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冷靜下來後,立即對嶽鍾琪發號施令:
“朕做夢也沒想到,天下竟然有人如此評朕,也未料到逆情如此之大!這種大逆不道的東西竟然自投羅網,難道不是天意嗎?朕在此深深感謝上天對朕的大恩……”
於是雍正命令嶽鍾琪,趕緊查出幕後的主使。
為了獲得口供,嶽鍾琪對張倬進行了嚴刑拷打。
然而張倬嘴硬,一句話也不肯透露,這讓嶽鍾琪頭疼不已。
嶽鍾琪畢竟是足智多謀的宿將,他見硬得不行,於是就來軟的。
嶽鍾琪將張倬從監獄裏提了出來,然後召喚此人到達官署,還給他奉上了一碗茶。
嶽鍾琪對張倬溫言道:“對於你和你老師夏靚的觀點,我是很讚同。
但是皇帝耳目眾多,所以不得不對你嚴刑拷打,否則我自己也不保。
如今耳目已經被我摒除,你可以給我說實話了。”
一開始,張倬還有所提防,不肯說出夏靚究竟是什麽人。
然而張倬畢竟隻是個書生,社會經驗不足。
特別是當他聽到嶽鍾琪痛哭流涕,說自己“對天發誓,不會泄露半句”之時,終於卸去了心防。
張倬說,他的老師夏靚的真名叫曾靜,家住湖南永興縣蒲潭村,和他一起謀反的,還有三人。
這三人均精於兵和火器。
如獲至寶的嶽鍾琪趕緊給皇帝寫了一封密折,將曾靜之事原原本本地道出了。
嶽鍾琪得知此消息後,如獲至寶,於是立即飛書上報了雍正。
書中將自己如何向張倬套話,獲知曾靜以及謀反人員的情況一五一十。
看完嶽鍾琪的密折,雍正專門將“盟誓”兩個字圈了出來,然後再次流淚:“讀至“盟誓”二字,朕不覺流淚。”
不過他也安慰嶽鍾琪說:“此等盟誓乃不得已的權變之舉,神明有知,不但不降禍,還一定會消災滅罪,賜福延祿。”
其後,雍正立即命令心腹李衛,將曾靜一夥兒通通抓起來。
很快,作為“罪魁禍首”的曾靜,便被帶到了北京,看押了起來。
換做其他皇帝,即使是再仁慈的君主,曾靜也將被滿門抄斬。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以“殘酷”而聞名的雍正卻不準備殺他。
不僅如此,他竟然要和這名重犯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辯論賽。
他要讓曾靜看看,自己到底是何等英明勤政的君主。
相比於身體犯罪,雍正更加關注漢人心靈的反抗。
在雍正的推波助瀾之下,自康熙以來的文字獄變得更加猛烈。
到了乾隆時期,更是到達了頂峰。
1735年10月8日,雍正因服食丹藥過量,不幸病死。
在死前,雍正一直強調必須要留曾靜一命。
誰知其子乾隆繼位後,事情卻出現了峰迴路轉的變化。
乾隆繼位後不久,便下令將在全國四處現身說法的曾靜和張倬抓捕歸案。
12月10日,乾隆發出命令。
到了12月29日,曾靜和張倬就被逮捕歸案,踏上了押解北京的漫漫之路。
1736年1月31日,乾隆下達了殘酷的聖旨:“曾靜、張熙悖亂兇頑,大逆不道,皇父宅心仁厚,饒了他們的性命。
然而朕不會姑息他們的罪惡,因此應立即淩遲處死,以遂民望”。
曾靜、張熙被處死後,他們的嫡係親屬紛紛被殺,十六歲以下的男性以及一些女眷,都被發配到寧古塔予披甲人為奴,所有財產都查抄充公。
乾隆繼位之後,便更改雍正的遺囑。
在當時,可謂是有違孝道的。
然而乾隆為何要這麽做呢?
在乾隆這個超級獨裁者看來,根本不需要和臣民辯駁什麽。
皇帝說的話,臣民們聽著就行了。
如果不聽,那就隻有殺了。
“朕做夢也沒想到,天下竟然有人如此評朕,也未料到逆情如此之大!這種大逆不道的東西竟然自投羅網,難道不是天意嗎?朕在此深深感謝上天對朕的大恩……”
於是雍正命令嶽鍾琪,趕緊查出幕後的主使。
為了獲得口供,嶽鍾琪對張倬進行了嚴刑拷打。
然而張倬嘴硬,一句話也不肯透露,這讓嶽鍾琪頭疼不已。
嶽鍾琪畢竟是足智多謀的宿將,他見硬得不行,於是就來軟的。
嶽鍾琪將張倬從監獄裏提了出來,然後召喚此人到達官署,還給他奉上了一碗茶。
嶽鍾琪對張倬溫言道:“對於你和你老師夏靚的觀點,我是很讚同。
但是皇帝耳目眾多,所以不得不對你嚴刑拷打,否則我自己也不保。
如今耳目已經被我摒除,你可以給我說實話了。”
一開始,張倬還有所提防,不肯說出夏靚究竟是什麽人。
然而張倬畢竟隻是個書生,社會經驗不足。
特別是當他聽到嶽鍾琪痛哭流涕,說自己“對天發誓,不會泄露半句”之時,終於卸去了心防。
張倬說,他的老師夏靚的真名叫曾靜,家住湖南永興縣蒲潭村,和他一起謀反的,還有三人。
這三人均精於兵和火器。
如獲至寶的嶽鍾琪趕緊給皇帝寫了一封密折,將曾靜之事原原本本地道出了。
嶽鍾琪得知此消息後,如獲至寶,於是立即飛書上報了雍正。
書中將自己如何向張倬套話,獲知曾靜以及謀反人員的情況一五一十。
看完嶽鍾琪的密折,雍正專門將“盟誓”兩個字圈了出來,然後再次流淚:“讀至“盟誓”二字,朕不覺流淚。”
不過他也安慰嶽鍾琪說:“此等盟誓乃不得已的權變之舉,神明有知,不但不降禍,還一定會消災滅罪,賜福延祿。”
其後,雍正立即命令心腹李衛,將曾靜一夥兒通通抓起來。
很快,作為“罪魁禍首”的曾靜,便被帶到了北京,看押了起來。
換做其他皇帝,即使是再仁慈的君主,曾靜也將被滿門抄斬。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以“殘酷”而聞名的雍正卻不準備殺他。
不僅如此,他竟然要和這名重犯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辯論賽。
他要讓曾靜看看,自己到底是何等英明勤政的君主。
相比於身體犯罪,雍正更加關注漢人心靈的反抗。
在雍正的推波助瀾之下,自康熙以來的文字獄變得更加猛烈。
到了乾隆時期,更是到達了頂峰。
1735年10月8日,雍正因服食丹藥過量,不幸病死。
在死前,雍正一直強調必須要留曾靜一命。
誰知其子乾隆繼位後,事情卻出現了峰迴路轉的變化。
乾隆繼位後不久,便下令將在全國四處現身說法的曾靜和張倬抓捕歸案。
12月10日,乾隆發出命令。
到了12月29日,曾靜和張倬就被逮捕歸案,踏上了押解北京的漫漫之路。
1736年1月31日,乾隆下達了殘酷的聖旨:“曾靜、張熙悖亂兇頑,大逆不道,皇父宅心仁厚,饒了他們的性命。
然而朕不會姑息他們的罪惡,因此應立即淩遲處死,以遂民望”。
曾靜、張熙被處死後,他們的嫡係親屬紛紛被殺,十六歲以下的男性以及一些女眷,都被發配到寧古塔予披甲人為奴,所有財產都查抄充公。
乾隆繼位之後,便更改雍正的遺囑。
在當時,可謂是有違孝道的。
然而乾隆為何要這麽做呢?
在乾隆這個超級獨裁者看來,根本不需要和臣民辯駁什麽。
皇帝說的話,臣民們聽著就行了。
如果不聽,那就隻有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