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殺出營寨,劉浩在眾將的簇擁下,來到兩軍陣前,劉浩對蘇仆延說道:“前麵的鮮卑軍聽著,爾等竊占我大漢領土,現在我大軍前來,爾等趕快投降,不然大軍過處,雞犬不留。”


    蘇仆延聽後與身邊鮮卑眾將哈哈大笑,說道:“你們漢人無能,不能守住自己的領土,我們鮮卑人就不客氣了,替你們看管,哈哈哈!”


    劉浩笑道:“大言不慚,是誰在塞外大敗,損兵折將數萬,老虎下山,猴子稱王,哈哈哈,簡直就是井底之蛙。”


    蘇仆延聽後大怒,說道:“漢人小兒,不過是采用卑鄙手段贏得手段贏得勝利而已,大軍正麵作戰你等一定會全軍覆沒。”


    接著,蘇仆延下令身邊一個鮮卑大將出戰,劉浩一見,令趙雲出戰,趙雲上前與鮮卑將領展開大戰,三個迴合後,鮮卑大將被趙雲刺於槍下,接著,蘇仆延再次派出數名鮮卑大將出戰,但是,都不超過三個迴合,皆斃命於趙雲槍下,蘇仆延見狀,下令鮮卑騎兵全線壓上,殺向漢軍。


    劉浩見到鮮卑騎兵出戰,下令徐晃、典韋等將率領大軍迎戰,雙方大軍在駱縣城外展開大戰,趙雲、徐晃、典韋等人勢不可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帶領麾下騎兵,將身邊的鮮卑騎兵擊潰,將鮮卑軍攻擊陣型衝得大亂。


    趙雲率領騎兵直取蘇仆延,蘇仆延見狀,上前迎戰,但是,十個迴合後,蘇仆延被趙雲一槍刺傷大腿,連忙率軍迴城了,趙雲等人率軍追趕一番後,返迴營寨。


    劉浩帥帳,劉浩對麾下眾將說道:“我軍首戰告捷,擊破蘇仆延率領的鮮卑軍,鮮卑大軍兩敗於我軍之手,士氣皆失,現在正是我們揮兵攻占駱縣的大好機會,眾將要繼續努力,攻克駱縣!”


    劉浩說完,趙雲說道:“主公,現蘇仆延大軍歸縮駱縣城內,苟延殘喘,固守待援,等待鮮卑步度根大軍,我們必須速戰速決,在步度根大軍到來之前,攻陷駱縣。”


    聽完趙雲的話,龐統不以為然,對劉浩說道:“主公,鮮卑騎兵善攻不善守,我想蘇仆延不會據城死守,而會發揮鮮卑騎兵優勢,在城外與我軍決戰,要知道鮮卑大軍雖然失利,但是定襄郡鮮卑守軍實力尚存,我們不得不防。”


    劉浩說道:“軍師說得不錯,看來我是有些輕敵了,那士元認為我們該怎麽辦呢,鮮卑人會采取什麽方式抵抗我軍呢?”


    龐統說道:“主公,鮮卑人首戰失利,為了挽迴局麵,鮮卑人定會發揮其騎兵優勢,在野外與我軍決戰,我們就正麵迎戰,徹底擊潰鮮卑人的軍心。”


    劉浩下令大軍安營紮寨並安排了偵騎四處巡邏、偵查周邊的情況,同時安排警戒哨,防備鮮卑偷襲。第二天,劉浩召集眾將,下達命令道:“子龍,你帶一千輕騎和一千弓騎兵在左翼,公明你率一千輕騎和一千弓騎兵在右翼,子滿率三千重騎兵在中軍前方,後方由我率四萬兵馬坐鎮。左中右三軍各相距一裏,偵騎隊負責偵查四周,要及時傳迴偵查的敵情,一旦我軍與對方遭遇發生激戰,命令的傳遞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製度執行,都聽明白了嗎?”


    幾個將領都行禮道:“是,主公!”經過之前的幾場戰役,事後經過各級軍官和將領的總結,大家發現僅僅靠吹號角傳達命令太單一了,許多複雜的命令都無法用號角傳達出明確的意思,劉浩自己也是幾乎經曆了每一場戰鬥,因此對這個問題認識很深,經過與各級軍官和將領進行商議,又征求了許多士兵的意見之後,劉浩在傳達命令方麵廢棄之前單一吹號角的方式,而采用了吹號角和旗語相結合的方式。


    從此以後,吹號角隻代表進攻和撤退這兩個最明顯的指令,一旦號角吹響,負責觀察的傳令兵就要注意觀察主帥的令旗,令旗由信號旗和三角旗兩個部分組成,舞動信號旗則表示要發表命令了,各部看到信號旗之後應立即用信號旗迴應,表示收到,然後上級用三角旗揮舞旗幟傳達旗語,對方收到之後又揮舞信號旗,表示明白了。旗語所表達的意思要明確得多,這是白天的情況。


    如果是在夜晚作戰,在號角吹響之後,接下來就是以燈火或者火光為信號,因為夜晚的情況特殊,用令旗傳達命令顯然行不通,所以隻能用燈火或火光傳達命令。


    進過半個小時的行軍,兩軍終於遭遇了,在這空曠的野外,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根本沒有地方隱藏軍隊,而且雙方的偵騎都是很厲害的角色,想偷襲根本不可能,一切陰謀詭計都無法實施,因此這場戰鬥隻能是真正的硬碰硬,正規正矩的正麵交鋒,不論是劉浩還是狼泥都清楚這一點,在劉浩的偵查騎兵發現蘇仆延的軍隊時,蘇仆延的偵騎也發現了劉浩的軍隊,不過雙方偵騎在偵查到對方的具體情況之前是經過多場激烈交鋒的。


    雙方軍隊麵對麵慢慢靠近,由五裏逐漸縮減為四裏、三裏、兩裏,最後雙方在相距兩裏的距離上停止了繼續前進,並且各自開始整頓隊形,準備為接下來的決戰做最後的準備和動員。


    劉浩這邊的軍陣是按照後世蒙古軍隊作戰的隊形布置的,中軍前三排為重騎兵,後麵四排為弓騎兵,再後麵則是輕騎兵和弩騎兵,劉浩的位置就在弓騎兵和輕騎兵之間,這個位置可以查看整個戰場的情況,便於從容調度指揮,而左右兩翼的布置基本相同,不過因為重騎兵的數量不足以配備整個軍隊,所以左右兩翼排在最前麵三排的是輕騎兵,後麵的則是弓騎兵。


    蘇仆延的軍隊軍陣與劉浩的軍陣完全不同,軍陣沒有整齊的隊形,整個軍陣鬆散得很,同時他的騎兵沒有區分騎兵兵種,全部都是輕騎兵攜帶弓箭,除了弓箭之外的武器就是彎刀,在裝備上卻是要比劉浩的軍隊差上不少。雙方整理好隊形之後都沒有動彈,就這麽對峙了半個小時,終於狼泥按捺不住了,他抽出彎刀大吼著率部衝鋒了。


    劉浩這邊也不甘示弱,他向旁邊的傳令官揮了揮手:“命令全體出擊!”傳令官當即讓號角手吹號角,各部都舉起信號旗並以特殊的手法揮舞指揮,旁邊的三角旗旗手馬上開始傳達全體出擊的命令。


    瞬間,從劉浩這裏往前,整個軍陣開始動了,而且以肉眼能見的速度整體向前開始運動,大地開始發出隆隆之聲,萬馬奔騰的氣勢和場麵瞬間爆發,戰場上開始煙塵四起,雙方的士兵和軍官們都揮舞著兵刃,麵目獰猙地大聲嚎叫著衝向對方。


    劉浩一直全神貫注的注意著戰場上的情況,當他發現雙方距離隻有五百米左右的時候,他立即對傳令官道:“馬上傳令,中軍重騎兵部隊發起衝鋒,以一往無前的氣勢殺進敵陣之中,最好出個對穿,後麵的弓騎兵在射出兩輪箭矢在保證不誤傷前麵己方重騎兵戰士的情況下後撤,後麵的輕騎兵部隊迅速頂上去與敵軍交戰,而左右兩翼則繼續向前,不管對方如何應對,他們的任務分別是左右兩翼包抄,包抄完成之後立即向敵軍左右兩翼和後方發起攻擊。”


    “是,大人!”劉浩這是要學習蒙古人的戰術對付蘇仆延了,這既是一次學習演練,同樣是一次實戰戰術實踐,後世蒙古人就是這樣對付沒有什麽強大防禦軍陣的敵軍的,如果敵軍擁有很密集的防禦軍陣,蒙古軍就會選擇中軍撤退誘敵,敵人一旦追擊必然會散失嚴密的軍陣,到那個時候,蒙古軍再返身殺迴,此時敵軍已然散失了密集防禦陣型,根本無法抵擋蒙古重騎兵的衝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岸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岸邊並收藏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