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忽圖剌動搖了,喃喃道:“可是,我對政治不在行啊。一下子身居高位,隻怕掉下來也疼!”


    “漠北的可汗你都敢當,怕什麽!”


    “好吧,我相信安答,我答應了!”忽圖剌說完,有遲疑道,“我走了,漠中怎麽辦?”


    屈平說:“你隻管讓妻兒進京,我會建議朝廷,任命把壇為漠中指揮使,合答安為知府,一文一武,漠中一定會穩步快進。”


    如此一來,正好巧妙的化解了漠北的可汗製度,把壇為軍指揮使、合答安為知府,相輔相成的同時,還能互相牽製。


    從此以後,漠北三地再無可汗,而是實行跟中原一樣的軍政體係。當然,改革需要徐徐圖之,剛直而易折。


    忽圖剌沒想到那麽深遠,道:“好。我寫封信,讓人送迴漠中城,然後將妻兒送來京城團聚。順便預先知會把壇和合答安一聲,以免掛念,或者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如此最好。年關漸進,我這也是剛翻身,還有好多事情,今日就不多打攪了。下次再同安答痛飲一番!”屈平起身告辭道。


    忽圖剌意外道:“這就走了?中午順便吃個便飯也好?”


    “飯就不吃了。你不知道,你那弟妹眼看這幾日快要生了,我不能離開太久!”


    忽圖剌心道,感情你這是專門來當說客的。


    “那我就不挽留了,恭送王爺!”忽圖剌客氣道。


    “瞎客氣什麽,告辭!”屈平說完,便拱手而去了。


    快過年了,再過三天,也是建炎九年最後一次上朝。屈平得趕在這之前,做好新入都督府成員的心理工作,嶽飛、韓世忠、張俊、呂好問無須贅言,忽圖剌已經搞定,下麵隻差李昌佐了。


    蕭露今日狀態還好,尚無要生產跡象。所以屈平吃完中飯,下午便去拜訪李昌佐。


    李昌佐心情不暢,請了京城有名的姑娘來府上,為自己唱曲解悶。剛聽了一炷香的功夫,下人來報:“王爺,襄親王來訪,按您之前的吩咐,直接領進來了,馬上就到。”


    李昌佐大驚,從椅子上跳起,叫道:“你也不看看什麽時候!”


    說完,急忙揮手讓人帶著兩位姑娘到後院躲起來,可別被屈平撞見,不然可有得解釋。


    下人帶著兩個姑娘前腳剛走沒一會兒,屈平後腳便到。


    屈平嗅了嗅空氣中的胭脂水粉味兒,調笑道:“寧夏王愛好不錯嘛,空氣中竟然彌漫著一股世俗味!”


    李昌佐麵露尷尬,辯解道:“剛才跟丫鬟們討論,帶些什麽樣的京城流行的胭脂水粉迴寧夏,送給府上幾位。”


    “不錯嘛,這麽快就幾位了!我認識你的時候,你還說自己是個光棍呢!”


    “形勢所迫嘛,王爺見笑了!”李昌佐訕訕地笑起來,然後抬手引路道,“王爺,書房請吧!”


    屈平不走:“這裏氣味挺芬芳的嘛,幹嘛去書房,空氣又不流通?”


    “此處不宜說話。請吧。”


    屈平隨便說說而已,便跟李昌佐進了書房。兩相坐定,李昌佐才想起沒看茶呢,忙道:“看我這疏忽大意的,忘了給王爺看茶了!”


    “無妨,天冷不渴。”


    “王爺百忙之中大駕光臨,有何見教嗎?”


    “不是看你心不在馬,特意來和你聊聊天。”


    “心不在馬?”李昌佐愣了一下,才明白屈平說得應該是心不在焉,“哎,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角色轉換,有些不適應罷了!”


    屈平就知道他煩心的肯定是這事兒,便道:“想當初李乾順將你棄之如比例,趕出家門,你比之今日簡直天壤雲泥之別。後來陰差陽錯,好歹也做了幾年龍椅,也算是做足了癮。”


    李昌佐抱拳道:“多謝襄親王當年成全!”


    “你再看金國皇帝、西遼國主,以及朝鮮小王,如今又身在何方?你該感到慶幸了,天下能向你這般好運的,大海撈針!”


    李昌佐想了想,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差的還有更差的,教屈平這麽一說,自己真還是走了狗屎運!


    “王爺所言非虛,是小王內心膨脹了。”李昌佐謙虛道。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順命而為,借勢而強,方為人上人!”


    李昌佐默念著屈平這句“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深受感觸。


    李昌佐起身,向屈平一揖到底,說:“多謝王爺開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屈平見李昌佐心結已開,便說明自己的真正來意:“我今天來,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消息好告訴你!”


    “好消息壞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


    “哦?還有比秦檜團滅更好的消息?”


    “生命當然要比死亡來的振奮人心。”屈平接著道,“不是相瞞,我已向皇上建議,於六部之上,成立內閣府和都督府。我掌領都督府,下屬六人,寧夏王便是六人之一!”


    李昌佐聽完驚訝不已,高於六部之上,等於以前的三省啊!還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真是好運爆棚,接連走大運啊!


    “怎麽樣,驚訝吧?高興地說不出話了吧?”屈平道。


    李昌佐釋懷而笑,道:“若是之前,你這樣告訴我,我肯定覺得這看似讓我高屋建瓴,實則使我釜底抽薪。不過,王爺已為我開解心結,我自有欣然向往,不負聖恩,也不負王爺對我的幾番關照。”


    屈平哈哈笑道:“這隻能說明你李昌佐並非一無是處!”


    “王佐之才,你非要說得這麽不堪嗎?”李昌佐也笑了。180


    “怕你飄而已!”


    “飄了,不是還有王爺您這根繩子牽著嗎?”


    “隻怕你飄得高了,遭雷劈!”


    “那王爺可得及時撒手,別引火燒身!”


    二人哈哈大笑,李昌佐心中憤鬱也早已煙消雲散,屈平更是再無負擔。


    “李總兵,多多指教!”屈平抱拳道。


    李昌佐迴敬道:“都督大人多多提攜督促!哈哈哈!既然這麽高興,晚上一起吃個便飯,小酌幾杯?”


    “夫人快生了,怕是不好耽誤。”屈平猶豫道。


    李昌佐起身從書桌櫃子裏搬出一盤幹果子,裏麵有荔枝、龍眼、香蓮、榧子、榛子、鬆子等等。


    李昌佐道:“有些幹貨,再來點小酒,這麽開心的時刻,怎麽好不慶祝一下!”


    屈平見李昌佐這麽客氣,盛情難卻,便道:“那好,小酌兩口。”


    李昌佐讓下人去取來一壺美酒,各自斟上一杯,捧起一杯遞給屈平,道:“來,幹杯!”


    兩人輕輕一碰,各自飲下。


    屈平瞅了一眼果盤,說:“你這果盤裏的東西,看著有些眼熟!”


    李昌佐笑道:“實不相瞞,太後生辰那天順迴來的!那麽多,留在那裏肯定浪費!”


    “高,實在是高!”屈平豎起大拇指道,“此乃中華傳統美德,寧夏王做得好,做得對!”


    “哈哈哈,來,再喝一杯!酉時還沒到,別急!”


    但凡再有個小菜,李昌佐還不得樂嗬上天!


    屈平與李昌佐就著幹貨喝完一壺酒,意興闌珊,屈平不能再陪李昌佐這樣尬喝,便告辭迴府。


    迴到府上,已經酉時過半,天已經快黑完了。


    老黃在門口迎接著屈平,道:“王爺您可迴來了!”


    “怎麽了?有事?”屈平然後激動道,“王妃生了?”


    “那倒沒有。”


    屈平泄氣道:“那你說得好像很急似的?”


    “陸宰一家來了。王妃們都等著您開席呢!”


    屈平想起來了,自己早就說讓陸宰有空過府一敘,沒想到他隔了這麽多天才來。不會是看到自己鹹魚翻身了才大駕光臨的吧?若是如此,可算自己看錯陸宰了,待會兒要好好問問。


    陸宰和夫人在客廳門口客氣的迎著屈平,道:“王爺辛苦了!”


    屈平點了點頭,徑直走向大廳,說:“親家這段時間忙什麽呢?”


    陸宰夫婦小心地跟在屈平身後,陸宰道:“不忙,隻是去了一趟廣南。”


    屈平進了客廳,見蕭露、趙萍兒帶著孩子已經坐上了圓桌,王媽站在桌子下首,從不失禮地叫了聲“王爺”,朱淑真和陸遊正在下棋,看見屈平迴來,趕緊起身過來見禮。


    趙萍兒怒瞪了屈平一眼道:“也不看看時辰,天都黑完了。”


    “都坐吧!”屈平坐於上首,抬手示意大家入座。


    蕭露招唿陸遊夫婦:“坐吧。”又叫朱淑真,“淑真,帶陸遊坐。”


    屈平坐於上首正中,蕭露和趙萍兒坐在兩旁,涵兒和定北各自老老實實坐在母親身邊。再往下,右邊是王氏、朱淑真,左邊是陸宰夫婦,陸遊與朱淑真剛好挨著。


    “先吃!”屈平發話道,“看這一桌子,陸大人,可都是你親家母做的!”


    陸宰拿著筷子卻不敢夾菜,道:“是是是,親家母好手藝,辛苦了!”


    蕭露看陸宰夫婦局促,說:“別光說話,吃飯吃飯。若不是王媽有這麽好的手藝,哪會養出淑真這般的姑娘家!”


    朱淑真已經情竇初開,羞紅著臉低著頭。


    陸遊還懵懵懂懂,主動給朱淑真夾了一塊紅燒肉,說:“低著頭怎麽夾菜?快吃,吃完了我們去看書!”


    大人們看戲般的觀察著朱淑真和陸遊,心道陸遊再長兩歲應該就真正懂事了。


    陸宰說:“陸遊這孩子,還要多向淑真學習。”


    屈平道:“淑真大一些,而且姑娘家,總是比男孩子要懂事早。”


    趙萍兒持有不同意見,她說:“胡說,我看皇上就懂事早!”


    “皇上豈能跟凡夫俗子比較!”屈平給兩位夫人夾了兩塊大魚肉,堵住她們的嘴,又問陸宰,“之前你說,球了廣南,做什麽?”


    陸宰剛想夾菜,聽見屈平問自己,趕緊又收手迴來,恭敬地迴答:“之前有人說下官是受了王爺恩情,才進的戶部。秦檜使用首段,將下官調去廣南了。王爺東山再起,下官才有機會迴京。”


    陸宰夫人補充說:“昨日才迴的。聽說王爺邀請,今日便來了。”


    “原來陸宰是受了自己的牽連呐,看來自己誤會他了。”屈平心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