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人與匈奴人的戰爭終於爆發。步度根集中了五萬大軍分成三個戰鬥群向匈奴人的領地發起進攻,匈奴人則集合了全族動員三萬人,與鮮卑人大軍在五原郡發生激戰。


    7月6日,步度根麾下大將戴胡阿、狼泥率領兩大軍在南線強行突破匈奴人劉豹部的防線,南線的一萬匈奴大軍被迫後撤。


    7月9日夜,戴胡阿、狼泥趁匈奴大軍撤退軍心浮動,立足未穩之機,強攻臨沃、文國兩縣,突襲匈奴人大營,一舉擊潰匈奴人南線一萬大軍,俘虜匈奴士兵兩千餘人,殘餘部隊狂退三百餘裏,方才紮住陣腳,匈奴全境震動。幸好唿廚泉率領兩萬大軍及時趕到,搜集了剩餘的六千多殘兵,駐紮河陰縣,遏製了鮮卑人的突進。


    7月14日,北線鮮卑大軍在扶羅韓、泄歸泥的率領下與匈奴軍隊在宜梁縣爆發激戰,雙方各有損傷。


    7月16日,中線鮮卑軍隊在步度根的率領下與匈奴軍隊在九原縣進行大會戰,由於這處地方地勢相當平坦,無任何障礙物,雙方都不約而同的選用各自的主力騎兵對決,激戰持續了半天,交戰雙方損失慘重,最後都被迫退出了戰鬥。


    雙方在三條戰線僵持了十多天後,7月26日,南線的鮮卑大軍在戴胡阿、狼泥的率領下,再次向匈奴軍隊發起猛攻,由於軍力相差無幾,鮮卑一方鬥誌高昂,而匈奴唿廚泉部殘兵鬥誌已嚴重削弱,唿廚泉為保存實力被迫在作輕微抵抗後,率軍隊後撤。


    7月27日,北線鮮卑大軍與匈奴大軍再次在宜梁縣會戰,雙方動用了騎步兵全方位交鋒,戰爭持續了一天,最終匈奴軍隊首先退出了戰鬥,鮮卑軍隊也損失不小,未作追擊。


    7月28日,匈奴向大漢求援的使者到達洛陽。


    洛陽,朝廷上也在為並州刺史張偉之死上演異常激烈的爭吵。張讓向漢靈帝哭訴,張偉不是死於羌胡人之手,而是劉浩的陰謀,為了爭奪並州刺史之位;可是大將軍何進卻認為張偉是死於羌胡人之手,因為是張偉親自上報朝廷,太原郡受到羌胡人的襲擊。


    對於劉浩,漢靈帝的印象還是比較好的,此人大破匈奴人,大漲大漢威名,為自己掙得麵子,更是破了烏孫國使者難題,讓西域諸國歲歲納貢,年年來朝。劉浩被冊封為揚威將軍後,在經費相當緊張的情況下,給自己一百萬貫錢,以示謝恩;還不時進獻給自己匈奴美人,良駒,皇後、皇子生日之時,劉浩也是派人送來幾十萬貫前祝賀。


    漢靈帝不管下麵的人如何的傾軋,隻要不危害道自己的統治就行了,再說,張偉就任並州刺史後,隻孝敬自己五十萬貫錢,比起劉浩來小氣多了。自己讓劉浩兼任太原郡守時,劉浩可是悄悄派人給了自己兩百萬貫。漢靈帝想想,如果再讓劉浩擔任並州刺史,那劉浩會給自己多少錢。並州就隻有四郡掌握在大漢手裏,雁門郡、上黨郡、西河郡、太原郡,如果再讓劉浩擔任並州刺史,那麽就會有四五百萬貫進賬了,想想四五百萬貫,漢靈帝不由笑了。而此時劉浩派遣信使麵見漢靈帝,表示張偉之死跟自己沒有關係,是羌胡人所為,但是自己身為揚威將軍,朝廷重臣在自己防禦範圍內死亡,自己有難以推卸的責任。自己雖然派兵追殺害死羌胡人,為刺史張偉報了仇,繳獲五百萬貫錢,現張偉為國捐軀,特上交國庫。


    張偉已經死了,並州還需要人來管理,這個劉浩不錯,於是漢靈帝蓋棺定論:並州刺史為國捐軀,厚葬,揚威將軍劉浩忠勇可嘉,暫時兼任並州刺史,在朝廷任命新的並州刺史前,暫時管理並州。


    聖旨一下,何進一黨大喜又勝了閹黨一局,閹黨中人則是垂頭喪氣,張讓等人對劉皓更加嫉恨。就在此時,匈奴求助使者到來向大漢求援,並帶來了鮮卑人出兵五萬,意圖吞並匈奴,而後南下的事宜,朝廷上下一片嘩然。漢靈帝大驚失色,連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士林中人認為應該慎重考慮,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鮮卑人與匈奴人乃是一丘之貉,要提防是個陷阱。


    大太監張讓與劉浩有隙,加上劉浩被認為是大將軍何進一黨,張讓自然要大力打壓,削弱何進實力,張讓“陛下,匈奴人仰仗天威,向大漢稱臣,現在鮮卑人欲吞並匈奴人,匈奴人向我們大漢求援,如果大漢按兵不動,必定會寒了各部預向大漢稱臣的異邦,對大漢的威儀不利,還請陛下三思。”


    太傅袁槐也出列進言道:“陛下,匈奴人既然向我們稱臣,我們大漢就應該庇護他們,以彰顯大國威儀,還請陛下下旨出兵,救援匈奴人。”


    漢靈帝對何進說道:“大將軍,你的意見呢,大漢是出兵還是不出兵?”


    何進早就在謀士的分析下,得知大汗出兵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如果劉浩出兵援助匈奴人,戰勝了,自己身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加上劉浩屬於自己一黨,加上何進得知劉浩已經把張讓的幹兒子張偉趕到了上黨郡,已經與張讓成了死敵,為了自保,劉浩唯有保住自己的大腿,方能夠平安生存,所以在何進眼裏,劉浩已經是自己一黨中人了,隻要劉浩率軍擊敗鮮卑,自己的威望到時候就徹底高過閹黨一係,對自己掌握大漢朝政有利;如果劉浩出兵失利,劉浩必定會更加依賴自己,以圖東山再起,自己就更加容易控製劉浩,所以何進聽到漢靈帝的訊問後,出列說道:“陛下,鮮卑人乃是跳梁小醜也,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簡直不知死活,大漢應該立刻出兵,討伐鮮卑人,一來可以救援匈奴人,讓匈奴人感念大漢威德,不敢對大漢貳心,效忠大漢,二來搓搓北方遊牧人的銳氣,讓他們知道大漢兵威鼎盛,不敢隨意犯境。”


    何進說完,何進一黨中人也紛紛出列,讚成出兵,大將軍何進一黨、張讓一黨意見難得一致,漢靈帝於是決定出兵,救援匈奴人,因為劉浩兩次擊敗匈奴人,漢靈帝底氣足了起來,認為應該教訓一下北方遊牧民族,重現漢武盛世,於是下旨讓劉浩出兵,救援匈奴人。


    雁門郡,朝廷聖旨下達之前,劉浩按照部署積極行動,一方麵派遣使節前往匈奴,麵見於扶羅等匈奴各部首領,讓他頂住鮮卑人的進攻,召集即將率軍救援;另一方麵命令趙雲率領兩千驍果軍悄悄出城,然後化裝成為馬賊進入塞外大草原,負責將雁門郡至尖頭坡這一帶的鮮卑牧民清理幹淨,劉浩給趙雲的命令是無論采取何種方法,可以便宜行事,隻有一個要求,嚴格保密身份,避免打草驚蛇。


    匈奴方麵,定襄郡內,於扶羅、去卑等匈奴首領集聚一堂,於扶羅道:“諸位,派遣到洛陽的人已經迴來了,漢朝皇帝已經答應出兵支援我們了,漢室已經下旨讓揚威將軍劉浩率軍出擊步度根。”


    唿廚泉道:“如果劉浩接到聖旨,也應該派人來與我們商議如何抵抗鮮卑人吧,怎麽還沒有得到消息呀,是不是劉浩不遵從朝廷的命令,讓我們獨自抵禦鮮卑人,他好坐收漁人之利啊。”


    去卑道:“劉浩此人深謀遠略,應該知道唇亡齒寒的道路,我們匈奴被步度根吞並,劉浩在並州的日子也不好過,劉浩不會這麽幹的。”


    於扶羅道:“諸位,匈奴存亡在此一舉,各位,拜托了。”


    第二天,劉浩排出的使節來到定襄郡,傳達了劉浩即將派遣一萬大軍支援匈奴的消息,於扶羅大喜,馬上召集唿廚泉、去卑、劉豹等人前來王庭議事。


    “諸位,劉浩的使節已經到來,劉浩已經派遣一萬大軍出雁門關,前來支援我軍來了”於扶羅道。


    “就一萬兵馬,劉浩是不是太自大了,鮮卑步度根可是派遣五萬大軍來進犯我匈奴啊,杯水車薪嘛,我看就是劉浩沒有誠意,意圖借助鮮卑人鏟除我匈奴的居心明顯。”劉豹道。


    唿廚泉道:“劉將軍此言差矣,據情報,漢室下旨讓劉浩兼任太原郡郡守,劉浩要駐守太原郡、雁門郡,能夠派出一萬兵馬,已經是很勉強了,要知道劉浩麾下也就是一萬五千兵馬。”


    劉豹道:“劉浩就這麽好心?會不會有什麽陰謀啊?”


    於扶羅道:“現在是匈奴生死存亡之際,暫且不管劉浩有什麽陰謀,隻要我們注意點就行了,派人密切監視劉浩大軍,隻要劉浩大軍進入定襄郡,必須嚴密監視,嚴加防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岸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岸邊並收藏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