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賊兵昨日就攻入城中了,知州耿大人也已經殉國了。”劉九牛一邊說著,一邊轉身照著身後的土牆用力踢了兩腳。
土塊崩落下來之後,露出一個三尺左右高低的洞口,裏麵黑漆漆的一片,不知道通到哪裏。
張俊問:“這能通到哪裏?”
劉九牛迴道:“城南的城牆外。走吧,大人請跟上我!”
劉九牛說完,便一頭鑽進了地洞。
張俊迴頭看了看自己之前掉落下來的隧道,城裏鐵定還在大肆搜捕自己,看來隻能從那個地洞爬出去了。
張俊跟在劉九牛屁股後麵鑽了進去,裏麵黑漆漆的,兩人也沒有燈火。觸手之處都是微涼的泥土,有時還會有些濕,不知道雨下的久的話,會不會潮濕、或者坍塌。
這位劉九牛還真是牛,竟然挖了這麽長的一個地洞,也不知用了多長時間,但肯定是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今天張俊可算是沾著光了。
兩人不斷地朝前麵爬去,地洞裏隻容的下一人前行。
抬頭的時候,會有絲絲微風拂過麵龐,好讓人相信,前麵是可以出去的。
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終於看見了一絲亮光。
兩人鬥誌重燃,加快速度向外爬去。
劉九牛爬到盡頭,推開頭頂遮擋用的木板,雙手撐住洞口,鑽出地洞,大口的唿吸起外麵的空氣。
張俊尾隨著也爬了出來。
二人靠在城牆下,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天上還下著大雨,兩個人從頭到腳都是濕漉漉的,他們互相看著,哈哈大笑起來。
“多謝你,九牛兄弟!”張俊由衷的感謝道。
劉九牛傻笑著,心想:“自己也算是跟烈國公大人有過命的交情了!”
張俊看看天,灰蒙蒙的,這雨不知道要下到什麽時候去,天色將晚,還是先去東門找楊沂中匯合,得趕緊告訴楊沂中這個壞消息,趁敵人還沒留意自己跑了,趕緊做決斷。
這個地洞還是在南門偏西的位置。兩人走了好長一段路,才終於到達了東南城牆的拐角處。
張俊剛剛轉過彎,便看見遠處人馬影影綽綽,混亂一團,隔著大雨,能聽見微弱的喊殺聲。
不好了,敵軍已經發動攻擊了!
劉九牛還沒弄清楚情況,問:“前麵怎麽迴事,怎麽那麽多人,在幹嗎?”
張俊說:“如果我猜想沒錯,我軍已經遭到賊軍兩麵夾擊了!你先找地方躲著,我找機會流進我軍陣營,等戰鬥結束了,我再來找你!”
劉九牛道:“不,大人,讓我跟你一起,我可以保護你!”
張俊對這個逃命的獄卒高看了一眼,他竟然不怕死。但是,劉九牛活著比死了更有意義。
“聽我命令,找地方躲起來,你活著,還有大用!”張俊嗬斥道,說完也不管劉牛九聽沒聽自己命令,便貓著腰,向著宋軍陣營潛行過去。
劉九牛沒有胡來,他聽從了張俊的建議。他既然能想辦法活到現在,就不是個傻子。
“轟隆、轟隆!”
一串大炮轟炸聲響起。
楊沂中見關將軍帶領部隊和大炮來自營中,關將軍告知張俊被知州大人請進城裏去了,讓自己先布防。
楊沂中將大炮排在東麵,以防賊軍來襲,然後靜待張俊迴營。
可是過了一兩個時辰,還沒見張俊迴營。
楊沂中心中不安,派人前去城中探問張俊消息。
打探消息的人到了城門下,卻見城門緊閉,怎麽喊都沒人開。他便抬頭問上麵的守兵,守兵迴答說:“沒有知州大人命令,不能開門。”
探子迴頭將消息告知楊沂中,楊沂中覺得蹊蹺,正打算親自前去查問,忽然探馬來報,東麵五裏外發現大量賊兵,正向己方陣營殺奔過來。
張俊不在,楊沂中便擔任起臨時指揮官一職。
楊沂中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立即下令做好戰鬥準備,一麵還派人前往肇州城通知賊兵來襲。
耶律大旗收到快報,張俊隻帶著十幾個親衛兵進入城中,想必是難逃一死。張俊一死,宋軍群龍無首,自己再連同林通前後包夾宋軍,宋軍必定打敗。宋軍敗走,必定來不及帶走大炮這樣的輜重,自己便可理所當然的將之收入囊中。
可惜,未能將宋軍大部隊和大炮引進城中,否則將事半功倍。
趁著大雨掩護,耶律大旗率領四萬將士撲向宋軍大營。
楊沂中已經做好戰鬥準備,兩軍在城東五裏外,展開一戰生死較量。豔豔電子書
這幫宋軍將士都是久經沙場,許多都是隨張俊當年一起前往漠北征討乃蠻部的將士,不但綜合作戰能力過硬,還士氣如虹。
反觀耶律大旗的將士,雖然號稱是東北討招使的兵,也是打過一些勝仗,更是拿下過會寧府這樣的大城、肇州城這樣的小州,坐擁數百公裏的土地。
可是他們曾經對敵的都是些土匪或者不聽話的土老百姓。裝備武器,肯定也不如親娘生親爹養的宋軍,有的就是些傳統的弓箭、刀槍。
如此一比,高下立判。
但是耶律大旗不怕,他也不這麽認為。
他們的將士,都是耶律阿保機或者完顏阿骨打的後代,都是血性十足的猛男,他們還懷揣著正義的夢想,渴望著複仇的曙光。
一句話,他們不怕死!
但是不怕死,並不代表不會死。
真正的戰鬥一觸即發後,雙方弩對箭、槍對槍、馬對馬,糾纏在一起。宋軍右臂上纏著紅布,以示跟對方的區別,否則雙方著裝統一,很有可能誤傷同伴。
雖然在剛開始的弩箭對射階段,耶律大旗的部隊吃了大虧,好在他們勇氣可嘉、悍不畏死,用雄壯的身軀抵禦住了宋軍的弩箭。後麵的騎兵和步兵蜂擁著衝上去,與宋軍展開真刀真槍的白刃戰。
宋軍足足五萬,賊軍才四萬。楊沂中命中軍八千騎兵為自由部隊,像個清道夫,左衝右突,來迴穿梭,不斷收割著敵軍的首級。
就在楊沂中以為勝券在握的時候,突然身後一陣大亂。
原來,宋軍前往城下通知賊軍來犯,被城上一通亂箭射死。然後城門一開,林通率領近兩萬兵馬,洶湧地衝出城門,殺向宋軍。
剛開始,宋軍還以為是城中出來的友軍,直到對方撕下偽善的麵具對著宋軍大開殺戒之後,宋軍才知道,穿同樣衣服的人,未必就是朋友。
楊沂中收到消息,背後受敵,趕緊再命關將軍領著一萬餘眾,倉促迴身應敵。
一萬宋軍,與對方近兩萬賊兵,一時鬥的半斤八兩,糾纏不清。
楊沂中知道最大敵人來自東麵的耶律大旗,他下令神機營的將士扯掉大炮上的油布,一門大炮,二人撐傘,然後其他人按部就班的上彈藥、瞄準、發射。
所幸炮彈引信沒有被淋濕,第一輪十發炮彈全部發射了出去,炸得敵人後部雞飛狗跳、血肉橫飛。
耶律大旗在後方指揮,眼見一枚大炮飛來,要不是胯下駿馬腿腳靈活,恐怕都要成為犧牲品了。
耶律大旗怒火中燒,命令騎兵加緊朝宋軍大炮處衝擊,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破壞掉大宋的炮擊。
宋軍又是幾輪炮擊,打得耶律大旗暈頭轉向,後方陣型大亂,前軍又難以有效突進,後軍隻能向兩側散開。
耶律大旗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自己軍隊本來戰力就不如宋軍,再這樣耗下去,最終吃虧的肯定是自己。耶律大旗毅然決然,親自組織後方近一萬士兵,馬軍步軍一起,從側翼迂迴包抄至宋軍中軍。
楊沂中見自方左翼遭耶律大旗率部衝擊,便率八千後軍從營中殺出,迎擊耶律大旗。不然讓耶律大旗殺入營中,神機營的大炮就成了擺設,毫無用武之地了。
你要戰,我便戰!
楊沂中揮舞大槊,當頭迎上耶律大旗的長槍。
“你就是耶律大旗吧?你此等行徑,豈不是坐實了襄王有不臣之心,愧對襄王對你的提拔!”楊沂中邊戰邊道。
耶律大旗將將奪過對方斜刺而過的大槊,俯身挺槍一抖,刺向楊沂中胸膛,卻被楊沂中掉轉槊尾格擋了開去。
耶律大旗迴擊道:“朝廷奸佞當道,我要替天行道,剿除奸佞,還世間一個清爽太平、朗朗乾坤!”
“笑話!我看你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我勸你速速投降!”楊沂中道。
耶律大旗笑道:“投降好留我一個具全屍嗎?哈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楊沂中不屑道:“這才是你的真實野心吧?哼!拿命來吧!”
兩人叫罵了一陣之後,便不再廢話,各自狠招陰招頻出,勢要盡早置對方於死地。
暴雨已經轉成了中雨,馬蹄、人足不斷地踐踏著泥濘的地麵,不時有人倒在水窪裏。
大宋軍營裏,大炮還在轟隆隆的間斷轟炸著。經過一場暴雨的浸泡,有部分引信無法點燃,但大部分還是可以用。
宋軍後方西麵,靠近城門的這邊,關將軍的一萬兵馬和林通的近二萬兵馬殺得不可開交,一團混戰。
林通混亂中瞥見關將軍,揮舞著大刀便衝殺過去。
關將軍見到林通,更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若果不是林通使詐,張元帥也不會至今杳無音信。姑且拿下這個賊人,逼問出元帥的下落。
林通策馬開足馬力殺向關將軍,正至半途,突然一名本方騎兵從右側後方斜刺裏衝向自己,舉槍便刺。
僥是林通戎馬半生,感應靈敏,就在對方槍尖快要紮到他的後背時,林通向左側一倒,貼著馬背躲到了馬腹左邊,剛好奪過這致命一擊。
林通暗道好險,差點就要交代在這裏了。林通也顧不得再衝向關將軍,拉著馬韁一起身,順勢將馬牽引著往左前方跑去了。
林通迴頭看向剛才從背後刺殺自己的騎兵,卻聽關將軍驚喜地叫道:“元帥!”
沒錯,剛剛從背後斜刺裏殺向林通的,真是烈國公張俊張元帥。
張俊暗道可惜,向對麵的關將軍點點頭,二人一齊策馬追殺林通。
</p>
“賊兵昨日就攻入城中了,知州耿大人也已經殉國了。”劉九牛一邊說著,一邊轉身照著身後的土牆用力踢了兩腳。
土塊崩落下來之後,露出一個三尺左右高低的洞口,裏麵黑漆漆的一片,不知道通到哪裏。
張俊問:“這能通到哪裏?”
劉九牛迴道:“城南的城牆外。走吧,大人請跟上我!”
劉九牛說完,便一頭鑽進了地洞。
張俊迴頭看了看自己之前掉落下來的隧道,城裏鐵定還在大肆搜捕自己,看來隻能從那個地洞爬出去了。
張俊跟在劉九牛屁股後麵鑽了進去,裏麵黑漆漆的,兩人也沒有燈火。觸手之處都是微涼的泥土,有時還會有些濕,不知道雨下的久的話,會不會潮濕、或者坍塌。
這位劉九牛還真是牛,竟然挖了這麽長的一個地洞,也不知用了多長時間,但肯定是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今天張俊可算是沾著光了。
兩人不斷地朝前麵爬去,地洞裏隻容的下一人前行。
抬頭的時候,會有絲絲微風拂過麵龐,好讓人相信,前麵是可以出去的。
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終於看見了一絲亮光。
兩人鬥誌重燃,加快速度向外爬去。
劉九牛爬到盡頭,推開頭頂遮擋用的木板,雙手撐住洞口,鑽出地洞,大口的唿吸起外麵的空氣。
張俊尾隨著也爬了出來。
二人靠在城牆下,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天上還下著大雨,兩個人從頭到腳都是濕漉漉的,他們互相看著,哈哈大笑起來。
“多謝你,九牛兄弟!”張俊由衷的感謝道。
劉九牛傻笑著,心想:“自己也算是跟烈國公大人有過命的交情了!”
張俊看看天,灰蒙蒙的,這雨不知道要下到什麽時候去,天色將晚,還是先去東門找楊沂中匯合,得趕緊告訴楊沂中這個壞消息,趁敵人還沒留意自己跑了,趕緊做決斷。
這個地洞還是在南門偏西的位置。兩人走了好長一段路,才終於到達了東南城牆的拐角處。
張俊剛剛轉過彎,便看見遠處人馬影影綽綽,混亂一團,隔著大雨,能聽見微弱的喊殺聲。
不好了,敵軍已經發動攻擊了!
劉九牛還沒弄清楚情況,問:“前麵怎麽迴事,怎麽那麽多人,在幹嗎?”
張俊說:“如果我猜想沒錯,我軍已經遭到賊軍兩麵夾擊了!你先找地方躲著,我找機會流進我軍陣營,等戰鬥結束了,我再來找你!”
劉九牛道:“不,大人,讓我跟你一起,我可以保護你!”
張俊對這個逃命的獄卒高看了一眼,他竟然不怕死。但是,劉九牛活著比死了更有意義。
“聽我命令,找地方躲起來,你活著,還有大用!”張俊嗬斥道,說完也不管劉牛九聽沒聽自己命令,便貓著腰,向著宋軍陣營潛行過去。
劉九牛沒有胡來,他聽從了張俊的建議。他既然能想辦法活到現在,就不是個傻子。
“轟隆、轟隆!”
一串大炮轟炸聲響起。
楊沂中見關將軍帶領部隊和大炮來自營中,關將軍告知張俊被知州大人請進城裏去了,讓自己先布防。
楊沂中將大炮排在東麵,以防賊軍來襲,然後靜待張俊迴營。
可是過了一兩個時辰,還沒見張俊迴營。
楊沂中心中不安,派人前去城中探問張俊消息。
打探消息的人到了城門下,卻見城門緊閉,怎麽喊都沒人開。他便抬頭問上麵的守兵,守兵迴答說:“沒有知州大人命令,不能開門。”
探子迴頭將消息告知楊沂中,楊沂中覺得蹊蹺,正打算親自前去查問,忽然探馬來報,東麵五裏外發現大量賊兵,正向己方陣營殺奔過來。
張俊不在,楊沂中便擔任起臨時指揮官一職。
楊沂中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立即下令做好戰鬥準備,一麵還派人前往肇州城通知賊兵來襲。
耶律大旗收到快報,張俊隻帶著十幾個親衛兵進入城中,想必是難逃一死。張俊一死,宋軍群龍無首,自己再連同林通前後包夾宋軍,宋軍必定打敗。宋軍敗走,必定來不及帶走大炮這樣的輜重,自己便可理所當然的將之收入囊中。
可惜,未能將宋軍大部隊和大炮引進城中,否則將事半功倍。
趁著大雨掩護,耶律大旗率領四萬將士撲向宋軍大營。
楊沂中已經做好戰鬥準備,兩軍在城東五裏外,展開一戰生死較量。豔豔電子書
這幫宋軍將士都是久經沙場,許多都是隨張俊當年一起前往漠北征討乃蠻部的將士,不但綜合作戰能力過硬,還士氣如虹。
反觀耶律大旗的將士,雖然號稱是東北討招使的兵,也是打過一些勝仗,更是拿下過會寧府這樣的大城、肇州城這樣的小州,坐擁數百公裏的土地。
可是他們曾經對敵的都是些土匪或者不聽話的土老百姓。裝備武器,肯定也不如親娘生親爹養的宋軍,有的就是些傳統的弓箭、刀槍。
如此一比,高下立判。
但是耶律大旗不怕,他也不這麽認為。
他們的將士,都是耶律阿保機或者完顏阿骨打的後代,都是血性十足的猛男,他們還懷揣著正義的夢想,渴望著複仇的曙光。
一句話,他們不怕死!
但是不怕死,並不代表不會死。
真正的戰鬥一觸即發後,雙方弩對箭、槍對槍、馬對馬,糾纏在一起。宋軍右臂上纏著紅布,以示跟對方的區別,否則雙方著裝統一,很有可能誤傷同伴。
雖然在剛開始的弩箭對射階段,耶律大旗的部隊吃了大虧,好在他們勇氣可嘉、悍不畏死,用雄壯的身軀抵禦住了宋軍的弩箭。後麵的騎兵和步兵蜂擁著衝上去,與宋軍展開真刀真槍的白刃戰。
宋軍足足五萬,賊軍才四萬。楊沂中命中軍八千騎兵為自由部隊,像個清道夫,左衝右突,來迴穿梭,不斷收割著敵軍的首級。
就在楊沂中以為勝券在握的時候,突然身後一陣大亂。
原來,宋軍前往城下通知賊軍來犯,被城上一通亂箭射死。然後城門一開,林通率領近兩萬兵馬,洶湧地衝出城門,殺向宋軍。
剛開始,宋軍還以為是城中出來的友軍,直到對方撕下偽善的麵具對著宋軍大開殺戒之後,宋軍才知道,穿同樣衣服的人,未必就是朋友。
楊沂中收到消息,背後受敵,趕緊再命關將軍領著一萬餘眾,倉促迴身應敵。
一萬宋軍,與對方近兩萬賊兵,一時鬥的半斤八兩,糾纏不清。
楊沂中知道最大敵人來自東麵的耶律大旗,他下令神機營的將士扯掉大炮上的油布,一門大炮,二人撐傘,然後其他人按部就班的上彈藥、瞄準、發射。
所幸炮彈引信沒有被淋濕,第一輪十發炮彈全部發射了出去,炸得敵人後部雞飛狗跳、血肉橫飛。
耶律大旗在後方指揮,眼見一枚大炮飛來,要不是胯下駿馬腿腳靈活,恐怕都要成為犧牲品了。
耶律大旗怒火中燒,命令騎兵加緊朝宋軍大炮處衝擊,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破壞掉大宋的炮擊。
宋軍又是幾輪炮擊,打得耶律大旗暈頭轉向,後方陣型大亂,前軍又難以有效突進,後軍隻能向兩側散開。
耶律大旗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自己軍隊本來戰力就不如宋軍,再這樣耗下去,最終吃虧的肯定是自己。耶律大旗毅然決然,親自組織後方近一萬士兵,馬軍步軍一起,從側翼迂迴包抄至宋軍中軍。
楊沂中見自方左翼遭耶律大旗率部衝擊,便率八千後軍從營中殺出,迎擊耶律大旗。不然讓耶律大旗殺入營中,神機營的大炮就成了擺設,毫無用武之地了。
你要戰,我便戰!
楊沂中揮舞大槊,當頭迎上耶律大旗的長槍。
“你就是耶律大旗吧?你此等行徑,豈不是坐實了襄王有不臣之心,愧對襄王對你的提拔!”楊沂中邊戰邊道。
耶律大旗將將奪過對方斜刺而過的大槊,俯身挺槍一抖,刺向楊沂中胸膛,卻被楊沂中掉轉槊尾格擋了開去。
耶律大旗迴擊道:“朝廷奸佞當道,我要替天行道,剿除奸佞,還世間一個清爽太平、朗朗乾坤!”
“笑話!我看你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我勸你速速投降!”楊沂中道。
耶律大旗笑道:“投降好留我一個具全屍嗎?哈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楊沂中不屑道:“這才是你的真實野心吧?哼!拿命來吧!”
兩人叫罵了一陣之後,便不再廢話,各自狠招陰招頻出,勢要盡早置對方於死地。
暴雨已經轉成了中雨,馬蹄、人足不斷地踐踏著泥濘的地麵,不時有人倒在水窪裏。
大宋軍營裏,大炮還在轟隆隆的間斷轟炸著。經過一場暴雨的浸泡,有部分引信無法點燃,但大部分還是可以用。
宋軍後方西麵,靠近城門的這邊,關將軍的一萬兵馬和林通的近二萬兵馬殺得不可開交,一團混戰。
林通混亂中瞥見關將軍,揮舞著大刀便衝殺過去。
關將軍見到林通,更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若果不是林通使詐,張元帥也不會至今杳無音信。姑且拿下這個賊人,逼問出元帥的下落。
林通策馬開足馬力殺向關將軍,正至半途,突然一名本方騎兵從右側後方斜刺裏衝向自己,舉槍便刺。
僥是林通戎馬半生,感應靈敏,就在對方槍尖快要紮到他的後背時,林通向左側一倒,貼著馬背躲到了馬腹左邊,剛好奪過這致命一擊。
林通暗道好險,差點就要交代在這裏了。林通也顧不得再衝向關將軍,拉著馬韁一起身,順勢將馬牽引著往左前方跑去了。
林通迴頭看向剛才從背後刺殺自己的騎兵,卻聽關將軍驚喜地叫道:“元帥!”
沒錯,剛剛從背後斜刺裏殺向林通的,真是烈國公張俊張元帥。
張俊暗道可惜,向對麵的關將軍點點頭,二人一齊策馬追殺林通。