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入席後,張偉說到:“諸位,匈奴人十萬大軍攻略我雁門,不可一世,但是,在本郡守的指揮下,雁門大軍沉著應戰,視死如歸,斬殺萬餘匈奴大軍,將匈奴右賢王去卑等人打得屁滾尿流,狼狽的逃迴了草原,在此,本郡守向諸位承諾,隻要有本郡守在一天,匈奴人就休想踏入雁門。”


    聽完張偉的話,張偉的狐朋狗友大勝喝彩,而劉浩與張遼則是麵麵相覷,張遼低聲對劉浩說道:“鵬飛,死胖子幹正事不行,吹牛倒是有一手,兩萬匈奴軍被吹噓成十萬了,明明是貪生怕死在匈奴人未到來之前逃跑,反而說是去視察民情,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本事果然強壓啊。”


    劉浩說道:“不錯,不會說大話,不會拍馬屁,哪會升官發財,不過現在我們不宜與他們翻臉,而是要陪他們唱戲。”


    與張遼說完,劉浩舉起酒杯,對張偉大聲道:“諸位,我等在郡守大人的英明指揮下,雁門將士英勇善戰,擊敗囂張無比的匈奴人,乃是大漢近幾十年來難得的大勝,朝廷必定會嘉獎,郡守大人加官進爵的日子不遠了,在此,我們預祝郡守大人步步高升,來,諸位,讓我們敬大人一杯。”


    席間眾人一聽劉浩的話,紛紛舉起酒杯,向張偉敬酒,張偉也不客氣,道:“諸位,本官如果承蒙朝廷抬愛,加官進爵,不會忘了諸位的。”當然,張偉也不忘劉浩、張遼,張偉也得知,劉浩是丁原的愛將,就算是自己不上報劉浩等人的功勞,丁原也會向朝廷匯報,自己何必做惡人,於是繼續道:“在這裏,我們大家敬鵬飛、文遠一杯,雖然本官運籌帷幄,指揮得當,但是如果沒有二位將軍率領大軍拚死作戰,也不會有今日的戰功,所以,鵬飛、文遠功不可沒。”


    眾人酒足飯飽後,張偉留下劉浩,張遼二人,張偉道:“二位將軍,眼下本官要前往朝廷獻捷,需要匈奴人戰敗的憑證,還請二位將軍多多的幫忙。”


    劉浩道:“大人,這本是我等分內之事,前往洛陽獻捷的匈奴大軍的戰旗,戰俘、馬匹已經準備妥當,大人隨時可以前往大營押走。”


    張偉道:“鵬飛做事,本官放心,待本官寫好捷報後,會派人前往軍營押走一切,在這段時間裏還要請二位將軍費心了。”


    劉浩道:“大人,匈奴人戰敗,是不會罷休的,我們還得早作準備。”


    張偉聽完,卻毫不在意,道:“鵬飛,匈奴人連番遭受大敗,士氣大跌,糧草沒有搶掠到,眼下他們擔心的是如何渡過難關,而不是進攻雁門,二位將軍還是不要杞人憂天了。”


    張遼還想說什麽,劉浩看見張偉不耐煩的眼色,連忙製止張遼,道:“既然郡守大人這麽說,就一定不會有錯了,那麽我等就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了。”說完,二人告辭迴軍營了。


    迴軍營後,張遼對劉浩道:“鵬飛,匈奴右賢王去卑戰敗,主力尚在,其部尚有兩萬大軍,如果匈奴右賢王去卑傾其部眾來攻,我等又率部迴晉陽,單單依靠雁門這兩千兵馬,我看雁門是鐵定保不住的了,可是郡守張偉等權貴卻認為匈奴人遭受挫敗,不會在出兵南下劫掠雁門,認為雁門已經高枕無憂了,進而鬆弛軍備,如果匈奴人大軍來攻,雁門郡則危險了。”


    劉浩道:“張偉現在眼裏隻有如何盡快趕我們走,如何向朝廷洛陽邀功,我們現在在張偉等人眼裏已經無關緊要了,我們現在隻有等待刺史大人的命令了,不過皇帝寵幸張讓閹黨,就算是刺史大人為我們請功,也未必能傳達到陛下耳裏,所以,我們現在就順水推舟,將功勞全部推到張偉身上,等待時機。”


    張遼道:“鵬飛,什麽時機?”


    劉浩笑道:“張偉向朝廷邀功,刺史大人也會向朝廷報捷,張讓閹黨得到張偉的邀功報告後,定會在皇帝麵前請功,到時候雙方都報捷,朝堂上定又是一番唇槍舌戰,到時候,朝廷必定會派人到雁門來確認,如果在洛陽使者還未到達雁門之前,匈奴大軍在此出動大軍來犯,你說張偉會怎麽辦,張偉阿諛奉承還可以,但是運籌帷幄,行軍布陣他還差得遠,加上兩萬匈奴人被我五千兵馬大敗於雁門城下,張偉定會認為匈奴不堪一擊,到時候匈奴再次來犯,張偉定會輕易的率軍出擊,必敗無疑,到時候,還不得靠我們。”


    張遼道:“鵬飛高見,我們就暫時讓張偉囂張一段時間。”


    劉浩笑道:“我們還要向張偉建議派人到洛陽宣傳雁門擊敗匈奴“十萬大軍”的事情,要讓雁門大軍擊敗匈奴人的事情搞得天下人皆知。”


    張遼道:“鵬飛,你這是將張偉往火上烤啊,哈哈哈!”


    劉浩道:“既然我們料定匈奴人不會幹休,會出兵報複,我們就合計合計,如何破敵。”接著,劉浩、張遼二人連番推算可能爆發的戰事。


    接下來幾天裏,劉浩向張偉建議,由於大漢近幾十年來鮮有戰敗北方遊牧民族的戰事,為了保證匈奴人慘敗的真實性,應該派人前往洛陽宣傳,以顯示張偉的巨大功勞,張偉欣然接受了劉浩的建議,樂嗬嗬的令人辦理此事。同時,劉浩和張遼向張偉辭行,返迴晉陽,張偉巴不得劉浩等人快點走,自己好操作,最大化誇大自己的功勞,於是難得大方的給予劉浩三個月糧草和軍餉,讓劉浩早日迴晉陽向丁原複命。


    匈奴漢庭,匈奴右賢王去卑兵敗的消息傳開後,匈奴人都不敢相信,驍勇善戰的匈奴大軍竟然敗在不堪一擊的漢人手中,不能夠接受現實的匈奴人紛紛叫嚷,揮兵報複,以挽迴匈奴人在草原的威名。


    匈奴右賢王去卑、劉豹率領殘兵敗將迴到草原後,下令召集各部落首領,商議再次出兵事宜,匈奴右賢王對各部首領說道:“各位首領,本王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匈奴立下赫赫戰功,將匈奴大軍的威名傳遍草原,讓我匈奴的敵人膽寒,但是,就因為這樣,大軍中不少人就產生了驕狂心裏,不可一世,從而導致此番雁門失利,損兵折將,這是本王的恥辱,也是我匈奴人的恥辱,為了洗刷此番恥辱,我們必須集結大軍,再次攻打雁門,將那些敢於抵抗的人看看,得罪匈奴人的下場,殺雞儆猴。”


    匈奴右賢王去卑說完,劉豹說道:“大王,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不必自責,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集結大軍,殺向雁門,一雪前恥。


    劉豹說完,慕容虎說道:“不錯,集結大軍,不破雁門誓不為人。”


    劉豹道:“可汗,此番戰敗,是我們輕敵了,雁門郡兵馬不是兩千,而是五千,領兵大將是前段時間擊破桑乾郡醯落部的劉浩,劉浩此人原本籍籍無名,可使其確隻會數百流民,擊敗羌胡數千兵馬,從而得到並州刺史丁原的重用,此番並州丁原敢於違逆我匈奴,這個劉浩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是一力主張武力抵抗我匈奴,此人可謂是我匈奴的心腹大患啊。”


    去卑道:“知己知彼,方能夠百戰不殆,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好好地合計合計了。張偉乃是漢朝閹黨張讓的幹兒子,本身沒有什麽才幹,隻是靠關係才當上雁門郡郡守的。”


    慕容虎不解,問道:“可汗,雁門郡處於北方第一線,時刻處於我匈奴、羌胡的兵鋒之下,張偉此人膽小怕事,怎麽會選擇在雁門郡這個危險的地方呢?”


    去卑道:“雁門郡雖然時刻處於危險之中,所以漢室才設置了護匈奴中郎將這個職位。”


    慕容虎道:“可是護匈奴中郎將這個職位一直是擺設啊,沒有兵馬,沒有駐地,一直是雁門郡直接負責防衛我匈奴的。”


    去卑道:“就因為這樣,張讓才讓張偉做雁門郡郡守啊,防衛我匈奴,就牽扯到兵馬,錢糧,就有機會中飽私囊了。”


    慕容虎道:“那他們就不怕朝廷追查嗎?”


    劉豹笑道:“漢室近十幾年來勢力衰落,與我們大戰是敗多勝少,失敗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了,加上漢室皇帝昏庸無能,重用張讓等閹黨,隻要張讓等閹黨阻撓,誰會知道實情,到時候,不就不了了之了嗎。”


    去卑道:“劉浩是丁原的部屬,而丁原在漢室朝廷上與閹黨勢同水火,前翻我匈奴大軍在雁門失利,是漢室近十數年來難得的大勝,他們雙方一定會向朝廷報捷,到時候閹黨和大將軍何進一黨定會在朝廷上爭功勞,互相扯皮,到時候,張偉為了爭功,就會讓劉浩率軍離開雁門,他好搞小動作,到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慕容虎道:“可汗,張偉此人就是一個小人,陰謀詭計是有,真才實學沒有,我們隻要稍作計劃,就不難攻下雁門,到時候揮兵南下,指日可待。”接著,去卑下令各部落迴去征兵,準備糧草,以兵發雁門,一雪前恥。半個月後,匈奴人再次集結一萬五千兵馬,謊稱五千,向雁門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岸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岸邊並收藏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