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裏這幾天夥食換花樣了。先是蒸洋芋,武彪拿著像土坷垃的洋芋說:“這個東西從西邊來,那邊人管這個叫洋芋。我聽著不順耳,給它取個新名,叫‘土豆’,以後我們要靠這個填飽肚子,要有個咱們自己的名字。”


    “現在這個隻能蘸著鹽末吃,以後會有很多吃法,咱們慢慢來。”


    又過兩天,番薯也下來了。武彪又拿著番薯說:“有了這個我們以後就能不挨餓了。一畝黍子隻能打兩百斤,這個東西耐旱,不挑地,最少能打兩千斤。咱們也給它取個新名,叫‘地瓜’。”


    十月,苞米也收下來了。武彪讓把苞米碾成麵,用開水燙了弄成土豆一樣大,還在底下捅了個窩窩,然後蒸著吃,說。這叫‘窩窩頭’。以後生兒育女,全靠它活命了,這東西一畝地也能打個五六百斤。


    頭一年種子少,總體也沒收下來太多,還要留種子,武彪隻是讓做了一些樣品。等過幾年普及了就可以放開吃了,再也不用怕養孩子餓肚子了。


    棉花這玩意麻煩。摘下來曬幹了要把裏麵的種子一粒一粒地撿出來,然後用藤條敲蓬鬆了,撚成棉條。這樣才能上紡車紡成線。然後在織布機上織成布,最後才能用布做衣服。


    武彪等不及,他讓娘絮成被子。娘也沒見過,他就教娘一點一點地往麻布上絮,用麻布做被裏被麵,絮了十床,給武家兩家老人,還有他們的師父們每人一床。給張子房也送了一床。睡覺時蓋上,又軟又暖和,舒服極了。


    娘說:“不說俺們這一輩子,開天辟地就也沒享過這樣的福。你這都是怎麽想出來的。”


    武彪說:“娘,這算不了什麽,等棉布織出來了,咱們用棉布做被裏被麵,還要用棉布做棉襖棉褲,就是在衣服裏也絮上棉花,那才暖和呢,還輕,冬天就好過了。”


    張子房蓋著被子睡了兩天,好像感悟到了什麽,找到武彪說:“棉花這個東西真是個好東西,以後應用的地方會很多。我們恐怕要拿出很多地來種棉花。”


    武彪說:“是的,現在剛剛開始。以後我們穿的蓋的都會用棉花,麻製品就用得少了。會占用很多地的。”


    張子房:“那糧食怎麽辦?”


    武彪:“這就需要我們提高糧食產量。首先是更換品種。以後要以苞米、地瓜為主食。這樣會多產出很多糧食。”


    “糧食是我們最重要的基礎產業。從糧食裏還能衍生出很多產品。是戰略物資,是老百姓能夠平安生活的保障。”


    張子房:“糧食能讓我們吃飽肚子,這一點就是最重要的。”


    武彪:“僅僅吃飽肚子還不夠。我們還要有餘糧。來養豬養牛養雞鴨。肉食可以強壯我們的身體。他們的皮毛可以製作成盔甲和衣物。還有豆類可以榨油。這些等有了糧食我慢慢跟你說。”


    “還有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就是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我們麵臨一個困局。他們為什麽來搶掠我們?根本的原因是他們的生存空間惡劣。他們吃不飽,所以他們要搶。我們怎麽辦呢?”


    張子房:“他們吃不飽難道是我們的錯?難道要我們養活他們?”


    武彪:“這就是農耕民族與草原民族的千古困局。我們養活他們?我們不甘心。我們不養活他們?意味著戰爭、廝殺、掠奪。以前有柔蘭,現在是大貊。等我們打敗了大貊,一旦蒙古人崛起,還會是這個結果。因為他們要生存。”


    “我們能把他們殺光嗎?隻要草原存在,殺光了他們還會有新的草原民族產生。這是上天的意誌,無可阻擋。”


    張子房搖搖頭說:“那我們要怎麽辦?”


    武彪說:“我們要要和平相處,就要生產足夠多的糧食,能養活我們,也能養活他們。”


    張子房:“你說我們要白養活他們?那和大燕王朝給他們進貢換取平安不是同樣的嗎?老百姓會罵我們是夏奸,賣國賊。”


    武彪說:“換個思路。我們有糧食,他們有牛羊。我們可以用糧食換他們的牛羊。”


    張子房:“那恐怕還是不夠吃。他們的牛羊要是夠吃了也不會來搶奪我們的糧食。”


    武彪:“我們要把牛羊變成更有價值的東西,讓他們更值錢。這樣我們換迴來牛羊就能讓我們的百姓過上更幸福的日子。”


    張子房:“比如呢?”


    武彪:“比如,現在牧民們的羊毛都擀成羊毛氈做成氈包。我們可以收購他們的羊毛,進行脫脂,然後織成衣服,地毯。更輕便暖和。牛羊皮也可以脫脂做成漂亮又暖和的皮衣和更結實耐穿的鞋。還可以買他們的牛來耕地,等等。”


    張子房:“等等。這些你都是聽誰說的?能做到嗎?你會做?”


    武彪笑笑說:“我會。等忙過棉花織布這件事,我就教大夥兒熟羊皮、洗羊毛,羊毛織成的衣服更暖和好看。男人們忙不過來,女人們也可以幫著幹。隻要有活兒幹,就餓不著人。”


    張子房上下打量著武彪,像是在看外星人。“他們都管我叫神相,我看你才是神仙。”


    武彪說:“神幫不了我們。這些都是用腦子想出來的,用雙手幹出來的。我聽說濱海管仲辦了很多學校,還有個百技學院,讓老百姓學技藝。這是個好辦法。我們也應該辦起來。大家都動起腦子來,還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現在我要建一個皮毛廠,用糧食跟蒙古人換皮毛。先給在東北作戰的騎兵兵團每人做兩雙皮靴,還有用今年生產的棉花給他們每人做一條棉褲大概能夠了。”


    一下子要幹這麽多開創性的大事,他有些心馳神往。雖然是冬天,他還是覺得熱,走出大門,走上對麵的山坡。


    這時通訊員送來一封信,是武星來的,他說他在南太行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高嶺土。高嶺土在貊占區,何智主席在那邊租了個磚廠,以磚廠的名義買高嶺土,在這個磚廠裏燒製耐火磚。反正也沒人認識這個東西,就說是裝飾用的。


    他問武彪鼓風機做得怎麽樣了?做好了就給他們送過去,把圖樣也送過去,他們自己也可以找人製作。現在已經選好場地和原料了。準備馬上動手開幹!


    軍械廠已經把鼓風機做好了,這些天忙,還沒顧上給武星送過去。武彪馬上叫通訊員,讓他通知軍械廠把鼓風機和圖樣送到南太行武星那裏。


    南太行這邊何智通過關係找到一家磚廠。老板姓楊,他這個磚廠占地很大,但是貊人來了以後,民生凋敝,用磚的少了,他這裏三座窯隻開了一座。他把一座窯讓出來租給武星用,連燒焦炭的場地都有了。


    武彪有種感覺,武星煉鐵廠建設成功,將是根據地進入工業化時代的開端。是個裏程碑式的成果。下一步就是蒸汽機時代了。


    因為煉鐵業的發展會帶動一係列產業。比如煉焦炭會產生煤氣,如果把煤氣利用起來,會是一場能源革命。還有煤焦油、瀝青等等一些副產品。


    他突然想起,既然現在用灰石燒白灰,也可以做水泥呀。水泥的意義可就更大了。


    這些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出來的。他想,等戰後,他要專心把自己前世記得的東西都整理出來,給現在的人們提供一個思路,使得這裏的社會進步的更快。


    糧棉,這是保證人的飽暖,也就是人的生存問題。現在,有了苞米、地瓜、土豆、黃豆和棉花,這個問題就能解決,至少比別的地區解決的好,這是第一產業。


    鋼鐵,這是保證強大的問題。有了鋼鐵,一是可以提高第一產業生產率;第二可以生產更強大的武器,這是戰勝敵人的保證。這是第二產業。


    再給我兩年,不,一年,我會更強大,那時就到了與貊寇攤牌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海聽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海聽濤並收藏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