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昌佐認真想了想,權衡利弊後,道:“陳泰賢達知人,忠心朝廷,可為知府人選。另一人選,臣想不到。”


    他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想,也不敢想。即便是推舉陳泰,也是因為陳泰暗助大宋多年,乃是真正的“宋人”。


    皇上順水推舟賣李昌佐一個麵子,說:“依寧夏王所推薦,擬陳泰為……興慶府知府!西涼府嘛……由屈突野為西涼府知府。這二人都是你西夏人,由他們擔任知府,也能服眾。”


    “皇上聖明!”李昌佐恭維道。


    他心說,這二人哪裏是西夏人,明擺著都是你大宋的人!


    皇上最後說道:“好了,明年就是建炎的第十個年頭。明日起至正月初六,除各部門值守官員外,便可以好好地在家過個年了!戶部兵部,做好各地退伍將士和陣亡將士家屬的慰問撫恤;鴻臚寺,也要做好外邦人員的春節問候!若無別的事,朕就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吧!”


    如今國泰民安,馬上要過年,各部自然沒別的要緊事。


    文武百官與皇上拜了個早年,最後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這個大殿,下次恐怕就沒有機會再入此殿了。


    除非進入兩府一院,或者當上六部尚書,才有資格踏入這個大殿!


    下了朝,群臣出了殿外,便開始向十三位新上位的二府大臣、七位五部一寺一院的各部統領們接連道賀。


    特別是內閣府與都督府的大員們,他們還有了新的稱唿,首相、輔相、都督、總兵,聽起來好像很威武霸氣的樣子。


    段正興笑著向屈平、李綱等幾位大人祝賀道:“恭喜幾位大人,榮登尊位,真是嚇煞旁人呐!”


    屈平迴道:“雲南王你是別有洞天府地,就別說羨慕的話了吧?”


    段正興假裝害怕的看了一眼身後的宮殿,道:“都督大人別亂說,皇上手耳通天,聽著呢!”


    李綱道:“等幾年老夫告老還鄉了,雲南王也可以入京,將地方上的實際軍政經驗用到朝廷上麵。”


    “首相大人說笑了,您健壯得很,再為皇上分憂幾十年都不是問題。段某隻怕耗不起!”段正興打趣道。


    眾人哈哈大笑。


    李昌佐和忽圖剌也忙著和百官們打招唿,現在大家再沒人把他們當做外來的和尚了。不趁此機會跟二位總兵大人混個臉熟,隻怕以後工作不好做。


    屈平和李綱一起恭喜了幾位新上任的尚書、鴻臚寺卿和翰林院院首劉筱臣,各自說些勉勵的話,以後還有許多工作接洽的時候,說些客氣話,上麵傳命令的時候,下麵也好動作快點,更別陰奉陽違才好。


    幾位新任官員自然會說,以後多多仰仗都督和首相,工作不到位之處,還望包涵、指點,之類的話語。


    屈平特別恭喜了魯忌,交代他:“現在是一部之長了,千斤的重擔,也要自己一肩挑!有壓力,也要有動力!”


    魯忌信心滿滿,道:“都督放心,下官做不好,監察院自然會找下官誡談。”


    “尚書大人,不隻要做事,還要管事。總之,好自為之吧!”屈平還沒告訴魯忌,李彩蓮還會負責監察院中國安司的重要工作呢。


    屈平與魯忌出了皇宮,指著不遠處的兩處建築,說:“看到哪三座高樓了嗎?”


    “對麵就是,看見了。”魯忌道。


    皇宮坐北朝南,出了宮門,一條兩百米寬的禦道直通南北。皇宮又稱大內,宮外便是內城的區域,都是朝廷的重要官署衙門,以及百官們的府邸,方便平時上朝和辦公。內城之外,就是外城,是老百姓的居所、商戶、街坊所在。


    屈平和魯忌現在就站在禦道的北端,放眼南望,禦道兩邊,依次往後就是宰相府、六部、九寺所在。


    屈平指的那三棟建築,最近接皇宮,正是之前被廢棄的三省官署,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與門下、尚書二省臨道對望。中書省成了宰相府,由李綱辦公用,門下省和尚書省則一直閑置封閉著。


    屈平說:“宰相府改成內閣府,門下省改為監察院,尚書省作為都督府。你是工部尚書,置備改造的任務,你就責無旁貸了。”


    “都督大人放心,保證初七準時交付!”魯忌又好奇問,“多嘴一句,吳玠大人沒迴來,監察院是否由都督兼管?”


    “責無旁貸!”


    魯忌拱手欽佩道:“大人有什麽要緊消息,千萬要告訴下官呀!”


    “放心,你要是不老實,我先請你來喝茶!”


    “去監察院喝茶還是算了,不如上襄親王府上喝茶來的安心。”


    “王爺!王爺!”


    屈平和魯忌抬頭一看,原來是老黃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平日下了朝,百官們若不用就近上府衙辦公,便會坐自家車馬迴府。各自府上下人們駕著馬車、轎子都在宮門外二裏外的固定區域等候,不得無序騷亂。


    屈平看老黃跑得氣喘籲籲的,忙問:“怎麽啦?”


    老黃大口大口的哈著冷氣,說:“王爺,快,快迴府吧!王妃生了!”


    屈平與魯忌對望一眼,激動不已。


    魯忌催促說:“恭喜王爺!王爺快迴府吧!”


    屈平快步與老黃走向馬車所在,一邊問:“什麽時候的事?”


    “半個時辰前,阿剛來報了好消息,母子平安!”


    屈平上了馬車,老黃坐在車前,猛地一抖韁繩,駕起馬車飛快地往王府趕去。


    屈平心中嘀咕著,這次又沒能陪在老婆身邊……


    襄親王府上,蕭露房中,許多的屏風從門到床邊攔成了一個九曲十八彎。產後不能見風,這是擋風用的。


    蕭露躺著床上,溫柔的看著身邊的兒子,眼裏柔愛萬千。廟街


    趙萍兒跺著腳罵道:“關鍵時刻,他又不在!”


    蕭露笑道:“說明他對我們倆是一視同仁的。”


    “我才不要在這上麵一視同仁呢!等他迴來,我替姐姐好生教訓他!”


    趙萍兒剛說完,屈平便在門外迴答:“為夫姍姍來遲,還望二位夫人恕罪!請問,為夫現在可以進來嗎?”


    “不可以!”趙萍兒沒好氣地說。


    蕭露卻同時說:“可以!”


    小紅從裏麵將門開了一道縫,讓屈平擠了進來。小紅囑咐道:“王爺,是個兒子!您慢點,擔心灌了風進來!”


    屈平擺擺手,示意自己遵命。


    經過九曲十八彎的屏風,終於看見蕭露、趙萍兒,剛降生的兒子乖乖地睡在蕭露身邊。床旁站著兩個老媽子,是奶媽,見著屈平,趕緊見禮。


    屈平歉意地看著蕭露,瞅了一眼兒子,說:“你這小鬼,也不知道等老子迴來!”


    趙萍兒為蕭露幫腔道:“你怪誰呢?鑒於你多次無禮、失職行為,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蕭露笑道:“好啦,王爺身不由己,還不是為了你老趙家。”


    “什麽老趙家,我現在是老屈家的了!”趙萍兒說。


    屈平說:“二位夫人都是我老屈家的功臣,往後日子,請讓小屈好生伺候二位!”


    “可不許耍賴!”蕭露和趙萍兒異口同聲道,這迴可說到一塊去了。


    “當然!”屈平慈愛地端詳著兒子,“兒子長得像媽,以後不知道要禍害多少無知少女呢!”


    “他敢!”蕭露笑道,“子不教,父之過!”


    趙萍兒說:“小定南都出來了,你還沒想好老三的名字!”


    “什麽小定南?”蕭露疑問道,眼光在屈平和趙萍兒臉上左右掃視。


    屈平和趙萍兒稍顯尷尬。


    屈平解釋說:“是這樣的,萍兒不是等著我迴來給老三取名字嗎,我說叫定南,她不同意,非說這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適合我們老四!”


    蕭露冰雪聰明,一下就明白了,肯定是萍兒嫌棄定南這個名字有些土味。不過,定南道士挺符合老四的。


    蕭露道:“我說怎麽一直叫老三呢!萍兒,這麽好的名字不要,那我可不客氣了?”


    “咱們姐妹,還用客氣什麽,定南就給老四了!”趙萍兒說完追著屈平問,“琢磨好老三的名字沒有?”


    屈平邊說邊想,道:“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就是王中王!兩個兒子既然叫了定北、定南,另一個就叫定中!”


    趙萍兒越聽越氣,叫道:“就知道你要這麽說!我不……”


    這時,小定南被三人言語吵醒,嗚哇嗚哇哭了起來。


    屈平說:“你看,你說不,定南都表示抗議了。三兄弟,自然要名字和諧統一嘛!”


    “姐姐,你看!”趙萍兒無奈隻好向蕭露求救。


    蕭露抱起定南,沒空理她,說:“你們倆一邊討論去,我要喂奶了!”


    “都是自家人,有什麽可避的。”屈平小聲說。


    趙萍兒也說:“今天不給個交代,我不走!當著姐姐的麵,我們將老三的名字好好定下來!”


    “好!”


    “你說!”


    “錘子剪刀布!”


    “好!”


    二人大戰十迴合,屈平取勝,道:“就這麽定了,叫定中!”


    趙萍兒恨恨地甩著手,心裏對失敗的手也懷恨上了,她不甘地說:“好吧,我沒有輸給你,隻是輸給了天!”


    蕭露見二人就這麽正式的確定了老三的名字,驚呆了。“如此草率,幹嘛還要糾結那麽久?”


    趙萍兒坐到床邊,擋住屈平的目光,說:“姐姐,我覺得定中這個名字,十分中聽!”


    蕭露笑道:“當然中聽了,以後呀,還會更加中用呢!”


    屈平搬了個凳子坐到床邊,說:“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又是小年,又是咱們定南出生的日子,更是我們大宋,奠定未來盛世的日子!”


    “今日朝堂上,發生什麽好事了?”趙萍兒問。


    “蕭露身子虛著,咱們往後慢慢說。”屈平道。


    大家才被勾起興趣,哪裏肯放過屈平。


    蕭露說:“沒事,二胎沒那麽折磨人!你接著說!”


    屈平湊近了二位夫人,聲情並茂地說:“六部之上,新設了內閣府、都督府、監察院。以後,你們還可以稱唿為夫都督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