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浩帶著瘦弱少年繼續“掃蕩”,今天的運氣比較好,劉浩找到了一把柴刀、一把斧頭。劉浩哈哈大笑瘦弱少年以為劉浩找不到食物,變得不正常了,十分不安,又不敢詢問劉浩到底怎麽了。最後,瘦弱少年鼓起勇氣,問道:“大哥,你是怎麽了?”


    劉浩這時候迴過神來,道:“小子,天無絕人之路啊。正所謂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工具,還怕找不到食物嗎。”


    瘦弱少年道:“大哥,可是我們找了兩天,沒有什麽收獲啊。”


    劉浩道:“小子,咱們有了工具,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山上,田野裏不都是食物嗎,我們自己獵取呀。”


    瘦弱少年道:“大哥,憑我們兩個能行麽?”


    劉浩道:“小子,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等著吧。”按照記憶製作簡易的捕獵工具,然後上山捕獵。捕獵是個危險的行業,一不小心就會斷送性命,所以,劉浩根據自己平時的了解,在山中設置陷阱,以提高狩獵效率。古代環境沒有被工業汙染,動物種類、數量繁多,一天下來,狩獵收獲頗豐,劉浩解決了自己和瘦弱少年的溫飽問題。


    傍晚,劉浩與瘦肉少年正在烤肉,劉浩道:“小子,還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哪裏人?”


    瘦弱少年聽到劉浩的話,想了想,道:“我是陳留國人,名叫蔡文,與父親前來並州訪友,途中不料遇到匈奴騎兵劫掠,大亂中和家人失散,在尋找歸路之時又被漢軍劫掠。”


    二人正聊間,忽然十幾個流民上前,瘦弱少年見狀連忙躲在劉浩身後,劉浩拍了拍瘦弱少年肩膀讓其放心,劉浩看著眼前的流民,道:“你們想幹什麽?”


    其中一個看領頭的大漢頭一歪,手一伸烤肉,瞪著牛眼對著劉浩道:“拿來!”


    劉浩淡淡一笑,抓起羊肉狠咬幾口,對大漢道:“你們有手有腳,不會自己去獵取嗎,現在想不勞而獲,可以,拿出實力來。”


    大漢一愕,隨即臉脹得通紅,惱怒之下,趁劉浩還沒站起身,以餓虎撲食之勢向他撲去,瘦弱少年發出一聲擔憂地驚唿,劉浩扭頭朝他微微一笑,神色從容。他不是來不及站起,而是根本沒打算起立——從對手笨拙的動作就可以斷定,就算是坐著也可以玩死他。當大漢氣勢洶洶地踏入劉浩雙足控製範圍時,劉浩左足伸出,勾住大漢右腳後跟,右足抬起,大頭皮靴的靴尖輕輕點在其脛骨上。大漢的衝勢戛然而止,黝黑的大臉盤頓時扭曲,牛眼鼓出,嘴巴張大,還沒來得及叫出聲,劉浩勾住大漢腳後跟的左足驟然發力,將大漢若大的身軀挑飛得離地三尺,嘭地一聲大響,重重摔在地麵上,半天都爬不起來。


    周圍的流民都駭呆了,在眾人眼裏,本已穩占上風的大漢竟然在毫無征兆的情形下,莫名其妙地摔飛出去,簡直匪夷所思。為了生存,流民們才以大漢為領頭,因為大漢武力值在流民中是最高的,現在領頭被擊倒,所有人看向劉浩的眼光都有些畏懼,竟無一人敢上前察看大漢的情況,更別提為其出頭了。


    劉浩見到自己先聲奪人取得成效,於是道:“想吃東西嗎,就要聽我的安排,不然,此人就是前車之鑒。”說完,劉浩讓瘦弱少年將烤肉分給流民們。流民得到東西吃後,紛紛對劉浩表示感謝。劉浩見到大漢還在地上,難以爬起來,於是上前將其扶起,也給與他一塊肉。眾人將剩餘的肉架在篝火上烤了起來,接著,劉浩詢問這一群人的來曆,得知是因為匈奴人犯邊,被迫逃離家園的時候,不由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剛朗誦完,就聽見遠處有人喝彩,好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劉浩朝聲音望去,發現喝彩之人已經快步上前,走到自己身前,說道:“在下雁門張遼,張文遠,唐突之處好望見諒。”


    原來張遼得知匈奴人犯邊,為了家裏的安危,帶著二十個家丁連夜朝家裏趕,路途中發現這裏有動靜,以為是匈奴人在作亂,於是趕過來查看,剛好聽見劉浩等說話,張遼道:“剛才聽聞兄台剛才所吟之詩,實在令人熱血沸騰,想我堂堂三尺男兒,無不向往飛將軍李廣雄姿,據守邊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使其不敢南下而牧馬,給天下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


    劉浩一聽是張遼,想想五胡亂華,天下百姓名不聊生,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北方遊牧民族時常率軍南下,搞得百姓不得安寧,而朝廷軍備鬆弛,麵對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無能為力,隻知道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官位和財富,哪裏會管普通百姓的死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遲早有一天,我要北方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臣服於我的腳下。”


    劉浩張遼二人越說越投機,張遼於是詢問了流民得知自己家裏沒有遭受匈奴人騷擾後,安下心來與劉浩坐下來談了局勢,劉浩詢問流民的情況後,得知還有幾十個老人和小孩還在等待食物,於是讓幾個流民迴去將他們引來,給予他們食物充饑。流民數量雖然不多,可是這群流民數天沒有吃飽了,各個狼吞虎咽,一下子就將食物吃完了。瘦弱少年對劉浩,道:“大哥,食物沒有了,怎麽辦?”


    劉浩道:“今天我們送與他們食物,那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是要知道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要想在世上生存,就必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要知道靠人不如靠己。”接下來劉浩教眾人如何製造陷阱捕獵,一翻捕獵下來,得到眾多獵物,眾人剝皮燒火烤肉後,朝張遼家所在方向而去。整個隊伍加上家眷一共有一百多,由於糧食不足,眾人邊走邊打獵補充。


    第五天,劉浩準備打獵事宜,有前來投靠的流民匯報,說是有一隊漢軍正在打聽兩個人的信息,其中一個人服飾比較怪異,另一個人好像十四五歲的樣子,他們遇到流民就展開屠殺,已經有幾波流民被屠殺了,劉浩一聽,那不就是自己和瘦弱少年嗎,看來哪位張大人是要放長線釣大魚啊,派人尾隨自己,等到自己到的目的地,劉浩暗想道,看來那個百人將以為自己家裏還有什麽曠世珍寶,想尾隨自己歸家而奪取之。


    劉浩聽到流民的匯報之後思索一番吩咐道:“文遠兄,看來我們遇到麻煩了,這件事情跟兄台無關,兄台還是先裏去吧。”


    張遼一聽,道:“兄台說什麽話,你我兄弟一見如故,現在你有麻煩,我怎麽可以一走了之,這種沒有義氣的事情我做不出來。”


    劉浩道:“好,從今天開始,你我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漢軍正在尋找我們的蹤跡,已經過去幾天了,這一波漢軍沒有找到我們的行跡,為了免於責罰,他們正在濫殺無辜,以圖盡快找到我們。現在敵明我暗,如果漢軍發現我們一定會采取行動,我們要早作防範,這樣,文遠,你帶20人留在後麵距離整個隊伍兩裏左右打探情況,如果發現大隊步兵,立即派人前來匯報!”


    “好,我這就去辦!”張遼答應一聲行禮後就招唿身邊20個親壯:“跟我來!”


    劉浩看著天色將晚,便指揮眾人尋找一個能夠安營紮寨的地方,在空曠的地方紮營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必須要找一個地勢較高,最好是有天然防護的地方。這時候,前幾天與劉浩起衝突的大漢過來道:“頭領,我知道,我從前在這一帶走過幾次,往東方向二十裏有一條河流,前方大約十裏地形就變了,開始多丘陵和山脈!”


    劉浩卻沒想到大漢對這一帶的地形這麽清楚,頓時心中放心下來,算了算時間再往前走十裏已經不可能了,趕到那裏天都黑了,現在隻能向東麵的河流走,在河邊紮營,這樣至少不用擔心腹背受敵,他立即對大漢道:“立即通知眾人馬上找一處平坦的河岸準備紮營,讓他們到附近砍伐一些木料為紮營做準備!”


    “是,頭領!”大漢答應後立即派人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岸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岸邊並收藏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