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趕鴨子上架張奉守城
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 作者:楊柳岸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匈奴人可以從城下騎馬奔馳開弓射箭,如果不為作戰的士兵準備盾片,隻要匈奴人再次發動奔射,城牆上的守軍必定是死傷慘重,除了盾牌之外,防禦匈奴人從城下進行遠程打擊的防禦工具還有門板,這些門板全部是從城內老百姓家裏拆卸下來的。
劉豹帶著人馬很快趕到了城下,各百人隊在百夫長的指揮下,隻花費了很少的時間就將各自的陣型整理完畢,攻城輕步兵穿著清一色的牛皮甲,頭戴皮盔,右手握雁翎刀,左手持小皮盾,這種小皮盾就是在一塊小圓木盾上蒙上一層牛皮,質量很輕,在野外作戰很少用,隻有在攻城戰中才會配發,防止守軍射箭或者倒下開水和滾油,達到保護自身的目的。
在隊伍兩翼各的是兩千騎兵,騎兵全部身著皮甲,頭戴皮盔,裝備幾乎與輕步兵一模一樣,多出一副騎弓和三個箭袋,每個箭袋能裝下二十支箭矢。
整個隊伍在行軍途中就整理好了隊形,以非常巨大的氣勢緩緩向雁門城牆推進,大軍排著整齊的方陣,腳踏著整齊的步伐,齊步行走發出震耳欲聾的身影,甚至城牆上的守軍都感覺到了震動,兩翼的騎兵雖然隻是行走而沒有奔跑,依然讓城牆上的守軍感覺到巨大的威脅。
排山倒海般的氣勢碾壓過來,城牆上的一些壯丁們早就有人嚇得尿了褲子,甚至有人丟下破爛長矛轉身就跑下城牆,不過很快被張奉手下的士兵砍殺,一直斬殺了十幾個因為害怕而企圖逃走的壯丁,張奉才穩住局麵,而沒有讓守軍奔潰。
發現已經距離城牆不足三百米左右的時候,劉豹命令道:“傳令,停止前進!”
“將軍有令,停——止——前——進——!”一個傳令兵大聲吼道,緊接著就傳出兩聲短短的號角聲,整個隊伍便停止下來,隊形依然如舊,氣勢森嚴。
劉豹勒住戰馬抬頭看向城牆上大聲喊道:“劉豹在此,城上守軍聽著,今天我再給你一次機會,隻要你們肯打開城門,出城投降,我就放過你等,否則等我殺進城內,連雞和狗都給你殺個幹淨!”
張奉臉色鐵青,顯然氣得不輕,大吼道:“憑你也想讓我張奉向你投降?這不可能,而且在我的認知裏,從來沒有投降這個詞,少廢話,有什麽本事就使出來吧,讓我看看你們匈奴人是怎麽樣攻破我的城池的!”
劉豹聽了這話一拉韁繩調轉馬頭就大吼道:“準備攻城!投石車發射半個時辰”。傳令兵當即傳達劉豹的命令,扯開嗓子喊道:“將軍有令,開始攻城!投石車準備發射!”
號角聲響過之後,投石機那邊一個士兵揮下小旗幟,小旗幟就是命令發射的信號,一枚枚石彈飛天而起向著那不遠處的城牆而去。投石機發射的石彈在城牆上守軍的眼裏剛開始還像一個個小黑點,但下一秒就迅速變大,第一波石彈以極快的速度從天空砸下來大部分都落在了城牆後麵,隻有幾顆砸在城牆壁上,卻是沒有對城牆上的守軍造成任何傷亡,但這批石彈從天而降的氣勢和破壞力卻讓守軍們嚇得冷汗直流,很快,守軍在驚嚇過後就不害怕了,這種準頭根本就砸不中嘛。
第一撥發射隻是試射,第二波也是,基本上是在測算發射距離,兩撥石彈發射過來,早就有觀察石彈落點的士兵將情況報告給主管石彈發射的軍官,並校正發射投石機和弩炮的發射角度,調整發射力矩的長短。城牆上的守軍見連續幾波石彈攻擊不是投擲得太遠就是太近,一顆都沒有砸在城牆上造成傷亡,因此都開始嘲笑起來,也放下了警惕心。
第三波石彈攻擊終於到了,守軍們為了嘲笑城下匈奴人,許多士兵都在做著各種侮辱性的動作,卻不知道死神已經降臨。
“碰——”一個臉盆大小的石頭從天而降砸了城牆上,三四個漢軍士兵還來不及躲避,連慘叫聲都沒有發出就被砸成了肉醬,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石頭砸在城牆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盡管投石機的射擊精確度有待提高,十顆石頭有一顆砸在城牆上已經很不錯,但石彈造成的死傷慘狀還是極大的打擊了守軍的士氣,接二連三的有石彈砸在城牆上,守軍的傷亡開始增加,而且每一個被砸中的士兵都死得極為淒慘無比,這種情況給守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懼心理。
張奉也被匈奴人發射的石彈突然提高的準確度搞得亂了陣腳,好不容易穩住心神,才想起要穩定軍心。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讓士氣繼續低落下去,必須要穩住陣腳,他當即大叫:“快躲起來,都躲起來,盾牌和門板都用上!”穩住陣腳、鼓舞士氣並不一定要發表一通演講,在這種時候,士兵們都在麵臨著隨時有可能被砸成肉醬的危險。根本沒人會聽什麽狗屁演講,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減少傷亡,而讓士兵躲起來,用盾牌和門板擋住對方投擲過來的石彈是最有效的辦法。
城牆上頓時出現了一麵麵盾牌牆和大麵積的門板,盡管還是有石彈落在城牆上,但投石機投擲的石彈造成的傷亡卻是少了很多。去卑騎在馬背上觀察著攻城器械對敵方守軍造成的傷亡和破壞情況,他發現剛開始守軍差點崩潰,但很快就穩住了陣腳,投石機和弩炮所造成的傷亡開始減小,石彈砸在外城牆壁上根本不能造成破壞,倒是射進城內的石彈造成了一陣陣雞飛狗跳。
算算時間。已經差不多過去了十幾分鍾,去卑命令道:“在投擲的石彈上加裝火油!”
“是,可汗!”傳達命令的號角開始響起,戰爭也是有規矩和規則的,在成千上萬人,或者十萬、百萬人的戰場上想要將命令完整的傳達出去,讓軍隊去有效的執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國古代戰場上。鼓聲是代表進攻,鳴金是代表收兵,而這兩種命令又分為多種形式,進攻的鼓聲如何進攻?收兵的鳴金要傳達清楚如何收兵,這都是有規矩的,並不是隻要鼓聲一響,大家夥一股腦地往前衝。也不是鳴金聲響過之後,所有人扛著武器就撒丫子往迴跑,這是找死的行為。
古代各國的軍隊在戰場上傳達命令方麵所使用的手段各不相同,有的是擂鼓和鳴金。有的則是使用旗語,還有的則是吹號角,號角一般使用動物的角與金屬搭配製作而成。
投石機士兵開始在石彈上澆上火油,一個士兵在旁邊用火折子點燃後跑開,著火的石彈瞬間被投擲了出去,一個個大火球騰空而起,拋物線最頂端後向斜下方落下。
“砰——”
一枚枚火球砸落在城牆上,頓時讓城牆上一片人仰馬翻,澆上了火油點燃後發射的石彈比沒有火油的石彈的威力要大得多,石彈砸翻幾個士兵之後,上麵還沒有燒完的火油灑落在城牆上,石頭鋪就的地麵瞬間燃燒起來,周圍的一些身上濺上了火油的士兵的衣服立即著了火,在風的作用下燃燒得更旺了,一個個淒慘無比的慘叫聲響起來,全身著火的士兵到處亂撞,周圍的士兵不得不躲避,以免自己也被點燃。
“碰”
一口正在燒開水的大鍋被石彈砸翻了,鍋裏的開水飛濺在周圍正在燒火的夥夫們身上,集體發出一聲聲慘叫,臉上、身上的皮膚立即出現一個個碩大的水泡,有的人的皮膚直接被燙熟了,露出紅彤彤的血肉,恐怖、惡心至極。
張奉和他手下的部將根本就沒有實戰經驗,以前隻有他們洛陽狐假虎威狗仗人勢,欺負老百姓,前些日子與劉豹大戰,也是劉豹、去卑故意放水。如果張奉有守城的經驗,就絕對不會把燒開水和火油的地點設在城牆上,進攻方隻要一通石彈投擲下來,燒開水和火油的大鍋基本上都被砸了個稀巴爛,最好的地點就是在城牆內側牆根邊上,在這裏因為是射擊死角不會被石彈砸中,燒好的開水和火油用容器裝好,拴在繩子上讓城牆上的士兵拉上去,這樣一來不用連續從城下到城牆上往返運輸,省去了不少人工。
張奉等人從來沒有守過城池,他們不知道這一點,設在城牆上火油鍋內的熱油在被石彈火球砸中之後立刻引發了大火,幾十人瞬間被大火吞沒,城上有一段距離燒成了一片火海,人鬼皆不能靠近。
“哈,真是好笑,張奉居然讓人在城牆上燒火油?他腦子被驢踢了嗎?哈哈哈!”去卑看見這個情況大笑起來。
“真是蠢蛋,哈哈”劉豹和慕容虎等人也跟著大笑起來。
這時一個傳令兵提醒道:“可汗,您規定的步兵攻城的時間到了,是否現在開始攻城?”
去卑聽後看了看城牆上的情況將手一揮:“開始步兵攻城,待步兵攜帶攻城器械抵達城下時,投石機停止發射,以免誤傷自己人!”
“遵命,可汗!”傳令兵答應一聲當即傳達命令去了。
劉豹帶著人馬很快趕到了城下,各百人隊在百夫長的指揮下,隻花費了很少的時間就將各自的陣型整理完畢,攻城輕步兵穿著清一色的牛皮甲,頭戴皮盔,右手握雁翎刀,左手持小皮盾,這種小皮盾就是在一塊小圓木盾上蒙上一層牛皮,質量很輕,在野外作戰很少用,隻有在攻城戰中才會配發,防止守軍射箭或者倒下開水和滾油,達到保護自身的目的。
在隊伍兩翼各的是兩千騎兵,騎兵全部身著皮甲,頭戴皮盔,裝備幾乎與輕步兵一模一樣,多出一副騎弓和三個箭袋,每個箭袋能裝下二十支箭矢。
整個隊伍在行軍途中就整理好了隊形,以非常巨大的氣勢緩緩向雁門城牆推進,大軍排著整齊的方陣,腳踏著整齊的步伐,齊步行走發出震耳欲聾的身影,甚至城牆上的守軍都感覺到了震動,兩翼的騎兵雖然隻是行走而沒有奔跑,依然讓城牆上的守軍感覺到巨大的威脅。
排山倒海般的氣勢碾壓過來,城牆上的一些壯丁們早就有人嚇得尿了褲子,甚至有人丟下破爛長矛轉身就跑下城牆,不過很快被張奉手下的士兵砍殺,一直斬殺了十幾個因為害怕而企圖逃走的壯丁,張奉才穩住局麵,而沒有讓守軍奔潰。
發現已經距離城牆不足三百米左右的時候,劉豹命令道:“傳令,停止前進!”
“將軍有令,停——止——前——進——!”一個傳令兵大聲吼道,緊接著就傳出兩聲短短的號角聲,整個隊伍便停止下來,隊形依然如舊,氣勢森嚴。
劉豹勒住戰馬抬頭看向城牆上大聲喊道:“劉豹在此,城上守軍聽著,今天我再給你一次機會,隻要你們肯打開城門,出城投降,我就放過你等,否則等我殺進城內,連雞和狗都給你殺個幹淨!”
張奉臉色鐵青,顯然氣得不輕,大吼道:“憑你也想讓我張奉向你投降?這不可能,而且在我的認知裏,從來沒有投降這個詞,少廢話,有什麽本事就使出來吧,讓我看看你們匈奴人是怎麽樣攻破我的城池的!”
劉豹聽了這話一拉韁繩調轉馬頭就大吼道:“準備攻城!投石車發射半個時辰”。傳令兵當即傳達劉豹的命令,扯開嗓子喊道:“將軍有令,開始攻城!投石車準備發射!”
號角聲響過之後,投石機那邊一個士兵揮下小旗幟,小旗幟就是命令發射的信號,一枚枚石彈飛天而起向著那不遠處的城牆而去。投石機發射的石彈在城牆上守軍的眼裏剛開始還像一個個小黑點,但下一秒就迅速變大,第一波石彈以極快的速度從天空砸下來大部分都落在了城牆後麵,隻有幾顆砸在城牆壁上,卻是沒有對城牆上的守軍造成任何傷亡,但這批石彈從天而降的氣勢和破壞力卻讓守軍們嚇得冷汗直流,很快,守軍在驚嚇過後就不害怕了,這種準頭根本就砸不中嘛。
第一撥發射隻是試射,第二波也是,基本上是在測算發射距離,兩撥石彈發射過來,早就有觀察石彈落點的士兵將情況報告給主管石彈發射的軍官,並校正發射投石機和弩炮的發射角度,調整發射力矩的長短。城牆上的守軍見連續幾波石彈攻擊不是投擲得太遠就是太近,一顆都沒有砸在城牆上造成傷亡,因此都開始嘲笑起來,也放下了警惕心。
第三波石彈攻擊終於到了,守軍們為了嘲笑城下匈奴人,許多士兵都在做著各種侮辱性的動作,卻不知道死神已經降臨。
“碰——”一個臉盆大小的石頭從天而降砸了城牆上,三四個漢軍士兵還來不及躲避,連慘叫聲都沒有發出就被砸成了肉醬,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石頭砸在城牆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盡管投石機的射擊精確度有待提高,十顆石頭有一顆砸在城牆上已經很不錯,但石彈造成的死傷慘狀還是極大的打擊了守軍的士氣,接二連三的有石彈砸在城牆上,守軍的傷亡開始增加,而且每一個被砸中的士兵都死得極為淒慘無比,這種情況給守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懼心理。
張奉也被匈奴人發射的石彈突然提高的準確度搞得亂了陣腳,好不容易穩住心神,才想起要穩定軍心。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讓士氣繼續低落下去,必須要穩住陣腳,他當即大叫:“快躲起來,都躲起來,盾牌和門板都用上!”穩住陣腳、鼓舞士氣並不一定要發表一通演講,在這種時候,士兵們都在麵臨著隨時有可能被砸成肉醬的危險。根本沒人會聽什麽狗屁演講,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減少傷亡,而讓士兵躲起來,用盾牌和門板擋住對方投擲過來的石彈是最有效的辦法。
城牆上頓時出現了一麵麵盾牌牆和大麵積的門板,盡管還是有石彈落在城牆上,但投石機投擲的石彈造成的傷亡卻是少了很多。去卑騎在馬背上觀察著攻城器械對敵方守軍造成的傷亡和破壞情況,他發現剛開始守軍差點崩潰,但很快就穩住了陣腳,投石機和弩炮所造成的傷亡開始減小,石彈砸在外城牆壁上根本不能造成破壞,倒是射進城內的石彈造成了一陣陣雞飛狗跳。
算算時間。已經差不多過去了十幾分鍾,去卑命令道:“在投擲的石彈上加裝火油!”
“是,可汗!”傳達命令的號角開始響起,戰爭也是有規矩和規則的,在成千上萬人,或者十萬、百萬人的戰場上想要將命令完整的傳達出去,讓軍隊去有效的執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國古代戰場上。鼓聲是代表進攻,鳴金是代表收兵,而這兩種命令又分為多種形式,進攻的鼓聲如何進攻?收兵的鳴金要傳達清楚如何收兵,這都是有規矩的,並不是隻要鼓聲一響,大家夥一股腦地往前衝。也不是鳴金聲響過之後,所有人扛著武器就撒丫子往迴跑,這是找死的行為。
古代各國的軍隊在戰場上傳達命令方麵所使用的手段各不相同,有的是擂鼓和鳴金。有的則是使用旗語,還有的則是吹號角,號角一般使用動物的角與金屬搭配製作而成。
投石機士兵開始在石彈上澆上火油,一個士兵在旁邊用火折子點燃後跑開,著火的石彈瞬間被投擲了出去,一個個大火球騰空而起,拋物線最頂端後向斜下方落下。
“砰——”
一枚枚火球砸落在城牆上,頓時讓城牆上一片人仰馬翻,澆上了火油點燃後發射的石彈比沒有火油的石彈的威力要大得多,石彈砸翻幾個士兵之後,上麵還沒有燒完的火油灑落在城牆上,石頭鋪就的地麵瞬間燃燒起來,周圍的一些身上濺上了火油的士兵的衣服立即著了火,在風的作用下燃燒得更旺了,一個個淒慘無比的慘叫聲響起來,全身著火的士兵到處亂撞,周圍的士兵不得不躲避,以免自己也被點燃。
“碰”
一口正在燒開水的大鍋被石彈砸翻了,鍋裏的開水飛濺在周圍正在燒火的夥夫們身上,集體發出一聲聲慘叫,臉上、身上的皮膚立即出現一個個碩大的水泡,有的人的皮膚直接被燙熟了,露出紅彤彤的血肉,恐怖、惡心至極。
張奉和他手下的部將根本就沒有實戰經驗,以前隻有他們洛陽狐假虎威狗仗人勢,欺負老百姓,前些日子與劉豹大戰,也是劉豹、去卑故意放水。如果張奉有守城的經驗,就絕對不會把燒開水和火油的地點設在城牆上,進攻方隻要一通石彈投擲下來,燒開水和火油的大鍋基本上都被砸了個稀巴爛,最好的地點就是在城牆內側牆根邊上,在這裏因為是射擊死角不會被石彈砸中,燒好的開水和火油用容器裝好,拴在繩子上讓城牆上的士兵拉上去,這樣一來不用連續從城下到城牆上往返運輸,省去了不少人工。
張奉等人從來沒有守過城池,他們不知道這一點,設在城牆上火油鍋內的熱油在被石彈火球砸中之後立刻引發了大火,幾十人瞬間被大火吞沒,城上有一段距離燒成了一片火海,人鬼皆不能靠近。
“哈,真是好笑,張奉居然讓人在城牆上燒火油?他腦子被驢踢了嗎?哈哈哈!”去卑看見這個情況大笑起來。
“真是蠢蛋,哈哈”劉豹和慕容虎等人也跟著大笑起來。
這時一個傳令兵提醒道:“可汗,您規定的步兵攻城的時間到了,是否現在開始攻城?”
去卑聽後看了看城牆上的情況將手一揮:“開始步兵攻城,待步兵攜帶攻城器械抵達城下時,投石機停止發射,以免誤傷自己人!”
“遵命,可汗!”傳令兵答應一聲當即傳達命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