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帝過來溫嬪這裏並沒有被別人知曉,可以說別人現在還沒有精力去顧及到一個被冷落那麽久的妃子。
不管是賢妃還是皇後,亦或是端妃,此時都因為科舉舞弊的事情盯著朝堂上有何動靜。
而祁王也不知道他走之後,成武帝竟然會去到倚欄苑。
他離開皇宮後就直接著手處理事情,並沒有去找辛言。
依著辛言的話說,如今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若是她們兩人碰麵指不定就會被他們發現端倪。所以為今之計,最好就是斷了聯係,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祁王盡管很想告訴辛言,一切的發展都如她預料那樣的進行,可是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
最好就是如他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做。祁王迴到府上,將自己關在書房,確認好沒有其他的探子。
才將暗格中的錦囊拿出,裏麵赫然放著一小本書,還有一封信件。
辛言曾說,隻要成武帝將事情交給他處理,便依照上麵說得行事,一切就不成問題。
他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雖然覺得辛言說得不會有假,但是還是有一絲絲懷疑,那個女子真的將什麽事情都料到了不成。
看完手裏的東西,祁王久久都平複不下來,他的心情已經不能用震驚來說明了,這上麵卸得事情若都是真的,那豈不是太可怕了……
辛言啊辛言,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可是,他卻有把握了,若是事情真的按照辛言寫的發展下去,那些人,絕對會倒大黴的。
“夫君?你是迴來了嗎?妾身給你準備了點心。”門外祁王的王妃出聲。
祁王聽見是自己夫人的聲音,將警惕收起來,能夠不出聲響的來到他的書房,暗衛又不出手,自然是他幾位親近的人,所以無需防備。
但是他要做的事情關乎太大了,所以,他應了一聲後。將東西重新放好,才打開門。
門外的夕陽忽然變得很耀眼,雖然不炙熱,但是卻讓祁王整個人都暖暖的……
果不其然,科舉試題泄露的事情一經走漏,就掀起了巨大的風波,想來也是。
人家學子寒窗苦讀數十年,如今卻被人用不正當的手段剝奪了自己功成名就的機會,嚴肅端正的考試,成為了某些人投機取巧的踏板,而自己則成為了其他人的墊腳石,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所以許多學子就自發的圍到了皇宮城門外,希望成武帝能夠給他們做主,重重地懲罰謀劃這一切的人。
然而他們聚集不過在這裏一個時辰,便有人告訴他們,成武帝已經讓祁王主審此次的事件!
他們疑惑不已,不覺得成武帝能夠這麽快就決定好。然而當祁王出現時,有幾個學子就認出來,祁王就是當時站在禦史大人兒子身邊的公子。
而後又聽聞,是祁王作證將事情的始末告知了成武帝,成武帝才這麽快的下定決心。
如此對於祁王的觀感,比起其他的王爺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
這也是辛言與祁王想要見到的,所以,那些傳出消息的人,也是辛言安排的,目的就是操控輿論,讓事情的走向成為對他們有利的狀態。
當然也有些好事者,就是為了讓這件事情鬧得更大,然後讓祁王不能將這件事情處理好。屆時成武帝自然會對祁王發怒,那麽他就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是這也是祁王和辛言早就預見到的,不過,他們去放任那些人在人群中挑事。因為這件事情鬧大了,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當然,他們也會在暗處去操控事情的發展。
這個時候最該當心的,便是科舉舞弊的作案者。
安撫好了那些人,祁王才真正的投入到調查中。
那些人原本以為祁王一定什麽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表現不出來什麽……
再說了,祁王的辦事能力在他們心中,根本就不值一提,瞧瞧他之前辦的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錯漏百出?!
隻要利用好祁王這顆棋子,就不用擔心會曝露出來了。
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就算之前祁王做出的事情不算完美,可以說換做任何一個人去做,都可以做得很好。
但是每一件事情,他還是完成了,至少沒有一件事情會半途而廢……
隻有極少數的人會覺得祁王並不像表麵那樣看上去,那樣的不堪重用。
否則,成武帝怎麽會將這件事情交給什麽事情都不懂的祁王,難道僅僅隻是為了壓製其他的幾位王爺?瞧著不盡然吧。
祁王剛從宮門口出來,就被人叫住了。
寧遠侯從後麵叫住了祁王,然後上前與祁王問安,並且說道:“殿下現在是否是要去審問那個薑光?”
因為薑光,所以才把科舉舞弊的這件案子擺到了表麵上來,所以,他們自然覺得要從這個薑光裏下手……
祁王無奈道:“是啊!父皇將這件事情交給本王辦,本王自然不能讓父皇失望的……隻是,也不怕侯爺笑話,本王從沒有辦過這麽大的案子,一時間,還是難以決斷的。”
寧遠侯安慰道:“殿下也無需太過當心,既然皇上將這件事情交給你,想必也是有他的道理,也是相信王爺的辦事能力。王爺切莫妄自菲薄,隻是微臣想,殿下對於朝中的人事或許還不太熟悉,要是有什麽需要臣幫忙的,臣定當會盡力。怎麽說臣也帶過不少的兵,對於提取口供的技巧,以及分辨真假還是有一定的能力……”
寧遠侯年輕時跟隨先帝打過的仗不少,擒獲的俘虜、揪出的奸細也不在少數,軍中這種審問犯人的手段,用的藥也是不少的,所以,他說的倒不是空話。
祁王感激的向寧遠侯點了點頭:“若是有需要,本王定向侯爺請教。”
祁王自然知道寧遠侯沒有二心,至少在他瞧來,寧遠侯還是很忠於大晉的,若是沒有寧遠侯的護衛,這大晉也不知道會麵臨多少的災難。
隻是父皇疑心病重,才會覺得寧遠侯擁兵自重。成武帝年事已高,就想著將事情事事都把握在手中,特別是兵權。
然而他這種除去人才的手段,隻會讓那些大臣們寒心。
而寧遠侯也不是空有一身武力,而沒有智慧的莽夫。
否則也不會將兵權交出去,以護住整個侯府的安定。
如今他開口,想必也是不像大晉的朝堂,被這些敗類玷汙了。說起來,也是為了整個大晉,冒著被成武帝懷疑的風險,還是跟他開了這個口。
就這一點,祁王就對他佩服不已。
所以說的話,也是帶著真誠的,寧遠侯也是感受到了。
與祁王這一短短的交流,就知道祁王是個大智若愚的人,有意藏起自己的鋒芒,在如今的這種局勢下,才是聰明人的所為。
“本王雖然擔心,但是也不會辜負父皇的一番信任,幸而父皇知曉我不熟悉朝中的事務,賜予我令牌,讓我能夠順利調查,想來父皇也是有先見之明的。”
這一句話,就是祁王說給暗中觀察他的人聽的。
讓他們迴去告訴他們主子,這件事情,成武帝可是很在意的。是他不想要讓背後的人逃脫,若是做出什麽事情,就要做好正麵對抗成武帝的準備!
寧遠侯猜中祁王的心思,也有意幫他,隨即道:“任何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皇上的眼睛,那些妖魔鬼怪也是蹦躂不久的,祁王殿下很快就能夠見這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的。”
祁王與寧遠侯一唱一和,果真將成武帝對這件事情很看重,甚至是絕對不會放過幕後之人得事情傳到了有心人的眼裏。
有些人已經自亂陣腳,有的則是還在垂死掙紮,有的,卻在努力的想辦法補救。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透露出薑光知道幕後之人,以及知道是誰暗中傳播試題的人……
這下子可就炸開了鍋,例如瑞王一聽見,也就迫不及待的動作。梁王瞧見瑞王的動作,也覺得這其中必定有什麽關聯,接連觀察了幾天,正好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這下子,連梁王都不淡定了。這個可是扳倒瑞王的大好機會。成武帝痛恨科舉舞弊,甚至在辛言的推動下,那些學子一隻直高喊成武帝英明,將他的英明的帽子抬得那麽高,若是成武帝將這件事情輕輕揭過,那是會寒了多少學子的心。
好臉麵的成武帝,自然是不可能做出那種事情的,所以,這下,事情才會被那麽的看重。
隻要是牽連進去的,絕對不可能全身而退,甚至會小命不保!
梁王想,者瑞王可是自尋死路,若是他不暗中推一把,讓他死得更快,怎麽好意思白費他做下這件事情的苦心。
盡管梁王還沒有把握,瑞王與這件事情有必定的關聯。但也無需擔心,隻要有一絲關係,梁王自然可以讓他成為真的,反正屆時將髒水潑到他的身上便可,那時,他就是有口也說不清,因為他有牽連是真。
所以,梁王也覺得,這個時候瑞王一定會對薑光有所動作,屆時來個甕中抓鱉,豈不更好?!
不管是賢妃還是皇後,亦或是端妃,此時都因為科舉舞弊的事情盯著朝堂上有何動靜。
而祁王也不知道他走之後,成武帝竟然會去到倚欄苑。
他離開皇宮後就直接著手處理事情,並沒有去找辛言。
依著辛言的話說,如今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若是她們兩人碰麵指不定就會被他們發現端倪。所以為今之計,最好就是斷了聯係,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祁王盡管很想告訴辛言,一切的發展都如她預料那樣的進行,可是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
最好就是如他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做。祁王迴到府上,將自己關在書房,確認好沒有其他的探子。
才將暗格中的錦囊拿出,裏麵赫然放著一小本書,還有一封信件。
辛言曾說,隻要成武帝將事情交給他處理,便依照上麵說得行事,一切就不成問題。
他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雖然覺得辛言說得不會有假,但是還是有一絲絲懷疑,那個女子真的將什麽事情都料到了不成。
看完手裏的東西,祁王久久都平複不下來,他的心情已經不能用震驚來說明了,這上麵卸得事情若都是真的,那豈不是太可怕了……
辛言啊辛言,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可是,他卻有把握了,若是事情真的按照辛言寫的發展下去,那些人,絕對會倒大黴的。
“夫君?你是迴來了嗎?妾身給你準備了點心。”門外祁王的王妃出聲。
祁王聽見是自己夫人的聲音,將警惕收起來,能夠不出聲響的來到他的書房,暗衛又不出手,自然是他幾位親近的人,所以無需防備。
但是他要做的事情關乎太大了,所以,他應了一聲後。將東西重新放好,才打開門。
門外的夕陽忽然變得很耀眼,雖然不炙熱,但是卻讓祁王整個人都暖暖的……
果不其然,科舉試題泄露的事情一經走漏,就掀起了巨大的風波,想來也是。
人家學子寒窗苦讀數十年,如今卻被人用不正當的手段剝奪了自己功成名就的機會,嚴肅端正的考試,成為了某些人投機取巧的踏板,而自己則成為了其他人的墊腳石,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所以許多學子就自發的圍到了皇宮城門外,希望成武帝能夠給他們做主,重重地懲罰謀劃這一切的人。
然而他們聚集不過在這裏一個時辰,便有人告訴他們,成武帝已經讓祁王主審此次的事件!
他們疑惑不已,不覺得成武帝能夠這麽快就決定好。然而當祁王出現時,有幾個學子就認出來,祁王就是當時站在禦史大人兒子身邊的公子。
而後又聽聞,是祁王作證將事情的始末告知了成武帝,成武帝才這麽快的下定決心。
如此對於祁王的觀感,比起其他的王爺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
這也是辛言與祁王想要見到的,所以,那些傳出消息的人,也是辛言安排的,目的就是操控輿論,讓事情的走向成為對他們有利的狀態。
當然也有些好事者,就是為了讓這件事情鬧得更大,然後讓祁王不能將這件事情處理好。屆時成武帝自然會對祁王發怒,那麽他就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是這也是祁王和辛言早就預見到的,不過,他們去放任那些人在人群中挑事。因為這件事情鬧大了,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當然,他們也會在暗處去操控事情的發展。
這個時候最該當心的,便是科舉舞弊的作案者。
安撫好了那些人,祁王才真正的投入到調查中。
那些人原本以為祁王一定什麽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表現不出來什麽……
再說了,祁王的辦事能力在他們心中,根本就不值一提,瞧瞧他之前辦的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錯漏百出?!
隻要利用好祁王這顆棋子,就不用擔心會曝露出來了。
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就算之前祁王做出的事情不算完美,可以說換做任何一個人去做,都可以做得很好。
但是每一件事情,他還是完成了,至少沒有一件事情會半途而廢……
隻有極少數的人會覺得祁王並不像表麵那樣看上去,那樣的不堪重用。
否則,成武帝怎麽會將這件事情交給什麽事情都不懂的祁王,難道僅僅隻是為了壓製其他的幾位王爺?瞧著不盡然吧。
祁王剛從宮門口出來,就被人叫住了。
寧遠侯從後麵叫住了祁王,然後上前與祁王問安,並且說道:“殿下現在是否是要去審問那個薑光?”
因為薑光,所以才把科舉舞弊的這件案子擺到了表麵上來,所以,他們自然覺得要從這個薑光裏下手……
祁王無奈道:“是啊!父皇將這件事情交給本王辦,本王自然不能讓父皇失望的……隻是,也不怕侯爺笑話,本王從沒有辦過這麽大的案子,一時間,還是難以決斷的。”
寧遠侯安慰道:“殿下也無需太過當心,既然皇上將這件事情交給你,想必也是有他的道理,也是相信王爺的辦事能力。王爺切莫妄自菲薄,隻是微臣想,殿下對於朝中的人事或許還不太熟悉,要是有什麽需要臣幫忙的,臣定當會盡力。怎麽說臣也帶過不少的兵,對於提取口供的技巧,以及分辨真假還是有一定的能力……”
寧遠侯年輕時跟隨先帝打過的仗不少,擒獲的俘虜、揪出的奸細也不在少數,軍中這種審問犯人的手段,用的藥也是不少的,所以,他說的倒不是空話。
祁王感激的向寧遠侯點了點頭:“若是有需要,本王定向侯爺請教。”
祁王自然知道寧遠侯沒有二心,至少在他瞧來,寧遠侯還是很忠於大晉的,若是沒有寧遠侯的護衛,這大晉也不知道會麵臨多少的災難。
隻是父皇疑心病重,才會覺得寧遠侯擁兵自重。成武帝年事已高,就想著將事情事事都把握在手中,特別是兵權。
然而他這種除去人才的手段,隻會讓那些大臣們寒心。
而寧遠侯也不是空有一身武力,而沒有智慧的莽夫。
否則也不會將兵權交出去,以護住整個侯府的安定。
如今他開口,想必也是不像大晉的朝堂,被這些敗類玷汙了。說起來,也是為了整個大晉,冒著被成武帝懷疑的風險,還是跟他開了這個口。
就這一點,祁王就對他佩服不已。
所以說的話,也是帶著真誠的,寧遠侯也是感受到了。
與祁王這一短短的交流,就知道祁王是個大智若愚的人,有意藏起自己的鋒芒,在如今的這種局勢下,才是聰明人的所為。
“本王雖然擔心,但是也不會辜負父皇的一番信任,幸而父皇知曉我不熟悉朝中的事務,賜予我令牌,讓我能夠順利調查,想來父皇也是有先見之明的。”
這一句話,就是祁王說給暗中觀察他的人聽的。
讓他們迴去告訴他們主子,這件事情,成武帝可是很在意的。是他不想要讓背後的人逃脫,若是做出什麽事情,就要做好正麵對抗成武帝的準備!
寧遠侯猜中祁王的心思,也有意幫他,隨即道:“任何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皇上的眼睛,那些妖魔鬼怪也是蹦躂不久的,祁王殿下很快就能夠見這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的。”
祁王與寧遠侯一唱一和,果真將成武帝對這件事情很看重,甚至是絕對不會放過幕後之人得事情傳到了有心人的眼裏。
有些人已經自亂陣腳,有的則是還在垂死掙紮,有的,卻在努力的想辦法補救。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透露出薑光知道幕後之人,以及知道是誰暗中傳播試題的人……
這下子可就炸開了鍋,例如瑞王一聽見,也就迫不及待的動作。梁王瞧見瑞王的動作,也覺得這其中必定有什麽關聯,接連觀察了幾天,正好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這下子,連梁王都不淡定了。這個可是扳倒瑞王的大好機會。成武帝痛恨科舉舞弊,甚至在辛言的推動下,那些學子一隻直高喊成武帝英明,將他的英明的帽子抬得那麽高,若是成武帝將這件事情輕輕揭過,那是會寒了多少學子的心。
好臉麵的成武帝,自然是不可能做出那種事情的,所以,這下,事情才會被那麽的看重。
隻要是牽連進去的,絕對不可能全身而退,甚至會小命不保!
梁王想,者瑞王可是自尋死路,若是他不暗中推一把,讓他死得更快,怎麽好意思白費他做下這件事情的苦心。
盡管梁王還沒有把握,瑞王與這件事情有必定的關聯。但也無需擔心,隻要有一絲關係,梁王自然可以讓他成為真的,反正屆時將髒水潑到他的身上便可,那時,他就是有口也說不清,因為他有牽連是真。
所以,梁王也覺得,這個時候瑞王一定會對薑光有所動作,屆時來個甕中抓鱉,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