明暗疏離。
騎兵接近營門,裏麵並無動靜。薑維大喝一聲:“殺!”帶頭殺進營地。但是營地並無動靜,薑維情知中計,趕緊勒住馬頭:“有埋伏!撤!”
還沒等燕軍反應,四麵弓矢如雨,騎兵中箭紛紛慘叫著滑落馬下。薑維揮動銀槍撥打雕翎,率眾向外衝突。
迎麵,貊軍一黑臉大漢擋住去路:“黑爺爺早就在此等你,休走!”說著一把劈天斧迎麵劈來。
薑維縱馬向前用槍杆猛磕斧杆,那斧子劈偏,兩馬交錯。那貊騎力達斧沉,戰馬向前衝的遠,而薑維戰馬靈活,及時迴轉馬頭,一杆銀槍從後麵向貊騎刺去,那貊將知道不好,連忙側伏身體,那杆槍偏離後心,刺向他的肋下,貊將哎呦一聲跌落馬下。
眾貊軍忙上前搶貊將,薑維趁機率燕軍撤出大營,逃迴山上。貊軍追趕,山上箭矢如雨。他們見有人掩護,隻好撤退。
薑維迴到山上,清點人數,一萬人中竟然損失了三千多人。對於憑自己努力突圍,他有點失去信心了。貊軍雖然抽走了兵力,但是並沒有放鬆對他們的圍困。
從前年冬天貊軍進攻大燕,他率兵從天水到關中抗貊。雖然少有勝績但也周旋了兩年時間。比及中原燕軍一觸即潰,丟失半壁江山,他還是戰績可嘉的。但是朝廷對他沒有半點獎賞,甚至他們的糧秣供給都沒有,任其自生自滅。
想來真讓人寒心。他作為一個出生在邊關的鎮關之將,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朝廷對他忠心的質疑。這次他出兵關中,本想證明自己,又受到這種待遇,他都不知道自己做得對還是不對。
自從關中地區被貊軍占領,他的糧秣就斷了供應,隻能從當地百姓中征集,又加重了他與百姓的矛盾。兵勢越來越弱,眼見得堅持不下去了。
第三軍終於啟動,踩著冰淩過了黃河。據偵察員報告,近期貊軍與薑維部並無接陣。薑維部被圍困在商洛城西北的熊耳山上,糧草不濟,已經一個多月了,上山的時候還有兩萬人,現在情況不明。
貊軍尚有三萬騎兵,靠河洛地區供給糧草,也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現在大軍也是饑寒交迫。但是他們總體供給要強於燕軍,冬季攻山,山高路滑,騎兵不易發揮,容易造成傷亡,他們想逼迫燕軍下山投降。
燕軍有過兩次下山衝擊,折兵損將都沒成功,現在貊軍對山上警戒嚴密,燕軍似無計可施。
義勇軍大軍過了黃河直奔熊耳山,走了兩天,前麵一條丹江擋住去路,丹江對岸有少數貊軍駐守,他們見義勇軍大軍過來,把丹江冰麵鑿開,意圖阻止大軍前進。
這一帶冰麵並不是很結實。郭嘉令騎兵從上遊渡河,步兵在這裏與對岸對峙。對岸貊軍知道守不住陣地,急忙向貊軍河洛將軍沃黎報告。沃黎在這裏與薑維周旋了兩年都沒把他們消滅,眼見得貊軍中東部人馬長驅直入,十分窩囊。
他撤出了對熊耳山的包圍,轉身來對付義勇軍。去年他曾派他的心腹大將莫吐哈率四萬騎兵圍剿晉南義勇軍,大敗而歸。那次是狼賁鎮進入燕朝以來的第一次戰敗,讓他丟盡了顏麵。
莫吐哈迴來對他講述了義勇軍震天雷和手雷、地雷的厲害,他有些似信非信。沒有親身經曆過,感受總是不那麽深。這次他要親自碰一碰義勇軍,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神奇之處。
不過這次與那次很不一樣。那次是他們主動去清剿義勇軍,義勇軍在戰略上處於守勢,雖然義勇軍打了勝仗但最終還是撤退了。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是義勇軍主動攻出來,他們的底氣不一樣了。
這會兒,正是潼關守軍與西路義勇軍在渭河對峙的時候。沃黎認為,這兩個戰場實際上是一場戰役。參戰的四方一旦有一方失敗了,與他同陣營的另一方也無法堅持。所以他必須頂住丹江對岸的義勇軍。
至於熊耳山上的薑維,他覺得把他們放下山來更容易殲滅。所以他隻留下一萬人來對付他們。
馬超與騎兵軍長喬謹帶著騎兵向上遊走了二十裏,接近丹江源頭了。這裏的水麵隻有沒膝深,戰馬很容易就過了河,等他們繞到丹江對岸,貊軍增援的大隊人馬也剛剛到達。
莫吐哈對沃黎說:“義勇軍的大炮非常厲害,爆炸半徑至少有一丈甚至更遠。所以大軍一定要分散紮營,如果聚在一起,遭到炮擊會損失慘重。騎兵之間也要分散列隊,他們的手雷爆炸半徑也有三尺。”
所以貊軍的三萬人馬占地非常分散,馬超看了感覺新鮮可笑。他說:“我衝他一陣看他如何反應。”
現在馬超騎得也是配有馬鞍的戰馬,雙手舞動銀槍翻飛自如。他帶著騎兵軍的先鋒營,一聲唿號,衝進貊營。那貊軍營地分散,在先鋒營的集團進攻麵前難以抵擋。
幾員貊軍大將在前麵拚殺,可是他們沒有馬鞍,隻能一次性突刺,無法雙手掌握兵器,義勇軍騎兵揮著馬刀排頭砍去,馬超銀槍舞起更是出神入化,很快,百人方陣便被全殲。
那些分散的貊軍見義勇軍衝陣,紛紛聚攏起來迎敵。這時義勇軍騎兵勒住戰馬,手裏飛出鐵疙瘩,在貊軍頭頂爆炸。頓時貊軍又是人仰馬翻。
莫吐哈跟義勇軍打過仗有些經驗,跟大將軍沃黎說:“將軍,衝上去,跟他們糾纏在一起他們就不敢扔手雷了。”
沃黎一舉大刀,猛喝一聲:“衝上去!”貊軍大隊紛紛湧來。馬超見事不好,已經贏了一陣,便帶著先鋒營後撤。本陣大隊用弓弩射住陣腳,貊軍也隻好停止追擊。
貊軍緩慢迴撤。突然江對岸的震天雷響了。轟隆隆的大炮砸向貊軍馬隊。貊軍又是人仰馬翻,屍體橫飛,鮮血噴湧。莫吐哈大喊:“分散撤退!分散撤退!”
貊軍收拾陣營,留下幾百具屍體,離開江邊紮營。郭嘉派人給馬超送信,告訴他,小心夜間貊軍劫營。在汾東的時候已經有過一次教訓了。武彪把每次戰鬥的過程都編輯成軍事參考發給各部。
丹江岸邊離熊耳山不到二十裏。這裏的炮聲在山上也能聽見。薑維派出斥候下山偵察,迴去報告說:“貊軍後方有大軍開來。山下貊軍大部已經到丹江邊與大軍對峙。現在山腳下貊軍很少了。”
薑維聽了有些奇怪。他知道貊軍已經打過長江,正在進逼臨安。燕朝搖搖欲墜,沒有力量來支援他們了。
他也聽說去年貊軍曾派大軍討伐晉南抗貊義軍,結果大敗而歸。現在這支軍隊到底是哪裏的他心裏還是沒數。抗貊義軍就算能打敗討伐他們的貊軍,難道他們膽敢主動出兵來救援他們?再說救援他們對義軍又有什麽意義呢?
不管怎樣,在打擊貊軍這件事上他們是一致的,這就可以成為友軍。現在山下貊國大軍已撤,正是他脫離險境的關鍵時刻。他馬上集合兵馬,準備下山衝擊貊陣,以求逃出生天。
盡管這次下山他誌在必得,但是作為久經戰陣的戰將,他還是留了一手。留了一個千夫隊做弓箭隊跟隨在騎兵後麵,如果衝陣不成功他們退迴山上,這個弓箭隊可以作為阻擊部隊掩護衝陣部隊迴撤。
部署停當,薑維率騎兵大隊悄悄下山。山下,貊軍的軍帳稀疏了很多,人員明顯減少。稀疏的火把在寒風中飄來飄去,照得營地明暗疏離。
騎兵接近營門,裏麵並無動靜。薑維大喝一聲:“殺!”帶頭殺進營地。但是營地並無動靜,薑維情知中計,趕緊勒住馬頭:“有埋伏!撤!”
還沒等燕軍反應,四麵弓矢如雨,騎兵中箭紛紛慘叫著滑落馬下。薑維揮動銀槍撥打雕翎,率眾向外衝突。
迎麵,貊軍一黑臉大漢擋住去路:“黑爺爺早就在此等你,休走!”說著一把劈天斧迎麵劈來。
薑維縱馬向前用槍杆猛磕斧杆,那斧子劈偏,兩馬交錯。那貊騎力達斧沉,戰馬向前衝的遠,而薑維戰馬靈活,及時迴轉馬頭,一杆銀槍從後麵向貊騎刺去,那貊將知道不好,連忙側伏身體,那杆槍偏離後心,刺向他的肋下,貊將哎呦一聲跌落馬下。
眾貊軍忙上前搶貊將,薑維趁機率燕軍撤出大營,逃迴山上。貊軍追趕,山上箭矢如雨。他們見有人掩護,隻好撤退。
薑維迴到山上,清點人數,一萬人中竟然損失了三千多人。對於憑自己努力突圍,他有點失去信心了。貊軍雖然抽走了兵力,但是並沒有放鬆對他們的圍困。
從前年冬天貊軍進攻大燕,他率兵從天水到關中抗貊。雖然少有勝績但也周旋了兩年時間。比及中原燕軍一觸即潰,丟失半壁江山,他還是戰績可嘉的。但是朝廷對他沒有半點獎賞,甚至他們的糧秣供給都沒有,任其自生自滅。
想來真讓人寒心。他作為一個出生在邊關的鎮關之將,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朝廷對他忠心的質疑。這次他出兵關中,本想證明自己,又受到這種待遇,他都不知道自己做得對還是不對。
自從關中地區被貊軍占領,他的糧秣就斷了供應,隻能從當地百姓中征集,又加重了他與百姓的矛盾。兵勢越來越弱,眼見得堅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